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文章不足二百字,却逼真传神地写出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文章多处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文中“不”字为文章眼目,从“不”中可以窥见先生的形象,“不”字言浅意深地概括出陶渊明的为人、志趣、生活、爱好、人格,是本文的传神之笔。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文章开头就点出陶渊明是一个隐士形象,把他排除在名门贵族之外,不仅不知出身籍贯,也不知姓名。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之风盛行,出身和门第非常讲究。朝廷用人不以才能选拔,士族垄断高官要职,出身庶族寒门的人遭到无理压抑。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做过高官要职,但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的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知道自己的出身,就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可见他与当时黑暗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这也是他最后弃官归隐的原因。这个“不”字既极大地讽刺了那些士族为维护其门面而追求门第出身的习俗,又道出了陶渊明不同流合污的高尚风格。这个“不”字昭示着他不看重自己的名姓背景,用庄子的话说是“名者,实之宾也”。他认为名姓无关重要,故随便以宅边五棵柳树取为自己的号,这更显示了他的高洁志趣。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句写出了他最大的性格特点,再现其高洁人格。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大济于苍生”的强烈愿望促使他要建功立业。但当时朝廷争夺权力,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内心苦闷,怀才不遇,时而归隐,时而出仕。期间他体会到“聘耕自资”的乐趣,不再追求高官厚禄,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粪土,追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躬耕农家田园的生活。当时的世风是皆为利来,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而作者“不能折腰向乡里小儿”,遂辞彭泽县令,由此看出他厌倦官场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陶渊明回归自然,或许受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影响,但“不慕荣利”,使他永远与豪门贵族无关。
“好读书,不求甚解。”显示了他的一大志趣。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读书不死抠字句,只求领会要旨。但这句话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而是一种力求书诗的精神真谛。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这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系。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满足。因而“不求甚解”画出了一位品德高尚、不慕荣利、甘于清贫、乐观潇洒的田园诗人。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这说明他的另一志趣是喜好喝酒。由于他不羡慕荣华利禄,故而家徒四壁,囊中羞涩,水酒常难以置备,常在亲友那里喝酒。他一生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他喝酒的目的大约是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且每次喝酒都酩酊大醉,借喝酒寄托自己的情怀,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味。
“曾不吝情去留”写出他为人的态度率真自然,亲旧招饮,每饮必醉,却不以去留为意,可见先生的目的在酒而不在人,与酒有情,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
“不蔽风日”写出了他的家庭生活状况。他不愿做官,家中贫穷,然而却泰然处之,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他家徒四壁,却逍遥自在,怡然自乐,乐不思贫。鲁迅在谈到陶渊明时说:“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到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先生的话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的境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现他看淡名利,苦守清贫,鄙视富贵。他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功名富贵。这实际与前文的“不慕荣利”相一致,更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完美人格的坚守。陶渊明借战国时代的隐士黔娄作比,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万钟于我何加焉”,贫使头脑清新,贫使人格完美。悠悠哉,乐知天命,天马行空,快慰平生。
总之,课文中的这些否定词,不仅是陶渊明性格、思想、志趣、爱好的再现,也让读者对他的高尚人格击节叹赏,还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庄浪县南湖中学)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文章开头就点出陶渊明是一个隐士形象,把他排除在名门贵族之外,不仅不知出身籍贯,也不知姓名。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之风盛行,出身和门第非常讲究。朝廷用人不以才能选拔,士族垄断高官要职,出身庶族寒门的人遭到无理压抑。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做过高官要职,但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的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知道自己的出身,就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可见他与当时黑暗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这也是他最后弃官归隐的原因。这个“不”字既极大地讽刺了那些士族为维护其门面而追求门第出身的习俗,又道出了陶渊明不同流合污的高尚风格。这个“不”字昭示着他不看重自己的名姓背景,用庄子的话说是“名者,实之宾也”。他认为名姓无关重要,故随便以宅边五棵柳树取为自己的号,这更显示了他的高洁志趣。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句写出了他最大的性格特点,再现其高洁人格。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大济于苍生”的强烈愿望促使他要建功立业。但当时朝廷争夺权力,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内心苦闷,怀才不遇,时而归隐,时而出仕。期间他体会到“聘耕自资”的乐趣,不再追求高官厚禄,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粪土,追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躬耕农家田园的生活。当时的世风是皆为利来,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而作者“不能折腰向乡里小儿”,遂辞彭泽县令,由此看出他厌倦官场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陶渊明回归自然,或许受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影响,但“不慕荣利”,使他永远与豪门贵族无关。
“好读书,不求甚解。”显示了他的一大志趣。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读书不死抠字句,只求领会要旨。但这句话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而是一种力求书诗的精神真谛。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这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系。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满足。因而“不求甚解”画出了一位品德高尚、不慕荣利、甘于清贫、乐观潇洒的田园诗人。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这说明他的另一志趣是喜好喝酒。由于他不羡慕荣华利禄,故而家徒四壁,囊中羞涩,水酒常难以置备,常在亲友那里喝酒。他一生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他喝酒的目的大约是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且每次喝酒都酩酊大醉,借喝酒寄托自己的情怀,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味。
“曾不吝情去留”写出他为人的态度率真自然,亲旧招饮,每饮必醉,却不以去留为意,可见先生的目的在酒而不在人,与酒有情,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
“不蔽风日”写出了他的家庭生活状况。他不愿做官,家中贫穷,然而却泰然处之,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他家徒四壁,却逍遥自在,怡然自乐,乐不思贫。鲁迅在谈到陶渊明时说:“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到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先生的话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的境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现他看淡名利,苦守清贫,鄙视富贵。他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功名富贵。这实际与前文的“不慕荣利”相一致,更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完美人格的坚守。陶渊明借战国时代的隐士黔娄作比,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万钟于我何加焉”,贫使头脑清新,贫使人格完美。悠悠哉,乐知天命,天马行空,快慰平生。
总之,课文中的这些否定词,不仅是陶渊明性格、思想、志趣、爱好的再现,也让读者对他的高尚人格击节叹赏,还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庄浪县南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