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老耿不老,今年刚40岁,按时下分类属于80后,可不知为啥别人都叫他老耿。在学校里这样叫,到了单位还是这样叫。和他年龄相仿的,包括某些70后,在单位都被叫作小某,只有他是例外。他也搞不清为啥,兴许是长得老相。的确,老耿长得黑,皮肤粗糙,脸上皱纹多,特别是额上的抬头纹,像刀刻似的。如果戴上草帽,活脱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
我和老耿认识是在五湖农大。当时我在生物系,老耿在林学系。农大有一个京剧票友会,由一些爱好京剧的师生组成,业余时间经常开展活动,我和老耿都是该会的成员。老耿是个戏迷,参加这个会理所当然,而我参加却是因为朱丽。
朱丽是我五湖一中的同学,同级不同班。想当年,她可是一中的校花,不仅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好。有人说她长得像演员舒淇,当然只是有点像而已。其实像不像舒淇倒在其次,关键是她看上去的确顺眼。男生们提起她来都不免心旌摇荡。有些不怀好意的,还故意糟蹋她,说她将来不知要便宜了哪个乌龟王八蛋。至于我,当然不会入她的法眼。高中三年,她连句话都没和我说过,估计也从没注意过我。
但凡事都有定数,该来的总要来,不该来的求也求不来。我在中学成绩非常一般,主要是数理化拖了后腿。高三分科时,我想改文科,可父母不同意,理由一:文科哪有前途?毕业后连工作也不好找;理由二:在他们看来,成绩不好的才上文科(我们院里成绩好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报了理科)。如果我上文科,他们就觉得颜面无光,接受不了,于是在他们的逼迫下,我只好赶鸭子上架,被绑上了理科战车。
高考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差点连二本线都没达到——如果二本线再高一分的话。我父母急得四处找人,最后找到了农大的招生办主任,他答应帮忙。当时该院最好的系是生物系,我父母希望我能进这个系,这当然有点得寸进尺(因为生物系在全校录取分数最高,我的成绩明显差得太远)。不过,那个主任表示全力以赴。后来,他果然说到做到。我父母千恩万谢,后来请他吃饭时,他安慰我父母说,其实,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专业。有了好专业,将来可以考研嘛,找工作也好办,前途依然光明。他的话又燃起了我爸妈的希望,一再给我打气,让我振作起来。
可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好长时间打不起精神。高考后一直闷在家中,不出门,更不见同学,连电话也不愿接。后来听说朱丽和我录取在一所学校,而且是一个系,我心理顿时平衡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起来。因为朱丽的成绩不知比我好多少,每次摸底考试成绩排名总在第一序列。天晓得她怎么也考砸了。事后听说她虽比我高出几十分,但也未达重点线,而且倒霉的是,她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未录取上,最后是服从分配才弄到了农大,而且和我在一个班。比比朱丽,我真是赚大发了,还有啥想不开的?“人各有命啊,”后来我与朱丽结婚时对她说,“你晓得当年同学们都咋说你吗?”
“咋说?”
“他们说你这样漂亮的妹子,将来还不知便宜了哪个乌龟王八蛋。”我一脸得意地说,“可他们谁也没猜到,这个人居然会是我!”
朱丽一听,又气又恨:“难道你是乌龟王八蛋?”
