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各种宗教采用兼容并蓄的政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都可以自由传入,具体表现在建筑上就是佛寺、道观、塔及一些民间祭祠堂的修建上。这样太原在元代出现了兴建宗教建筑的兴盛时期,本文对此作些介绍。
一、元代太原道教与道教建筑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以老子为教主创立了道教,至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几经兴衰,金、元时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金时,道士王,号重阳,学道于终南山中,之后聚徒于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县)之全真庵,吸收儒、佛思想创立了全真道。金元之际,全真教祖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长春真人丘处机。
成吉思汗为其统治和战争的需要,特在西征途中遣臣到山东莱州请丘处机。而丘处机也看到宋金势力微不足道,想找新的靠山,于是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率“十八弟子”启程应召。他历时一年余,历尽艰辛,跋涉沙漠,赶到了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大营。成吉思汗当时热烈地欢迎了他,并“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全真教从此在北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232年初,丘处机“十八弟子”之一的宋德方出游今山西地区,来到太原。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载:“宋德方于甲午(元太宗六年即1234年)游太原西山,得昊天观故址,有两石洞,皆道像,俨然壁间,有‘宋童’二字,师修葺三年,殿阁峥嵘,金碧丹如鳌头突出一洞天也。”又龙山石窟内有“自甲午春至己未冬,三洞功毕。东莱坡云□□勒石”的镂书记载。由上述记载可知,宋德方于公元1234年到昊天观旧址,之后就开始修筑,第二年即修筑完毕。又可知宋德方来此前,龙山已有两石窟存在,就这两窟艺术风格看,应为唐人作品。
龙山道教石窟群位于昊天观北侧,共8窟。第一窟为虚皇龛,正面有元始天尊像,两旁十常侍立于云中;第二窟为三清龛,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第三窟为卧龙龛,雕卧像一尊。第四窟为玄真龛。第五窟为三天大法师龛。第六窟为七真龛,内雕有王重阳七个弟子像。全真道后来又分成七个派,此七人即各派创始人。第七、八两窟为辩道龛。七窟内有“披云自赞”,以及门人的石刻题辞。
从龙山道教石窟造像的艺术手法看,线条简洁舒朗,色彩鲜明艳丽,与宋代流行的素雅风格不同。
我国道教石刻太多,太原龙山道教窟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
二、元代太原佛教与佛教建筑
元代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各种宗教都比较兴盛,其中对佛教尤为尊崇,据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统计,全国共有庙宇42318所,僧尼213148人。今山西地区是元代佛教的主要流行地区,当时朝廷三次营建五台山,征派的工匠军卒达12900人之众。
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地区的佛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就今天来看,主要表现在对佛寺的修造上。
说到元代佛寺的修造首先会令人想到扑朔迷离的西山大佛。西山大佛位于距晋源区罗城村约3公里的蒙山脚下,北朝时曾于此建造法华寺,其中的大佛就是在北朝北齐时开凿的。今寺已久圮,大佛也随之湮没,难以辨认了。
历史上的法华寺曾是北齐至隋唐时期皇家的礼教场所,之后历经五代、宋、元营建重修,成为晋阳的一大胜境。现从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来看,法华寺基址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正八年(1348年)残碑,由此大致可以推知元代法华寺的兴盛景象。
法华寺之外,现可知的元代佛教建筑还很多,如位于今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东南的帖木儿塔即是元代的佛教建筑。帖木儿塔为石塔,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长赤也先帖木儿(汉名史彦昌)为纪念其父所建。塔前圹地置一石质大印,表示着墓主人的生前权势。石塔稍前两侧为砖塔;一为也先帖木儿墓塔;一为其弟拜延帖木儿墓塔。两塔均为三级,六角,每层底出平座,每砖角处施以斗棋,塔檐厚重。墓葬以塔,应与元代佛教流行,人们重视佛教有关。
又如位于杨兴镇鄯都村卓安堡的文殊寺祝寿碑,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所立,碑现已断为两截,碑文记述了文殊寺的缘起,及当地地名的沿革。
又如位于阳曲县杨兴镇内的长兴寺碑,可说是元碑中难得的佳作。碑为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所刻。碑通体青石,趺座至碑额,总高为3.87米,螭首雕刻颇具气势,座侧颇为写实,碑文由元中书省左右司西吏盂州吏目李韵所撰。
