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特点与小学数学教学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2008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有着严密逻辑的一门学科,虽然小学数学内容可说是基础的基础,但其学科特征已经显现无遗,尽显理性逻辑的完整性与严密性,于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小学阶段各年级,学生虽然年龄跨度较大,但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记忆以无意识记、具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思维具有跳跃性等等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不仅要备课,更要备人。明确教学口标,逐个攻破,坚持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利用习题资源做到不知不觉中时刻复习,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学。
  一、明确目标,把握维度
  新内容的讲授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学生认识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对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检验,是双方门主意识相互交流的平台,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正确理解,认真思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对学生明确。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的现象,明确学习目标,便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学习目标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目标的建构与培养。新型教育理念认为,要对三维课程目标不断加以整合并付诸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数学课程的口标阐述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而一般情况下,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会进一步被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目标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学生学到什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都是课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关注三维课程目标,要把握学科属性,始终围绕着数学教学活动来进行,防止“非数学化”倾向导致的教学目标偏离。毕竟数学是一门学科性很强的课程,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一定要在数学环境的前提下,不能漫无目的,数学的核心始终在于逻辑思维。小学亦概莫能外。我们既要把小学数学上成数学,又要超越数学,既要重其科学性,又要考虑其趣味性。
  二、循序渐进,逻辑思维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误区是:以教授学生知识为目的,而忽略了思维能力的训练。很多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正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存在,成为学生认知体系当中建立起逻辑思维能力的初始构型。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应该考虑到比显性学习目标更深层次上的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具象思维为起点。因此,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教学来说,其起点不能过于抽象,而适合于以活动性和直观性的体验为切入点,一步步深入到抽象逻辑思考的道路上来。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成功的小学数学老师会想尽办法让玩具尽显它天使的特性,给学生带来知识和能力的果实。应用题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场地,很多应用题的计算需要分几步来完成,而小学生很喜欢一步到位的跨越式操作,对此他们很有成就感,但同时在这种跳跃中义很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反复明确应用题的做题步骤,强调其完整性。
  小学生的跳跃式思维与数学科目严密的逻辑思维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冲突。认知冲突这个专业术语由美同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所学新知识之间存在的无法包容的矛盾,这一理论可以典型的体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等积极的学习情绪,义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冲击,从而使数学课堂显得有生机和活力,给学生一个快乐而知性的课堂,而不是像逻辑程序那样刻板。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活跃的思维是生产生好奇心的契机,而利用这种好奇心去吸收知识的过程便是逻辑思维能力悄悄萌生和发展的过程。
  三、习题资源,时刻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必然会涉及到题目的演练。由于数学这一学科是环环相扣的,此一课程的学习往往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学习新课程的同时,提点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F1已去理解新知识的含义,就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个很好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对他们理性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
  课后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对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发展理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不能一次就得到准确的答案,时常要经过不断的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种实践型的认知过程也使得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很深的印象。在教学时,老师要透过现象找出学生错误的原因,在习题的设置上要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并加以应用,以期让学生牢固的把握所学的知识。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习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瑞溪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学好帮助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然而,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世界和引发更高层次数学思维活动等方面,现有的很多数学课程没能很好提供具有足够挑战性的问题。以往研究表明问题解决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却不能经常性地给予学生这种练习的机会。当学生数学仅仅看作是关于一些定理和解题技巧的集合时,我们就很难对它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理解。让学生参加由现代信息技
【摘 要】教育均衡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该文尝试从兴趣激发、情境创设、多媒体运用、热点追踪四个方面探讨全纳教育课程教学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践行策略,以打造高效、有效、长效的思想政治课堂。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全纳教育;教育均衡  继“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教育思潮之后提出的“全纳教育”,即容纳所有
【摘 要】高中新生适应期,指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内所进行的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心态等多方面的调整,直至建立起与高中生身份相匹配的学习、社交、生活新模式的适应时期。  【关键词】适应性;对策;学生;学校  从初中跨入高中,新生面临的新环境、新知识、新同学一时还不能很快的适应。为了新生尽快的适应新生活。我们对刚升入高一新生55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的第一数据:  一、研究目的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课标的理念,其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精心设计的的课堂提问。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智力。而提问的“好”,主要是好在提问的角度。有的老师凡是问问题都是“开直通车”,直接了当地把问题的核心提出来。此为“直问”。直问的弱点是比较坚硬,问题困难,缺乏弹性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优化教学模式,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七年级新生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对初中的教学环境、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不适应,以至感到迷茫、困惑,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畏难、厌学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消除自卑,克服不良情绪,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