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小学生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学校可以从亲子游戏课、团体心理课、个案咨询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注意力;亲子游戏课;团体心理课;个案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8-0018-03
【作者简介】朱慧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1)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与校本课程。
一、现象描述
小A在课堂上总是会东张西望,时而向窗外望望,时而与同桌随意交谈几句……
小B上课时看似身体坐得很端正,眼睛直视黑板,但脑子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对老师讲述的内容虽然也能听到只言片语,但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却回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
小C的语文作业本上,错别字反复订正,但还是反复错。考前,虽然语文老师对一些重要的字再次进行了强调、示范,但在考试中小C还是错误不少。
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父母着急、老师头痛。
二、成因分析
学习成绩不理想,意味着学习效能低下。究其原因,是三个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或专注力)不够集中,出现分心造成的。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平时我们说的“分心”或“没有注意”,并不是说人的注意真的就不存在,而是说人的注意不能够指向应该指向的事物。就客观因素来说,在上课过程中,突然飞进来的一只麻雀、窗外走廊上走过的人、校外冷不丁响起的爆竹声等外界刺激物很容易引起学生分心,将注意力转向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物上。就主观因素而言,生理状态不佳(患有疾病等)、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信心等,也容易使学生不能把主要心思放在学习上。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习中有持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才会提升。
三、教育策略
培育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家庭、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发力、共想对策。下文将结合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的做法,介绍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教育策略。
(一)亲子游戏课——注意力的认识
儿童注意力的培养,父母不可置身事外。但父母要做的绝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无效说教,而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注意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需要父母关心而不放任、理解而不训斥。
针对儿童爱玩的天性,我校心理健康教师设计了一次有关专注力训练的亲子游戏团辅课。在游戏开始前,有家长抱怨自己孩子看电视时很专注,上课就不专心。这时,需要向家长介绍这是两种注意力的方式:学生听课,需要主动注意,要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进行整合,有所取舍,然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内化,融进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而看电视只是被动注意,看到的、听到的只需接纳即可。在家长分清两种注意力的区别后,邀请他们参与游戏。请家长与学生围成一个圈,左手手心向下,与左边同伴的右手手心接触,右手食指向上,与右边同伴的左手手心接触。教师朗读故事,三分钟的故事中会出现许多含有同音字的词,如“乌龟”“乌云”“巫婆”“乌贼”,但只有听到“乌龟”一词时,要设法左手抓,右手逃。被邀的家长兴致勃勃地参与其间,与孩子合作比赛,看谁能集中注意力,在游戏中获胜。有些急性子的学生和家长,一听到“WU”声时,便急不可耐去抓或逃,结果错误连连,大呼上当。在游戏过程中,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听专注、听完整的重要性。在游戏的反馈阶段,有的家长觉察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有的说想象与实际操作是两回事。
小小的亲子游戏,拉近了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距离,让彼此间多了一分理解与尊重。
(二)团体心理课——注意力的训练
学校在三年级招募30名学生,成立“阳光儿童成长班”,对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课“专注力的训练”,希望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潜意识中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力。
首先,借助画圆与画方的游戏,让学生直观感知注意力的重要性。游戏第一步:先用右手画一个圆,再用左手画一个长方形,时间20秒;游戏第二步: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注意一定要同时画,时间20秒。在绘画游戏结束后,学生有的说“感觉力不从心,手不听大脑的使唤”,有的说“左手画时,右手会不由自主停下来”,有的说“画的圆也是歪歪扭扭”。在两次绘画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专注学习比分心学习效果好,体验到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必须努力改正容易分心的不良习惯。
其次,承接对游戏的深刻体验,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课堂上会分心的事例,然后集思广益,想点子克服它。有学生说“上课时,还在想着下课时玩的游戏”,有学生说“老师在上课,我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看到书上有许多有趣的图片,就拿起笔来画画”,有学生说“妈妈说下午放学后带我去吃好吃的,我上课大部分时间在想这件事”,有学生说“我自控力差,课堂上会悄悄地拿出新买的玩具来玩”。在找出课堂分心的原因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写在卡片上,贴在班级的宣传栏内,作为一张提醒卡温馨提醒自己: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意志坚定,自我提醒,他人坚督,力争集中注意力做好每一件事。
通過一次次团体心理课的训练,“注意之花”逐渐盛开于学生的心中,他们努力克服分心的毛病,每天进步一点点,促使自己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能。
(三)个案咨询——注意力的矫正
军军是个三年级的男孩子,活泼好动。老师经常发现他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不是东张西望,就是玩尺子、铅笔,有时干脆坐在那发呆。在家做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别人5分钟能完成的内容,他要拖到半小时。期末考试前,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些,他经常写作业至11点。 为此,军军母亲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求助。老师让她回去观察军军写作业时的状态,并用笔记录下来,把做作业慢的原因找出来。母亲发现,军军写字桌抽屉里有漫画口袋书、点读机、饼干,桌子上还有水,所以他每次写作业遇到难题时,就会忍不住看一会儿漫画,或动一下点读机,或喝口水,如此,怎么能专注完成功课呢?