除上述外,元代创建和扩修的佛教寺庙也很多,如位于清徐县平泉村的小峪寺即创建于元代。小峪寺又名清泉寺,元以后曾经扩建,保留至今。又如位于今娄烦县城的熙真观,原名三教寺,始建于后周,后周武帝灭佛时,今娄烦县不为其管辖,所以佛教的发展未受其灭佛的影响,反而得到发展。三教寺建成后,宋、元、明、清各代皆重修扩建,并改名为熙真观。元代是该寺观的重要扩建时期。又如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北利村西南的佛堂寺,为金代所创立,但元代即曾两次维修。又如位于今阳曲县东黄水镇大汗村西。寺之创建年代已不可考,现存均为三间,歇山顶。施双昂斗拱,补间斗拱一朵。前殿用材极粗,檐柱木材,为未加工的树身。但前殿整体豪壮,有金元遗风。
总之,元代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佛教建筑艺术的发展,而这些建筑艺术为我们了解元朝时期的太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金元时期的民间祭祀祠堂建筑
金元时期民间祭祀活动非常普遍,因此留存至今的各种祭祀祠堂也较多。对此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太原现存的最古的关帝庙。
太原历史上的祠宇中,应以关帝庙的数量为最多,并多为明、清以来的建筑。
关羽由人变神始于隋代。入宋以后,关羽庙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元朝时关羽被封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这样关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关羽庙自然也就修的大了。太原现在最古的关帝庙就是元朝时期修建的。
该庙位于南校尉营北端,布局为前后两进。前院由山门、钟鼓楼、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后为关羽夫妇之寝宫,殿内塑像有些早已不存在,有些因在太原城住房扩建中封存,得以保存。从保存下来的一组塑像看为元代作品。正中为关羽夫妇端坐其上,以下两旁分别为十四笛、笙、琵琶、三弦等乐器。女伎面部丰颐,表情专注而传神,是元代雕塑中难得的艺术品。
位于今清徐县孟封乡尧城村的尧庙也是创建于元代的祭祀建筑。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清源”东南有陶唐城,相传陶唐氏后人自涿鹿徙居于此,俗称之为尧城,今称尧城村。村中有祭祀先祖的尧庙,即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现存大殿,虽为明代重修后的建筑,但其中保存元代构件颇多。
据《清源县志》记载,位于清徐县西马峪的狐突庙,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外祖父狐突而建。始建于北宋末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重修。现存建筑主要是元、明、清三时期的。现内存有元代碑刻。
又据《徐沟县志》记载,徐沟城隍庙即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明初水淹后重建。其为金元时期著名的城隍庙建筑。
太原文庙(位于太原市五一南路东侧,今为山西省博物馆所在地),其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明清时曾加以重修和扩建,不过,文庙布局,在全国已形成定制,不同的只是时代罢了。从现存来看,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古木参天,院心宽广,建筑宏伟,给人一种非常舒朗壮观的感觉。
谈到元代建筑更应该提到的是烈石山下的烈石神祠。
烈石山位于今太原尖草坪区区委所在地北20余里的汾水山岸。其下有烈石寒泉,为太原八景之一,因这里的泉水清冽寒彻,水温较低,故名寒泉。唐代诗人李频的《游烈石诗》中有“泉水石洞千条碧,人在冰壶六月寒。时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映波澜”的句子,不过这些年来,由于泉水的过量开采,现烈石寒泉早已深入地下,好景不在了。
烈石寒泉旁有晋大夫祠,是为纪念晋国大夫窦而建的,又名窦大夫祠。因在烈石山下,所以又名烈石神。宋代徽宗曾加封窦为英济侯,所以又名英济祠。
窦祠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从现存史料看,已有关于宋代汾水淹窦祠的记载,所以其创建年代当在宋代之首。窦祠在宋代淹后加以重建,从现存的山门、南庄亭、大殿来看均为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也保留有宋金风格。祠内古柏森森,殿堂巍然。正中大殿塑有窦像,长髯飘指,温文尔雅,颇有一番风度。
窦为晋国重臣,封地在今太原城北的古城村(宋代称三交镇),因他维护封建礼教在诸侯中颇为盛名,以至孔子都闻其名而敬重之,一定要来晋国拜访他。只是在途中听到窦被赵简子所杀后,才中途返回。
窦生前曾在狼孟(今阳曲县)做过开渠利民的事业,当地人民怀念他,因此,于烈石寒泉建祠祀奉。建国以来,窦祠被作为旅游胜地,1959年7月,郭沫若先生来此济览,曾赋《访窦大夫祠》诗云:“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古祠为今用,遗像尚崔巍。烈石寒泉洁,危崖峭壁裁。澄清汾水日,一镜水中开。”
总之,元代太原的建筑辉煌灿烂,至今仍吸引着人们的寻迹、咏诵和参观。
参考文献
1、《南村辍耕录》 2、《晋水源头》张崇颜,山西人民出版社
