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1970年代表其早期思想的著作《消费社会》出版,2001年中译本出版。书中对一种自后工业时代由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盘剥人类的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指出该形态通过符号话语制造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现实在大众交流中被缩减为符号来提供不在场的安全感,以使之成为消费对象。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1926年出生于法国平民家庭,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其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性著作在当下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深远,与同期学者福柯、德里达、布尔迪厄共同构筑了当今后现代理论的金字塔。在中国,《消费社会》逐渐成为每个普通人警示自我反抗消费主义的启明宝典,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对消费主义进行讨论的热门视频一个月斩获了215万点播量。该书在当下更像是一个成功的预言,超前的描述了高度资本主义在全球无差别入侵的当下,任何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命运都不能规避消费社会建立的法则之影响。
向上追溯,对消费行为及消费物和对象关系的思考最早源于本雅明对“闲逛者”和城市景观间关系的察觉,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继续推演,直至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其延续了对晃荡的消费者、商店橱窗和广告等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一整套消费社会是如何盘剥消费主体的运作系统——消费意识形态。
系统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手段:暗示意义链、符码操纵和制造消费。
暗示意义链指作为消费对象的物在当下的一种深层关系:通过相互关联,暗示更高档的商品,吸引消费者步入消费的链条中,自愿购买更多、更贵的商品。在这里,鲍德里亚将结构主义引入应用于商品分析中,提出商品符号价值,及其通过与其他物的区别获得奢侈地位的价值确立方式。
因此,符号话语制造出来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风格、威信、豪华和权力地位)起到“符码操纵”中的关键性作用。鲍德里亚在1972年出版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第一章提到,这种对于符号的消费和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有本质上的相同。过去的“有闲阶级”的消费是一种为了展示级別、巩固阶级而产生的消费,这不是一种“个人满足”而是“社会命运”。当下的消费与之区别在于,奢侈的开销和对时间的浪费转变为对过剩生产的浪费,这些浪费被掩盖于无孔不入的“悠闲”、游戏和时尚循环中。
除了揭露广告制造商的诡计,鲍德里亚的分析还涉及消费者心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片、新闻和信息的普遍消费也在于牟取现实符号中的现实,在于牟取变化符号中的历史,等等。……不管怎么说,我们带着距离提前或过后消费着现实。这里的距离是符号距离。使消费社会带上特点的,是大众交际中社会新闻所具有的普遍性。……它整个地被加以非现实化,通过交际的中项产生距离,而且缩减为符号。因此,不同社会新闻并不是其他范畴中的一种,而是我们神奇思想中的、神话中的主要范畴。鲍德里亚此处强调,这些大众媒体传播的事实都是“幻影”,是观者“我并不在场”,但又真实存在的事实。回溯现代后的文艺理论,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与现实间存在距离的批判一直存在。由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主编的《表征》中,论述了作为客观表象的纪实片和作为主观解释的纪实片,纪实片在一开始就存在新闻图像与现实的差距。
只是到了鲍德里亚,大众传媒与现实的差距已不是抨击的重点,反之,消费者通过选择消费符号与现实的差距(电影、电视剧等),获取消费的愉悦。 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那是激情和事件的寓意符号。符号令人产生安全感。因此,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是形象、符号、信息把不在场的快乐和突然闯入的现实区别开来。我们消费的是“我们心中的宁静、以及缺乏了解的尺度”。并且总结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的消费社会特点。很明显,鲍德里亚在这里认为符号与现实已彻底断裂,我们所见的都是现实的“眩晕”而非真相的一部分,这一论点为他后续的“拟像”序列做了铺垫。
同时鲍德里亚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反思性质的批判消费主义视角,即生存在消费时代的每一个个体——作为消费者除了被符号制造的幻想诱骗,还心甘情愿消费虚假符号带来的安全感。这个论点在当下的网络自媒体时代得到有力的应验,由于时代信息的易发布和易获取,对真相的恶意消费泛滥成灾,即使中途有利益相关者发出真相,很快也会被变形为另一种符号化的“反转”或者“洗白”,导向新一轮消费。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为以上观点铺就了合法的基调,当媒介即信息成立,媒介也具有了信息的自主性和主观色彩,不同的心理需求对应不同的媒介。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时,网络占据媒介主导地位,网络信息流通中,截图、转发等散乱交叉的方式又占据了人类获取网络信息的主导地位。若从媒介角度看,它们具有捕捉现实后将其无限复制的能力,相当于虚拟世界的照相机。同时,和现实世界的相片一样,“截图”既是工具属性的、又是可加工属性的,“转发”既是主观选择的,又是保持距离的“客观性”的,在虚拟与现实间的游移使得消费者能够掌握安全与现实的距离。反之看来,过于清晰、真切、详实的信息确可能被扣上“后期”、“公关”、“精修”的帽子。
图片、新闻、信息面临符号化、非现实化,以满足消费者内心的宁静、以及缺乏了解的尺度。肉眼可见的状态为信息文化盲目、大量而扭曲的消费状况。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近期在讨论当下中国消费时代变化时称:消费时代已经从静流状态、层流状态发展到当下的湍流状态,湍流时代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认知低整合、碎片化,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超连接和实时连接,具有不稳定、不规则、质点轨线的特性。与鲍德里亚在1970年提出的观点结合来看,身处符号要挟的信息时代,大众需要警惕的不是被蒙骗,而是自我内心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7、10、11
