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幼儿需要不断学习倾听理解交流者的语言,在不同的社交情景中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分享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最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依据《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精神,本研究报告着重就如何用好分享活动促进中班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谈一些做法。
问题发现:
在一次中班的故事大王比赛中,我班的钧钧小朋友脱颖而出,一直在班上默默无闻、不爱讲故事的他突然变得大方了,故事讲得又生动又好听,他的表现赢得了在场小朋友们阵阵掌声,回到班级后,我立即对其进行了表扬,并颁发小奖品,没想到从此钧钧讲故事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要讲故事,也更乐于跟同伴交流了,也因为我们对钧钧不断鼓励与表扬,更引发了班里其他几位小朋友的表现欲,每到餐前等待时间他们都争先恐后给大家讲故事,有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喊到他们,还会闷闷不乐,并提出下次一定要让他讲。
然而,在现实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表现是不积极的、胆怯的。他们经常是坐在自己的位置听老师或同伴讲,听到高兴之处会笑笑,听到自己会说的部分会时不时插两句,而让其单独在集体中表达,却不愿意,即便表达,语句也是不连贯的,声音小,表情中还略带紧张和不安。
理论分析:
中班是整个学龄前阶段的关键期,是幼儿语言表述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乐于模仿,开始喜欢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词汇量的需求逐渐扩大,并有向他人表达的需要和被他人肯定的需要,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小孩上中班后变得能说了,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引导不当,幼儿的语言发展会受到制约。
《纲要》社会领域中多次提出“分享”一词,“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在分享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品德、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纳德曾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如果能充分运用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关键期,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的潜能,对促进幼儿的认知、社交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自信健康的人格起着关键作用。有研究表明,人的遗传基因里赋予每个正常人听、写、读、说的能力,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抓住发展的关键期,这些潜力就会被充分的挖掘出来。
经验借鉴:
陈宇在《幼儿语言表达的提升方法》一文中提出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关注孩子的探索活动和重视孩子图画书的阅读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涂黎晖在《提升幼儿语言之我见》中提出了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乐于“表达”;活用多种游戏,让幼儿自由“表达”;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幼儿“表达”飞翔等观点。储小梅在《探寻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文中提出了利用同伴交流、利用图片联想、利用语言环境、利用有效阅读等途径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王丽华、马玉萍二人在文章《幼儿分享活动的初探》中提出了分享活动让幼儿学会了分享,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培养了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学习了各种交往技能,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等实际性的成效。纵观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关键词上,即语言环境、游戏、阅读、交流、分享等。
解决方案:
一、将分享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在幼儿园园本特色活动——“晨间分享活动”(小班:说儿歌;中班讲故事;大班:播报新闻)的基础上,我在班级中又开展了“晨读分享”活动——早晨幼儿入园后在图书区域进行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一个分享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在此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自己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阅读的图书在图书角中与同伴或老师一起分享交流,让孩子们在宽松的交流氛围中敢说、想说。
“成长分享”活动——在早点后与集体活动前之间的这段时间进行的分享活动,依据主题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搜集与之相关的内容知识或发生的事件制作成图文形式的材料在集体中进行播报分享活动,如:中班的《我上中班了》和《秋天的秘密》这两个主题活动,在分享时幼儿边用投影仪投放文本材料展示分享的内容,边介绍,由于这一活动是建立在孩子有准备的基础上,所以只要准备的孩子都能积极在集体中进行分享。
“餐前故事会分享”活动——这一活动时间安排在进餐前的等待时间,是幼儿在集体中进行故事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可将自己会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内容的来源可以是幼儿园习得的,也可以是自己学讲的。这些故事都是孩子会讲得,所以在与他人分享时少了焦虑与不安,更不会担心没有故事讲。
“阅读时光分享”活动——这一活动是在离园前二十分钟开展的集体学习分享活动,主要以集体阅读活动形式,内容有童韵童谣、经典绘本、成语故事等,依据幼儿园制定的阅读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习,并鼓励幼儿将学习内容在集体中进行表现与讲述。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是通过集体学习获得知识,所以都有着积极分享的兴趣与热情。
“晚间儿歌分享”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在晚饭后进行,将每周要分享的小朋友名单提前一周公布出来,利用每天晚饭后的时间在班级群里进行语音分享,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幼儿有做播音员的体验,更可提升幼儿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在班级中我将这些活动时间固定,让活动自然化、常态化,不但给幼儿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也满足孩子们个性表达的需要,体現了将语言学习渗透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观念。