“那又怎样?”我说,“他们想当还当不上哩。”
这话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说说京剧票友会。在我入学的第二年,省京剧院来校演出。这是有关部门组织的戏剧进校園活动的一部分。演出时间前后一周,来了不少名角,其中还有两个梅花奖得主。学校很重视,进行了有效的动员和组织。那段时间,校园里贴满了欢迎标语,广播里也不断宣传,一时间声势造得很大。学生们热情高涨,每晚大礼堂里都人满为患(估计大多是凑热闹的)。媒体报道称“反响热烈”。有专家接受采访时更是高度评价,认为古老的艺术魅力不减,戏曲的未来在青少年,这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大有必要。可我对此并无兴趣,怎奈朱丽兴致很高,每晚都要拉我一起去看戏,我只好奉陪。要知道当时我们的关系已有了初步进展,为了取悦于她,别说看戏,就是上战场我也不带含糊的。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看倒让我渐渐喜欢上了京剧。那次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演出间隙,还举办了一些京剧讲座。慢慢地,我看出了一些门道,兴趣陡增。到后来,每次看戏不是朱丽来找我,而是我去找她。最后加入京剧票友会也是我把她硬拉进去的,但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并不高。相反,我倒成了京剧迷。
就这样,我与老耿熟悉了起来。
2
老耿名叫耿强,有道是人如其名,老耿的个性又耿又强。用他老婆的话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话说得有些难听,不过老耿有时确实很“轴”,让人难以理解。
据说小时候邻居家的一只鸡跑入他家院子,晚上邻居来找鸡时,老耿妈把鸡送还人家。本来这事做得挺好,可老耿却和他妈吵了起来。原来那是一只母鸡,在他家院里逗留期间下了一个蛋,老耿认为他妈光还鸡不还蛋是不对的。“这有啥呢?”老耿妈搪塞道,“不就一个蛋吗?也不值什么钱。再说了,咱也没亏待它,不是还喂了它好几把米吗?”可老耿不依不饶,非说这是不义之财,是贪小便宜,硬要把鸡蛋还回去不可,搞得他妈好没面子。
老耿家在五湖北边一个县城。他爸是中学教师,他妈是县京剧团的台柱子,唱青衣的。我曾和老耿去过他家,见过他妈,当时她正和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老耿唤她回家开门,只见他妈满脸是汗地走过来,身材臃肿,衣服松松垮垮的,活脱脱一个街道胖大妈,看不出半点当年台柱子的影子。不过,从老耿家陈列的剧照看,他妈当年的风采可不一般,不论是扮王宝钏(《三击鼓》)、李艳妃(《二进宫》)还是罗敷女(《桑园会》),都俊俏秀丽,仪态万方。只是时过境迁,风光不再,用网络语言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无情不见血——生活就是如此残酷。
不过,受他妈的影响,老耿从小就泡在剧团里,受到戏曲的熏陶,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比划起来都有模有样。剧团团长是个唱老生的,说这小子是块料,有心培养他。他妈也表示赞同,让老耿拜团长为师,还打算送他报考戏校。但老耿爸坚决反对,说唱戏的没文化,也没前途,咱可不能耽误了孩子。他妈一听他爸说唱戏的没文化就很生气,认为这是贬低艺术,而艺术本身就是文化。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一贯强势的老耿妈却做了妥协。因为戏曲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特别是市场改革打碎了剧团的铁饭碗,县剧团常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这样,老耿考上了大学,不过对京剧的痴迷并未改变。农大戏剧氛围浓郁,有不少戏迷,其中包括一些校领导和名教授。不知从哪年开始,学院便成立了票友会。历届校长都很支持,还经常拨给经费,以供开展活动。学院里的各种业余团体不少,但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并不多。
我和朱丽参加票友会后,第一次去就碰上了老耿。他听说我们是报名参加票友会的便很热情,忙不迭地拿表让我们填,一边介绍票友会的情况,一边自我介绍说他是林学系某某届的,姓啥名谁。他的友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我起先没有把他太当回事,因为他那黑不溜秋的模样实在不起眼,而且在他身上也看不出有多少艺术细胞,我认为他在会中充其量也就是跑腿打杂的。这种人在各种团体中都有,而且不可或缺。谁知有一天,我和朱丽去参加票友会活动,老远便听见屋里有人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这是《空城计》中孔明的经典唱段,一般喜爱京剧的都耳熟能详——那声音苍劲有力,略带嘶哑。听上去很好听,也很有味道。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周派的唱法,曾经风行一时。
票友会的活动地点在老图书馆的一个阅览室内。新图书馆建成后,老图书馆改作它用,这间阅览室便给了票友会。那天是周六,正是票友会活动时间,因为系里学习,我和朱丽来晚了。进去一看,屋里满是人,站在中间唱的居然是老耿,给他伴奏的竟是老校长卢少鸣——他是农大恢复重建时的第一任校长。坐在他身边的有高先生、温先生,都是名教授,而且是票友会的元老级人物,已经八十多岁,一般活动轻易不露面。这是啥情况啊?我心里正纳罕,朱丽捣捣我说:“看,瀚老也来了。”我顺她的目光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瘦高个老头,戴着眼镜,站在老耿旁边,右手拿着扇子轻轻地往左手上打节拍,满头飘逸的白发随着旋律有节奏地摇晃着。果然是他!
