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例,提出看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性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
一、学情调查,有的放矢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班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解读”,并根据调查得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都能编制乘法口诀,对学习《8的乘法口诀》打好了基础。但本节课和前面不同的是:口诀句数多,容易混淆。可能有些学生已经熟记了8的口诀,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情况分析:全班48人,会背口诀的13人,占27%;有些会背的24人,占50%;完全不会的11人,占23%。怎样的学习活动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呢?通过学情调查,我之后进行了教学调整:猜谜语、填写8、编制8、记忆8、计算8、应用8,欣赏8。整堂课学生热情高涨,课前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一点也不感觉厌烦。课后全班学生都能背诵出8的乘法口诀。通过学情调查,教师不但可以摸清学生的“底”,更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妙趣横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三位小朋友和凌老师在玩游戏。比赛规则:每人夹一分钟,谁从盆里夹出弹珠的个数多谁就赢。
2.小林第一次他只夹中了5个弹珠。不满意,想再夹两次。(后两次成绩:5个,5个。)
表示小林1分钟夹出的个数,该用哪个数表示合适呢?
3.小新三次成绩为3个,5个,4个。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小林1分钟夹弹珠的一般水平呢?
4.小强三次成绩(3个 ,7个, 2个)又该用几代表他1分钟夹弹珠的一般水平呢?
5.老师出场了。我提出夹四次的想法,他们竟答应了。 (前三次夹弹珠成绩:4个、6个、5个)你能求出我1分钟的成绩吗?
三位对手强烈要求我夹第四次。如果我最后一次夹出1个,比赛结果会怎样呢?如果最后一次夹出9个,又会如何呢?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应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
三、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老师在进行分组时,小组成员要“强将”和“弱兵”组合,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
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时,在新授完例1后,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有了初步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例2的学习方式上我就设计了4人小组合作学习。我设计了可能性研究单,研究单上出示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黑桃3各一张。问题1: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们是怎样想的?问题2: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每组按照发到的《可能性》研究单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组长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问题1都能回答正确,而且理由也说得很完整。问题2的研究,小组间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或3或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黑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还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梅花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每组都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共同思考讨论每组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成长。本次小组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其价值。
四、当堂训练,趁热打铁
“当堂训练”是指教师在课的最后留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当堂训练题设计如下:
1.第一关:把0.752、1.36改写成百分数。
2.第二关:把8%、56%改写成小数。
3.第三关:比较大小
0.56(?摇 ?摇) 5.6% 1.6%(?摇 ?摇)0.16
4.第四关:选择
(1)把37.5%的百分号去掉,结果(?摇 ?摇)
①不变 ②相当于把37.5% 乘100 ③相当于把37.5% 除以100
(2)在56的末尾添上“%”结果(?摇 ?摇)
①不变 ②相当于把56 乘100 ③相当于把56 除以100
设计成闯关练习,题量适量,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在练习校对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说改写方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教学,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落到实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性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
一、学情调查,有的放矢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班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前解读”,并根据调查得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都能编制乘法口诀,对学习《8的乘法口诀》打好了基础。但本节课和前面不同的是:口诀句数多,容易混淆。可能有些学生已经熟记了8的口诀,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情况分析:全班48人,会背口诀的13人,占27%;有些会背的24人,占50%;完全不会的11人,占23%。怎样的学习活动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呢?通过学情调查,我之后进行了教学调整:猜谜语、填写8、编制8、记忆8、计算8、应用8,欣赏8。整堂课学生热情高涨,课前已经会背口诀的学生一点也不感觉厌烦。课后全班学生都能背诵出8的乘法口诀。通过学情调查,教师不但可以摸清学生的“底”,更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妙趣横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三位小朋友和凌老师在玩游戏。比赛规则:每人夹一分钟,谁从盆里夹出弹珠的个数多谁就赢。
2.小林第一次他只夹中了5个弹珠。不满意,想再夹两次。(后两次成绩:5个,5个。)
表示小林1分钟夹出的个数,该用哪个数表示合适呢?
3.小新三次成绩为3个,5个,4个。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小林1分钟夹弹珠的一般水平呢?
4.小强三次成绩(3个 ,7个, 2个)又该用几代表他1分钟夹弹珠的一般水平呢?
5.老师出场了。我提出夹四次的想法,他们竟答应了。 (前三次夹弹珠成绩:4个、6个、5个)你能求出我1分钟的成绩吗?
三位对手强烈要求我夹第四次。如果我最后一次夹出1个,比赛结果会怎样呢?如果最后一次夹出9个,又会如何呢?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应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
三、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老师在进行分组时,小组成员要“强将”和“弱兵”组合,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
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时,在新授完例1后,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有了初步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例2的学习方式上我就设计了4人小组合作学习。我设计了可能性研究单,研究单上出示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黑桃3各一张。问题1: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们是怎样想的?问题2: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每组按照发到的《可能性》研究单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组长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问题1都能回答正确,而且理由也说得很完整。问题2的研究,小组间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或3或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黑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还有的组提出:这6张牌中任意摸一张,摸到梅花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每组都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共同思考讨论每组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成长。本次小组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其价值。
四、当堂训练,趁热打铁
“当堂训练”是指教师在课的最后留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当堂训练题设计如下:
1.第一关:把0.752、1.36改写成百分数。
2.第二关:把8%、56%改写成小数。
3.第三关:比较大小
0.56(?摇 ?摇) 5.6% 1.6%(?摇 ?摇)0.16
4.第四关:选择
(1)把37.5%的百分号去掉,结果(?摇 ?摇)
①不变 ②相当于把37.5% 乘100 ③相当于把37.5% 除以100
(2)在56的末尾添上“%”结果(?摇 ?摇)
①不变 ②相当于把56 乘100 ③相当于把56 除以100
设计成闯关练习,题量适量,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在练习校对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说改写方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教学,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