针对军军的不专心学习,为军军家长开出了3条小贴士——
1.制定量表,鼓励挑战自我。
与孩子进行有效协商后,制定“好孩子行为量表”,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进行细化,特别关注“作业速度”“阅读”“整理文具”,每周一张量表贴在墙上。具体做法:每次作业前,先让军军估算完成作业的时间,填进表格。如果时间到作业没有完成,可以抽掉他坐的凳子,让他站着写作业,有一种紧迫感;如果提前完成,就把提前完成的时间(哪怕是几分钟)写进表格。一周统计一次,看看“挣了多少时间”,这个时间他可以自主安排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要求用时间兑换物质方面的奖励。当孩子不断挑战自我、集中精力时,他就会完全投入,由此产生一种愉悦的成功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又会激活潜能,推动他不断尝试下一次的挑战。这样,作业速度会提升,学习的兴趣也会变浓厚。
2.清理桌面,避免无关刺激。
做作业的书桌上尽量不要摆设物品,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文具用品,特别是购置的笔、橡皮要避免花哨,少些点缀,笔的数量不超过三支。用不到的物品上课或作业时不要随意拿出来,并请老师多留意,在军军走神之前及时加以提醒。
3.协助安排,学会主动休息。
父母协助军军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例如,在军军放学回家后,允许他先休息15至20分钟,可以喝水、吃点零食、上个厕所等,等他做好准备后,再轻松上阵做作业。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军军的注意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做作业、上课的投入状态明显好转,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结合军军这个个案,学校将“好孩子行为量表”运用于整个“阳光儿童成长班”,进行阅读的训练:要求学生朗读,每天只需5分钟,大声朗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读给老师或父母听,由他们打分,再反馈给自己。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了,课堂发言响亮积极,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效能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阶段,如果不加分析、轻易地给易分心的学生贴上“多动症”“逃课的学生”“怎么又是你”的標签,会加重学生的焦虑与不安全感,使他们的成长受阻,使家长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展亲子游戏、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关键词】注意力;亲子游戏课;团体心理课;个案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8-0018-03
【作者简介】朱慧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1)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与校本课程。
一、现象描述
小A在课堂上总是会东张西望,时而向窗外望望,时而与同桌随意交谈几句……
小B上课时看似身体坐得很端正,眼睛直视黑板,但脑子里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对老师讲述的内容虽然也能听到只言片语,但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却回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
小C的语文作业本上,错别字反复订正,但还是反复错。考前,虽然语文老师对一些重要的字再次进行了强调、示范,但在考试中小C还是错误不少。
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父母着急、老师头痛。
二、成因分析
学习成绩不理想,意味着学习效能低下。究其原因,是三个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或专注力)不够集中,出现分心造成的。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平时我们说的“分心”或“没有注意”,并不是说人的注意真的就不存在,而是说人的注意不能够指向应该指向的事物。就客观因素来说,在上课过程中,突然飞进来的一只麻雀、窗外走廊上走过的人、校外冷不丁响起的爆竹声等外界刺激物很容易引起学生分心,将注意力转向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物上。就主观因素而言,生理状态不佳(患有疾病等)、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信心等,也容易使学生不能把主要心思放在学习上。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习中有持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才会提升。
三、教育策略
培育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家庭、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发力、共想对策。下文将结合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的做法,介绍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教育策略。
(一)亲子游戏课——注意力的认识
儿童注意力的培养,父母不可置身事外。但父母要做的绝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无效说教,而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注意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需要父母关心而不放任、理解而不训斥。
针对儿童爱玩的天性,我校心理健康教师设计了一次有关专注力训练的亲子游戏团辅课。在游戏开始前,有家长抱怨自己孩子看电视时很专注,上课就不专心。这时,需要向家长介绍这是两种注意力的方式:学生听课,需要主动注意,要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进行整合,有所取舍,然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内化,融进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而看电视只是被动注意,看到的、听到的只需接纳即可。在家长分清两种注意力的区别后,邀请他们参与游戏。请家长与学生围成一个圈,左手手心向下,与左边同伴的右手手心接触,右手食指向上,与右边同伴的左手手心接触。教师朗读故事,三分钟的故事中会出现许多含有同音字的词,如“乌龟”“乌云”“巫婆”“乌贼”,但只有听到“乌龟”一词时,要设法左手抓,右手逃。被邀的家长兴致勃勃地参与其间,与孩子合作比赛,看谁能集中注意力,在游戏中获胜。有些急性子的学生和家长,一听到“WU”声时,便急不可耐去抓或逃,结果错误连连,大呼上当。在游戏过程中,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听专注、听完整的重要性。在游戏的反馈阶段,有的家长觉察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有的说想象与实际操作是两回事。
