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可夫斯基(1932—1986)。我的俄罗斯的精神父兄。“创造自己内在世界”的电影导演。额头、脸颊上的深纹路。上唇边上的黑胡须。坚硬如小片密林的黑色胡须,透露不愿示人的内心黑夜?他的眼睛,虽阅尽人事,却顽强清澈,当然坚毅。塔可夫斯基,和我的烧陶工人身份的父亲同一年出生。1986年,当我从无锡师范学校毕业进入苏州大学读书时,他因为肺癌,病逝于巴黎。
《安德烈·卢布列夫》,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刻画了主人公外在折磨与内在挣扎,表现的是迷失、堕落、觉悟。《飞向太空》,穷究宇宙本体、自然疆域和存在之源,通过荒原表现孤绝、浩瀚之飘浮感,充满终极关怀。《镜子》,是一部自传,“重现我所挚爱与熟识的人的生活”。这究竟是内心的镜子,还是世界的镜子?《潜行者》,奋力却沉默潜行,在心灵密室,在暗夜红尘。《乡愁》,是复杂神秘的电影喻体。通过对记忆、梦幻的描述,表现对灵魂知音的苦觅。《牺牲》,反映的是人,在最终的毁灭之前,所表露出来的恐惧、希望、牺牲精神与救赎。有评论称:“塔可夫斯基一生孤高,性情内倾执拗,活在彼时苏联,心中郁卒,可想而知。即使后来移居西方,他亦如鹤立,绝不屈从无孔不入的物质主义与庸俗风潮。”
塔可夫斯基,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宇宙之中,神情忧郁地注视着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注视着活于其上的人类这个物种的玄奥内心与不可知未來。
对19世纪的前辈陀思妥耶夫斯基,塔可夫斯基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他想拍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过认为“把小说搬上银幕没有意义”。他心中的影片是这样的:“我们要拍的是这人本身。有关他的品格,他的上帝,他的恶魔,还有他的作品。”
于是,这一位俄罗斯导演要求自己:“目前我必须读书,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其他关于他的著作,还有俄国哲学——索洛维约夫、列昂捷夫、别尔嘉耶夫。”
“我现在必须开始尽量收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资料。”“有个绰号‘河马’的人是卖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包括日记在内,要250卢布。我一定要买。”
塔可夫斯基想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在和外在的一切:“陀思妥耶夫斯基借着两支蜡烛的光线读书。他不喜欢灯。他工作的时候抽很多烟,有时也喝浓茶。从史塔雷亚-鲁斯亚开始(卡拉马佐夫一家所在的市镇原型),他就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最喜欢的颜色——海浪的颜色。他常常让他的女主人公穿这种颜色的衣服。”
“我开始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异常缄默与充满学究气。”
1970年4月24日,塔可夫斯基在距离莫斯科300公里的米亚诺耶,买了一所房子。
“这是我们想要的房子。”有了安身的房子,他似乎拥有了无限底气:“现在我什么都不在乎了。他们要是不给我事做,我就待在乡下喂猪养鹅,照看我的菜地,让那帮人见鬼去!”
“现在我要多挣钱,这样到秋天就能把房子弄好。”
这位伟大的以探索人类精神领域为专长、为使命的电影导演,同时也和我们一样,是烟火凡人。
他为新买的房子,列出了17项需要做的事情:
1.重葺房顶。
2.重铺所有地板。
3.给窗户再装个框。
4.给房子及屋顶铺设砖瓦。
5.砌蒸汽取暖的火炉。
6.修补走廊裂缝。
7.在房子周围设栅栏。
8.地窖。
9.去掉天花上的胶合板。
10.房间之间开道门。
11.走廊上装火炉。
12.在菜园建浴室。
13.建厕所。
14.安装从河边至房舍输水用的(电动)水泵(要是冬天不结冰)。
15.淋浴设备。
16.栽种花木。
17.油漆地板、走廊墙壁以及房梁。
塔可夫斯基的这则日记有趣——
“昨天我喝醉了,把胡子也剃掉了。我今早才反应过来。我所有证件照都留胡子。还得留起来。”
不过,塔可夫斯基的酒量极其一般。“他们请我和拉丽莎喝‘一小杯’,那一小杯结果不得了。翌日我整整一天不舒服。不过,这至少说明我喝不了酒。”
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塔可夫斯基坚持见缝插针进行阅读。他的阅读,都是高品位的文学、哲学阅读。日记之中,处处可见他专注于书、沉浸于书的阅读身影。
“又读托马斯·曼。他是天才!《魂断威尼斯》令人惊叹!虽然情节荒唐。”
“读冯尼古特《儿童改革运动》。没错,他是个和平主义者,一个好人,下笔有神。”
读中国老子。
读日本的《徒然草》。(“不能拿两支箭。第二支箭对准目标,第一支箭就会用心不专。不要患得患失,每次只应考虑一支箭。”他抄录《徒然草》的句子。)
读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读列夫·托尔斯泰。
“我现在要上床读黑塞的《玻璃珠游戏》。这本书我找了很久,今天终于到手。”一周以后,他说,“真是好书。”
“刚读了扎米亚金的《我们》。无力而做作……不知为什么,这本小书令人厌恶。”
“读托马斯·曼的杰作《约瑟兄弟》。”
“又在读《白痴》,不容易拍。剧本很难写。”
他抄录19世纪俄国思想家斯特拉霍夫的话:“作家不听命也不受制于任何人,他们只听从自己的心灵与良知。”
“我在读萧伯纳。”
“一定要重读《魔山》。”
“在读关于蒲宁的回忆录。这是多么悲哀、纯粹的俄罗斯故事。”
“我又开始重读《浮士德博士》。”
“重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不知怎么,我没感觉。” “在读黑塞,真美!”