3、《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4、《清源县志》 5、《徐沟县志》
(责编 东曙)
(题图为龙山道教石窟)
一、元代太原道教与道教建筑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以老子为教主创立了道教,至元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几经兴衰,金、元时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金时,道士王,号重阳,学道于终南山中,之后聚徒于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县)之全真庵,吸收儒、佛思想创立了全真道。金元之际,全真教祖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长春真人丘处机。
成吉思汗为其统治和战争的需要,特在西征途中遣臣到山东莱州请丘处机。而丘处机也看到宋金势力微不足道,想找新的靠山,于是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率“十八弟子”启程应召。他历时一年余,历尽艰辛,跋涉沙漠,赶到了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大营。成吉思汗当时热烈地欢迎了他,并“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全真教从此在北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232年初,丘处机“十八弟子”之一的宋德方出游今山西地区,来到太原。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载:“宋德方于甲午(元太宗六年即1234年)游太原西山,得昊天观故址,有两石洞,皆道像,俨然壁间,有‘宋童’二字,师修葺三年,殿阁峥嵘,金碧丹如鳌头突出一洞天也。”又龙山石窟内有“自甲午春至己未冬,三洞功毕。东莱坡云□□勒石”的镂书记载。由上述记载可知,宋德方于公元1234年到昊天观旧址,之后就开始修筑,第二年即修筑完毕。又可知宋德方来此前,龙山已有两石窟存在,就这两窟艺术风格看,应为唐人作品。
龙山道教石窟群位于昊天观北侧,共8窟。第一窟为虚皇龛,正面有元始天尊像,两旁十常侍立于云中;第二窟为三清龛,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第三窟为卧龙龛,雕卧像一尊。第四窟为玄真龛。第五窟为三天大法师龛。第六窟为七真龛,内雕有王重阳七个弟子像。全真道后来又分成七个派,此七人即各派创始人。第七、八两窟为辩道龛。七窟内有“披云自赞”,以及门人的石刻题辞。
从龙山道教石窟造像的艺术手法看,线条简洁舒朗,色彩鲜明艳丽,与宋代流行的素雅风格不同。
我国道教石刻太多,太原龙山道教窟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
二、元代太原佛教与佛教建筑
元代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各种宗教都比较兴盛,其中对佛教尤为尊崇,据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统计,全国共有庙宇42318所,僧尼213148人。今山西地区是元代佛教的主要流行地区,当时朝廷三次营建五台山,征派的工匠军卒达12900人之众。
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地区的佛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就今天来看,主要表现在对佛寺的修造上。
说到元代佛寺的修造首先会令人想到扑朔迷离的西山大佛。西山大佛位于距晋源区罗城村约3公里的蒙山脚下,北朝时曾于此建造法华寺,其中的大佛就是在北朝北齐时开凿的。今寺已久圮,大佛也随之湮没,难以辨认了。
历史上的法华寺曾是北齐至隋唐时期皇家的礼教场所,之后历经五代、宋、元营建重修,成为晋阳的一大胜境。现从有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来看,法华寺基址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正八年(1348年)残碑,由此大致可以推知元代法华寺的兴盛景象。
法华寺之外,现可知的元代佛教建筑还很多,如位于今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东南的帖木儿塔即是元代的佛教建筑。帖木儿塔为石塔,是元大德九年(1305年),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长赤也先帖木儿(汉名史彦昌)为纪念其父所建。塔前圹地置一石质大印,表示着墓主人的生前权势。石塔稍前两侧为砖塔;一为也先帖木儿墓塔;一为其弟拜延帖木儿墓塔。两塔均为三级,六角,每层底出平座,每砖角处施以斗棋,塔檐厚重。墓葬以塔,应与元代佛教流行,人们重视佛教有关。
又如位于杨兴镇鄯都村卓安堡的文殊寺祝寿碑,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所立,碑现已断为两截,碑文记述了文殊寺的缘起,及当地地名的沿革。
又如位于阳曲县杨兴镇内的长兴寺碑,可说是元碑中难得的佳作。碑为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所刻。碑通体青石,趺座至碑额,总高为3.87米,螭首雕刻颇具气势,座侧颇为写实,碑文由元中书省左右司西吏盂州吏目李韵所撰。
