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缺啥晚年补啥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画就像与人聊天,遇到高人的时候你尽管竖着耳朵去听,哪怕轮不上说一句话都是享受。王翚的《水村图》就是一幅令我仿佛聆听高人聊天的佳作。画作于康熙“己丑(1709年)春仲望后三日”,时年王翚七十八岁。78岁时的王翚身体很好,颐养故里,衣食无忧,画画无需像中青年时候那样常常是为名为利甚至为迎合达官贵人去作,而是一种近乎自娱自乐的随性表达,是“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苏东坡语)的心情抒发。早年缺啥,晚年补啥,其人生的真正快乐就在这一时段。
  《水村图》仿的是北宋赵大年。赵大年的《水村图》很有名,历来为各家所仿效,元代赵孟頫有《水村图》传世,明代董其昌也有《水村图》传世,清初“四王吴恽”中除王翚以外,王时敏、王鉴等也都绘有这一题材的作品。嘉德今年春拍“大观”夜场上有一个山水手卷,清初画家李渼所绘,画的也是《水村图》。在中国美术史上,总有一些题材代代相因,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题材让画家们情怀共鸣,另一方面是这些题材曾经产生过在美术史上意义不同寻常的作品,它们丰富甚至拓展了美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这就像音乐中的经典曲子一样,它们不断被后人演奏,并且为后人提供了入道的门径。不过王翚此作名为“仿”,其实从图式到笔墨、技法都是自己的,这是他晚年画画的一大特点。但是韵味很像,比如画中的远景,以平远法呈现,一层一层荡开去,把意境荡得很远,然而那意境荡得开去,凭得是这幅画的近景,近景画得好,突出的是铺水的坡角和长在坡石上一丛丛、一株株的树。王翚是一位有着精彩笔墨功力的画家,这份精彩到晚年愈显老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画树的功夫。台北故宫所藏的《江干七树图》(1712年作)、北京故宫所藏的《秋树昏鸦图》(同上)等,都是凭借近景的树来展现作者的笔墨功夫从而愉悦了观众的眼睛之后再让画境荡开去的。这幅《水村图》也是,树与树之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树姿的异同随树种而别,树干虬曲,枝若蟹爪,极尽曲折之美,而这些都是辅以焦墨涩笔来呈现,所以王翚笔下的树很耐看,比自然的树更耐看。树下林间,有行人,还有秋水群鸭,透过树林远望,目光有多远,风景就有多远,仿佛不受画幅限制,美不胜收。
  王翚偏好水村题材,他不止一次创作《水村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本十二开王翚山水册页,其中第九开也是仿“赵大年水村图”。但是两幅《水村图》趣味迥然不同,册页所绘多染,是小青绿,绘春之水村;这一幅重写,浅绛设色,绘秋之水村。册页未署作年,依笔墨风格看,大约为其七十岁前后作,比这一幅要早几年,但也在晚年范畴。都是“仿赵大年”,风格却如此殊异,可见王翚晚年所谓“仿”,其实是写自己胸中的笔墨。
  这幅《水村图》作双题,首题是一首诗,次题是一则画论。诗为点醒画面,充满水乡生活情调,画论则寻觅画脉,交待笔墨由来。照说题诗之后此画无论从构成还是章法看都已可以过去,但他还是再题,这就值得咀嚼了。先读读这则画论:
  董文敏题大年湖庄卷,称王晋卿(王诜)笔尚有蹊径,而无澹荡之致,不若大年之超轶绝尘,盖大年用笔简远,凡见真本皆不为崇崖叠岭,只取烟林一曲,以澹荡胜。赵法出于惠崇,故兼师之。耕烟次日再识。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王翚这幅自谓仿自赵大年的《水村图》有如此澹荡之致,还可以读出别样的味道的原因了,是因为他不仅法自赵大年,亦法自惠崇,并且是化合了两家。王翚早年题画并不自信,在“四王”中,论笔墨丘壑他最好,论文化不必忌讳,与出身有关,他显得逊色。所以他一度画完画请好友恽南田写题识,故画史上有“王画恽题”之说。自己作题识,所录也多別人的诗,有时甚至不同的画录同样的诗。而晚年则大不一样了,前面说了,王翚是早年缺啥,晚年补啥,早年缺文化,他就用他的勤奋和长寿来补文化,所以早年他作画有职业画家气,而至晚年却富文人气息了。晚年他题画非常自信,敢于双题、再题(有的作品他一而再、再而三写题识)就是例证。书法也一样,他早年甚至中年时候在画上题款多作楷笔,拘谨且刻板,晚年则放开了,所题以行书为主,舒展而流畅。正因为有这样的演变和得意,他在这幅《水村图》上才钤盖那方骄傲的“上下千年”闲章—闲章是名闲实不闲,那是最能透露画家内心世界之所在,不信你可以考察王翚所有钤盖“上下千年”闲章的作品,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
其他文献
作为蒋家的第四代,蒋友梅因其艺术家和诗人的身份,在这一政治世家中独具气质,对形态、变化与空无的兴趣,更让她的艺术创作独具价值。11月9日至19日,“蒋友梅:别有天地”展售会将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呈现这位不凡女性所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及多件复合媒材作品。  从蒋友梅截至目前的人生履历中,可以看到一位思想富有深度的才女。她于1961年生于台北,先在台湾受教育,后至英美求学,于英国修读艺术史与艺术理
期刊
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  经过6年的修建,成都博物馆新馆于近日开馆试运行。这座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拥有20余万件各类文物。由金色的铜与透明玻璃装饰的新馆看上去简洁有力、充满现代感。其外饰面采用2万块德国造铜板装饰,是目前已知国内最大的铜材饰面单体建筑,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西泠百年杰作亮展国图  近日,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西泠印社等共同主办的“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名家精品展”系列