瀚老名叫苏瀚,是著名诗人,他的诗受到许多人的追捧。瀚老是老革命,在部队时就从事文艺工作。他是老牌票友,戏曲造诣相当高,对古典剧目耳熟能详,不仅能唱、能写、能讲,而且出过剧本集(有老戏,也有新戏),在大学开过传统戏曲欣赏课程。有几次义演,他还唱过《打渔杀家》《失街亭》等剧目,而且与他配戏的都是省内外著名的京剧腕儿。据说他是唱老生的,表演有马连良的神韵。难怪他的到来受到如此重视,农大票友会的重要人物几乎倾巢出动。
我对瀚老十分崇拜。进入农大后,我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相反倒是迷上了文学,一有时间就抱着文学书刊看。后来写了几首诗,居然在地市级报刊上发表了,我大受鼓舞。鲁迅先生不就是由学医改行从文的吗?况且医学与生物也差不太远。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父母一直鼓励我考研,希望打个翻身仗。我表面应承,实际上压根儿没做这打算,心想熬过这四年,混个学历(这很重要),然后走自己的路。
老耿这时唱完了,引起一片掌声。接下去过门又起,瀚老接着唱道:
有本督在马上观动静,
诸葛亮在城楼饮酒抚琴,
左右琴童人两个……
这是一段西皮原板,系《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唱段。瀚老的声音低沉,韵味十足,果然是老票友,不是浪得虛名。我心里正想着,瀚老已唱到“打扫街道都是老弱残兵,我本当领人马杀进城!”周围的人齐声呼应:“杀!杀!杀!”接着是一片掌声、喝彩声和笑声。演唱告一段落,接下去瀚老进行了讲座,其间他对老耿的演唱进行评点,大加赞赏。这一来,我对老耿刮目相看了。这家伙不简单啊,我心里想,能与瀚老配戏已属不易,何况还能得到瀚老的褒奖,更是莫大的荣耀。
打这儿起,我对老耿佩服起来,虚心求教。老耿倒也没什么架子,一来二往我们的关系便慢慢近了。在他的影响下,我对京剧越来越感兴趣,很快成了票友会的骨干。大学四年里,我们经常在一起活动。老耿虽然耿直,但极好相处。我这人也比较憨厚,没什么心计,与老耿一见如故。老耿基本功较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童子功,但我也有自己的强项,因为看的书比较多,谈起戏来总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这又是老耿所不及的。用老耿的话说,我的理论比他强。因此,他也对我高看一眼,尽管在演唱上他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师。
老耿比我高一届,是我的师兄,他为人豪爽,每次票友或朋友聚会,他都抢着买单。而有些人一到这时候不是装傻,就是上卫生间,除了我之外。每次我与老耿抢着买单时,总要拉扯半天,而多数是他占先。那时我们都没什么钱,老耿家境也不富裕,但每次他都不甘落后。有一次,我们聊天,老耿说:“做人要甘于吃亏,小事上最见为人。”他还说,你老弟可交,我早看出来了。我心里高兴,嘴上却反驳他说,管仲最小气,却是大才。老耿说也许吧,但这种人我肯定和他搞不来。接着便昂起头,念了一句白:“可恨哪!可恨!”又唱道:“陈豨不该反边界,空有韬略大将才……”我用手在桌上打着节拍,轻声和道。唱完后,两人相视大笑。
3
老耿毕业后,分配到五湖市农业局。这个结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能留在五湖已属不易,何况还是政府机关?当然,这事多亏了农业局的沈副局长。该副局长是老耿爸的学生,在县里工作时,分管过文教,与老耿妈也很熟。在他的帮助下,老耿顺利地进了农业局,安排在经管科(全称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科),这是农业局比较重要的科室,老耿很满意。事后老耿妈对他说,经管科很难进的,这得感谢沈副局长。事实也是如此。局里人也都知道老耿是沈副局长弄来的,一般也把他看作沈副局长的人。不久,农业局局长调走,沈副局长扶正成了一把手,大家都认为老耿前途无量。哪知老耿却干起了傻事。有一次单位集资分房,这是房改后最后一次分房,僧多粥少,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公布名单,沈局长和另外一个副局长都榜上有名。那个副局长刚从县里调来,属无房户,符合分房条件,倒也无话可说。但沈局长不同,他在林业局工作时曾分过一个小套房,只是面积不够。于是大家意见很大,就写联名信告到市纪委。老耿也在信上签了名。