除上述外,元代创建和扩修的佛教寺庙也很多,如位于清徐县平泉村的小峪寺即创建于元代。小峪寺又名清泉寺,元以后曾经扩建,保留至今。又如位于今娄烦县城的熙真观,原名三教寺,始建于后周,后周武帝灭佛时,今娄烦县不为其管辖,所以佛教的发展未受其灭佛的影响,反而得到发展。三教寺建成后,宋、元、明、清各代皆重修扩建,并改名为熙真观。元代是该寺观的重要扩建时期。又如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北利村西南的佛堂寺,为金代所创立,但元代即曾两次维修。又如位于今阳曲县东黄水镇大汗村西。寺之创建年代已不可考,现存均为三间,歇山顶。施双昂斗拱,补间斗拱一朵。前殿用材极粗,檐柱木材,为未加工的树身。但前殿整体豪壮,有金元遗风。
总之,元代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佛教建筑艺术的发展,而这些建筑艺术为我们了解元朝时期的太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金元时期的民间祭祀祠堂建筑
金元时期民间祭祀活动非常普遍,因此留存至今的各种祭祀祠堂也较多。对此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太原现存的最古的关帝庙。
太原历史上的祠宇中,应以关帝庙的数量为最多,并多为明、清以来的建筑。
关羽由人变神始于隋代。入宋以后,关羽庙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元朝时关羽被封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这样关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关羽庙自然也就修的大了。太原现在最古的关帝庙就是元朝时期修建的。
该庙位于南校尉营北端,布局为前后两进。前院由山门、钟鼓楼、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后为关羽夫妇之寝宫,殿内塑像有些早已不存在,有些因在太原城住房扩建中封存,得以保存。从保存下来的一组塑像看为元代作品。正中为关羽夫妇端坐其上,以下两旁分别为十四笛、笙、琵琶、三弦等乐器。女伎面部丰颐,表情专注而传神,是元代雕塑中难得的艺术品。
位于今清徐县孟封乡尧城村的尧庙也是创建于元代的祭祀建筑。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清源”东南有陶唐城,相传陶唐氏后人自涿鹿徙居于此,俗称之为尧城,今称尧城村。村中有祭祀先祖的尧庙,即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现存大殿,虽为明代重修后的建筑,但其中保存元代构件颇多。
据《清源县志》记载,位于清徐县西马峪的狐突庙,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外祖父狐突而建。始建于北宋末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重修。现存建筑主要是元、明、清三时期的。现内存有元代碑刻。
又据《徐沟县志》记载,徐沟城隍庙即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明初水淹后重建。其为金元时期著名的城隍庙建筑。
太原文庙(位于太原市五一南路东侧,今为山西省博物馆所在地),其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明清时曾加以重修和扩建,不过,文庙布局,在全国已形成定制,不同的只是时代罢了。从现存来看,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古木参天,院心宽广,建筑宏伟,给人一种非常舒朗壮观的感觉。
谈到元代建筑更应该提到的是烈石山下的烈石神祠。
烈石山位于今太原尖草坪区区委所在地北20余里的汾水山岸。其下有烈石寒泉,为太原八景之一,因这里的泉水清冽寒彻,水温较低,故名寒泉。唐代诗人李频的《游烈石诗》中有“泉水石洞千条碧,人在冰壶六月寒。时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映波澜”的句子,不过这些年来,由于泉水的过量开采,现烈石寒泉早已深入地下,好景不在了。
烈石寒泉旁有晋大夫祠,是为纪念晋国大夫窦而建的,又名窦大夫祠。因在烈石山下,所以又名烈石神。宋代徽宗曾加封窦为英济侯,所以又名英济祠。
窦祠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从现存史料看,已有关于宋代汾水淹窦祠的记载,所以其创建年代当在宋代之首。窦祠在宋代淹后加以重建,从现存的山门、南庄亭、大殿来看均为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也保留有宋金风格。祠内古柏森森,殿堂巍然。正中大殿塑有窦像,长髯飘指,温文尔雅,颇有一番风度。
窦为晋国重臣,封地在今太原城北的古城村(宋代称三交镇),因他维护封建礼教在诸侯中颇为盛名,以至孔子都闻其名而敬重之,一定要来晋国拜访他。只是在途中听到窦被赵简子所杀后,才中途返回。
窦生前曾在狼孟(今阳曲县)做过开渠利民的事业,当地人民怀念他,因此,于烈石寒泉建祠祀奉。建国以来,窦祠被作为旅游胜地,1959年7月,郭沫若先生来此济览,曾赋《访窦大夫祠》诗云:“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古祠为今用,遗像尚崔巍。烈石寒泉洁,危崖峭壁裁。澄清汾水日,一镜水中开。”
总之,元代太原的建筑辉煌灿烂,至今仍吸引着人们的寻迹、咏诵和参观。
参考文献
1、《南村辍耕录》 2、《晋水源头》张崇颜,山西人民出版社
3、《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4、《清源县志》 5、《徐沟县志》
(责编 东曙)
(题图为龙山道教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