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看梁启超的小说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小说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章,引起了当时文学界巨大的反响。本文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基础,探讨文中所体现出的梁启超先生关于小说的见解。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中,梁启超先生阐述了小说的地位、功用等问题,对后来的文学小说创作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一、小说的地位与功用
  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开篇便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小说向来处于边缘地带,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即使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经明清的发展,近代小说也并不能称得上是大势,尤其与世界文学中小说的浪潮相比,中国小说似乎仍旧在起步阶段。在这里,梁启超先生将小说放置在了社会意识形态多种形式的主导地位,从小说与社会的人联系的角度,赋予小说文体上的独立性和社会政治的功用性。小说的改革与国民、道德、宗教、政治、风俗等等息息相关,甚至是改革的第一步,小说的地位被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也有了许多附加的社会功能,对小说的改革成为社会改良的前提。
  小说的改革不仅与“作新民”,与新的意识形态相关,小说还具有毁灭的效用。国人迷信风水,阻止修建铁路和开矿,为争坟墓而械斗杀人,为祭祀耗材耗力,也是因为小说;奴颜婢膝、寡廉鲜耻、名节扫地是因为小说;背信弃义、沉迷权术、机关算尽是因为小说;轻薄无行、沉溺声色、消磨意志也是因为小说。可见,小说有蛊惑人心之用,只不过,这蛊惑人心的小说乃是旧小说,是古典英雄将相、才子佳人一类。正是因为有旧小说的惑人毒民,可以摧毁道德体系,所以足以看出小说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意志,所以,对小说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摒弃旧小说,创作新小说,让新小说给人民的思想产生好的影响。小说承载着新的意识形态,是宣传新思想的一大工具。梁启超先生认为,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起到了启蒙性的作用,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在依靠文学进行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也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的“政治革命”。
  梁启超先生把小说当作是政治启蒙拯救国民的工具,其出发点就是拯救陷入混沌和僵化的国人,改造他们的国民性,唤起他们精神上的觉醒,使之拥有自由、自尊、合群、冒险等新人格。显然,这种“文学救国”论并不以维护帝王统治为目的,而是借助文学启发民智,通过民众的变化复兴中华民族。梁启超的思想中有“道德救国”的观点,梁启超先生将小说地位提高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功用价值,即小说是“道德救国”的工具,梁启超的文学观是功利主义的,他抬高小说的地位和他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是分不开的,然而,如果说他一味注重小说的功利主义而忽视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是有失公允的,梁启超在重视小说的社会功用时,也没有回避小说的审美作用,而是对其做了相关阐释,这在“熏、近、刺、提”说中便有体现。
  二、“熏、浸、刺、提”说
  小说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够承载意识形态,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首先,这与小说的流传度有关,即梁启超先生所说的“独嗜小说”,小说有如此大的魅力,与其“浅而易解”和“乐而多趣”有关,然而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浅显易懂的文字很多,对于饱学之士来说,文字的渊古与平易似乎分别不大;小说中,以赏心乐事为目的的不少,但这些往往不为人们重视,最受欢迎的反而是读起来沉重悲伤的悲剧故事,因此,这两种解释可以说是“未足”。接着,梁启超先生又做出了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通过阅读小说,间接接触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其二,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有奇迹般的共通之处,从小说中可以得到精神的给养,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其次,梁启超先生从审美接受的视角提出小说支配人有四种力:熏、浸、刺、提。“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 人在阅读一本小说时,不知不觉间会进入到小说之中,“眼识为之迷漾”,“脑筋为之摇飏”,“神经为之营注”,并且每日都在改变一二,日渐为小说所熏染,小说中的境界,也就成了“种子”,在读者脑海中生根发芽,小说便拥有了“操纵众生”的力量。
  “熏”是在空间上而言,而“浸”则是在时间上而言,“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沉浸在小说中,比如读《红楼梦》便沉浸在恋和悲中,读《水浒传》,便沉浸在痛快和愤怒中,小说愈佳、卷帙愈繁、事实愈多,浸人的力量就愈大,能够使读者长时间沉浸于阅读的小说之中。
  “刺”是刺激之义,“熏”和“浸”都是缓慢地移人,读者可沉浸于小说的氛围中,可能自己并没有察觉到,而“刺”却是突然的力量,读者完全可以察觉到,阅读时心情本来是愉快的,读到黛玉之死,突然泪流满面,本来是平和的;读到武松大闹飞云浦,读到林冲雪天三限,突然怒发冲冠,均是因为突然受了刺激,且感受力越强的人,受到的刺激越快,力度越强。
  “熏”、“浸”、“刺”三者都是从外向内的力,而“提”却是从内向外的,其实是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物,进入到故事中去,读《红楼梦》时,以为自己是贾宝玉,读《水浒传》,以为自己是鲁智深。这四种力,倘若作者能得一二,必定能写出经典,不仅限于小说,甚至政客也可凭此组织政党,因此梁启超感叹,“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而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惟小说。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熏、浸、刺、提”说,借助佛学语言,论述小说的力量,实际也是将读者置于中心位置,从读者接受角度乃至心理学角度做出的解读。
