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小说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章,引起了当时文学界巨大的反响。本文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基础,探讨文中所体现出的梁启超先生关于小说的见解。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中,梁启超先生阐述了小说的地位、功用等问题,对后来的文学小说创作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一、小说的地位与功用
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开篇便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小说向来处于边缘地带,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即使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经明清的发展,近代小说也并不能称得上是大势,尤其与世界文学中小说的浪潮相比,中国小说似乎仍旧在起步阶段。在这里,梁启超先生将小说放置在了社会意识形态多种形式的主导地位,从小说与社会的人联系的角度,赋予小说文体上的独立性和社会政治的功用性。小说的改革与国民、道德、宗教、政治、风俗等等息息相关,甚至是改革的第一步,小说的地位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也有了许多附加的社会功能,对小说的改革成为社会改良的前提。
小说的改革不仅与“作新民”,与新的意识形态相关,小说还具有毁灭的效用。国人迷信风水,阻止修建铁路和开矿,为争坟墓而械斗杀人,为祭祀耗材耗力,也是因为小说;奴颜婢膝、寡廉鲜耻、名节扫地是因为小说;背信弃义、沉迷权术、机关算尽是因为小说;轻薄无行、沉溺声色、消磨意志也是因为小说。可见,小说有蛊惑人心之用,只不过,这蛊惑人心的小说乃是旧小说,是古典英雄将相、才子佳人一类。正是因为有旧小说的惑人毒民,可以摧毁道德体系,所以足以看出小说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意志,所以,对小说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摒弃旧小说,创作新小说,让新小说给人民的思想产生好的影响。小说承载着新的意识形态,是宣传新思想的一大工具。梁启超先生认为,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起到了启蒙性的作用,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在依靠文学进行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也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的“政治革命”。
梁启超先生把小说当作是政治启蒙拯救国民的工具,其出发点就是拯救陷入混沌和僵化的国人,改造他们的国民性,唤起他们精神上的觉醒,使之拥有自由、自尊、合群、冒险等新人格。显然,这种“文学救国”论并不以维护帝王统治为目的,而是借助文学启发民智,通过民众的变化复兴中华民族。梁启超的思想中有“道德救国”的观点,梁启超先生将小说地位提高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功用价值,即小说是“道德救国”的工具,梁启超的文学观是功利主义的,他抬高小说的地位和他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是分不开的,然而,如果说他一味注重小说的功利主义而忽视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是有失公允的,梁启超在重视小说的社会功用时,也没有回避小说的审美作用,而是对其做了相关阐释,这在“熏、近、刺、提”说中便有体现。
二、“熏、浸、刺、提”说
小说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够承载意识形态,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首先,这与小说的流传度有关,即梁启超先生所说的“独嗜小说”,小说有如此大的魅力,与其“浅而易解”和“乐而多趣”有关,然而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浅显易懂的文字很多,对于饱学之士来说,文字的渊古与平易似乎分别不大;小说中,以赏心乐事为目的的不少,但这些往往不为人们重视,最受欢迎的反而是读起来沉重悲伤的悲剧故事,因此,这两种解释可以说是“未足”。接着,梁启超先生又做出了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通过阅读小说,间接接触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其二,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有奇迹般的共通之处,从小说中可以得到精神的给养,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其次,梁启超先生从审美接受的视角提出小说支配人有四种力:熏、浸、刺、提。“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 人在阅读一本小说时,不知不觉间会进入到小说之中,“眼识为之迷漾”,“脑筋为之摇飏”,“神经为之营注”,并且每日都在改变一二,日渐为小说所熏染,小说中的境界,也就成了“种子”,在读者脑海中生根发芽,小说便拥有了“操纵众生”的力量。
“熏”是在空间上而言,而“浸”则是在时间上而言,“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沉浸在小说中,比如读《红楼梦》便沉浸在恋和悲中,读《水浒传》,便沉浸在痛快和愤怒中,小说愈佳、卷帙愈繁、事实愈多,浸人的力量就愈大,能够使读者长时间沉浸于阅读的小说之中。
“刺”是刺激之义,“熏”和“浸”都是缓慢地移人,读者可沉浸于小说的氛围中,可能自己并没有察觉到,而“刺”却是突然的力量,读者完全可以察觉到,阅读时心情本来是愉快的,读到黛玉之死,突然泪流满面,本来是平和的;读到武松大闹飞云浦,读到林冲雪天三限,突然怒发冲冠,均是因为突然受了刺激,且感受力越强的人,受到的刺激越快,力度越强。
“熏”、“浸”、“刺”三者都是从外向内的力,而“提”却是从内向外的,其实是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物,进入到故事中去,读《红楼梦》时,以为自己是贾宝玉,读《水浒传》,以为自己是鲁智深。这四种力,倘若作者能得一二,必定能写出经典,不仅限于小说,甚至政客也可凭此组织政党,因此梁启超感叹,“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而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惟小说。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熏、浸、刺、提”说,借助佛学语言,论述小说的力量,实际也是将读者置于中心位置,从读者接受角度乃至心理学角度做出的解读。
此外,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小说分为两类:“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通常认为,“理想派与“写实派”小说的区分,其实已经有了文体内分类的意识,大致上与西方所谓“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划分相近。与前文所述对小说文体与审美特征的体味,借助佛学语言对小说移情感人四种力量的描述,都是独具匠心,精细深刻的理论贡献。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文学与救国相连,抬高小说地位的同时,赋予其功用价值,同时,在文中有贬斥中国古典小说的论述,有失偏颇。但是,如果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便不难理解,小说之所以如此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新小说,很大原因是因为社会迫切需要改良,而通过小说界革命,或许能够给国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中国社会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选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中,梁启超先生阐述了小说的地位、功用等问题,对后来的文学小说创作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一、小说的地位与功用