“霍夫曼、黑塞与布尔加乔夫何其相似。他们有如赤子——纯洁,虔信,经受磨难,不为名声所毁,严谨,天真,热烈而崇高。”
某一天的日记中,提到的三本书:《灵魂学》、《灵魂不灭》、《印度哲学》。
“我偶然读到普里什文的《日记》,写于30年代。他很机智。他谈电影很精彩。”
读亨利·梭罗《瓦尔登湖》。
读蒙田。引用蒙田的话:“哲学的神秘与诗歌的奇思妙想,两者何其相似乃尔。”
“一本迷人的书完全吸引了我(从英文翻译过来)——伍士彭斯基《寻找奇迹》。”
“重读黑塞。我和他何其相通。”
塔可夫斯基批评比他小一岁的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我读了《新世界》上叶夫图申科的《喀山大学》。多么糟糕的东西,差得令人吃惊。庸俗的先锋派。无疑,这个西伯利亚人从前更有才气。他现在还剩下什么?‘香槟酒中的菠萝’,还有傲慢的微笑。”
“我觉得我与蒲宁亲如兄弟。”
读爱因斯坦。引用爱因斯塔的话:“科学在物质世界发现得越多,我们就面临更多只能由信念来解答的结论。”
……
——高质量的、持续不懈的阅读,成就了一位杰出的电影导演,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什么是人活着最可贵的东西?塔可夫斯基说:“人活着所需甚少,工作起来自由自在才是可贵的。”
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人生信念:
“不愿追求灵魂伟大的人没有价值,就像田鼠与狐狸一样无足轻重。”
“当人们考虑‘面包’而且只考虑‘面包’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卑微、可怜与脆弱啊。他们意识不到,这样考虑只能走向死亡。”
为什么需要哲学?
为什么需要艺术?
塔可夫斯基回答——
哲学,可以解释一切,乃至生活意义。
艺术,可以不朽。
“我绝不能肯定人死后什么都没有,就像聪明人向我们保证的那样,只有虚空,只有无梦的长眠。”
塔可夫斯基的这个观点,跟托尔斯泰相似。
托尔斯泰认为:“死亡就是毁坏那个存放我们灵魂的器皿。不应当把这个器皿与盛放其中的东西混为一谈。”
塔可夫斯基的创造激情时如泉涌。在1970年9月7日的日记中,他一口气列出了如下“可能会拍的电影”:
《卡戈尔》(博曼的审判)
《物理学者与独裁者》(多种版本)
《带塔楼的房子》
《回声》
《逃兵》
《约瑟兄弟》
《玛特约娜的房子》(索尔仁尼琴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
《晴朗的日子》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圣女贞德,一九七〇》
《鼠疫》(加缪著)
……
在1970年9月12日的日记中,他郑重地对自己说:“我不会仅仅为了钱去拍电影。”
塔可夫斯基的父亲亚森尼·塔可夫斯基,是著名诗人,母亲玛丽亚·伊万诺芙娜,是优秀演员。他的父母在他幼小时即离异。不过双亲均参与过他的电影:母亲直接作为演员出演;父亲则以他的诗歌,为儿子杰出的电影增加内涵。
塔可夫斯基与其父母的关系,“有点磨人,复杂,不好说”。
他在日记中吐露:
“我很久没见父亲了。没见他的时间越长,去见他我就越是沮丧与忧心忡忡。显然,我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跟他们在一起,我不觉得自己是大人。我也不觉得他们把我当大人看。我们的关系有点磨人,复杂,不好说……我很爱他们,但跟他们在一起,我从来都不自在,或者他们也是。他们虽然爱我,但我觉得他们对我也有顾虑。”
“不置可否很难交谈。这是谁的错?他们的错,抑或我的错。某种意义上,是大家的错。”
“去日本之前,我还是得去看父亲。我们的关系像这样,他也痛苦,我明白这一点。我只是不知道,要是我来打破僵局,事情会怎样发展。这实在很难。也许我应该写封信?但一封信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随后见面,大家都会装着没有写信这件事……我们彼此相爱,却又羞羞答答,害怕对方。不知为什么,要是换成陌生人,我反而觉得容易得多……”
是的,塔可夫斯基是诗人的儿子,也是诗性和哲学电影的导演。经常,他会在尘世间埋首的众生中独自抬头仰望:
“今天深夜我仰望天空见到群星。我觉得仿佛第一次看到。”
“我很震撼。”
“群星给我异乎寻常的印象。”
塔可夫斯基关注人类,关注精神,关注文化。他内心有大的担当。电影,只是他所选择的用以担当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他认定:“没了文化,社会自然走向疯狂。这一切如何收场,只有天晓得。无知从未如此盛行。对精神的拒斥,只能造就怪物。”
“秉持崇高品德,要比庸庸碌碌艰难得多。”塔可夫斯基自我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艰难”之路。
