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治教育是我国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办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相关的课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对淡薄。这种情况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把法治教育同蓬勃展开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会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产生关键作用。
关键词:法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一般来说,大学生是一个经历了长时间教育的群体,在接受和使用法律理念时比其他群体更加容易。很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定的法律常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但能够比较自觉地遵守法律,也有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行为。
虽然我国大学生和从前比较、和其他群体比较,拥有较深厚的法律意识,但是同我国对于法治理念的教育目标相比,都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的两种情形:首先,大学生往往可以知道或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但是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没有整体的理解。例如,很多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财产权利是受民法保护的,但却不知道民法通过哪些手段保护其财产权利。其次,谈到法治,很多大学生想到的往往是条文,是固定的法律文本,很难体会和了解法治关于公平、正义、平等这些基本的精神。而没有对公平正义等精神的理解和赞同,人们是很难做到在内心对法律的尊重。
(二)大学生的在校的法治教育状况
必须要肯定的是,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大高等院校,都考虑到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通常都为学生开办了法律基础、专业法规等必修课程和其他各种专门的法律选修课程。不少大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去,参加课堂课外的各种讨论。这种课程模式的法律教育,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同其他许多课程一样,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法律的课程是为了能够通过最后的考试。在这种以考试为目标的法律知识学习中,很多大学生在结束课程后对法律的理解也只剩下一些空洞的条文或者理论,一旦遇到需要联系实际的情形,很多人就可能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良好的发展状况,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归结起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教育部的大纲要求,我国各个院校都会为学生开办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发展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讲授进步明显。首先来说,很多任课老师都改变了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采取了视频资料教学、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时事分析教学、辩论教学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其次,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授课老师都比以往更加注意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在某些情形下,鼓励学生进行试验讲授,分享自身观点,讨论和分辨学习理论知识。此外,定期开办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加强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理解,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通过现实事件来验证所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二)持续有效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是我国各院校里对大学生进行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队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谈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在对学生学习和在校生活进行引导时,在和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已经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说教方式。而是往往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朋友的位置,不但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自己对自己成长的看法,对日常问题的苦恼,也会通过启发式的探讨,引导学生自觉按照先进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判断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进步。此外,由辅导员和其他学生工作老师所主导的学生社团组织,在培育先进的社团积极分子的同时,会将学生社团组织的学生活动更多的和理论实践联系起来、和学生联系起来、和最新的实时动态联系起来,达到学生参与、理论实践和时代发展这三者的有效统一。
三、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根据目前教育部相關教学大纲的规定,课程内的法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从目前各个院校按照大纲规定而开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就可以看出。在课外,通过思想政教育展开的法治教育,也同样可行。我国的法律,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或者其他许多思想政治理论,很多都包含着法治的理念。法治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不正是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求学生多联系实际,多了解时事动态,而蕴含其中的法治教育也同样可以如此。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针对目前社会上热点案件展开讨论,让有法律知识的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法律在现实中的把握。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说过,辅导员不但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同学,接触最多的人就是他们的辅导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品质,往往会对正处于人格发展定型期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首先,辅导员要在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上以身作则。辅导员对法律对各种规章制度的了解、尊重和遵守,可以促进学生对法律规章的遵守,减少学生违反纪律的纪律,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其次,辅导员对公平正义这些法律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不但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所表现出的法律的理性魅力,增加了辅导员对学生的个人魅力,可以感染到学生,引起学生对法治精神的好奇,促进学生对法治理念的求索、探讨和吸收,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载《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2、王颖:《法的理性魅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载《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
3、王海:《浅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载《法制与经济》,2012年第4期。
关键词:法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一般来说,大学生是一个经历了长时间教育的群体,在接受和使用法律理念时比其他群体更加容易。很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定的法律常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但能够比较自觉地遵守法律,也有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和行为。
虽然我国大学生和从前比较、和其他群体比较,拥有较深厚的法律意识,但是同我国对于法治理念的教育目标相比,都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的两种情形:首先,大学生往往可以知道或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但是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没有整体的理解。例如,很多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财产权利是受民法保护的,但却不知道民法通过哪些手段保护其财产权利。其次,谈到法治,很多大学生想到的往往是条文,是固定的法律文本,很难体会和了解法治关于公平、正义、平等这些基本的精神。而没有对公平正义等精神的理解和赞同,人们是很难做到在内心对法律的尊重。
(二)大学生的在校的法治教育状况
必须要肯定的是,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大高等院校,都考虑到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通常都为学生开办了法律基础、专业法规等必修课程和其他各种专门的法律选修课程。不少大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去,参加课堂课外的各种讨论。这种课程模式的法律教育,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同其他许多课程一样,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法律的课程是为了能够通过最后的考试。在这种以考试为目标的法律知识学习中,很多大学生在结束课程后对法律的理解也只剩下一些空洞的条文或者理论,一旦遇到需要联系实际的情形,很多人就可能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良好的发展状况,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归结起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教育部的大纲要求,我国各个院校都会为学生开办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发展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讲授进步明显。首先来说,很多任课老师都改变了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采取了视频资料教学、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时事分析教学、辩论教学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其次,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授课老师都比以往更加注意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在某些情形下,鼓励学生进行试验讲授,分享自身观点,讨论和分辨学习理论知识。此外,定期开办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加强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理解,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通过现实事件来验证所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二)持续有效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是我国各院校里对大学生进行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队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谈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在对学生学习和在校生活进行引导时,在和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已经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说教方式。而是往往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朋友的位置,不但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自己对自己成长的看法,对日常问题的苦恼,也会通过启发式的探讨,引导学生自觉按照先进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判断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进步。此外,由辅导员和其他学生工作老师所主导的学生社团组织,在培育先进的社团积极分子的同时,会将学生社团组织的学生活动更多的和理论实践联系起来、和学生联系起来、和最新的实时动态联系起来,达到学生参与、理论实践和时代发展这三者的有效统一。
三、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根据目前教育部相關教学大纲的规定,课程内的法律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从目前各个院校按照大纲规定而开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就可以看出。在课外,通过思想政教育展开的法治教育,也同样可行。我国的法律,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或者其他许多思想政治理论,很多都包含着法治的理念。法治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不正是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求学生多联系实际,多了解时事动态,而蕴含其中的法治教育也同样可以如此。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针对目前社会上热点案件展开讨论,让有法律知识的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法律在现实中的把握。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说过,辅导员不但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同学,接触最多的人就是他们的辅导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品质,往往会对正处于人格发展定型期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首先,辅导员要在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上以身作则。辅导员对法律对各种规章制度的了解、尊重和遵守,可以促进学生对法律规章的遵守,减少学生违反纪律的纪律,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其次,辅导员对公平正义这些法律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不但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所表现出的法律的理性魅力,增加了辅导员对学生的个人魅力,可以感染到学生,引起学生对法治精神的好奇,促进学生对法治理念的求索、探讨和吸收,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载《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2、王颖:《法的理性魅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载《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
3、王海:《浅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载《法制与经济》,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