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知道你一直想奔跑,用你自己的双脚。
你倔强地鼓起双腮,用力地蹬着小小的双腿。
那种力量,像是在抗争不公的命运。
我想,我甚至想变成你,为你承受所有的寂寞与疼痛。
就在这时,有人问我:“你知道两只眼睛的关系吗?它们一起眨,一起动,一起哭,一起看,一起睡……
——尽管它们从没有见过对方。”
我,恍然。
孩子,我们一直在一起。
你,并不孤单。
儿女绕膝,爱人在侧。一家人,在一起,迎莺啼晨晖,看夕阳向晚,日子轻轻巧巧地从指尖溜过……恬淡,却美丽。
人们心中最憧憬的家庭场景莫过于此。眼前的这个家庭,看到他们,仿佛曾经藏在心底里最美的那个场景就在眼前。
而想成为天使,就必须先流泪。你一定不知道,这个被天神眷顾的家庭,也曾经被噩梦造访。那个时候,他们没有绝望,没有哭泣。而当他们扛过所有的劫难,他们亦没有暗自窃喜,没有从此享受安逸,他们只是决定,以他们的能力,让和他们同样命运的家庭,不再遭遇不幸。
雨过天晴,他们才是真的天使。
天塌下来
女孩大都是脆弱的,而一旦成为母亲就变得无比的坚强。
曾经,陈颖初也是一个娇嫩、爱幻想的小女孩,但她现在蜕变成为一个坚强而抗得起风雨的女人。她现在的称呼,不仅是“陈颖初”,她还被4个可爱的孩子唤做“妈妈”。这两儿两女,女儿乖巧可人,儿子懂事帅气,仿佛这4个孩子身上集结了上帝在小孩身上赋予的所有优点。不过,这4个孩子,只有老三是最令父母牵肠挂胜的。
刚刚生下老三的时候,又是一个男孩,当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但是很快发现,孩子体温是37.1℃,凭着以前有两次生育孩子的经验,她有些隐约的担心。很快,儿子的体温升到了39.8℃。
第七天的时候,老三的眼睛突然变得无神,对眼,而且一个劲地尖叫往后挺,他好像很痛苦,陈颖初看了更是心碎。她和先生飞快地把他送到了医院里,刚到医院的时候,她就对医生说,这是脑膜炎。医生疑惑,她告诉医生:“我看了一些新生儿方面的书,他刚才在家的表现一定是脑膜炎!”她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恳求医生说:“他不能回家,他必须马上住院!”医生要求做腰椎穿刺,这是唯一的鉴定方法,她同意了。
老三被检查出是脐带感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医生的话仍然在耳边,“患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存活率只有50%,而活下来的孩子有50%的可能是智力障碍,50%的可能是运动障碍。”那一刻,她觉得天部要塌下来了。
“那个时候什么都没多想,看到孩子稚嫩的面孔,就一个劲在心里默念:无论怎样,一定要他活下来。于是我们跑遍了京城各大医院,最后我们让孩子在北京某医院就诊。我们被告知,只能每周四去看他。于是,我和先生天天都盼着周四早点到来,然后早早地去医院看他。我们只能隔着窗户远远地看着。”那时候老三躺在一个暖箱里,瘦瘦弱弱的,眼神呆呆的,看着格外心疼。
漫长的治疗大约需要一个月。那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她每天都怀着像是犯人在等候审判一般的心情。每天清晨起床,陈颖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窗外医院的方向呼唤他的名字,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一定能挺过来的,三三。”终于一个月下来了,医生告诉他们:“他能活下来了。”她与先生相拥而泣。“那一刻,我恨不得跪在地上说一万声的阿弥陀佛。”陈颖初说。
与命运抗争
孩子终于能活下来了,陈颖初随后又开始祈祷孩子千万别呆傻。那时候,老三反应很慢,她和先生天天盼着老三能有正常的反应。于是,他们每星期四去医院抚摩他的小脸小脚,希望他的血脉能够更畅通。她甚至发动他的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到医院去呼唤他,抚摩他。终于,他有反应了!