二、在分享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方法需得当 1.做好示范。教师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做一个有心人,首先抓住机会做好示范,比如“餐前故事会分享”中,幼儿在故事讲述后教师可对幼儿故事讲述的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评价内容可从声音、语速、表现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后教师可依据幼儿存在的情况进行再现,让孩子知道正确的讲法应是怎样,并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2.树立典型。幼儿期主要以模仿为主,当老师在集体中树立榜样后,孩子们就会有跟学和争当榜样的愿望。所以,在讲得好的幼儿讲述后,教师要立即进行表扬和肯定,找出该幼儿讲述中的亮点,进行针对性地表扬,这样做即可提升小朋友的讲述能力,也激发其他幼儿学习的愿望。
3.善用表扬。表扬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期的孩子对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完善,他们必须通过成人的认可与表扬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幼儿的语言表达是一个长期练习和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如哪些孩子的讲述是完整的、哪些是生动的、哪些是清楚的等等,这样幼儿才会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
4.常用鼓励。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不一,有的幼儿有时因身体原因不能清楚表达,有的因为不自信而不愿表达,有的因为语言发展迟缓而不能连贯表达……在遇到这些幼儿时老师可以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长期的鼓励会让他们越来越大方,越来越自信,也更愿意在集体中与他人分享。一般常用的鼓励性语言有“请再试一试”;“你讲的声音真好听,像百灵鸟一样,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有的忘记了,没讲好没关系,老师陪你一起讲”;“刚才讲述的时候你已经注意到了表情了,如果讲得再清楚一些就更棒了,可以再试一次哦”等等。
三、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分享活动
幼儿园虽然是分享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如果取得家庭的配合,将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展分享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家教平台向家长介绍分享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幼儿语言表达的好处,取得家长支持;將每周分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与重点作成公告,转发给家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协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准备。如:“成长分享”、“晚间儿歌分享”等活动,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全班幼儿按周次进行分配,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准备。
探索无止境,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将继续探索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让每个孩子的语言在幼儿期都得到有效地发展!
问题发现:
在一次中班的故事大王比赛中,我班的钧钧小朋友脱颖而出,一直在班上默默无闻、不爱讲故事的他突然变得大方了,故事讲得又生动又好听,他的表现赢得了在场小朋友们阵阵掌声,回到班级后,我立即对其进行了表扬,并颁发小奖品,没想到从此钧钧讲故事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要讲故事,也更乐于跟同伴交流了,也因为我们对钧钧不断鼓励与表扬,更引发了班里其他几位小朋友的表现欲,每到餐前等待时间他们都争先恐后给大家讲故事,有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喊到他们,还会闷闷不乐,并提出下次一定要让他讲。
然而,在现实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表现是不积极的、胆怯的。他们经常是坐在自己的位置听老师或同伴讲,听到高兴之处会笑笑,听到自己会说的部分会时不时插两句,而让其单独在集体中表达,却不愿意,即便表达,语句也是不连贯的,声音小,表情中还略带紧张和不安。
理论分析:
中班是整个学龄前阶段的关键期,是幼儿语言表述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乐于模仿,开始喜欢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词汇量的需求逐渐扩大,并有向他人表达的需要和被他人肯定的需要,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小孩上中班后变得能说了,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引导不当,幼儿的语言发展会受到制约。
《纲要》社会领域中多次提出“分享”一词,“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在分享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品德、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纳德曾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如果能充分运用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关键期,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的潜能,对促进幼儿的认知、社交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自信健康的人格起着关键作用。有研究表明,人的遗传基因里赋予每个正常人听、写、读、说的能力,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抓住发展的关键期,这些潜力就会被充分的挖掘出来。
经验借鉴:
陈宇在《幼儿语言表达的提升方法》一文中提出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关注孩子的探索活动和重视孩子图画书的阅读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涂黎晖在《提升幼儿语言之我见》中提出了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乐于“表达”;活用多种游戏,让幼儿自由“表达”;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幼儿“表达”飞翔等观点。储小梅在《探寻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文中提出了利用同伴交流、利用图片联想、利用语言环境、利用有效阅读等途径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王丽华、马玉萍二人在文章《幼儿分享活动的初探》中提出了分享活动让幼儿学会了分享,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培养了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学习了各种交往技能,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等实际性的成效。纵观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关键词上,即语言环境、游戏、阅读、交流、分享等。
