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评价李白的诗,多以“想象奇特,飘逸奔放,雄浑壮丽”概括之,究其原因,大概李白之诗,多为一挥而就,洒脱恣意,虽说思维跳跃性强,但都较为直白,很好理解,唯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颇为难懂。
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其关键在于对梦境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梦与人的经历、思想密切相关,梦境是现实的折射。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中,天姥山是诗人描形状物的对象,感慨抒怀的依托,诗人开篇从“谈瀛洲”始,将“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进行对比,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又用五岳、赤城和天台,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完成了对天姥山的描写。
由此,诗人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便进入了梦境。在徐徐清风中,相随明月,飞度镜湖,来到剡溪;然后着屐登山,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脚下湖月如镜,渌水荡漾;岸边清猿啼啸,余音袅袅;向远处看,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又闻天鸡长鸣。在这里我们看到诗人的心境是愉悦的、恬美的、欣喜的。对于“飞度镜湖”,着眼点在“飞”。在现代来说,飞是一种行路的方式,而在根本无法飞行的古代又代表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些古代的词语:人们说游子想家,就会说“归心似箭”,飞了回去;说军情紧急,就来一个“飞马急驰”等等。所以“飞”就代表快,代表一种急切的心情。又因为人们看到鸟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向往鸟的无拘无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飞天之梦,但在古代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所以“飞”又代表某种愿望的企图达成。而“著屐登山”,则强调“登山”,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有代表“努力、艰辛、奋斗”之类的意思,也有企图达成某种愿望的意思。同时“登山”又有爬向高处的意思,所以还有“地位提高”的象征意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一句是说诗人登山到半山腰,看到了太阳,。在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国,经常将太阳阐释成君主、上司和父母。这句的象征意义是李白见到了唐明皇。那“空中闻天鸡”又当如何理解呢?其实是李白心中的政治理想,这与天鸡有关。《述异志》卷下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我认为此乃李白自比,想做领头之天鸡,让天下跟随,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梦境的第一层。
理想归理想,现实并非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接下来的梦境就说明了这一点:“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清清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边震响着“熊咆龙吟”般的瀑布,这可怕的声音连林木山石都为之发抖。到处烟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一切都变得昏暗、迷惑,使人恐惧,显然是恶梦。“路不定”是说道路迷失,自己找不到出路;“暝”是说天色昏暗,言指皇帝为奸臣蒙蔽;“熊咆龙吟”一句不好理解,既可解释为群小狂哮,又可解释为诗人怒不可遏,但不管怎样,都让诗人恼怒不已;而“云清清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则说明诗人自感前途渺茫。这也正是李白在官场的感受,时时不顺,处处碰壁,虽然最后被皇帝赐金放还了,但对诗人来说仍是一种失败。这是梦境的第二层。
梦境的第三层从“列阙霹雳”始,一道电光,一声霹雳,山峦崩塌,石壁中开,天崩地裂间,看到“洞天”中这样一番景象:日月照耀,金璧交辉,虎鼓瑟,鸾驾车,神仙们御风而行,纷纷落下——我们先看“雷霆霹雳”,《周公解梦》有这样的解释:“身被霹雳主富贵,电光照身有吉庆。”按这样解释,李白应该还有重回朝堂的可能。但下一句却说“丘峦崩摧”,但在后人对《周公解梦》阐释时所定的解梦原则中有一句话,叫“山望贵气水望财”,是说人梦到山就象征仕途有望,梦到水象征生财有道;而在儒家观念中,山有仁者之风,是一种恒定的依靠。山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相对静态的意象,而在这里诗人却说“丘峦崩摧”,那就说明诗人借以维系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发生了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仕途,山峦崩塌就意味着仕途的无望。情况到这里发生了转变,原本规划好的人生目标发生了变化,是不是李白就无路可走了?“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了一个洞,这个“洞”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首先它是一条出路,其次它还代表隐居。这都表现了李白的隐居求仙的愿望。至于后面的“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则说了仙境之美与求仙之乐,就成了诗人聊以自慰之词。