“这时,我开始祈祷,千万别下肢残疾。但是医生说患这样病的新生儿大多会有后遗症。这句话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埋在我的身边。我天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是,我相信总会有奇迹发生。”
一个月20天后,孩子终于能回家了。陈颖初发现孩子的头只偏向一个方向,原来他不会翻身,用这个姿势保持了1个多月,他一边脑勺后面是平的,看上去有些吓人,医生说他的脑组织里留有积液,会压迫神经。“我们每天不停地帮他翻身,改变睡姿,希望趁他年龄小,还在发育,后脑尽量多隆起一些。”于是全家老少又开始了每天给他做抚摩,每天从头到脚长达4个小时,希望他赶紧好起来。
果然,后遗症显示出来了。过了五六个月之后,孩子的右手仍然紧紧攥着。到了1岁的时候,他仍然不能走路。这个时候,陈颖初就开始着急了。她担心孩子永远都不会走路。“那个时候,我和我先生每天都要上班,孩子只有让邻居的老奶奶给帮忙照看。”当时,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但是跳的时候有条腿没劲,平时还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一到阴天的时候,他的一条腿就只能拖着走。看到这一幕,陈颖初就很难过。她和先生找遍了京城的大医院,医生告知要打点滴,这一打就需要一年的时间。可是一看到孩子面对点滴瓶痛苦的表情,她又非常不忍心,同时她也担心药物有副作用。
于是,她又开始用了按摩的老方法,到东直门医院,请医生给他刮痧按摩,同时刺激他的穴位。隔一天一次,每次大约需要40分钟的时间,他一直哭,一直挣扎,她和先生、爷爷、姑姑、邻居家的老奶奶和医生全部上阵,一个人按头,一个人按腿,一个人按胳膊。整个过程,连邻居家的老奶奶都心疼地从头哭到尾。治疗持续了半年之后,他的脚终于不拖了,不过还是有些踮脚走路。
但是陈颖初和先生仍然不放弃,总会找到办法的。她和先生一点点排除不适合的治疗方式。从5岁开始,她开始给他穿矫正鞋,强行地让他的踮着的腿拉到地面上来。他的鞋子一个大一个小,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跟别人不太一样,于是陈颖初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让他学滑旱冰,让他保持身体平衡。
天伦之乐,苦尽甘来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老三的腿恢复得很好,他已经是在同样状况中恢复得最好的孩子了。而且,不仅他的身体恢复很好,心态也是非常的健康和乐观。陈颖初最担心的是孩子因为身体的缺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如今,老三7岁了,他运动还是有些障碍,右脚跟仍然落不了地,双腿粗细不一样,平衡力不太好。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要他跑了50米之后就很容易摔跤。而他摔跤总是摔得特别狠,因为条件反射力比其他孩子弱一些,所以现在胳膊上、膝盖上全是伤痕。所以,他的康复治疗,仍将会继续。
陈颖初一直有个愿望:“让孩子们兄弟有伴,姐妹有伴,长大之后互相成为对方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好在这4个孩子没 有让她失望。
非典的时候,孩子们在外地上寄宿幼儿园,当时老三才两岁,老师查房的时候,发现老三睡在中间,老大和老二每天晚上给他唱歌讲故事哄他睡觉,嘴里不断念叨着:弟弟快睡觉,再过几天咱们就可以看到妈妈了。早晨起来,哥哥和姐姐就帮老三穿衣服穿鞋子。老大当时才5岁半,老二才4岁。老师看到这三个孩子都感叹:这三个孩子这么小竟然这么懂事,实在是太羡慕了!