这事伤透了沈局长的心。原先每年过年,沈局长回乡都要去拜望老耿爸妈,打这以后再也不去了。开始,老耿爸妈还有些纳闷,后来得知老耿干的好事,气得差点没吐血。我和朱丽得知这件事后也认为老耿不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你把沈局长拉下来,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按分房条件怎么排也排不到老耿,这不是损人不利己吗?我这样一说,老耿可能也觉得这事做得欠妥,但嘴上并不认账,说沈局长确实不符合规定,而且他即使不签名也改变不了结果。这倒是事实(因为联名信,沈局长后来主动退出了),问题是别人这样做没问题,老耿这样做从情理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事后,老耿老婆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是白眼狼、猪脑子。“你是不是喝错药了?”她说,“竟干出这种糊涂事!好好的关系弄僵了,以后还咋混?”更让她生气的是,这么大的事他居然也不和她吱一声,否则她还可以劝劝他。“他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老耿老婆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老耿不尊重她的历史罪状七扯八拉地全都数落了出来,桩桩件件,越说越气,并且上纲上线,抹着眼泪,声称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和朱丽好一阵子劝解,她才算平息下来,但仍后悔不迭。“真是脑子进水了,没见过这号的。”老耿老婆一边说一边不住地叹气。 老耿的老婆叫陆萍,也是农大的,比老耿低一届,与我们同届,是园林系的。陆萍她爸是市政府的小车司机,她妈是文化馆的舞蹈老师。陆萍从小跟她妈学舞蹈,练过形体,虽然长得不漂亮(主要是脸偏大,眼泡有点肿,这点随她爸了),但身板直挺挺的,细腰翘臀,走起路来有模有样,特别是从身后看还挺吸睛的。陆萍也是票友会的。她本来看不上老耿,嫌他长得老气横秋,后来相处久了,觉得人还不错,特别是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趣味相投,就渐渐走到了一起。陆萍妈开始还有些不同意,认为老耿是县城的,家境也一般,配不上陆萍。后来,老耿毕业分到了农业局,她妈才勉强同意。
老耿得罪了沈局长,这事传到陆萍妈耳里。她也埋怨起老耿,当然是当着陆萍的面,甚至为他担心,害怕沈局长打击报复。一度她还和陆萍爸商量,能不能给老耿换个单位。可这事哪那么容易?虽然陆萍爸在市政府开车,认识的人不少,办点小事没问题,但像人事调动这样的事他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久,沈局长调走了,新来了一个郑局长。郑局长是学中文的,过去在文化局工作,对农业一窍不通。不知上边咋想的,竟派他来了农业局。郑局长中等身材,面色和善,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举止儒雅,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他上任之后,便挨个办公室转了一圈,与每个人亲切握手,一再声称自己是外行,今后要仰仗各位,向大家多学习。众人也都说领导谦虚,今后请多多指教之类。只有老耿不冷不热,事后咕哝道:“知道是外行还来干球嘛,这不是耽误事吗?”其实,局里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但都搁在心里,谁也不说出来。当时老耿也不过是顺嘴一说,却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于是大家都爱引用老耿这句话,以浇心中块垒,当然前边总要加句“老耿说”云云。
结果,这事七传八传便传进了郑局长的耳朵里。有一次,老耿去局长办公室送文件,郑局长说:“你就是耿强同志吧?”老耿说是啊,心里挺别扭的。因为不是正式场合,很少有人在名字之后加同志的。“我听说你蛮有个性的,”郑局长是南方人,说话软绵绵的,他笑眯眯地看着老耿说,“有个性好啊,我就喜欢有个性的。”老耿听了这话感到莫名其妙,也不知他是啥意思。