小小的亲子游戏,拉近了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距离,让彼此间多了一分理解与尊重。
(二)团体心理课——注意力的训练
学校在三年级招募30名学生,成立“阳光儿童成长班”,对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团体心理课“专注力的训练”,希望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潜意识中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力。
首先,借助画圆与画方的游戏,让学生直观感知注意力的重要性。游戏第一步:先用右手画一个圆,再用左手画一个长方形,时间20秒;游戏第二步: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注意一定要同时画,时间20秒。在绘画游戏结束后,学生有的说“感觉力不从心,手不听大脑的使唤”,有的说“左手画时,右手会不由自主停下来”,有的说“画的圆也是歪歪扭扭”。在两次绘画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专注学习比分心学习效果好,体验到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必须努力改正容易分心的不良习惯。
其次,承接对游戏的深刻体验,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课堂上会分心的事例,然后集思广益,想点子克服它。有学生说“上课时,还在想着下课时玩的游戏”,有学生说“老师在上课,我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看到书上有许多有趣的图片,就拿起笔来画画”,有学生说“妈妈说下午放学后带我去吃好吃的,我上课大部分时间在想这件事”,有学生说“我自控力差,课堂上会悄悄地拿出新买的玩具来玩”。在找出课堂分心的原因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写在卡片上,贴在班级的宣传栏内,作为一张提醒卡温馨提醒自己: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意志坚定,自我提醒,他人坚督,力争集中注意力做好每一件事。
通過一次次团体心理课的训练,“注意之花”逐渐盛开于学生的心中,他们努力克服分心的毛病,每天进步一点点,促使自己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能。
(三)个案咨询——注意力的矫正
军军是个三年级的男孩子,活泼好动。老师经常发现他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不是东张西望,就是玩尺子、铅笔,有时干脆坐在那发呆。在家做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别人5分钟能完成的内容,他要拖到半小时。期末考试前,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些,他经常写作业至11点。 为此,军军母亲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求助。老师让她回去观察军军写作业时的状态,并用笔记录下来,把做作业慢的原因找出来。母亲发现,军军写字桌抽屉里有漫画口袋书、点读机、饼干,桌子上还有水,所以他每次写作业遇到难题时,就会忍不住看一会儿漫画,或动一下点读机,或喝口水,如此,怎么能专注完成功课呢?
针对军军的不专心学习,为军军家长开出了3条小贴士——
1.制定量表,鼓励挑战自我。
与孩子进行有效协商后,制定“好孩子行为量表”,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进行细化,特别关注“作业速度”“阅读”“整理文具”,每周一张量表贴在墙上。具体做法:每次作业前,先让军军估算完成作业的时间,填进表格。如果时间到作业没有完成,可以抽掉他坐的凳子,让他站着写作业,有一种紧迫感;如果提前完成,就把提前完成的时间(哪怕是几分钟)写进表格。一周统计一次,看看“挣了多少时间”,这个时间他可以自主安排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要求用时间兑换物质方面的奖励。当孩子不断挑战自我、集中精力时,他就会完全投入,由此产生一种愉悦的成功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又会激活潜能,推动他不断尝试下一次的挑战。这样,作业速度会提升,学习的兴趣也会变浓厚。
2.清理桌面,避免无关刺激。
做作业的书桌上尽量不要摆设物品,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文具用品,特别是购置的笔、橡皮要避免花哨,少些点缀,笔的数量不超过三支。用不到的物品上课或作业时不要随意拿出来,并请老师多留意,在军军走神之前及时加以提醒。
3.协助安排,学会主动休息。
父母协助军军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例如,在军军放学回家后,允许他先休息15至20分钟,可以喝水、吃点零食、上个厕所等,等他做好准备后,再轻松上阵做作业。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军军的注意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做作业、上课的投入状态明显好转,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结合军军这个个案,学校将“好孩子行为量表”运用于整个“阳光儿童成长班”,进行阅读的训练:要求学生朗读,每天只需5分钟,大声朗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读给老师或父母听,由他们打分,再反馈给自己。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了,课堂发言响亮积极,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效能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阶段,如果不加分析、轻易地给易分心的学生贴上“多动症”“逃课的学生”“怎么又是你”的標签,会加重学生的焦虑与不安全感,使他们的成长受阻,使家长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展亲子游戏、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认识自我、表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