1970年11月12日,塔可夫斯基說:“我戒烟了。”
伟大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的一面。写到儿子,可以感受作为父亲的塔可夫斯基的温暖内心:
“安德鲁什卡在长大。他是个惹人爱的小男孩,很好玩,很开心。只是他的块头还不够大。从明天开始,拉丽莎想给他补点麦片和果汁。”
“安德鲁什卡今天三个月大了。真是可爱的小男孩。他流口水流得很厉害,开始调皮捣蛋了。”
“安德鲁什卡真可爱,不像婴儿,更像天使。”
“安德鲁什卡闹肚子。牙也有问题,或者就是牙。他甚至变轻了,可怜的小家伙。”
“安德鲁什卡不舒服——牙和肚子。他好些了。他太可爱了,怎么也看不厌。” 塔可夫斯基又写到他的诗人父亲:
“父亲心脏病发作。他坚决不进医院——总之他对医院有看法,他不想看医生。他就是要守着自己的动脉瘤!”
“我想他签了另一本书的合同——要是没这个,他现在根本活不了。好极了。我真希望他现在多写点诗。只是——愿上帝保佑他身体健康。”
在1972年虚岁41岁的时候,塔可夫斯基已经拥有如此自觉的自信:
“我说,我的工作有关维持苏联电影的水准。”
“我一定要为新年买一个烛台,或是买点玻璃用品——买漂亮的,我在一家商店见到了。我要放松一下,什么都不做,然后想一想怎么拍《候车室》。”——刚刚说好“我要放松一下,什么都不做”,然而,紧接着又是“想一想怎么拍《候车室》”。这就是艺术家的宿命。
塔可夫斯基也会打架。“我去电影大厦,跟瓦夏·利瓦诺夫干了一架。他在喝酒,我在喝酒,我俩拳来脚往,弄得现在谁也出不了门。他第二天打电话来道歉。肯定是他先动手。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父亲对儿子电影的肯定,让塔可夫斯基内心喜悦:“父亲不把《飞向太空》看作一部电影,而是等同于文学,因为影片有着内在的、属于作者的节奏,没有陈词滥调,细节很丰富,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的叙事功能。”
“我所考虑的,就是把债还清,换套公寓,重修房子。”
“乡下的事情还没好。墙要全部重砌。《飞向太空》到手的钱,甚至不够我清债。”
“现在很值得考虑从中亚的电影厂那里赚点钱,要是我想把债还清——一共八千卢布。我现在甚至后悔,不肯为改编自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短片做艺术指导。那毕竟是一份固定月收入。下次我不会这么傻。”
——艺术家具体的生活琐事。
因为电影,塔可夫斯基有机会游走世界。一位艺术家对各地的观感——
瑞士:“瑞士非常清洁,维护有方,很适合厌倦了熙熙攘攘的人……”
巴黎:“巴黎很美。感觉很自由,没人需要你,你也不需要谁。”
罗马:“罗马不可抗拒。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如果在别的城市,你见到的只是树木那样的一圈圈年轮,在罗马,却是一圈圈数十年甚至数十个纪元的年轮。”
柏林:“柏林给我印象很糟。这个城市很恐怖。”
东京:“东京是令人惊叹的城市。没一根工厂烟囱,没一幢房子雷同。从建筑角度看,这当然很先进。”
塔可夫斯基抄录的前人一段话,或可从中看出他自己的大略旅行观念:“他对自然、史迹、艺术品不是特别有兴趣,可能最杰出的除外。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于人,他关注人的天性与特征,可能还有街头世态。有一次他激动地告诉我,他很讨厌那种靠着指南手册游览名胜的俗套。”
塔可夫斯基内心是安宁的。为什么?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艺术,“每当艺术家创造出完美无缺的东西,他就掌握了终极真理”。
他不说,但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正在并且肯定能够创造出“完美无缺的东西”。
对电视的态度,塔可夫斯基旗帜鲜明:“我不把电视包括在内,因为那不是艺术。”
塔可夫斯基正式的处女影片,是31岁拍竣的《伊万的童年》。该片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获得第23届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圣马克金狮大奖”(包括最佳演员、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三项大奖)。然而,苏联当局斥此影片为“搞神秘主义”,是“在西方腐朽的、反人民的唯美主义面前卑躬屈膝,迎合资产阶级口味,轻视苏联人民健康观点的文艺作品”,把塔可夫斯基说成是“向西方献媚的资产阶级代言人”。
