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爱心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冰心就表白了这样的礼赞:“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那种梵天合一的思理,表现为一种博爱的哲学,遍及于天地万物。但这并非作者移植来的抽象的观念,而是由具体的物事引发的。比如《寄小读者·通讯十七》中所写的蒲公英。“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欢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在我心情怡悦的一刹那,高贵清华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来占夺位置。”在作者看来,大小高低等都是相对的,如同镜子的重叠反射。“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文中作者是以小朋友也即小读者作为交流的对象,来表明此种博爱的心理。再如《笑》中,就剪辑了三幅微笑的镜头,分别是抱花的安琪儿与小孩子及老妇人,却由相通的情思联结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这种抒情,正是博爱的最好呈现。而同为抒情小品,在《往事》、《往事二》、《山中杂记》、《寄小读者》等篇章中多有体现。
  当然,博爱不等于埋没个性。正如《寄小读者·通信十三》中所说的:“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在这里最适意的,就是静悄悄的过个性的生活。”其实具体物事的观照中,便蕴含着个性的选择。而最为倾心的,当是母爱、儿童以及小花小草等。换言之,从女性心理出发,自然地趋向于柔弱及细微的物事。正是在这些物事上,表达出爱的情思来。比如《南归》是写母爱的,本文有一副题“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文中亦叙事亦抒情,表达了对母亲逝去的伤痛。对作者来说,母爱的抚慰是无尽的,不管生病还是乡愁,都可向母亲倾诉。至于小读者或小朋友,则更多是心理沟通的对象。《闲情》中说到:“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饱含着天真的友情。”此种天真的友情,无疑甚为可贵。“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通讯十九》)生命之路,有爱及同情,人生便不会孤独寂寞。《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只要拥有此种童真,心便不会苍老,宛如春光常在。而在《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中,作者这样说:“自从我二十三岁起写《寄小读者》以来,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六十年。这六十年中,我收到了小读者们大量的来信,这热情的回响,使我永远觉得年轻!”作者的《寄小读者》之所以一写再写,即可贵于此种纯真的友情。
  且看《再寄小读者·通讯四》:“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它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中,城墙里,只要它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它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若将生命比作这样一棵树,那当然是由小而大的。而树上的叶子,虽然只是生命的碎片,却也以碎片的方式表达出了生命。若以叶子的形态来比喻冰心那些散文小品,也正相宜。宛如绿叶,是由于有生命的汁液沿着枝干流贯而上,然后在叶子与叶子之间传递。叶子间不分厚薄,彼此都一样濡染了生命的气息。而那种生命的情愫,就是爱。也唯有爱,才能如此广泛地流布开去。从取材上说,作者往往不避细小。那种细小,就好比叶片与水滴。“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生命就如一滴水或一片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也有它自己的使命!”“要知道:生命的象征是活动,是生长,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这一滴一叶是小的,但还可小中见大,从而体现出生命的使命来。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冰心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走进人民大会堂,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面对大海的壮阔,情愿是一朵浪花。浪花是动的,而叶子则是静的。一动一静,可两相对照。但流贯着生命汁液的叶子另有一种不可见的动,正如汪洋的水面上也有风平浪静之时。如此,动与静的关系就颇为微妙。至于动静相衬,为的是动静分明。爱大海,个人的生命则如浪花一朵;生命之树长起来,情思又分布于细小的叶片。这里,自不乏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换言之,凡有抒写,都是爱心的流露。冰心,拥有的就是一颗爱心。■
其他文献
宋人谢枋得说:“凡议论,好事须要一段歹说,不好事须要一段好说。如此则文势亦圆活,义理亦精微,意味亦悠长。”《过秦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开启了单篇议论散文对比论证的先河,使这篇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下面笔者试从本文的对比手法入手进行简要说明。    一、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秦自孝公崛起,到惠文、武、昭襄王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让其他诸侯国感受到了秦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充盈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源泉,但是课堂才是学生的主阵地。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外延,作文教学更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让他们去看,去想,去
期刊
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张力,它通过灵活地组合方式将个性化十足,极具吸引力的外形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篇语言极具表现力的作文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它像夏日的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去一丝凉爽和惬意,给沉闷的阅卷气氛带来一丝轻松愉悦。下面,笔者就如何让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句式灵活生机盎然    句式往往是随感而变,因情所生,灵活自由的。行文中的句式要在文气的驱使下,
期刊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短篇小说。  《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①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个性风格的展示。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议论文写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同一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只有一个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形式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要达到短时间内完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自然离不开方法的指导。“阐述法”就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的潜力和优势,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更规范、出色。    一、“阐
期刊
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往往存在发音不准、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该着眼于读准和读好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言影响,吐字不清    受方言影响,学生朗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方言中声母j、q、x与z、c、s分不清,加之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说话嗲声嗲气,家长不注意帮助纠正,所以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把“气球”读成“刺球”……(2)
期刊
摘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认为,从文学创作看,作者是先有情思才发为文辞,成诸文章;而从文学接受看,读者则是先看文辞,通读文意,才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思。篇章的深奥只因接受者识鉴浅薄。一旦鉴识微妙隐幽,定会感到灵魂的悸动。阅读者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厚的知识积累,才能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艺术才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与作者的情感遇合,成就古今知音。以《荷塘月色》与《前赤壁赋》为例,结
期刊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句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幽雅,边塞诗、送别诗以及山水诗都有佳作,
期刊
结构是什么?结构是文本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作者按照写作意图,运用各种艺术技法,对写作材料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妥善的安排,使文本成为一个骨架合理、线索清楚、针线绵密、首尾圆合的有机整体。  文本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凡成功之作,其结构都是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譬如,鲁迅的《药》中,华小栓死于封建迷信的毒害,夏瑜死于反动派的屠刀,这本是两件互不关联的事件,但是,作者通过“人血馒头”将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
期刊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章《家庭的苦难》。葛朗台以其对金子的狂热占有欲而作为“吝啬鬼”形象位列于世界文学画廊之中,让后人去揣摩、去思考。然而,我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很多为我所忽视的问题——葛朗台太太,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小说中出场机会并不是很多,我们究竟如何定位,如何评价?她在小说中有着怎样的意义?作者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刻寄意?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展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