现在,每天哥哥都要趁下课时间下楼去看弟弟,他懂得,要让弟弟觉得有哥哥在,怕弟弟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哥哥有时候就只是在窗前看一眼,或者就在对面有个眼神交流,然后哥哥就跑上楼继续上课去了。这样的行为,哥哥从4岁就开始了,如今这习惯已经持续到现在。
有一次,老三的老师给孩子们发梨,老三看着梨问老师:“老师,我哥哥有吗?”老师笑着拍着他的头说:“放心吃吧,你哥哥有。”老三这才开始放心地吃。
陈颖初每当听到老师给她讲孩子们的故事,她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圆孩子一个奔跑的梦想
成立一个这样的基金,这样的念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了的。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陈颖初和先生曾经带着孩子去孤儿院看望被遗弃的孩子,去养老院照顾老人,而且经常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各种捐赠活动。“爱是无处不在的。我经常带着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就是想让他们更加富有爱心,而且珍惜现在的生活。孩子们经常把钱存起来要捐给灾区,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因为自己孩子的遭遇,为了帮助其他下肢畸形、家境贫困的孩子,陈颖初的丈夫——唐堂先生,丰硕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自己拿出100万元作为奔跑天使基金的启动资金。迄今为止,有20多名下肢畸形儿童已经得到了成功救助。
“他们不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需要人们携起手来,共同救助这些孩子,还给他们一个本应拥有的正常人生。基金以‘自由,自如,圆孩子一个奔跑的梦想’为主题,希望能唤起社会更多的个人与机构对于下肢畸形儿童的关注,共筑和谐社会,能让饱受多年身心摧残的下肢畸形患儿享受幸福的生活。”该基金计划分5年共募集5000万元人民币,为1000名贫困家庭患儿实施医疗救助,从而让更多下肢畸形的患儿能自如地奔跑。
其中有个山东的孩子,腿有先天性残疾,便被父母遗弃,被一对老年夫妇捡到,可是这对老年夫妇捡垃圾为生。“尽管生活很艰难,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放弃给孩子治病,无奈家里实在太穷了。我当时去看孩子的时候,不禁感叹,中国还有这么贫穷的家庭。我在想,我们城市人在外面吃一顿饭的钱就够他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唐堂说,如今这个孩子即将接受基金的资助进行治疗,世界上将会多一个奔跑的孩子了。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采访后记
这次采访分为两次完成。当我问陈颖初:作为4个孩子的妈妈,最值得欣慰的是什么?她笑着说“最欣慰的时候我倒想得不多,这么多年来,我就想着自己的不足和遗憾,想着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了,还没有时间来回味和享受。”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是周末电话采访,她正在银河艺术团门口等孩子下课。做一个好的妈妈,从来都是幸福的,从来都是不容易的。那天,天冷得很,我相信她的心很温暖,因为她的温暖点亮了她自己的4个孩子,以及更多更多的孩子的前程和未来。
你倔强地鼓起双腮,用力地蹬着小小的双腿。
那种力量,像是在抗争不公的命运。
我想,我甚至想变成你,为你承受所有的寂寞与疼痛。
就在这时,有人问我:“你知道两只眼睛的关系吗?它们一起眨,一起动,一起哭,一起看,一起睡……
——尽管它们从没有见过对方。”
我,恍然。
孩子,我们一直在一起。
你,并不孤单。
儿女绕膝,爱人在侧。一家人,在一起,迎莺啼晨晖,看夕阳向晚,日子轻轻巧巧地从指尖溜过……恬淡,却美丽。
人们心中最憧憬的家庭场景莫过于此。眼前的这个家庭,看到他们,仿佛曾经藏在心底里最美的那个场景就在眼前。
而想成为天使,就必须先流泪。你一定不知道,这个被天神眷顾的家庭,也曾经被噩梦造访。那个时候,他们没有绝望,没有哭泣。而当他们扛过所有的劫难,他们亦没有暗自窃喜,没有从此享受安逸,他们只是决定,以他们的能力,让和他们同样命运的家庭,不再遭遇不幸。
雨过天晴,他们才是真的天使。
天塌下来
女孩大都是脆弱的,而一旦成为母亲就变得无比的坚强。
曾经,陈颖初也是一个娇嫩、爱幻想的小女孩,但她现在蜕变成为一个坚强而抗得起风雨的女人。她现在的称呼,不仅是“陈颖初”,她还被4个可爱的孩子唤做“妈妈”。这两儿两女,女儿乖巧可人,儿子懂事帅气,仿佛这4个孩子身上集结了上帝在小孩身上赋予的所有优点。不过,这4个孩子,只有老三是最令父母牵肠挂胜的。