[2]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 陆兴华 译.《表征》.[M].商务印书馆,2003
[3]让·鲍德里亚著、夏莹 译.符号政治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 译.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 2011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1926年出生于法国平民家庭,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其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性著作在当下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深远,与同期学者福柯、德里达、布尔迪厄共同构筑了当今后现代理论的金字塔。在中国,《消费社会》逐渐成为每个普通人警示自我反抗消费主义的启明宝典,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对消费主义进行讨论的热门视频一个月斩获了215万点播量。该书在当下更像是一个成功的预言,超前的描述了高度资本主义在全球无差别入侵的当下,任何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命运都不能规避消费社会建立的法则之影响。
向上追溯,对消费行为及消费物和对象关系的思考最早源于本雅明对“闲逛者”和城市景观间关系的察觉,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继续推演,直至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其延续了对晃荡的消费者、商店橱窗和广告等的剖析,同时提出了一整套消费社会是如何盘剥消费主体的运作系统——消费意识形态。
系统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手段:暗示意义链、符码操纵和制造消费。
暗示意义链指作为消费对象的物在当下的一种深层关系:通过相互关联,暗示更高档的商品,吸引消费者步入消费的链条中,自愿购买更多、更贵的商品。在这里,鲍德里亚将结构主义引入应用于商品分析中,提出商品符号价值,及其通过与其他物的区别获得奢侈地位的价值确立方式。
因此,符号话语制造出来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风格、威信、豪华和权力地位)起到“符码操纵”中的关键性作用。鲍德里亚在1972年出版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第一章提到,这种对于符号的消费和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有本质上的相同。过去的“有闲阶级”的消费是一种为了展示级別、巩固阶级而产生的消费,这不是一种“个人满足”而是“社会命运”。当下的消费与之区别在于,奢侈的开销和对时间的浪费转变为对过剩生产的浪费,这些浪费被掩盖于无孔不入的“悠闲”、游戏和时尚循环中。
除了揭露广告制造商的诡计,鲍德里亚的分析还涉及消费者心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片、新闻和信息的普遍消费也在于牟取现实符号中的现实,在于牟取变化符号中的历史,等等。……不管怎么说,我们带着距离提前或过后消费着现实。这里的距离是符号距离。使消费社会带上特点的,是大众交际中社会新闻所具有的普遍性。……它整个地被加以非现实化,通过交际的中项产生距离,而且缩减为符号。因此,不同社会新闻并不是其他范畴中的一种,而是我们神奇思想中的、神话中的主要范畴。鲍德里亚此处强调,这些大众媒体传播的事实都是“幻影”,是观者“我并不在场”,但又真实存在的事实。回溯现代后的文艺理论,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与现实间存在距离的批判一直存在。由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主编的《表征》中,论述了作为客观表象的纪实片和作为主观解释的纪实片,纪实片在一开始就存在新闻图像与现实的差距。
只是到了鲍德里亚,大众传媒与现实的差距已不是抨击的重点,反之,消费者通过选择消费符号与现实的差距(电影、电视剧等),获取消费的愉悦。 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那是激情和事件的寓意符号。符号令人产生安全感。因此,我们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是形象、符号、信息把不在场的快乐和突然闯入的现实区别开来。我们消费的是“我们心中的宁静、以及缺乏了解的尺度”。并且总结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的消费社会特点。很明显,鲍德里亚在这里认为符号与现实已彻底断裂,我们所见的都是现实的“眩晕”而非真相的一部分,这一论点为他后续的“拟像”序列做了铺垫。
同时鲍德里亚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反思性质的批判消费主义视角,即生存在消费时代的每一个个体——作为消费者除了被符号制造的幻想诱骗,还心甘情愿消费虚假符号带来的安全感。这个论点在当下的网络自媒体时代得到有力的应验,由于时代信息的易发布和易获取,对真相的恶意消费泛滥成灾,即使中途有利益相关者发出真相,很快也会被变形为另一种符号化的“反转”或者“洗白”,导向新一轮消费。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为以上观点铺就了合法的基调,当媒介即信息成立,媒介也具有了信息的自主性和主观色彩,不同的心理需求对应不同的媒介。消费占据主导地位时,网络占据媒介主导地位,网络信息流通中,截图、转发等散乱交叉的方式又占据了人类获取网络信息的主导地位。若从媒介角度看,它们具有捕捉现实后将其无限复制的能力,相当于虚拟世界的照相机。同时,和现实世界的相片一样,“截图”既是工具属性的、又是可加工属性的,“转发”既是主观选择的,又是保持距离的“客观性”的,在虚拟与现实间的游移使得消费者能够掌握安全与现实的距离。反之看来,过于清晰、真切、详实的信息确可能被扣上“后期”、“公关”、“精修”的帽子。
图片、新闻、信息面临符号化、非现实化,以满足消费者内心的宁静、以及缺乏了解的尺度。肉眼可见的状态为信息文化盲目、大量而扭曲的消费状况。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近期在讨论当下中国消费时代变化时称:消费时代已经从静流状态、层流状态发展到当下的湍流状态,湍流时代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认知低整合、碎片化,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超连接和实时连接,具有不稳定、不规则、质点轨线的特性。与鲍德里亚在1970年提出的观点结合来看,身处符号要挟的信息时代,大众需要警惕的不是被蒙骗,而是自我内心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7、10、11
[2]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 陆兴华 译.《表征》.[M].商务印书馆,2003
[3]让·鲍德里亚著、夏莹 译.符号政治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 译.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