在解读了第二段梦境的含义后,我们对照着看看第三段诗人所说的几句话:“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诗人入世为官,不料被赐金放还;诗人梦中求仙,梦醒却烟霞皆无,不由感慨万分,世俗的快乐都像这样,有起有落,有开始就有结束,任何风光和显赫都会被时间冲淡,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返。“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与第二段第三层相呼应,表达求仙之愿;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直抒胸臆,表现了李白傲岸不屈、不事权贵的个性特点,这跟第二段第二层相呼应。由此可见,第二段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变化相吻合,第三段是基于第二段的感慨,前后呼应,完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其关键在于对梦境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梦与人的经历、思想密切相关,梦境是现实的折射。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中,天姥山是诗人描形状物的对象,感慨抒怀的依托,诗人开篇从“谈瀛洲”始,将“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进行对比,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又用五岳、赤城和天台,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完成了对天姥山的描写。
由此,诗人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便进入了梦境。在徐徐清风中,相随明月,飞度镜湖,来到剡溪;然后着屐登山,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脚下湖月如镜,渌水荡漾;岸边清猿啼啸,余音袅袅;向远处看,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又闻天鸡长鸣。在这里我们看到诗人的心境是愉悦的、恬美的、欣喜的。对于“飞度镜湖”,着眼点在“飞”。在现代来说,飞是一种行路的方式,而在根本无法飞行的古代又代表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些古代的词语:人们说游子想家,就会说“归心似箭”,飞了回去;说军情紧急,就来一个“飞马急驰”等等。所以“飞”就代表快,代表一种急切的心情。又因为人们看到鸟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向往鸟的无拘无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飞天之梦,但在古代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所以“飞”又代表某种愿望的企图达成。而“著屐登山”,则强调“登山”,不管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有代表“努力、艰辛、奋斗”之类的意思,也有企图达成某种愿望的意思。同时“登山”又有爬向高处的意思,所以还有“地位提高”的象征意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一句是说诗人登山到半山腰,看到了太阳,。在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国,经常将太阳阐释成君主、上司和父母。这句的象征意义是李白见到了唐明皇。那“空中闻天鸡”又当如何理解呢?其实是李白心中的政治理想,这与天鸡有关。《述异志》卷下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我认为此乃李白自比,想做领头之天鸡,让天下跟随,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梦境的第一层。
理想归理想,现实并非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接下来的梦境就说明了这一点:“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清清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边震响着“熊咆龙吟”般的瀑布,这可怕的声音连林木山石都为之发抖。到处烟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一切都变得昏暗、迷惑,使人恐惧,显然是恶梦。“路不定”是说道路迷失,自己找不到出路;“暝”是说天色昏暗,言指皇帝为奸臣蒙蔽;“熊咆龙吟”一句不好理解,既可解释为群小狂哮,又可解释为诗人怒不可遏,但不管怎样,都让诗人恼怒不已;而“云清清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则说明诗人自感前途渺茫。这也正是李白在官场的感受,时时不顺,处处碰壁,虽然最后被皇帝赐金放还了,但对诗人来说仍是一种失败。这是梦境的第二层。
梦境的第三层从“列阙霹雳”始,一道电光,一声霹雳,山峦崩塌,石壁中开,天崩地裂间,看到“洞天”中这样一番景象:日月照耀,金璧交辉,虎鼓瑟,鸾驾车,神仙们御风而行,纷纷落下——我们先看“雷霆霹雳”,《周公解梦》有这样的解释:“身被霹雳主富贵,电光照身有吉庆。”按这样解释,李白应该还有重回朝堂的可能。但下一句却说“丘峦崩摧”,但在后人对《周公解梦》阐释时所定的解梦原则中有一句话,叫“山望贵气水望财”,是说人梦到山就象征仕途有望,梦到水象征生财有道;而在儒家观念中,山有仁者之风,是一种恒定的依靠。山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相对静态的意象,而在这里诗人却说“丘峦崩摧”,那就说明诗人借以维系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发生了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仕途,山峦崩塌就意味着仕途的无望。情况到这里发生了转变,原本规划好的人生目标发生了变化,是不是李白就无路可走了?“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了一个洞,这个“洞”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首先它是一条出路,其次它还代表隐居。这都表现了李白的隐居求仙的愿望。至于后面的“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则说了仙境之美与求仙之乐,就成了诗人聊以自慰之词。
在解读了第二段梦境的含义后,我们对照着看看第三段诗人所说的几句话:“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诗人入世为官,不料被赐金放还;诗人梦中求仙,梦醒却烟霞皆无,不由感慨万分,世俗的快乐都像这样,有起有落,有开始就有结束,任何风光和显赫都会被时间冲淡,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返。“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与第二段第三层相呼应,表达求仙之愿;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直抒胸臆,表现了李白傲岸不屈、不事权贵的个性特点,这跟第二段第二层相呼应。由此可见,第二段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变化相吻合,第三段是基于第二段的感慨,前后呼应,完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