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生活中有很多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非连续性阅读的教学,实现内学外用的效果。本文对非连续性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内“学”外“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在2011年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做出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做出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具备阅读、分析能力,并能够做到信息提取。所以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方法,在课外要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在阅读过程中收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信息传递上与连续性文本不同,连续性文本的信息都记载在文字上。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呈现形式较为多样,有些信息通过文字传达,有些信息则隐藏在图片、表格中,读者需要阅读并且进行认真思考才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一类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利用比较、分析等手段,对信息进行捕捉。在人教版第六册中,有《妈妈的账单》一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彼得在劳动过后向妈妈所要报酬的故事,在文章中有母子之间相互留下的账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份账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账单中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观察之后积极发言。首先是数据上的差距,母亲的任何付出都没有所要报酬,而彼得的劳动则需要母亲支付报酬;其次是劳动付出上,母亲的付出都是无法形容的,彼得的付出只是简单的,最终得出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并且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彼得所需报酬的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利用表格的形式将账单进行罗列,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震撼,能够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账单,之后对表格中所显示的信息进行对比,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将提前的信息进行对照,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解读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图表进行阅读,找到解答问题的信息;教师还可以设置对比类问题,让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二、从课本出发,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教材的目的是让我们习得某项技能、某种方法,在非连续性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非连续性文本的工具性,对这类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用所得到的信息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开展情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画图对于孩子来说是从小就接触的一项技能,在进入小学校园之后,教师反倒忽视了孩子的读图、识图能力,这是教学环节的误区所在。画图应该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课本中通常都附有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插图的应用,也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资源,要引导小学生对图片进行解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文本中的文字对信息进行验证。在学习《桂花雨》一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对插图中小姑娘的细节进行观察,包括动作、神态等,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想象。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在图片中获得大量信息,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绘制图画,与文字进行连通,构建出丰富的文本内容。与图片相比,表格较为抽象,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考察,首先要对信息进行收集,之后要对得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运用得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表格的阅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从其他课程中引入图表资源,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阅读图表总结信息,利用图表解决问题。
三、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资料库,要想让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就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进行实践。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统计图表、说明书、简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大多数小学生都对零食情有独钟,零食的包装上通常都有食品的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这些信息都属于我们所说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果學生善于阅读,会得到很多平时不会注意到的信息资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零食为主题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由零食本身转移到零食包装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仔细阅读零食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对得出的信息进行整理,之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发言。通过这样简单的实践课,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喜欢零食的主要成分,找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在实践课程过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会大幅提升,在购买零食时候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防止购买过期食品。此外,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明白食品中的哪些添加成分对身体有益,哪些无益于身体健康,学生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选择有益身体健康的食品进行购买。
四、 重视读写能力,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设计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做出了较高要求,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想让这项能力得到提升,就要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具有书写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让学生作为参照来设计非连续性文本。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首先能够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写作加深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例如设计名片,名片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东西,名片在设计上颇有讲究。在连续性教学之后,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按照自身的理解完成名片设计,让学生对文本的主体加深理解,开展与作者的有效对话。在学习《人类的“老师”》一文的时候,介绍人类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神奇的自然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之后,进行相应的名片设计,设计内容为人类从哪位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知识。例如,人类从蜻蜓身上学会了飞机翼的设计。 五、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丰富自身思维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图标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学生在进行图表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标题栏找到图表提示,从而发现内在关联。可是在阅读图标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尤其是对图形或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时候,学生对它的了解甚少,又不能将图标与文本进行关联,这就使得阅读无从开展。例如,教师向六年级学生提问,苹果公司的图标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学生对这一类问题非常陌生,不知道该从何答起。教师引导学生,抛开品牌来说,单看这个苹果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回答道:“苹果缺了一块,表示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说:“苹果被人咬了一口,说明很好。”还有的同学回答:“苹果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吃的人有好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之后,教师将話题引回,问学生:“现在苹果公司就选择了这样一颗苹果作为标志,大家能够为其写宣传语吗?”学生的思路受到启发之后宣传语都写得非常符合苹果公司产品的性能。之后,教师又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故事作为拓展教学,学生的思绪再次被激发,针对苹果畅所欲言。这些问题的设置,起到了钥匙的作用,为学生打开了语言表达的大门,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让学生开动大脑展开联想,这就使得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个个精彩。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有了明显提升,针对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不再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究,积极思考,增强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兴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连续性阅读在教学中需要引起教师的注重,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将应用作为最终目标。生活中的非连续性阅读随处可见,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深化教学,让学生将非连续性阅读的技能运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军. 内“学”外“用”,演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6(31).
[2]占仙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制的小学语文第三段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3(16).
[3]冯世学.立足教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因素的教学[J].新教师,2013(6).
[4]罗刚淮.在语文跟生活之间——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学园地,2013(18).