回到家里,他把这事与陆萍一说,陆萍便警觉起来,觉得新局长话中有话。她悄悄地一打听,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气得五内俱焚,回来后又与老耿大吵起来。“你是个死人啊?”她跳着脚喊道,“过去的教训咋不接受?外行就外行,干你屁事啊?现在外行多着哩!五亩地就出你个能豆子,就你能看出来?你当别人都傻啊!”她又急又气,饭也不烧了,把锅灶敲得乒乓乱响。事后她对我和朱丽说,你们见过这种缺心眼吗?咋一点心眼儿也不长?好不容易沈局长调走了,新局长来了正好改善关系,他又这么瞎搞,这不是找死吗?他岳母得知这事,也跑来叽叽歪歪,认为领导得罪不起,人家小指头动动就有你好看的,你的前程可都捏在人家手里,难道你甘心一辈子就当个跑腿的小职员不成?老耿被吵得头昏脑涨,只好认
老耿不老,今年刚40岁,按时下分类属于80后,可不知为啥别人都叫他老耿。在学校里这样叫,到了单位还是这样叫。和他年龄相仿的,包括某些70后,在单位都被叫作小某,只有他是例外。他也搞不清为啥,兴许是长得老相。的确,老耿长得黑,皮肤粗糙,脸上皱纹多,特别是额上的抬头纹,像刀刻似的。如果戴上草帽,活脱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
我和老耿认识是在五湖农大。当时我在生物系,老耿在林学系。农大有一个京剧票友会,由一些爱好京剧的师生组成,业余时间经常开展活动,我和老耿都是该会的成员。老耿是个戏迷,参加这个会理所当然,而我参加却是因为朱丽。
朱丽是我五湖一中的同学,同级不同班。想当年,她可是一中的校花,不仅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好。有人说她长得像演员舒淇,当然只是有点像而已。其实像不像舒淇倒在其次,关键是她看上去的确顺眼。男生们提起她来都不免心旌摇荡。有些不怀好意的,还故意糟蹋她,说她将来不知要便宜了哪个乌龟王八蛋。至于我,当然不会入她的法眼。高中三年,她连句话都没和我说过,估计也从没注意过我。
但凡事都有定数,该来的总要来,不该来的求也求不来。我在中学成绩非常一般,主要是数理化拖了后腿。高三分科时,我想改文科,可父母不同意,理由一:文科哪有前途?毕业后连工作也不好找;理由二:在他们看来,成绩不好的才上文科(我们院里成绩好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报了理科)。如果我上文科,他们就觉得颜面无光,接受不了,于是在他们的逼迫下,我只好赶鸭子上架,被绑上了理科战车。
高考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差点连二本线都没达到——如果二本线再高一分的话。我父母急得四处找人,最后找到了农大的招生办主任,他答应帮忙。当时该院最好的系是生物系,我父母希望我能进这个系,这当然有点得寸进尺(因为生物系在全校录取分数最高,我的成绩明显差得太远)。不过,那个主任表示全力以赴。后来,他果然说到做到。我父母千恩万谢,后来请他吃饭时,他安慰我父母说,其实,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专业。有了好专业,将来可以考研嘛,找工作也好办,前途依然光明。他的话又燃起了我爸妈的希望,一再给我打气,让我振作起来。
可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好长时间打不起精神。高考后一直闷在家中,不出门,更不见同学,连电话也不愿接。后来听说朱丽和我录取在一所学校,而且是一个系,我心理顿时平衡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起来。因为朱丽的成绩不知比我好多少,每次摸底考试成绩排名总在第一序列。天晓得她怎么也考砸了。事后听说她虽比我高出几十分,但也未达重点线,而且倒霉的是,她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未录取上,最后是服从分配才弄到了农大,而且和我在一个班。比比朱丽,我真是赚大发了,还有啥想不开的?“人各有命啊,”后来我与朱丽结婚时对她说,“你晓得当年同学们都咋说你吗?”
“咋说?”
“他们说你这样漂亮的妹子,将来还不知便宜了哪个乌龟王八蛋。”我一脸得意地说,“可他们谁也没猜到,这个人居然会是我!”
朱丽一听,又气又恨:“难道你是乌龟王八蛋?”