解决方案:
一、将分享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在幼儿园园本特色活动——“晨间分享活动”(小班:说儿歌;中班讲故事;大班:播报新闻)的基础上,我在班级中又开展了“晨读分享”活动——早晨幼儿入园后在图书区域进行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一个分享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在此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自己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阅读的图书在图书角中与同伴或老师一起分享交流,让孩子们在宽松的交流氛围中敢说、想说。
“成长分享”活动——在早点后与集体活动前之间的这段时间进行的分享活动,依据主题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搜集与之相关的内容知识或发生的事件制作成图文形式的材料在集体中进行播报分享活动,如:中班的《我上中班了》和《秋天的秘密》这两个主题活动,在分享时幼儿边用投影仪投放文本材料展示分享的内容,边介绍,由于这一活动是建立在孩子有准备的基础上,所以只要准备的孩子都能积极在集体中进行分享。
“餐前故事会分享”活动——这一活动时间安排在进餐前的等待时间,是幼儿在集体中进行故事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可将自己会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故事内容的来源可以是幼儿园习得的,也可以是自己学讲的。这些故事都是孩子会讲得,所以在与他人分享时少了焦虑与不安,更不会担心没有故事讲。
“阅读时光分享”活动——这一活动是在离园前二十分钟开展的集体学习分享活动,主要以集体阅读活动形式,内容有童韵童谣、经典绘本、成语故事等,依据幼儿园制定的阅读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习,并鼓励幼儿将学习内容在集体中进行表现与讲述。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是通过集体学习获得知识,所以都有着积极分享的兴趣与热情。
“晚间儿歌分享”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在晚饭后进行,将每周要分享的小朋友名单提前一周公布出来,利用每天晚饭后的时间在班级群里进行语音分享,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幼儿有做播音员的体验,更可提升幼儿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在班级中我将这些活动时间固定,让活动自然化、常态化,不但给幼儿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也满足孩子们个性表达的需要,体現了将语言学习渗透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观念。
二、在分享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方法需得当 1.做好示范。教师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做一个有心人,首先抓住机会做好示范,比如“餐前故事会分享”中,幼儿在故事讲述后教师可对幼儿故事讲述的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评价内容可从声音、语速、表现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后教师可依据幼儿存在的情况进行再现,让孩子知道正确的讲法应是怎样,并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2.树立典型。幼儿期主要以模仿为主,当老师在集体中树立榜样后,孩子们就会有跟学和争当榜样的愿望。所以,在讲得好的幼儿讲述后,教师要立即进行表扬和肯定,找出该幼儿讲述中的亮点,进行针对性地表扬,这样做即可提升小朋友的讲述能力,也激发其他幼儿学习的愿望。
3.善用表扬。表扬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期的孩子对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完善,他们必须通过成人的认可与表扬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幼儿的语言表达是一个长期练习和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如哪些孩子的讲述是完整的、哪些是生动的、哪些是清楚的等等,这样幼儿才会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
4.常用鼓励。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不一,有的幼儿有时因身体原因不能清楚表达,有的因为不自信而不愿表达,有的因为语言发展迟缓而不能连贯表达……在遇到这些幼儿时老师可以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长期的鼓励会让他们越来越大方,越来越自信,也更愿意在集体中与他人分享。一般常用的鼓励性语言有“请再试一试”;“你讲的声音真好听,像百灵鸟一样,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有的忘记了,没讲好没关系,老师陪你一起讲”;“刚才讲述的时候你已经注意到了表情了,如果讲得再清楚一些就更棒了,可以再试一次哦”等等。
三、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分享活动
幼儿园虽然是分享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如果取得家庭的配合,将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展分享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家教平台向家长介绍分享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幼儿语言表达的好处,取得家长支持;將每周分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与重点作成公告,转发给家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协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准备。如:“成长分享”、“晚间儿歌分享”等活动,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全班幼儿按周次进行分配,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准备。
探索无止境,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将继续探索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让每个孩子的语言在幼儿期都得到有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