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舍”与“得”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nshui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候效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上的脱胎换骨和创新是形势的需要,我想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舍”与“得”。
  首先我觉得就是教学理念的舍与得。“舍”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得”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不仅是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心的问题,传统总是有它根深蒂固的一面,所以改革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勇于面对它的困难,敢于创新,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培养高尚的师德,认真学习,不断探索,不计较名利,才能真正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有所得。
  其次,在授课时间上舍得把时间给学生,加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率,加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量。把时间给学生,学生才会有创造的机会,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担心把时间留给学生,教学效果会受影响,甚至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担心教学留下遗憾,我想,允许一定遗憾的存在,才是真正真实的教学,有了遗憾,才会使学生有更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遗憾,老师更能客观地评价自身教学,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打下基础,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再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一定是要大胆取舍的,从大纲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一定讲清讲透,配之以基础知识,能力提升和创新练习题,明白易懂的知识一定让学生自己看。我们在这方面易犯的错误仍然是不放心学生,在历史教学知识的传授上容易面面俱到。另外,在重点难点的讲述中,一定要让历史真正的活起来,真正活的历史并不是单纯依赖电教等硬件设备,而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满腹经纶”,一方面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反馈艺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讲述上要更具人文主义情怀,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认识的同时,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如讲苏联大清洗运动时,讲到直接原因,指出由于个人崇拜的盛行,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观点和作法对苏联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导致苏联开展的肃反运动出现了扩大化的情况。讲完原因后,我对学生中出现的对斯大林的评价上的偏激,用几句话做了点评:斯大林并非圣人,凡是人都有两面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大清洗运动直接原因与斯大林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并不能完全否定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通过点评,学生对斯大林有了更客观的评价,对大清洗运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增加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历史教学的功能并不只是了解过去和现在的社会,而是学生在认识过去和现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才不会迷失自我,每一个健康的我,才会构成一个健康的社会。我想,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在教学知识内涵的讲述上更要取之有道,取之有理,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第四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为难”学生,我们常常重视的环节是课堂知识讲解,忽略的是对学生的“为难”,尤其是我们不是班主任的时候。在上课提问的时候我们对一些所谓的差生关心太少,表现在提问的次数比较少,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对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鼓励太少。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改进,上课提问时对一些所谓的差生多提问一些,提问的问题设计更合理一些,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多加指导。平时多检查他们的作业,多批改。表面上看似乎是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上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同时也发现了他们身上许多的优点,诸如善于表现自我,敢于和老师沟通,通过和他们的不断交流,更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班级整体向上,同时浓厚了学习历史的气氛。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放弃自我,也就是把教师的架子放下,真正用一颗热诚的心,敬业的心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鼓励学生,走到学生当中去,真正做到和学生的沟通,和学生在教学和感情上能够融为一体,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真正让历史课堂有效率,需要“舍”与“得”的思索,需要用心去经营。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相信只要有信心,打破传统,勇于创新和追求,我们的历史课堂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就会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
期刊
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反映到实验教学中来,是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使学生成了教师教鞭下的“陀螺”,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  化学新课程主张“教”要服从于“学”,“教”要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
期刊
我把目标教学引人初中生物实验课,对实验课实行目标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为例,说明如下。    一、制定目标——注重实验技能    明确、具体和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起着导教、导学和导思的作用,是实验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从认知领域(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等)、操作领域(包括器具的使用、观察和操作技能等)和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的教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求生物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作积极的处理,调整教学思路和对难点的认识等。这就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完成自我成长。  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
期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
期刊
学数学需要有个好记心,概念要记,定理、性质要记,公式要记,但更得有介好记法。如此,才能记得牢,记得活。很多人都说,数学公式、定理记不住。我想其主要原因是记忆不得法。那么,学数学都有那些好的记忆方法呢?就此,谈一谈我的体会:
期刊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的师生间动态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对教育目标作出积极的应答,从思想、情感和行动上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相应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多向传递和互相作用,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动态活动的过程,是师生间最直接、最有关效、最有影响力的交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智
期刊
数学活动离不开观察,敏锐的观察力能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容易产生联想,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并能启发和开发创造思维活动。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的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观察的对象和方法,这对培养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并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一些实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作法。
期刊
讨论法是间接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真正的讨论中,学生应该比教师说得多,但在讨论中并不是不断地说“废话”,而应是有特定目标和各自独立思想、观点的。笔者就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讨论方法的应用。    一、任务组式讨论法    任务组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项目的小组,它不像其他类型的讨论,任务组中的学生都处在任务和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和任务。在化学实
期刊
我们知道: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长久以来,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且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使学生感到政治难且空而无用,所以对学习思想政治少有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课以其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贴近学生生活、实用且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存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成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