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挫折教育,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幼儿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有意识地、经常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遇到的各种挫折,使他们养成了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关鍵词】抗挫能力;挫折;教育
1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挫折教育
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学会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培养爱劳动的习惯,练习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我们班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不再帮忙,让他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既提高抗挫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2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当然,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因此主动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野营、探险、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给我们许多启示:夏天让孩子赤足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锻炼,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等等。
3 在生活中利用榜样作用,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部队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孩子们无群的力量,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吃苦训练营”的活动中,孩子们来到部队的营房,首先就观看了解放军叔叔精彩的列队表演,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英姿霎爽的转身都深深地折服了孩子们。而折被子时解放军叔叔麻利的动作,仔细地折出一个个被子角又让孩子们赞叹不已。还有各种障碍训练的表演:攀爬、跨云梯等等,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孩子们揪心,让孩子们佩服。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认识了解放军叔叔克服困难的表现,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更坚定自己在训练营中勇敢训练的信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抓坏蛋游戏中,孩子们真的表现出了他们的大胆、勇敢的精神。如:跨过水沟、匍匐过草地、到丛林中抓住坏蛋,找到被坏蛋偷走的帽子……,在“吃苦训练营”中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考验,不仅要克服重重障碍还要克服炎热的天气。孩子们不仅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精神和品质,而且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4 利用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我们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例如:童心雨不敢跨栏,我便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的!”或者说:“你像啃啃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在老师的鼓励下,童心雨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我又说:“你真行”。老师一句简单的鼓励表扬能树立起孩子的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5 家园合作,共同提高幼儿抗挫能力。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我们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例如:攀岩游戏中,家长对待孩子不同的教育行为给孩子们不同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爬不上去了,马上去抱她下来;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要去攀爬,马上阻止,太危险了,别去;还有一位家长用鼓励的口吻,最后孩子顺利完成任务,爬到终点,又安全下来。从三位家长的不同教育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孩子还是“包”的太多,使孩子在这方面的受挫教育较少,我们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家长培养孩子抗挫能力。因为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社会、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结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
6 通过抗挫教育,幼儿的巨大转变。
孩子们通过抗挫教育,遇到挫折后不再忙着哭,能够寻求协助或寻找办法。:如在玩攀登架时,幼儿会自己鼓励自己爬上去,不再哭着停留攀登架上说:“老师,我好害怕。”面对已发生的事情,基本能勇敢地面对。孩子的宽容心、同情心增强,能学会原谅别人,理解别人,不再揪住“小辫子不放”。
参考文献
[1]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41-4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215300
【关鍵词】抗挫能力;挫折;教育
1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挫折教育
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学会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培养爱劳动的习惯,练习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我们班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不再帮忙,让他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既提高抗挫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2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当然,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因此主动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野营、探险、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给我们许多启示:夏天让孩子赤足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锻炼,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等等。
3 在生活中利用榜样作用,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部队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孩子们无群的力量,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吃苦训练营”的活动中,孩子们来到部队的营房,首先就观看了解放军叔叔精彩的列队表演,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英姿霎爽的转身都深深地折服了孩子们。而折被子时解放军叔叔麻利的动作,仔细地折出一个个被子角又让孩子们赞叹不已。还有各种障碍训练的表演:攀爬、跨云梯等等,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孩子们揪心,让孩子们佩服。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认识了解放军叔叔克服困难的表现,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更坚定自己在训练营中勇敢训练的信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抓坏蛋游戏中,孩子们真的表现出了他们的大胆、勇敢的精神。如:跨过水沟、匍匐过草地、到丛林中抓住坏蛋,找到被坏蛋偷走的帽子……,在“吃苦训练营”中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考验,不仅要克服重重障碍还要克服炎热的天气。孩子们不仅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精神和品质,而且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4 利用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我们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例如:童心雨不敢跨栏,我便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的!”或者说:“你像啃啃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在老师的鼓励下,童心雨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我又说:“你真行”。老师一句简单的鼓励表扬能树立起孩子的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5 家园合作,共同提高幼儿抗挫能力。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我们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例如:攀岩游戏中,家长对待孩子不同的教育行为给孩子们不同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爬不上去了,马上去抱她下来;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要去攀爬,马上阻止,太危险了,别去;还有一位家长用鼓励的口吻,最后孩子顺利完成任务,爬到终点,又安全下来。从三位家长的不同教育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孩子还是“包”的太多,使孩子在这方面的受挫教育较少,我们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家长培养孩子抗挫能力。因为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社会、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结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
6 通过抗挫教育,幼儿的巨大转变。
孩子们通过抗挫教育,遇到挫折后不再忙着哭,能够寻求协助或寻找办法。:如在玩攀登架时,幼儿会自己鼓励自己爬上去,不再哭着停留攀登架上说:“老师,我好害怕。”面对已发生的事情,基本能勇敢地面对。孩子的宽容心、同情心增强,能学会原谅别人,理解别人,不再揪住“小辫子不放”。
参考文献
[1]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41-4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