刚刚生下老三的时候,又是一个男孩,当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但是很快发现,孩子体温是37.1℃,凭着以前有两次生育孩子的经验,她有些隐约的担心。很快,儿子的体温升到了39.8℃。
第七天的时候,老三的眼睛突然变得无神,对眼,而且一个劲地尖叫往后挺,他好像很痛苦,陈颖初看了更是心碎。她和先生飞快地把他送到了医院里,刚到医院的时候,她就对医生说,这是脑膜炎。医生疑惑,她告诉医生:“我看了一些新生儿方面的书,他刚才在家的表现一定是脑膜炎!”她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恳求医生说:“他不能回家,他必须马上住院!”医生要求做腰椎穿刺,这是唯一的鉴定方法,她同意了。
老三被检查出是脐带感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医生的话仍然在耳边,“患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存活率只有50%,而活下来的孩子有50%的可能是智力障碍,50%的可能是运动障碍。”那一刻,她觉得天部要塌下来了。
“那个时候什么都没多想,看到孩子稚嫩的面孔,就一个劲在心里默念:无论怎样,一定要他活下来。于是我们跑遍了京城各大医院,最后我们让孩子在北京某医院就诊。我们被告知,只能每周四去看他。于是,我和先生天天都盼着周四早点到来,然后早早地去医院看他。我们只能隔着窗户远远地看着。”那时候老三躺在一个暖箱里,瘦瘦弱弱的,眼神呆呆的,看着格外心疼。
漫长的治疗大约需要一个月。那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她每天都怀着像是犯人在等候审判一般的心情。每天清晨起床,陈颖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窗外医院的方向呼唤他的名字,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一定能挺过来的,三三。”终于一个月下来了,医生告诉他们:“他能活下来了。”她与先生相拥而泣。“那一刻,我恨不得跪在地上说一万声的阿弥陀佛。”陈颖初说。
与命运抗争
孩子终于能活下来了,陈颖初随后又开始祈祷孩子千万别呆傻。那时候,老三反应很慢,她和先生天天盼着老三能有正常的反应。于是,他们每星期四去医院抚摩他的小脸小脚,希望他的血脉能够更畅通。她甚至发动他的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到医院去呼唤他,抚摩他。终于,他有反应了!
“这时,我开始祈祷,千万别下肢残疾。但是医生说患这样病的新生儿大多会有后遗症。这句话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埋在我的身边。我天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是,我相信总会有奇迹发生。”
一个月20天后,孩子终于能回家了。陈颖初发现孩子的头只偏向一个方向,原来他不会翻身,用这个姿势保持了1个多月,他一边脑勺后面是平的,看上去有些吓人,医生说他的脑组织里留有积液,会压迫神经。“我们每天不停地帮他翻身,改变睡姿,希望趁他年龄小,还在发育,后脑尽量多隆起一些。”于是全家老少又开始了每天给他做抚摩,每天从头到脚长达4个小时,希望他赶紧好起来。
果然,后遗症显示出来了。过了五六个月之后,孩子的右手仍然紧紧攥着。到了1岁的时候,他仍然不能走路。这个时候,陈颖初就开始着急了。她担心孩子永远都不会走路。“那个时候,我和我先生每天都要上班,孩子只有让邻居的老奶奶给帮忙照看。”当时,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但是跳的时候有条腿没劲,平时还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一到阴天的时候,他的一条腿就只能拖着走。看到这一幕,陈颖初就很难过。她和先生找遍了京城的大医院,医生告知要打点滴,这一打就需要一年的时间。可是一看到孩子面对点滴瓶痛苦的表情,她又非常不忍心,同时她也担心药物有副作用。
于是,她又开始用了按摩的老方法,到东直门医院,请医生给他刮痧按摩,同时刺激他的穴位。隔一天一次,每次大约需要40分钟的时间,他一直哭,一直挣扎,她和先生、爷爷、姑姑、邻居家的老奶奶和医生全部上阵,一个人按头,一个人按腿,一个人按胳膊。整个过程,连邻居家的老奶奶都心疼地从头哭到尾。治疗持续了半年之后,他的脚终于不拖了,不过还是有些踮脚走路。
但是陈颖初和先生仍然不放弃,总会找到办法的。她和先生一点点排除不适合的治疗方式。从5岁开始,她开始给他穿矫正鞋,强行地让他的踮着的腿拉到地面上来。他的鞋子一个大一个小,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跟别人不太一样,于是陈颖初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让他学滑旱冰,让他保持身体平衡。