“那又怎样?”我说,“他们想当还当不上哩。”
这话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说说京剧票友会。在我入学的第二年,省京剧院来校演出。这是有关部门组织的戏剧进校園活动的一部分。演出时间前后一周,来了不少名角,其中还有两个梅花奖得主。学校很重视,进行了有效的动员和组织。那段时间,校园里贴满了欢迎标语,广播里也不断宣传,一时间声势造得很大。学生们热情高涨,每晚大礼堂里都人满为患(估计大多是凑热闹的)。媒体报道称“反响热烈”。有专家接受采访时更是高度评价,认为古老的艺术魅力不减,戏曲的未来在青少年,这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大有必要。可我对此并无兴趣,怎奈朱丽兴致很高,每晚都要拉我一起去看戏,我只好奉陪。要知道当时我们的关系已有了初步进展,为了取悦于她,别说看戏,就是上战场我也不带含糊的。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看倒让我渐渐喜欢上了京剧。那次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演出间隙,还举办了一些京剧讲座。慢慢地,我看出了一些门道,兴趣陡增。到后来,每次看戏不是朱丽来找我,而是我去找她。最后加入京剧票友会也是我把她硬拉进去的,但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并不高。相反,我倒成了京剧迷。
就这样,我与老耿熟悉了起来。
2
老耿名叫耿强,有道是人如其名,老耿的个性又耿又强。用他老婆的话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话说得有些难听,不过老耿有时确实很“轴”,让人难以理解。
据说小时候邻居家的一只鸡跑入他家院子,晚上邻居来找鸡时,老耿妈把鸡送还人家。本来这事做得挺好,可老耿却和他妈吵了起来。原来那是一只母鸡,在他家院里逗留期间下了一个蛋,老耿认为他妈光还鸡不还蛋是不对的。“这有啥呢?”老耿妈搪塞道,“不就一个蛋吗?也不值什么钱。再说了,咱也没亏待它,不是还喂了它好几把米吗?”可老耿不依不饶,非说这是不义之财,是贪小便宜,硬要把鸡蛋还回去不可,搞得他妈好没面子。
老耿家在五湖北边一个县城。他爸是中学教师,他妈是县京剧团的台柱子,唱青衣的。我曾和老耿去过他家,见过他妈,当时她正和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老耿唤她回家开门,只见他妈满脸是汗地走过来,身材臃肿,衣服松松垮垮的,活脱脱一个街道胖大妈,看不出半点当年台柱子的影子。不过,从老耿家陈列的剧照看,他妈当年的风采可不一般,不论是扮王宝钏(《三击鼓》)、李艳妃(《二进宫》)还是罗敷女(《桑园会》),都俊俏秀丽,仪态万方。只是时过境迁,风光不再,用网络语言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无情不见血——生活就是如此残酷。
不过,受他妈的影响,老耿从小就泡在剧团里,受到戏曲的熏陶,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比划起来都有模有样。剧团团长是个唱老生的,说这小子是块料,有心培养他。他妈也表示赞同,让老耿拜团长为师,还打算送他报考戏校。但老耿爸坚决反对,说唱戏的没文化,也没前途,咱可不能耽误了孩子。他妈一听他爸说唱戏的没文化就很生气,认为这是贬低艺术,而艺术本身就是文化。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一贯强势的老耿妈却做了妥协。因为戏曲行业越来越不景气,特别是市场改革打碎了剧团的铁饭碗,县剧团常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这样,老耿考上了大学,不过对京剧的痴迷并未改变。农大戏剧氛围浓郁,有不少戏迷,其中包括一些校领导和名教授。不知从哪年开始,学院便成立了票友会。历届校长都很支持,还经常拨给经费,以供开展活动。学院里的各种业余团体不少,但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并不多。
我和朱丽参加票友会后,第一次去就碰上了老耿。他听说我们是报名参加票友会的便很热情,忙不迭地拿表让我们填,一边介绍票友会的情况,一边自我介绍说他是林学系某某届的,姓啥名谁。他的友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我起先没有把他太当回事,因为他那黑不溜秋的模样实在不起眼,而且在他身上也看不出有多少艺术细胞,我认为他在会中充其量也就是跑腿打杂的。这种人在各种团体中都有,而且不可或缺。谁知有一天,我和朱丽去参加票友会活动,老远便听见屋里有人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这是《空城计》中孔明的经典唱段,一般喜爱京剧的都耳熟能详——那声音苍劲有力,略带嘶哑。听上去很好听,也很有味道。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周派的唱法,曾经风行一时。
票友会的活动地点在老图书馆的一个阅览室内。新图书馆建成后,老图书馆改作它用,这间阅览室便给了票友会。那天是周六,正是票友会活动时间,因为系里学习,我和朱丽来晚了。进去一看,屋里满是人,站在中间唱的居然是老耿,给他伴奏的竟是老校长卢少鸣——他是农大恢复重建时的第一任校长。坐在他身边的有高先生、温先生,都是名教授,而且是票友会的元老级人物,已经八十多岁,一般活动轻易不露面。这是啥情况啊?我心里正纳罕,朱丽捣捣我说:“看,瀚老也来了。”我顺她的目光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瘦高个老头,戴着眼镜,站在老耿旁边,右手拿着扇子轻轻地往左手上打节拍,满头飘逸的白发随着旋律有节奏地摇晃着。果然是他!