他的第二部长片《安德烈·卢布列夫》,一拍完就遭禁演,等待五年后才获得解禁。
“不被理解的一生”。这是塔可夫斯基内心最大的隐痛。他常常莫名地被闲置,不让工作。“我想工作,比什么都想。工作!一位意大利新闻界称为天才的导演竟然失业,真是荒唐与可耻。”
“坦白说,我觉得那些爬上高位的庸人讨厌我。庸人终究受不了艺术家。我们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庸人。”
即使可以正常发行的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也往往故意被安排在档次不高的影院首映。“老板们觉得我的电影不足以进最好的影院。他们就这么坏。”
塔可夫斯基的内心,倔强而高傲:
“我决不求他们关照,我也不参加首映。”
“是时候明白没人需要你了。要开始应对。你必须超越它。我毕竟是塔可夫斯基。世上只有一个塔可夫斯基,不像格拉西莫夫之流,他们数不胜数……我的工作是拍电影,不是搅和到那些所谓艺术家的扰攘之中。”
我无比相信塔可夫斯基的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真正艺术家的直觉感受:
“最近我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今天尤其强烈,我完全沉浸在其中。我开始觉得,我已准备好拍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1973年3月23日)
《安德烈·卢布列夫》剧本的失而复得,确实奇异而“不可思议”。这是上天对这位天才艺术家的特别照顾?
“我正好想到我是怎么丢失《安德烈·卢布列夫》剧本的(当时我没草稿)。我把它丢在高尔基大街拐角(‘国民’对面)的一辆出租車里。出租车开走了。我很痛苦,去喝醉了。一个小时后,我从‘国民’出来,去全苏戏剧协会。又过了两个小时,当我再走到丢剧本的那个拐角,一辆出租车停下来(违反交通规则),司机从窗口把我的手稿递给我。不可思议。”
“电影已堕落成无关紧要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电影人把电影与他们的内心世界分割开来。在他们看来,电影是赚钱的惬意方法,是获得赞赏的一条途径。”
塔可夫斯基决不允许电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分割。他的电影,是“雕刻时光”,是内心情感、内心哲学的倾诉形式。
“我的目标是把电影置于别的艺术形式之列。要让它等同于音乐、诗歌、散文等形式。”
他的电影观念是如此鲜明、迥异于流俗: “人一生都晓得,自己迟早会死,但他不知何时。为了活得轻松,他把死亡交给将来某个未定时刻。”(1985年12月15日)
“我今天一天都在医院。他们切开头上的肿瘤,取了一小片来化验。医生说化验结果很糟,对肿瘤无能为力。”(1985年12月16日)
“昨天(每周三)我做了化疗(第三次)。我感觉很糟。我甚至不想起床,连坐起来都不想。”“日本人也在筹集救助资金,但他们觉得无法理解,这么有名的导演,怎么会这么穷。”(1986年12月5日)
“一天都在床上,根本起不来。小腹和背都痛。还有神经。我的脚动不了……我很虚弱。我要死了?还有一种可能:住院,让萨塞诊所给我治疗的医生来看。”(1986年12月15日。最后一则日记的片段。)
塔可夫斯基拍完《潜行者》后,就离开苏联,去了意大利。他的最后两部影片《乡愁》和《牺牲》,都是在国外所拍。《乡愁》在意大利,《牺牲》在瑞典。塔可夫斯基离开苏联后,他的儿子便被限制离境。直到1986年塔可夫斯基去世前几周,他的儿子才被允许出国。
1985年12月10日的日记中,塔可夫斯基有给儿子的“献辞”:
“给我的儿子安德鲁什卡,你生来无辜受苦,仿佛你是大人。”
“只有爱可以抗拒世界毁灭……还有美。我相信只有爱可以拯救世界。没有它,一切都将失去。已经是这样了。”
塔可夫斯基的所有电影作品:
1956年,《今天不离去》。在苏联电影学院时就读的短片习作。
1960年,《压路机与小提琴》。苏联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
1962年,《伊万的童年》。1961—1962年摄制,1962年发行。
1966—1971年,《安德烈·卢布列夫》。1964—1966年摄制,1966年首映,1971年发行。
1972年,《飞向太空》。1969—1972年攝制,1972年发行。
1974年,《镜子》。1973—1974年摄制,1974年发行。
1979年,《潜行者》。1979年发行。
1983年,《乡愁》。1981—1983年摄制,1983年发行。
1986年,《牺牲》。同年12月下旬,塔可夫斯基逝世于巴黎。
塔可夫斯基的生肖、身高、鞋码:
属猴。1932年出生。
身高,1.68米。“今天和莫斯科的安德鲁什卡通话。他现在1.68米——跟我一样高!”