天伦之乐,苦尽甘来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老三的腿恢复得很好,他已经是在同样状况中恢复得最好的孩子了。而且,不仅他的身体恢复很好,心态也是非常的健康和乐观。陈颖初最担心的是孩子因为身体的缺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如今,老三7岁了,他运动还是有些障碍,右脚跟仍然落不了地,双腿粗细不一样,平衡力不太好。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要他跑了50米之后就很容易摔跤。而他摔跤总是摔得特别狠,因为条件反射力比其他孩子弱一些,所以现在胳膊上、膝盖上全是伤痕。所以,他的康复治疗,仍将会继续。
陈颖初一直有个愿望:“让孩子们兄弟有伴,姐妹有伴,长大之后互相成为对方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好在这4个孩子没 有让她失望。
非典的时候,孩子们在外地上寄宿幼儿园,当时老三才两岁,老师查房的时候,发现老三睡在中间,老大和老二每天晚上给他唱歌讲故事哄他睡觉,嘴里不断念叨着:弟弟快睡觉,再过几天咱们就可以看到妈妈了。早晨起来,哥哥和姐姐就帮老三穿衣服穿鞋子。老大当时才5岁半,老二才4岁。老师看到这三个孩子都感叹:这三个孩子这么小竟然这么懂事,实在是太羡慕了!
现在,每天哥哥都要趁下课时间下楼去看弟弟,他懂得,要让弟弟觉得有哥哥在,怕弟弟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哥哥有时候就只是在窗前看一眼,或者就在对面有个眼神交流,然后哥哥就跑上楼继续上课去了。这样的行为,哥哥从4岁就开始了,如今这习惯已经持续到现在。
有一次,老三的老师给孩子们发梨,老三看着梨问老师:“老师,我哥哥有吗?”老师笑着拍着他的头说:“放心吃吧,你哥哥有。”老三这才开始放心地吃。
陈颖初每当听到老师给她讲孩子们的故事,她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圆孩子一个奔跑的梦想
成立一个这样的基金,这样的念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了的。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陈颖初和先生曾经带着孩子去孤儿院看望被遗弃的孩子,去养老院照顾老人,而且经常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各种捐赠活动。“爱是无处不在的。我经常带着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就是想让他们更加富有爱心,而且珍惜现在的生活。孩子们经常把钱存起来要捐给灾区,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因为自己孩子的遭遇,为了帮助其他下肢畸形、家境贫困的孩子,陈颖初的丈夫——唐堂先生,丰硕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自己拿出100万元作为奔跑天使基金的启动资金。迄今为止,有20多名下肢畸形儿童已经得到了成功救助。
“他们不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需要人们携起手来,共同救助这些孩子,还给他们一个本应拥有的正常人生。基金以‘自由,自如,圆孩子一个奔跑的梦想’为主题,希望能唤起社会更多的个人与机构对于下肢畸形儿童的关注,共筑和谐社会,能让饱受多年身心摧残的下肢畸形患儿享受幸福的生活。”该基金计划分5年共募集5000万元人民币,为1000名贫困家庭患儿实施医疗救助,从而让更多下肢畸形的患儿能自如地奔跑。
其中有个山东的孩子,腿有先天性残疾,便被父母遗弃,被一对老年夫妇捡到,可是这对老年夫妇捡垃圾为生。“尽管生活很艰难,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放弃给孩子治病,无奈家里实在太穷了。我当时去看孩子的时候,不禁感叹,中国还有这么贫穷的家庭。我在想,我们城市人在外面吃一顿饭的钱就够他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唐堂说,如今这个孩子即将接受基金的资助进行治疗,世界上将会多一个奔跑的孩子了。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采访后记
这次采访分为两次完成。当我问陈颖初:作为4个孩子的妈妈,最值得欣慰的是什么?她笑着说“最欣慰的时候我倒想得不多,这么多年来,我就想着自己的不足和遗憾,想着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了,还没有时间来回味和享受。”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是周末电话采访,她正在银河艺术团门口等孩子下课。做一个好的妈妈,从来都是幸福的,从来都是不容易的。那天,天冷得很,我相信她的心很温暖,因为她的温暖点亮了她自己的4个孩子,以及更多更多的孩子的前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