【关键词】内“学”外“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在2011年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做出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并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做出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具备阅读、分析能力,并能够做到信息提取。所以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方法,在课外要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在阅读过程中收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信息传递上与连续性文本不同,连续性文本的信息都记载在文字上。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呈现形式较为多样,有些信息通过文字传达,有些信息则隐藏在图片、表格中,读者需要阅读并且进行认真思考才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一类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利用比较、分析等手段,对信息进行捕捉。在人教版第六册中,有《妈妈的账单》一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彼得在劳动过后向妈妈所要报酬的故事,在文章中有母子之间相互留下的账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份账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账单中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观察之后积极发言。首先是数据上的差距,母亲的任何付出都没有所要报酬,而彼得的劳动则需要母亲支付报酬;其次是劳动付出上,母亲的付出都是无法形容的,彼得的付出只是简单的,最终得出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并且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彼得所需报酬的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利用表格的形式将账单进行罗列,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看起来更加直观、震撼,能够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账单,之后对表格中所显示的信息进行对比,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将提前的信息进行对照,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解读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图表进行阅读,找到解答问题的信息;教师还可以设置对比类问题,让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二、从课本出发,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教材的目的是让我们习得某项技能、某种方法,在非连续性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非连续性文本的工具性,对这类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用所得到的信息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开展情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画图对于孩子来说是从小就接触的一项技能,在进入小学校园之后,教师反倒忽视了孩子的读图、识图能力,这是教学环节的误区所在。画图应该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课本中通常都附有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插图的应用,也就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资源,要引导小学生对图片进行解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文本中的文字对信息进行验证。在学习《桂花雨》一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对插图中小姑娘的细节进行观察,包括动作、神态等,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想象。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在图片中获得大量信息,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绘制图画,与文字进行连通,构建出丰富的文本内容。与图片相比,表格较为抽象,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考察,首先要对信息进行收集,之后要对得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运用得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表格的阅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从其他课程中引入图表资源,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阅读图表总结信息,利用图表解决问题。
三、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资料库,要想让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就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进行实践。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统计图表、说明书、简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大多数小学生都对零食情有独钟,零食的包装上通常都有食品的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这些信息都属于我们所说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果學生善于阅读,会得到很多平时不会注意到的信息资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零食为主题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由零食本身转移到零食包装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仔细阅读零食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对得出的信息进行整理,之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发言。通过这样简单的实践课,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喜欢零食的主要成分,找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在实践课程过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会大幅提升,在购买零食时候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防止购买过期食品。此外,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明白食品中的哪些添加成分对身体有益,哪些无益于身体健康,学生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选择有益身体健康的食品进行购买。
四、 重视读写能力,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设计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做出了较高要求,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想让这项能力得到提升,就要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具有书写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让学生作为参照来设计非连续性文本。这样设计的优势在于首先能够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写作加深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例如设计名片,名片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东西,名片在设计上颇有讲究。在连续性教学之后,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按照自身的理解完成名片设计,让学生对文本的主体加深理解,开展与作者的有效对话。在学习《人类的“老师”》一文的时候,介绍人类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神奇的自然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之后,进行相应的名片设计,设计内容为人类从哪位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知识。例如,人类从蜻蜓身上学会了飞机翼的设计。 五、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丰富自身思维
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图标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学生在进行图表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标题栏找到图表提示,从而发现内在关联。可是在阅读图标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尤其是对图形或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时候,学生对它的了解甚少,又不能将图标与文本进行关联,这就使得阅读无从开展。例如,教师向六年级学生提问,苹果公司的图标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学生对这一类问题非常陌生,不知道该从何答起。教师引导学生,抛开品牌来说,单看这个苹果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回答道:“苹果缺了一块,表示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说:“苹果被人咬了一口,说明很好。”还有的同学回答:“苹果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吃的人有好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之后,教师将話题引回,问学生:“现在苹果公司就选择了这样一颗苹果作为标志,大家能够为其写宣传语吗?”学生的思路受到启发之后宣传语都写得非常符合苹果公司产品的性能。之后,教师又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故事作为拓展教学,学生的思绪再次被激发,针对苹果畅所欲言。这些问题的设置,起到了钥匙的作用,为学生打开了语言表达的大门,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让学生开动大脑展开联想,这就使得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个个精彩。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有了明显提升,针对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不再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究,积极思考,增强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兴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连续性阅读在教学中需要引起教师的注重,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将应用作为最终目标。生活中的非连续性阅读随处可见,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深化教学,让学生将非连续性阅读的技能运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军. 内“学”外“用”,演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6(31).
[2]占仙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特制的小学语文第三段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3(16).
[3]冯世学.立足教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因素的教学[J].新教师,2013(6).
[4]罗刚淮.在语文跟生活之间——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学园地,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