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开篇便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小说向来处于边缘地带,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即使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经明清的发展,近代小说也并不能称得上是大势,尤其与世界文学中小说的浪潮相比,中国小说似乎仍旧在起步阶段。在这里,梁启超先生将小说放置在了社会意识形态多种形式的主导地位,从小说与社会的人联系的角度,赋予小说文体上的独立性和社会政治的功用性。小说的改革与国民、道德、宗教、政治、风俗等等息息相关,甚至是改革的第一步,小说的地位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也有了许多附加的社会功能,对小说的改革成为社会改良的前提。
小说的改革不仅与“作新民”,与新的意识形态相关,小说还具有毁灭的效用。国人迷信风水,阻止修建铁路和开矿,为争坟墓而械斗杀人,为祭祀耗材耗力,也是因为小说;奴颜婢膝、寡廉鲜耻、名节扫地是因为小说;背信弃义、沉迷权术、机关算尽是因为小说;轻薄无行、沉溺声色、消磨意志也是因为小说。可见,小说有蛊惑人心之用,只不过,这蛊惑人心的小说乃是旧小说,是古典英雄将相、才子佳人一类。正是因为有旧小说的惑人毒民,可以摧毁道德体系,所以足以看出小说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意志,所以,对小说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摒弃旧小说,创作新小说,让新小说给人民的思想产生好的影响。小说承载着新的意识形态,是宣传新思想的一大工具。梁启超先生认为,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起到了启蒙性的作用,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在依靠文学进行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也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的“政治革命”。
梁启超先生把小说当作是政治启蒙拯救国民的工具,其出发点就是拯救陷入混沌和僵化的国人,改造他们的国民性,唤起他们精神上的觉醒,使之拥有自由、自尊、合群、冒险等新人格。显然,这种“文学救国”论并不以维护帝王统治为目的,而是借助文学启发民智,通过民众的变化复兴中华民族。梁启超的思想中有“道德救国”的观点,梁启超先生将小说地位提高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功用价值,即小说是“道德救国”的工具,梁启超的文学观是功利主义的,他抬高小说的地位和他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是分不开的,然而,如果说他一味注重小说的功利主义而忽视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是有失公允的,梁启超在重视小说的社会功用时,也没有回避小说的审美作用,而是对其做了相关阐释,这在“熏、近、刺、提”说中便有体现。
二、“熏、浸、刺、提”说
小说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够承载意识形态,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首先,这与小说的流传度有关,即梁启超先生所说的“独嗜小说”,小说有如此大的魅力,与其“浅而易解”和“乐而多趣”有关,然而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浅显易懂的文字很多,对于饱学之士来说,文字的渊古与平易似乎分别不大;小说中,以赏心乐事为目的的不少,但这些往往不为人们重视,最受欢迎的反而是读起来沉重悲伤的悲剧故事,因此,这两种解释可以说是“未足”。接着,梁启超先生又做出了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通过阅读小说,间接接触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其二,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有奇迹般的共通之处,从小说中可以得到精神的给养,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其次,梁启超先生从审美接受的视角提出小说支配人有四种力:熏、浸、刺、提。“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 人在阅读一本小说时,不知不觉间会进入到小说之中,“眼识为之迷漾”,“脑筋为之摇飏”,“神经为之营注”,并且每日都在改变一二,日渐为小说所熏染,小说中的境界,也就成了“种子”,在读者脑海中生根发芽,小说便拥有了“操纵众生”的力量。
“熏”是在空间上而言,而“浸”则是在时间上而言,“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沉浸在小说中,比如读《红楼梦》便沉浸在恋和悲中,读《水浒传》,便沉浸在痛快和愤怒中,小说愈佳、卷帙愈繁、事实愈多,浸人的力量就愈大,能够使读者长时间沉浸于阅读的小说之中。
“刺”是刺激之义,“熏”和“浸”都是缓慢地移人,读者可沉浸于小说的氛围中,可能自己并没有察觉到,而“刺”却是突然的力量,读者完全可以察觉到,阅读时心情本来是愉快的,读到黛玉之死,突然泪流满面,本来是平和的;读到武松大闹飞云浦,读到林冲雪天三限,突然怒发冲冠,均是因为突然受了刺激,且感受力越强的人,受到的刺激越快,力度越强。
“熏”、“浸”、“刺”三者都是从外向内的力,而“提”却是从内向外的,其实是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物,进入到故事中去,读《红楼梦》时,以为自己是贾宝玉,读《水浒传》,以为自己是鲁智深。这四种力,倘若作者能得一二,必定能写出经典,不仅限于小说,甚至政客也可凭此组织政党,因此梁启超感叹,“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而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惟小说。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熏、浸、刺、提”说,借助佛学语言,论述小说的力量,实际也是将读者置于中心位置,从读者接受角度乃至心理学角度做出的解读。
此外,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小说分为两类:“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通常认为,“理想派与“写实派”小说的区分,其实已经有了文体内分类的意识,大致上与西方所谓“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划分相近。与前文所述对小说文体与审美特征的体味,借助佛学语言对小说移情感人四种力量的描述,都是独具匠心,精细深刻的理论贡献。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文学与救国相连,抬高小说地位的同时,赋予其功用价值,同时,在文中有贬斥中国古典小说的论述,有失偏颇。但是,如果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便不难理解,小说之所以如此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新小说,很大原因是因为社会迫切需要改良,而通过小说界革命,或许能够给国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中国社会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选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