瀚老名叫苏瀚,是著名诗人,他的诗受到许多人的追捧。瀚老是老革命,在部队时就从事文艺工作。他是老牌票友,戏曲造诣相当高,对古典剧目耳熟能详,不仅能唱、能写、能讲,而且出过剧本集(有老戏,也有新戏),在大学开过传统戏曲欣赏课程。有几次义演,他还唱过《打渔杀家》《失街亭》等剧目,而且与他配戏的都是省内外著名的京剧腕儿。据说他是唱老生的,表演有马连良的神韵。难怪他的到来受到如此重视,农大票友会的重要人物几乎倾巢出动。
我对瀚老十分崇拜。进入农大后,我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相反倒是迷上了文学,一有时间就抱着文学书刊看。后来写了几首诗,居然在地市级报刊上发表了,我大受鼓舞。鲁迅先生不就是由学医改行从文的吗?况且医学与生物也差不太远。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父母一直鼓励我考研,希望打个翻身仗。我表面应承,实际上压根儿没做这打算,心想熬过这四年,混个学历(这很重要),然后走自己的路。
老耿这时唱完了,引起一片掌声。接下去过门又起,瀚老接着唱道:
有本督在马上观动静,
诸葛亮在城楼饮酒抚琴,
左右琴童人两个……
这是一段西皮原板,系《空城计》中司马懿的唱段。瀚老的声音低沉,韵味十足,果然是老票友,不是浪得虛名。我心里正想着,瀚老已唱到“打扫街道都是老弱残兵,我本当领人马杀进城!”周围的人齐声呼应:“杀!杀!杀!”接着是一片掌声、喝彩声和笑声。演唱告一段落,接下去瀚老进行了讲座,其间他对老耿的演唱进行评点,大加赞赏。这一来,我对老耿刮目相看了。这家伙不简单啊,我心里想,能与瀚老配戏已属不易,何况还能得到瀚老的褒奖,更是莫大的荣耀。
打这儿起,我对老耿佩服起来,虚心求教。老耿倒也没什么架子,一来二往我们的关系便慢慢近了。在他的影响下,我对京剧越来越感兴趣,很快成了票友会的骨干。大学四年里,我们经常在一起活动。老耿虽然耿直,但极好相处。我这人也比较憨厚,没什么心计,与老耿一见如故。老耿基本功较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童子功,但我也有自己的强项,因为看的书比较多,谈起戏来总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这又是老耿所不及的。用老耿的话说,我的理论比他强。因此,他也对我高看一眼,尽管在演唱上他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师。
老耿比我高一届,是我的师兄,他为人豪爽,每次票友或朋友聚会,他都抢着买单。而有些人一到这时候不是装傻,就是上卫生间,除了我之外。每次我与老耿抢着买单时,总要拉扯半天,而多数是他占先。那时我们都没什么钱,老耿家境也不富裕,但每次他都不甘落后。有一次,我们聊天,老耿说:“做人要甘于吃亏,小事上最见为人。”他还说,你老弟可交,我早看出来了。我心里高兴,嘴上却反驳他说,管仲最小气,却是大才。老耿说也许吧,但这种人我肯定和他搞不来。接着便昂起头,念了一句白:“可恨哪!可恨!”又唱道:“陈豨不该反边界,空有韬略大将才……”我用手在桌上打着节拍,轻声和道。唱完后,两人相视大笑。
3
老耿毕业后,分配到五湖市农业局。这个结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能留在五湖已属不易,何况还是政府机关?当然,这事多亏了农业局的沈副局长。该副局长是老耿爸的学生,在县里工作时,分管过文教,与老耿妈也很熟。在他的帮助下,老耿顺利地进了农业局,安排在经管科(全称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科),这是农业局比较重要的科室,老耿很满意。事后老耿妈对他说,经管科很难进的,这得感谢沈副局长。事实也是如此。局里人也都知道老耿是沈副局长弄来的,一般也把他看作沈副局长的人。不久,农业局局长调走,沈副局长扶正成了一把手,大家都认为老耿前途无量。哪知老耿却干起了傻事。有一次单位集资分房,这是房改后最后一次分房,僧多粥少,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公布名单,沈局长和另外一个副局长都榜上有名。那个副局长刚从县里调来,属无房户,符合分房条件,倒也无话可说。但沈局长不同,他在林业局工作时曾分过一个小套房,只是面积不够。于是大家意见很大,就写联名信告到市纪委。老耿也在信上签了名。
