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胡同文化》的文化视阈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具有全方位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的作家。他的文字娴静淡定、温情优美。汪老比较克制和宽容。他长期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对于“精义是忍”的胡同文化比较熟悉,但他并不是一味迁就胡同文化,而是用他的“水性”对胡同文化进行改造,形成汪氏的胡同味。这种改造的实质就是崇尚平等,以此把他的宽容和胡同文化中的“消极的忍”划清了界限。尽管这种平等崇拜是朴素的原始的,但它却赋予了汪老勃郁的创作生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担当。
  本文就试图从两方面把握《胡同文化》的文化视阈,以此来触摸汪老整体文化的核心——精神价值。
  
  一、“站在现在看过去”的家园温情
  
  汪老是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做过教师、编辑,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汪老晚年主张文学“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上去。而正是这一文学主张使汪老的文风为之一变,汪老也因此把视角转向了那些传统的、已逝的和即将逝去的、身边的文化元素。胡同文化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胡同一般都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买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只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近;有的只是左邻右舍的谈天说地、嘘寒问暖;有的只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
  汪老虽是南方人,但他的大半生都在北京度过,可以说北京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熟知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角落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而这一切也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深切体会。
  在疏浚北京胡同文化的过程中,汪老感到了一种温馨,一种温情,甚至是一种宽仁,一种清洁。那大大小小的胡同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老人的心,胡同里市民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已深深烙在作者心中。所以他写作起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写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时写道:“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原汁原味的北京市民生活,一个“嘿”字,道出了一种自足和陶醉;他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举例之后,作了几句评价:“‘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个“真有你的!”流露出了一种佩服的感情倾向。
  在厚重复杂的土地利益面前,“故土情结”往往被误为矫情的呻吟;但即使作为社会运行的平衡,也需要一种科学的全面统筹的观念避免整个城市陷入功利泥沼,需要一种共识维护城市记忆和遗存。
  汪老,正是“站在现在”这一视阈上去审视“过去”胡同的丰茂与兴盛,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胡同所赋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温情,以及心灵的归宿感和家园感。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二、“站在明天看现在”的文化生态
  
  这一点极为重要。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因此,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而汪老正是站在“未来”(明天)的立场上来构建他的“文化生态”观的。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一种意识形态转向另一种意识形态。
  《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作的一篇序。在这篇序里,汪老以精准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表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虽有对胡同文化的理性的分析批判,但在平淡的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感情,自然流露出对胡同文化的怀旧和感伤情绪,使人们不禁感受到汪老的冷静和睿智。面对眼前的胡同的逐渐衰败与没落以及总有一天会消失的现实,我们的汪老是怎样的以天下为己任在思考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发展。在商品经济大潮浪涌的今天,如何避免整个城市都陷入功利的泥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如何保留一份城市的记忆和遗存,如何给传统的文化一个立足的地方,如何给传统的文化一个赖以寄存的物质基础,给老北京人留下一片精神滋养的土壤和心灵归宿的家园。
  汪老知道,胡同的日益衰败,日益减少,打乱了原来的格局,更搅乱了胡同市民的宁静生活。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的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那种坐在大槐树下唠嗑的闲适,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处街坊”,那种剃头挑子磨剪刀磨刀的吆喝,那种原汁原味的京味生活可能就会不复存在。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
  一个艺术家担当世界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对人性的苦难与文化的灭亡作温情的抚慰,悲悯的哀吟,绝望的抗议。他既不满足于代圣贤立言,也不满足于代时代发言。他要写他自己对人生的体验,要表达他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与悲悯。他不但敢于洞悉文化的真相(无尽的压抑与劳苦),敢于洞悉世界的真相(无休的败落与灭亡),而且有了一定的力量担当这真相。
  《胡同文化》以温馨的情调,叙述了胡同文化的发展历程,最后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来表达胡同文化的荒寒。
  可以相信,这种末世体验敲击着他的神经,给他开启了无数希望。
  当代作家刘亮程在《对一个村庄的认识》中说:“对我而言,它(村庄故园)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
  作家李国文说:“树木会老,人会死,胡同也有它终结的一天。”而我要说的是:也许有一天,胡同真的没了,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汪老的这篇《胡同文化》里体会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霭、信任,以及那种不同寻常的文化魅力,那种精神传统留存在人们心灵中的美。
  汪老怀着极其悲悯的情怀呼唤文化的更新和替代,他深知这个社会如果只有“胡同”文化,那就太单调、太机械、太竭泽而渔,是商业社会的强权话语。正是由于其他文化的介入,使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态获得新的平衡,人类的情感、欲望、主体和意志得到更高层面的整合。这就是汪老更高视阈上的一种文化眼光——文化生态。
其他文献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说,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素质,并为其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好基础。高中语文教育的这些指导思想,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显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素质的塑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语文
打仗要有目标,否则,子弹射向哪里?作文,我们也要懂得学生最缺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简单地作了几句辅导,就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去完成。批改作文呢,部分老师先是将错别字用红笔一勾,在习作开头右上角打一个分数,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周而复始的作文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教师对学生作文真正地缺少什么没有作过比较详细的调查,也就谈不上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