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博物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志愿者活动,顺应了社会对行业博物馆的发展要求。利用博物馆优雅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就高校博物馆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浅谈开展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志愿者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博物馆的建立成为博物馆建设中独特的风景线。行业博物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文化教育机构,高校博物馆则是以高校为依托,是高等院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基于这些独特优势,在新形势下,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承担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大任务,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志愿者的含义及对高校博物馆志愿者的认识
志愿者(又称义工),是指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
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是指以博物馆为平台,以大学生为主体,依照个人意愿,在完成自己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为博物馆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由此来丰富人生阅历,完善自我价值。博物馆志愿者是传播博物馆文化、联系大众的纽带,利用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师生进行素质教育。志愿者除了在博物馆做基本的讲解、导览服务之外,还全面协助博物馆的日常接待工作。
二、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推动作用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体现了志愿者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自主性、自愿性的特点。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具有完善自我和完善社会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人生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学生的能力和才华在充满生机的志愿者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环境和条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对未来高级专门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完善人格力量中的道德内涵。通过不计报酬,甘于奉献,可以抑制拜金主义;服务他人,可以抑制个人主义;追求奉献和服务,可以克服享乐主义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育人目标。
2.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内在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为面向社会需要,面向专业人才,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服务他人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为学生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道德实践,认真地履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实践不断地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意识、陶冶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并使之逐步内化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功能,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并形成一个有益的模式,成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不可缺少的要素。当代大学生仅仅凭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自身也暴露一些不足。因此,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1.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弥补了知识结构的不足,拓展了知识领域,使知识层次得到升华。有助于培养志愿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事业上的自我设计能力和公关社交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衡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尺度,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目前高校存在分科较细、专业面过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验。志愿者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更有利于大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应满足知识、阅历层次高端群体的需要。他们不仅应具备必要的博物馆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对增长其才干更加有益。
2.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语交流水平。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承担着讲解、接待等服务工作。他们应该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解工作是博物馆服务的关键环节,通过讲解把博物馆收藏、研究、陈列的成果传播出去,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讲解员把文物内在的东西发掘出来并讲解之后,这件陈列品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这就是讲解员的魅力所在。讲解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简单形式的宣传,它是知识融合与语言表演艺术的结合。讲解员需要运用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把文物的艺术价值传送给参观者。这就要求志愿者在讲解的过程中,语音要准确、词语要清晰、口齿要流利、音质要优美、音色要纯正圆润,给参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很多学生在参加志愿者前说话怯场、不流畅,表达缺乏逻辑性。在博物馆工作一段时间后,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与人交往不再困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博物馆吸引着大量的国外参观者,高校博物馆接待国外考察学者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面对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的参观者,拥有一支具有外语水平的志愿者队伍十分必要,既打破了依靠翻译人员与参观者沟通的限制,又为志愿者提供了锻炼外语口语,施展专长的广阔舞台,更促进了高校博物馆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四、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积极作用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对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加强了集体主义观念,融洽了人际关系,营造了一种良好和谐的校园风气,优化了育人环境。志愿者通过在校内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不断完善人格修养,为参与校园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师生员工在这种文明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自觉地将自己纳入这种文明的环境中,形成校园文明的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服务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各高校努力倡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志愿者行动的产生顺应了这一形势的需求,是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志愿者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生力量,以自身的热情和真诚为博物馆服务,让大学生视博物馆为调剂生活、增长见识、扩展社会领域以及对母校、对社会回馈的最佳场所。同时,高校博物馆要善于总结和完善,才能使这项志愿者活动保持活力,并健康持久地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兰红,张元超.浅谈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大學生素质的重要性.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周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A].南华大学学报,2002,6.第三卷第2期.
[3]杨煜.博物馆讲解员学者化问题之我见.博物馆研究,2007,1.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谷遇春.关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图书馆,2006,5.
编辑/刘文捷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志愿者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博物馆的建立成为博物馆建设中独特的风景线。行业博物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文化教育机构,高校博物馆则是以高校为依托,是高等院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基于这些独特优势,在新形势下,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承担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大任务,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志愿者的含义及对高校博物馆志愿者的认识
志愿者(又称义工),是指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
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是指以博物馆为平台,以大学生为主体,依照个人意愿,在完成自己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为博物馆提供知识和技能服务,由此来丰富人生阅历,完善自我价值。博物馆志愿者是传播博物馆文化、联系大众的纽带,利用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师生进行素质教育。志愿者除了在博物馆做基本的讲解、导览服务之外,还全面协助博物馆的日常接待工作。
二、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推动作用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体现了志愿者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自主性、自愿性的特点。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具有完善自我和完善社会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人生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学生的能力和才华在充满生机的志愿者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环境和条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对未来高级专门人才道德素质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相一致,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完善人格力量中的道德内涵。通过不计报酬,甘于奉献,可以抑制拜金主义;服务他人,可以抑制个人主义;追求奉献和服务,可以克服享乐主义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育人目标。
2.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内在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为面向社会需要,面向专业人才,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服务他人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为学生在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道德实践,认真地履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实践不断地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意识、陶冶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并使之逐步内化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功能,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并形成一个有益的模式,成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不可缺少的要素。当代大学生仅仅凭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自身也暴露一些不足。因此,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1.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弥补了知识结构的不足,拓展了知识领域,使知识层次得到升华。有助于培养志愿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事业上的自我设计能力和公关社交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衡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尺度,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目前高校存在分科较细、专业面过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验。志愿者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更有利于大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应满足知识、阅历层次高端群体的需要。他们不仅应具备必要的博物馆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对增长其才干更加有益。
2.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语交流水平。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承担着讲解、接待等服务工作。他们应该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解工作是博物馆服务的关键环节,通过讲解把博物馆收藏、研究、陈列的成果传播出去,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讲解员把文物内在的东西发掘出来并讲解之后,这件陈列品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这就是讲解员的魅力所在。讲解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简单形式的宣传,它是知识融合与语言表演艺术的结合。讲解员需要运用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把文物的艺术价值传送给参观者。这就要求志愿者在讲解的过程中,语音要准确、词语要清晰、口齿要流利、音质要优美、音色要纯正圆润,给参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很多学生在参加志愿者前说话怯场、不流畅,表达缺乏逻辑性。在博物馆工作一段时间后,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与人交往不再困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博物馆吸引着大量的国外参观者,高校博物馆接待国外考察学者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面对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的参观者,拥有一支具有外语水平的志愿者队伍十分必要,既打破了依靠翻译人员与参观者沟通的限制,又为志愿者提供了锻炼外语口语,施展专长的广阔舞台,更促进了高校博物馆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四、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积极作用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对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加强了集体主义观念,融洽了人际关系,营造了一种良好和谐的校园风气,优化了育人环境。志愿者通过在校内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不断完善人格修养,为参与校园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师生员工在这种文明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自觉地将自己纳入这种文明的环境中,形成校园文明的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服务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各高校努力倡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志愿者行动的产生顺应了这一形势的需求,是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高校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志愿者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生力量,以自身的热情和真诚为博物馆服务,让大学生视博物馆为调剂生活、增长见识、扩展社会领域以及对母校、对社会回馈的最佳场所。同时,高校博物馆要善于总结和完善,才能使这项志愿者活动保持活力,并健康持久地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兰红,张元超.浅谈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大學生素质的重要性.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周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A].南华大学学报,2002,6.第三卷第2期.
[3]杨煜.博物馆讲解员学者化问题之我见.博物馆研究,2007,1.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谷遇春.关于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图书馆,2006,5.
编辑/刘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