这事伤透了沈局长的心。原先每年过年,沈局长回乡都要去拜望老耿爸妈,打这以后再也不去了。开始,老耿爸妈还有些纳闷,后来得知老耿干的好事,气得差点没吐血。我和朱丽得知这件事后也认为老耿不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你把沈局长拉下来,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按分房条件怎么排也排不到老耿,这不是损人不利己吗?我这样一说,老耿可能也觉得这事做得欠妥,但嘴上并不认账,说沈局长确实不符合规定,而且他即使不签名也改变不了结果。这倒是事实(因为联名信,沈局长后来主动退出了),问题是别人这样做没问题,老耿这样做从情理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事后,老耿老婆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是白眼狼、猪脑子。“你是不是喝错药了?”她说,“竟干出这种糊涂事!好好的关系弄僵了,以后还咋混?”更让她生气的是,这么大的事他居然也不和她吱一声,否则她还可以劝劝他。“他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老耿老婆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老耿不尊重她的历史罪状七扯八拉地全都数落了出来,桩桩件件,越说越气,并且上纲上线,抹着眼泪,声称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和朱丽好一阵子劝解,她才算平息下来,但仍后悔不迭。“真是脑子进水了,没见过这号的。”老耿老婆一边说一边不住地叹气。 老耿的老婆叫陆萍,也是农大的,比老耿低一届,与我们同届,是园林系的。陆萍她爸是市政府的小车司机,她妈是文化馆的舞蹈老师。陆萍从小跟她妈学舞蹈,练过形体,虽然长得不漂亮(主要是脸偏大,眼泡有点肿,这点随她爸了),但身板直挺挺的,细腰翘臀,走起路来有模有样,特别是从身后看还挺吸睛的。陆萍也是票友会的。她本来看不上老耿,嫌他长得老气横秋,后来相处久了,觉得人还不错,特别是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趣味相投,就渐渐走到了一起。陆萍妈开始还有些不同意,认为老耿是县城的,家境也一般,配不上陆萍。后来,老耿毕业分到了农业局,她妈才勉强同意。
老耿得罪了沈局长,这事传到陆萍妈耳里。她也埋怨起老耿,当然是当着陆萍的面,甚至为他担心,害怕沈局长打击报复。一度她还和陆萍爸商量,能不能给老耿换个单位。可这事哪那么容易?虽然陆萍爸在市政府开车,认识的人不少,办点小事没问题,但像人事调动这样的事他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久,沈局长调走了,新来了一个郑局长。郑局长是学中文的,过去在文化局工作,对农业一窍不通。不知上边咋想的,竟派他来了农业局。郑局长中等身材,面色和善,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举止儒雅,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他上任之后,便挨个办公室转了一圈,与每个人亲切握手,一再声称自己是外行,今后要仰仗各位,向大家多学习。众人也都说领导谦虚,今后请多多指教之类。只有老耿不冷不热,事后咕哝道:“知道是外行还来干球嘛,这不是耽误事吗?”其实,局里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但都搁在心里,谁也不说出来。当时老耿也不过是顺嘴一说,却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于是大家都爱引用老耿这句话,以浇心中块垒,当然前边总要加句“老耿说”云云。
结果,这事七传八传便传进了郑局长的耳朵里。有一次,老耿去局长办公室送文件,郑局长说:“你就是耿强同志吧?”老耿说是啊,心里挺别扭的。因为不是正式场合,很少有人在名字之后加同志的。“我听说你蛮有个性的,”郑局长是南方人,说话软绵绵的,他笑眯眯地看着老耿说,“有个性好啊,我就喜欢有个性的。”老耿听了这话感到莫名其妙,也不知他是啥意思。
回到家里,他把这事与陆萍一说,陆萍便警觉起来,觉得新局长话中有话。她悄悄地一打听,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气得五内俱焚,回来后又与老耿大吵起来。“你是个死人啊?”她跳着脚喊道,“过去的教训咋不接受?外行就外行,干你屁事啊?现在外行多着哩!五亩地就出你个能豆子,就你能看出来?你当别人都傻啊!”她又急又气,饭也不烧了,把锅灶敲得乒乓乱响。事后她对我和朱丽说,你们见过这种缺心眼吗?咋一点心眼儿也不长?好不容易沈局长调走了,新局长来了正好改善关系,他又这么瞎搞,这不是找死吗?他岳母得知这事,也跑来叽叽歪歪,认为领导得罪不起,人家小指头动动就有你好看的,你的前程可都捏在人家手里,难道你甘心一辈子就当个跑腿的小职员不成?老耿被吵得头昏脑涨,只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