鞋码,42码。“他穿43码,我才42。”
在俄罗斯,这样的身材,可能偏于瘦小。但时光流动,带走所有人肉身的躯壳,凭借强劲充沛的精神性内在,这个人类中叫做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成员,又早已成为世所共信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巨人。
《安德烈·卢布列夫》,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刻画了主人公外在折磨与内在挣扎,表现的是迷失、堕落、觉悟。《飞向太空》,穷究宇宙本体、自然疆域和存在之源,通过荒原表现孤绝、浩瀚之飘浮感,充满终极关怀。《镜子》,是一部自传,“重现我所挚爱与熟识的人的生活”。这究竟是内心的镜子,还是世界的镜子?《潜行者》,奋力却沉默潜行,在心灵密室,在暗夜红尘。《乡愁》,是复杂神秘的电影喻体。通过对记忆、梦幻的描述,表现对灵魂知音的苦觅。《牺牲》,反映的是人,在最终的毁灭之前,所表露出来的恐惧、希望、牺牲精神与救赎。有评论称:“塔可夫斯基一生孤高,性情内倾执拗,活在彼时苏联,心中郁卒,可想而知。即使后来移居西方,他亦如鹤立,绝不屈从无孔不入的物质主义与庸俗风潮。”
塔可夫斯基,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宇宙之中,神情忧郁地注视着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注视着活于其上的人类这个物种的玄奥内心与不可知未來。
对19世纪的前辈陀思妥耶夫斯基,塔可夫斯基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他想拍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过认为“把小说搬上银幕没有意义”。他心中的影片是这样的:“我们要拍的是这人本身。有关他的品格,他的上帝,他的恶魔,还有他的作品。”
于是,这一位俄罗斯导演要求自己:“目前我必须读书,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其他关于他的著作,还有俄国哲学——索洛维约夫、列昂捷夫、别尔嘉耶夫。”
“我现在必须开始尽量收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资料。”“有个绰号‘河马’的人是卖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包括日记在内,要250卢布。我一定要买。”
塔可夫斯基想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在和外在的一切:“陀思妥耶夫斯基借着两支蜡烛的光线读书。他不喜欢灯。他工作的时候抽很多烟,有时也喝浓茶。从史塔雷亚-鲁斯亚开始(卡拉马佐夫一家所在的市镇原型),他就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最喜欢的颜色——海浪的颜色。他常常让他的女主人公穿这种颜色的衣服。”
“我开始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异常缄默与充满学究气。”
1970年4月24日,塔可夫斯基在距离莫斯科300公里的米亚诺耶,买了一所房子。
“这是我们想要的房子。”有了安身的房子,他似乎拥有了无限底气:“现在我什么都不在乎了。他们要是不给我事做,我就待在乡下喂猪养鹅,照看我的菜地,让那帮人见鬼去!”
“现在我要多挣钱,这样到秋天就能把房子弄好。”
这位伟大的以探索人类精神领域为专长、为使命的电影导演,同时也和我们一样,是烟火凡人。
他为新买的房子,列出了17项需要做的事情:
1.重葺房顶。
2.重铺所有地板。
3.给窗户再装个框。
4.给房子及屋顶铺设砖瓦。
5.砌蒸汽取暖的火炉。
6.修补走廊裂缝。
7.在房子周围设栅栏。
8.地窖。
9.去掉天花上的胶合板。
10.房间之间开道门。
11.走廊上装火炉。
12.在菜园建浴室。
13.建厕所。
14.安装从河边至房舍输水用的(电动)水泵(要是冬天不结冰)。
15.淋浴设备。
16.栽种花木。
17.油漆地板、走廊墙壁以及房梁。
塔可夫斯基的这则日记有趣——
“昨天我喝醉了,把胡子也剃掉了。我今早才反应过来。我所有证件照都留胡子。还得留起来。”
不过,塔可夫斯基的酒量极其一般。“他们请我和拉丽莎喝‘一小杯’,那一小杯结果不得了。翌日我整整一天不舒服。不过,这至少说明我喝不了酒。”
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塔可夫斯基坚持见缝插针进行阅读。他的阅读,都是高品位的文学、哲学阅读。日记之中,处处可见他专注于书、沉浸于书的阅读身影。
“又读托马斯·曼。他是天才!《魂断威尼斯》令人惊叹!虽然情节荒唐。”
“读冯尼古特《儿童改革运动》。没错,他是个和平主义者,一个好人,下笔有神。”
读中国老子。
读日本的《徒然草》。(“不能拿两支箭。第二支箭对准目标,第一支箭就会用心不专。不要患得患失,每次只应考虑一支箭。”他抄录《徒然草》的句子。)
读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读列夫·托尔斯泰。
“我现在要上床读黑塞的《玻璃珠游戏》。这本书我找了很久,今天终于到手。”一周以后,他说,“真是好书。”
“刚读了扎米亚金的《我们》。无力而做作……不知为什么,这本小书令人厌恶。”
“读托马斯·曼的杰作《约瑟兄弟》。”
“又在读《白痴》,不容易拍。剧本很难写。”
他抄录19世纪俄国思想家斯特拉霍夫的话:“作家不听命也不受制于任何人,他们只听从自己的心灵与良知。”
“我在读萧伯纳。”
“一定要重读《魔山》。”
“在读关于蒲宁的回忆录。这是多么悲哀、纯粹的俄罗斯故事。”
“我又开始重读《浮士德博士》。”
“重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不知怎么,我没感觉。” “在读黑塞,真美!”