期刊
毫无疑问,家具,是居家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发达,现在人们对于家具的风格有着广泛的选择性。既可以是传统的扎实、厚重;也可以是现代的时尚、简约。值得称道的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取两者之长相融合。匠心需要创新。  若谈工匠精神或者匠心独运之凝聚,中国传统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便无可回避。  可仔细审视充斥市场的复制传统之家具,明眼人便会发现:它们或通过画集、简图依样做来,或按照片模造
期刊
近日,第二轮3.3亿枚的2016猴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以下简称“猴币”)再次启动预约兑换。然而,随着兑换工作的进行,市场上的猴币价格也应声而落。这令不少人忍不住想问,总数5亿枚的发行量,对于收藏和投资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些囤货投资者真的还能赚到钱吗?它的市场走向又该如何判断?  全家上阵齐兑换  6月12日,随着第二轮猴币兑换工作的开始,北京的各大中国工商银行兑换网点又一次出现了队伍排成长龙、全
期刊
齐白石宗师有一方自篆自刻的大型印章“大匠之门”,源自他出身于木匠——从粗木匠晋升到“小器作”(读zuō,此称相当于木雕工艺师)。古来与木匠有关联的行业都敬奉“鲁班爷”为祖师,“大匠”即历来对鲁班爷的尊称。齐翁一生都以“大匠门下”为荣,亦有“木人”印章多枚,皆用于自己的书画作品。  先父李苦禅于1923年拜师于齐白石门下,成为齐翁第一位“入室弟子”(注:“入室”不同于一般名义上的弟子和私淑弟子)有诗
期刊
日前,“2016国际古玩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完美落幕。在四天的展期中,来自中国内地、港台及日本、欧美的古玩商纷纷携带自家的精品、珍品现身,涉及门类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佛造像等,风格上既有东方艺术品,也有西洋古董。而这样一场难得的古玩艺术品盛会,自然也吸引了众多藏家、投资者和艺术机构前来“淘宝”。  国际古玩展由翟氏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并由执行董事翟凯东负责古玩展的总体筹划。而主席翟健民及
期刊
采访杜鹏飞,是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后的第三天。初见时,他稍显疲惫,可一旦走进这所崭新的博物馆,便立马来了精神。作为一位管理者,他的关注视角有些“特别”,会询问参观人次,会将咨询台错放的导览图归位,会轻轻擦拭玻璃展柜上的印渍……这里的一切,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孩,需要他细心地呵护。  出身环境工程专业的杜鹏飞,自诩为“非专业人士”。可说到艺术,聊到博物馆,怎么看他都不是“非专业”。从2014年进
期刊
入这行容易,想干好难。首先需要你够认真细心,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住。严格要求,不偷工减料,才能保证多年不出问题。  人的生存离不开工作,但单调、枯燥和周而复始又总是容易令人心生厌倦。所以,如果一辈子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不失职业素养与良心,这样的人其实很值得敬佩。匠心需要踏实。  我们都痛恨“豆腐渣”工程,家给我们最起码的保障,就是建筑质量的过硬。但是,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我们对于“豆腐渣”的“容忍程
期刊
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堪称众多现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始祖。在于近日落幕的第47届巴塞尔艺术展上,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286家画廊带来了逾4000位重量级国际现当代艺术大师及新晋艺术家的作品,整体来看,画廊主们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即便只是在艺术展里随便看看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而纵观为期不到一周的展会,观众与买家们的热情度与这一可观的参展规模十分相称,这也让画廊主从动荡的市场形势中拾得了可贵的信心。  Ska
期刊
这里,曾有帝王召对臣工、批阅章奏的勤政劳形,曾有丹青吟咏、潜心礼佛的风雅诚敬,曾有宴飨祈福的天伦之乐;曾见证两度垂帘听政的衰乱之象,曾听闻自强之路的戛然而止,更不幸地弹出了千年帝制的终止音符……  在紫禁城中,养心殿是清雍正朝以后的皇帝寝宫,也是皇帝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对于今天来到故宫漫步的人而言,这里蕴藏着的帝王秘史独具诱惑力,令人浮想联翩。目前,养心殿正在进行大修,直到2020年,我们才能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