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阅读要求”“课内外阅读”“阅读指导”三个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教师也试图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但阅读教学并不能急在一时,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在小学得到培养,教师骤然改变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改善教学效率,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入手,提出以下几点有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看法:
一、提出明确阅读要求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给出要求学生阅读的指令后,学生就按照课文进行“一板一眼”的阅读,其实,学生对于要读什么,怎么读,获取什么信息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好像是走马观花,无法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对此,教师在学生阅读前一定要提出要求,如略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或词语;跳读,找出某一人物的出场时间及他所作的事情等等。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个自然段,并提出问题:“作者把自己住过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了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在课本上用波浪线划出来。”学生能够在接收到教师阅读的指令后有轻有重地进行阅读,并能着重看到济南的冬天的不同。教师:“继续阅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济南的小山有什么特点?同样用波浪线划出。”此时,可以点名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跟上进度。教师:“看完了济南的小山,我们再来看看城外的远山。阅读第四自然段并将描写远山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阅读完整篇课文,也就对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有了大概的认识,此时,再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从字里行间体会老舍对于济南的感情。
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众所周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仅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需要课内外相结合。此时,教师就面临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中考的进一步逼近,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且阅读需要长期的积累,学生的注意力被迫分散到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在课上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由学生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要选择的课外书以及要表演的片段,每周由一个小组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表演的形式可以促进已经阅读过本书的学生进行“复习”,没有阅读过的学生直接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在深入把握书中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合理分析人物所作的举动。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是学生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学生而言,要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存在些许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鲁迅的其他代表作,如《野草》《二心集》《三闲集》等,使学生先大概了解鲁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由选择鲁迅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可以是不同书中的人物共同登台,看学生能否深入把握自己表演的人物形象,从而自如地与他人对话,并在对话、神态和动作间使观看的学生能一眼猜出其所扮演的人物。这样一来,不但表演者可以了解人物形象,观看的学生也能在耳濡目染中对其人物感兴趣进而驱使学生去阅读。
三、及时进行阅读指导
阅读除了要强调阅读量的积累,还有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策略的应用。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否正确,这里的正确是指阅读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本人,能够使其较快的掌握文章主旨、人物性格及大体事件的起承转折等,只要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文章,那他所应用的技巧和策略就是正确的。教师要针对阅读方法不正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导后能够体会到阅读的樂趣,能够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在学习《老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文章第1到第4段描写了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请你在文中勾画出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针对学生勾画不正确的句子或没有勾画出的句子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比如,有学生将前几段全部划出来,并说道:“我看前几段都是描写他生活贫困的,没有办法找出来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此时,教师可以知道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不要匆匆看一眼,同时指出几个词语,如“半面肿胀”“又青又紫”“破破落落”“塌败”等,引导学生找出相似的描写。教师的指导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上的指导,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总之,阅读效率的提升还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吸引学生进行的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带着“使命”进行阅读。另外,因为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之法,从而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逯杰,伊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9.
[2] 韩雪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J].华夏教师,2018(29):8-9.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教师也试图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但阅读教学并不能急在一时,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在小学得到培养,教师骤然改变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改善教学效率,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入手,提出以下几点有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看法:
一、提出明确阅读要求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给出要求学生阅读的指令后,学生就按照课文进行“一板一眼”的阅读,其实,学生对于要读什么,怎么读,获取什么信息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好像是走马观花,无法在课文中提取信息。对此,教师在学生阅读前一定要提出要求,如略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或词语;跳读,找出某一人物的出场时间及他所作的事情等等。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个自然段,并提出问题:“作者把自己住过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了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在课本上用波浪线划出来。”学生能够在接收到教师阅读的指令后有轻有重地进行阅读,并能着重看到济南的冬天的不同。教师:“继续阅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济南的小山有什么特点?同样用波浪线划出。”此时,可以点名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跟上进度。教师:“看完了济南的小山,我们再来看看城外的远山。阅读第四自然段并将描写远山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在教师的循序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阅读完整篇课文,也就对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有了大概的认识,此时,再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从字里行间体会老舍对于济南的感情。
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众所周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仅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需要课内外相结合。此时,教师就面临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中考的进一步逼近,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越来越少,且阅读需要长期的积累,学生的注意力被迫分散到其他学科。教师可以在课上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由学生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要选择的课外书以及要表演的片段,每周由一个小组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表演的形式可以促进已经阅读过本书的学生进行“复习”,没有阅读过的学生直接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在深入把握书中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合理分析人物所作的举动。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是学生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学生而言,要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存在些许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鲁迅的其他代表作,如《野草》《二心集》《三闲集》等,使学生先大概了解鲁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由选择鲁迅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可以是不同书中的人物共同登台,看学生能否深入把握自己表演的人物形象,从而自如地与他人对话,并在对话、神态和动作间使观看的学生能一眼猜出其所扮演的人物。这样一来,不但表演者可以了解人物形象,观看的学生也能在耳濡目染中对其人物感兴趣进而驱使学生去阅读。
三、及时进行阅读指导
阅读除了要强调阅读量的积累,还有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策略的应用。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否正确,这里的正确是指阅读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本人,能够使其较快的掌握文章主旨、人物性格及大体事件的起承转折等,只要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文章,那他所应用的技巧和策略就是正确的。教师要针对阅读方法不正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导后能够体会到阅读的樂趣,能够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在学习《老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文章第1到第4段描写了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请你在文中勾画出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针对学生勾画不正确的句子或没有勾画出的句子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比如,有学生将前几段全部划出来,并说道:“我看前几段都是描写他生活贫困的,没有办法找出来具体的词语或句子。”此时,教师可以知道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不要匆匆看一眼,同时指出几个词语,如“半面肿胀”“又青又紫”“破破落落”“塌败”等,引导学生找出相似的描写。教师的指导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上的指导,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总之,阅读效率的提升还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吸引学生进行的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带着“使命”进行阅读。另外,因为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之法,从而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逯杰,伊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9.
[2] 韩雪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J].华夏教师,2018(2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