“霍夫曼、黑塞与布尔加乔夫何其相似。他们有如赤子——纯洁,虔信,经受磨难,不为名声所毁,严谨,天真,热烈而崇高。”
某一天的日记中,提到的三本书:《灵魂学》、《灵魂不灭》、《印度哲学》。
“我偶然读到普里什文的《日记》,写于30年代。他很机智。他谈电影很精彩。”
读亨利·梭罗《瓦尔登湖》。
读蒙田。引用蒙田的话:“哲学的神秘与诗歌的奇思妙想,两者何其相似乃尔。”
“一本迷人的书完全吸引了我(从英文翻译过来)——伍士彭斯基《寻找奇迹》。”
“重读黑塞。我和他何其相通。”
塔可夫斯基批评比他小一岁的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我读了《新世界》上叶夫图申科的《喀山大学》。多么糟糕的东西,差得令人吃惊。庸俗的先锋派。无疑,这个西伯利亚人从前更有才气。他现在还剩下什么?‘香槟酒中的菠萝’,还有傲慢的微笑。”
“我觉得我与蒲宁亲如兄弟。”
读爱因斯坦。引用爱因斯塔的话:“科学在物质世界发现得越多,我们就面临更多只能由信念来解答的结论。”
……
——高质量的、持续不懈的阅读,成就了一位杰出的电影导演,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什么是人活着最可贵的东西?塔可夫斯基说:“人活着所需甚少,工作起来自由自在才是可贵的。”
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人生信念:
“不愿追求灵魂伟大的人没有价值,就像田鼠与狐狸一样无足轻重。”
“当人们考虑‘面包’而且只考虑‘面包’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卑微、可怜与脆弱啊。他们意识不到,这样考虑只能走向死亡。”
为什么需要哲学?
为什么需要艺术?
塔可夫斯基回答——
哲学,可以解释一切,乃至生活意义。
艺术,可以不朽。
“我绝不能肯定人死后什么都没有,就像聪明人向我们保证的那样,只有虚空,只有无梦的长眠。”
塔可夫斯基的这个观点,跟托尔斯泰相似。
托尔斯泰认为:“死亡就是毁坏那个存放我们灵魂的器皿。不应当把这个器皿与盛放其中的东西混为一谈。”
塔可夫斯基的创造激情时如泉涌。在1970年9月7日的日记中,他一口气列出了如下“可能会拍的电影”:
《卡戈尔》(博曼的审判)
《物理学者与独裁者》(多种版本)
《带塔楼的房子》
《回声》
《逃兵》
《约瑟兄弟》
《玛特约娜的房子》(索尔仁尼琴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
《晴朗的日子》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圣女贞德,一九七〇》
《鼠疫》(加缪著)
……
在1970年9月12日的日记中,他郑重地对自己说:“我不会仅仅为了钱去拍电影。”
塔可夫斯基的父亲亚森尼·塔可夫斯基,是著名诗人,母亲玛丽亚·伊万诺芙娜,是优秀演员。他的父母在他幼小时即离异。不过双亲均参与过他的电影:母亲直接作为演员出演;父亲则以他的诗歌,为儿子杰出的电影增加内涵。
塔可夫斯基与其父母的关系,“有点磨人,复杂,不好说”。
他在日记中吐露:
“我很久没见父亲了。没见他的时间越长,去见他我就越是沮丧与忧心忡忡。显然,我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跟他们在一起,我不觉得自己是大人。我也不觉得他们把我当大人看。我们的关系有点磨人,复杂,不好说……我很爱他们,但跟他们在一起,我从来都不自在,或者他们也是。他们虽然爱我,但我觉得他们对我也有顾虑。”
“不置可否很难交谈。这是谁的错?他们的错,抑或我的错。某种意义上,是大家的错。”
“去日本之前,我还是得去看父亲。我们的关系像这样,他也痛苦,我明白这一点。我只是不知道,要是我来打破僵局,事情会怎样发展。这实在很难。也许我应该写封信?但一封信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随后见面,大家都会装着没有写信这件事……我们彼此相爱,却又羞羞答答,害怕对方。不知为什么,要是换成陌生人,我反而觉得容易得多……”
是的,塔可夫斯基是诗人的儿子,也是诗性和哲学电影的导演。经常,他会在尘世间埋首的众生中独自抬头仰望:
“今天深夜我仰望天空见到群星。我觉得仿佛第一次看到。”
“我很震撼。”
“群星给我异乎寻常的印象。”
塔可夫斯基关注人类,关注精神,关注文化。他内心有大的担当。电影,只是他所选择的用以担当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他认定:“没了文化,社会自然走向疯狂。这一切如何收场,只有天晓得。无知从未如此盛行。对精神的拒斥,只能造就怪物。”
“秉持崇高品德,要比庸庸碌碌艰难得多。”塔可夫斯基自我选择的,正是这样一条“艰难”之路。
1970年11月12日,塔可夫斯基說:“我戒烟了。”
伟大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的一面。写到儿子,可以感受作为父亲的塔可夫斯基的温暖内心:
“安德鲁什卡在长大。他是个惹人爱的小男孩,很好玩,很开心。只是他的块头还不够大。从明天开始,拉丽莎想给他补点麦片和果汁。”
“安德鲁什卡今天三个月大了。真是可爱的小男孩。他流口水流得很厉害,开始调皮捣蛋了。”
“安德鲁什卡真可爱,不像婴儿,更像天使。”
“安德鲁什卡闹肚子。牙也有问题,或者就是牙。他甚至变轻了,可怜的小家伙。”
“安德鲁什卡不舒服——牙和肚子。他好些了。他太可爱了,怎么也看不厌。” 塔可夫斯基又写到他的诗人父亲:
“父亲心脏病发作。他坚决不进医院——总之他对医院有看法,他不想看医生。他就是要守着自己的动脉瘤!”