  此外,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小说分为两类:“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通常认为,“理想派与“写实派”小说的区分,其实已经有了文体内分类的意识,大致上与西方所谓“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划分相近。与前文所述对小说文体与审美特征的体味,借助佛学语言对小说移情感人四种力量的描述,都是独具匠心,精细深刻的理论贡献。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文学与救国相连,抬高小说地位的同时,赋予其功用价值,同时,在文中有贬斥中国古典小说的论述,有失偏颇。但是,如果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便不难理解,小说之所以如此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新小说,很大原因是因为社会迫切需要改良,而通过小说界革命,或许能够给国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中国社会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选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关爱和,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其他文献
轻轻地推开门,  你的笑脸如午后的阳光  照进我的心房;  与你初次相遇,  你的活泼如奔流歌唱的小溪  消融我的羞涩;  你待我如多年未见的老友,  我对你亦付出真心。  我们就如此闯入彼此的世界,  三年,有你陪我度过这青葱的岁月,  三年,注定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三年,你我將用笑和泪写下永远。  你是那透明的高贵的水晶,  你是那驱散寒冷带来希冀的火焰,  你是那浩瀚的大海上翱翔的海
期刊
【摘要】:作为来台的外省“第二代”导演,侯孝贤电影一方面呈现出迥异于上一代导演的“本土性”台湾经验,另一方面又割不断与大陆的血脉渊源,在其多部电影里都表现出与大陆/中国的联系。本文就将通过《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两部电影分析侯孝贤如何想象中国,从而延续其电影探寻台湾人身份的一贯主题。  【关键词】:台湾;中国;侯孝贤;身份追问  “寻根”这一概念并非出现在台湾主流的电影史以及文学史中,但台湾“亚
期刊
【摘要】: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与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大范围的语言使用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女性语言呈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对于女性语言的研究,有利于整个社会以及语言的发展。本论文从电影《公主日记》出发去阐述女性语言的基本特征,从语音学,词汇学和句法学三个大方面进行举例论证。  【关键词】:女性语言;特征;《公主日记》  一、前言  许多语言学,心理学和言语交流领域的著名学者越来越关注语言中的性别
期刊
【摘要】:张天翼,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坛的一名主将,他的童话作品透露着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独树一帜地屹立在中国文坛。1932年他发表的第一部童话《大林和小林》,借童话形式来讽喻、针砭社会现实,深受读者欢迎。本文以《大林和小林》为研究对象,从教化性、荒诞性、幽默性和游戏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童话特征。  【关键词】:张天翼;教化性;荒诞性;幽默性;游戏性  一、张天翼和《大林和小林》
期刊
秦文(沈阳市大东区望花街第一小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当今的伦理道德发展呈现出来三种轨迹,分别是问题轨迹、互动轨迹、以及转型轨迹。由此就可以发现两个精神哲学预警,伦理型文化预警以及伦理分化预警,其中前者是形成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自觉文明,后者为问题自觉,并以此衍生出了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分别分别为伦理律、一体律以及精神律。  【关键词】:中国
期刊
昨日收到一封情书,来自岁月笔底的承诺,夹着沧桑与惆怅诉说着曾经的悲凉,心的跳动奔涌出炽热的激情,然而,渐渐地,时间抹拭着那曾经清新的面孔,那灵动的眸子悄然平添了几分多愁善感,诉写着伤与愁、爱与忧,冉冉若袅袅炊烟萦绕心头,心绪亦然乘着时间的流回溯到过往的种种里回忆这情书。  表白的字句不经意地脱口而出,饱含情谊却又夹裹着泪水的苦涩与痛楚,在岁月的笔记里铭刻着每一次的心动,于那沧桑又略显厚重的扉页间镌
期刊
岁月枯黃了日记,  我的笔间没有了你,  墨迹尚未凝干,  可你去了哪里?  孤身怀着思念流浪,  开始在时间的海里寻觅,  终于,你背对着我哭泣,  不料咫尺之距却无边无际。  蝉鸣喧闹着记忆,  我在灯影里拾起  你夏日留下的笑语,  纵然朦胧不清晰。  你的面颊为何沧桑?  既然饱经风霜,  莫不要沉默不语,  你融在我眼里的是美丽。  翻阅每个黑夜晨曦,  倾听你的所有哀曲,  待到花开烂
期刊
你走过荒凉的沙漠中细细的黄昏,走过燎燎大漠里粗犷的烈风,你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饥渴难耐。她出现,递给你一杯水,冰凉的玻璃被水一下一下打温,贴合着你的手掌里日积月累的老茧。水细细划过你的喉咙,你听到所有的毛孔舒张的声音和咚咚的心跳。你想,你是爱上这个人的。  你停留在这里,做着相传的长相厮守。她,微笑是你眼中的儒雅,不笑则又是端庄,一颦一笑,让你心甘情愿忍下不合口味的饭菜,穿着碍手的长袍,手上的
期刊
岁月如歌,人生若行途,沿途伴着花香弥漫,抑或是艰涩拙劣,行旅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只有一直走才能饱览美景,心中默念的美好曾经,不会因为谁的古道热肠而倒退重演,新的梦想永远只出现于脚下,只有永不停歇地奔跑才有看盡世间绝景的机会,如若驻足不前,即便是身立峰顶也终究困惑于无妄的得失,禁足于身前身后的方寸之地,视野开阔与否取决于胸襟是否阔达,生活给人的最深切感受就在于她的真实,只有经历了才能无愧于心,坦荡于人
期刊
【摘要】:散文是激发情感的媒介,而情感是美感的本质。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散文的翻译尤其如此。约瑟夫·艾迪生的《旁观者自述》是一篇的自传性质的记人叙事散文,表达了作者愿以“一得之愚”倾其所知,以飨世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本文从语言结构美、情感意蕴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对刘炳善先生翻译的《旁观者自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美学;翻译批评;《旁观者自述》中译  《旁观者自述》是一篇自传性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