“我想他签了另一本书的合同——要是没这个,他现在根本活不了。好极了。我真希望他现在多写点诗。只是——愿上帝保佑他身体健康。”
在1972年虚岁41岁的时候,塔可夫斯基已经拥有如此自觉的自信:
“我说,我的工作有关维持苏联电影的水准。”
“我一定要为新年买一个烛台,或是买点玻璃用品——买漂亮的,我在一家商店见到了。我要放松一下,什么都不做,然后想一想怎么拍《候车室》。”——刚刚说好“我要放松一下,什么都不做”,然而,紧接着又是“想一想怎么拍《候车室》”。这就是艺术家的宿命。
塔可夫斯基也会打架。“我去电影大厦,跟瓦夏·利瓦诺夫干了一架。他在喝酒,我在喝酒,我俩拳来脚往,弄得现在谁也出不了门。他第二天打电话来道歉。肯定是他先动手。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父亲对儿子电影的肯定,让塔可夫斯基内心喜悦:“父亲不把《飞向太空》看作一部电影,而是等同于文学,因为影片有着内在的、属于作者的节奏,没有陈词滥调,细节很丰富,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的叙事功能。”
“我所考虑的,就是把债还清,换套公寓,重修房子。”
“乡下的事情还没好。墙要全部重砌。《飞向太空》到手的钱,甚至不够我清债。”
“现在很值得考虑从中亚的电影厂那里赚点钱,要是我想把债还清——一共八千卢布。我现在甚至后悔,不肯为改编自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短片做艺术指导。那毕竟是一份固定月收入。下次我不会这么傻。”
——艺术家具体的生活琐事。
因为电影,塔可夫斯基有机会游走世界。一位艺术家对各地的观感——
瑞士:“瑞士非常清洁,维护有方,很适合厌倦了熙熙攘攘的人……”
巴黎:“巴黎很美。感觉很自由,没人需要你,你也不需要谁。”
罗马:“罗马不可抗拒。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如果在别的城市,你见到的只是树木那样的一圈圈年轮,在罗马,却是一圈圈数十年甚至数十个纪元的年轮。”
柏林:“柏林给我印象很糟。这个城市很恐怖。”
东京:“东京是令人惊叹的城市。没一根工厂烟囱,没一幢房子雷同。从建筑角度看,这当然很先进。”
塔可夫斯基抄录的前人一段话,或可从中看出他自己的大略旅行观念:“他对自然、史迹、艺术品不是特别有兴趣,可能最杰出的除外。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于人,他关注人的天性与特征,可能还有街头世态。有一次他激动地告诉我,他很讨厌那种靠着指南手册游览名胜的俗套。”
塔可夫斯基内心是安宁的。为什么?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艺术,“每当艺术家创造出完美无缺的东西,他就掌握了终极真理”。
他不说,但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正在并且肯定能够创造出“完美无缺的东西”。
对电视的态度,塔可夫斯基旗帜鲜明:“我不把电视包括在内,因为那不是艺术。”
塔可夫斯基正式的处女影片,是31岁拍竣的《伊万的童年》。该片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获得第23届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圣马克金狮大奖”(包括最佳演员、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三项大奖)。然而,苏联当局斥此影片为“搞神秘主义”,是“在西方腐朽的、反人民的唯美主义面前卑躬屈膝,迎合资产阶级口味,轻视苏联人民健康观点的文艺作品”,把塔可夫斯基说成是“向西方献媚的资产阶级代言人”。
他的第二部长片《安德烈·卢布列夫》,一拍完就遭禁演,等待五年后才获得解禁。
“不被理解的一生”。这是塔可夫斯基内心最大的隐痛。他常常莫名地被闲置,不让工作。“我想工作,比什么都想。工作!一位意大利新闻界称为天才的导演竟然失业,真是荒唐与可耻。”
“坦白说,我觉得那些爬上高位的庸人讨厌我。庸人终究受不了艺术家。我们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庸人。”
即使可以正常发行的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也往往故意被安排在档次不高的影院首映。“老板们觉得我的电影不足以进最好的影院。他们就这么坏。”
塔可夫斯基的内心,倔强而高傲:
“我决不求他们关照,我也不参加首映。”
“是时候明白没人需要你了。要开始应对。你必须超越它。我毕竟是塔可夫斯基。世上只有一个塔可夫斯基,不像格拉西莫夫之流,他们数不胜数……我的工作是拍电影,不是搅和到那些所谓艺术家的扰攘之中。”
我无比相信塔可夫斯基的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真正艺术家的直觉感受:
“最近我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今天尤其强烈,我完全沉浸在其中。我开始觉得,我已准备好拍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1973年3月23日)
《安德烈·卢布列夫》剧本的失而复得,确实奇异而“不可思议”。这是上天对这位天才艺术家的特别照顾?
“我正好想到我是怎么丢失《安德烈·卢布列夫》剧本的(当时我没草稿)。我把它丢在高尔基大街拐角(‘国民’对面)的一辆出租車里。出租车开走了。我很痛苦,去喝醉了。一个小时后,我从‘国民’出来,去全苏戏剧协会。又过了两个小时,当我再走到丢剧本的那个拐角,一辆出租车停下来(违反交通规则),司机从窗口把我的手稿递给我。不可思议。”
“电影已堕落成无关紧要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电影人把电影与他们的内心世界分割开来。在他们看来,电影是赚钱的惬意方法,是获得赞赏的一条途径。”
塔可夫斯基决不允许电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分割。他的电影,是“雕刻时光”,是内心情感、内心哲学的倾诉形式。
“我的目标是把电影置于别的艺术形式之列。要让它等同于音乐、诗歌、散文等形式。”
他的电影观念是如此鲜明、迥异于流俗: “人一生都晓得,自己迟早会死,但他不知何时。为了活得轻松,他把死亡交给将来某个未定时刻。”(1985年12月15日)
“我今天一天都在医院。他们切开头上的肿瘤,取了一小片来化验。医生说化验结果很糟,对肿瘤无能为力。”(1985年12月16日)
“昨天(每周三)我做了化疗(第三次)。我感觉很糟。我甚至不想起床,连坐起来都不想。”“日本人也在筹集救助资金,但他们觉得无法理解,这么有名的导演,怎么会这么穷。”(1986年12月5日)
“一天都在床上,根本起不来。小腹和背都痛。还有神经。我的脚动不了……我很虚弱。我要死了?还有一种可能:住院,让萨塞诊所给我治疗的医生来看。”(1986年12月15日。最后一则日记的片段。)
塔可夫斯基拍完《潜行者》后,就离开苏联,去了意大利。他的最后两部影片《乡愁》和《牺牲》,都是在国外所拍。《乡愁》在意大利,《牺牲》在瑞典。塔可夫斯基离开苏联后,他的儿子便被限制离境。直到1986年塔可夫斯基去世前几周,他的儿子才被允许出国。
1985年12月10日的日记中,塔可夫斯基有给儿子的“献辞”:
“给我的儿子安德鲁什卡,你生来无辜受苦,仿佛你是大人。”
“只有爱可以抗拒世界毁灭……还有美。我相信只有爱可以拯救世界。没有它,一切都将失去。已经是这样了。”
塔可夫斯基的所有电影作品:
1956年,《今天不离去》。在苏联电影学院时就读的短片习作。
1960年,《压路机与小提琴》。苏联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
1962年,《伊万的童年》。1961—1962年摄制,1962年发行。
1966—1971年,《安德烈·卢布列夫》。1964—1966年摄制,1966年首映,1971年发行。
1972年,《飞向太空》。1969—1972年攝制,1972年发行。
1974年,《镜子》。1973—1974年摄制,1974年发行。
1979年,《潜行者》。1979年发行。
1983年,《乡愁》。1981—1983年摄制,1983年发行。
1986年,《牺牲》。同年12月下旬,塔可夫斯基逝世于巴黎。
塔可夫斯基的生肖、身高、鞋码:
属猴。1932年出生。
身高,1.68米。“今天和莫斯科的安德鲁什卡通话。他现在1.68米——跟我一样高!”
鞋码,42码。“他穿43码,我才42。”
在俄罗斯,这样的身材,可能偏于瘦小。但时光流动,带走所有人肉身的躯壳,凭借强劲充沛的精神性内在,这个人类中叫做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成员,又早已成为世所共信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