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巳节在被兼并之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承担过“沐浴节”“游春节”和“情人节”之类的光荣使命。在我们乐于追寻传统的今天,重拾上巳节的古老片段,有益于我们从感性上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上巳是个美丽、清秀、怀春的节日。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早在晋武帝司马炎的时候,学者们对于上巳节的起源就已经有所了解了。魏晋之时,上层社会流行一种风雅的上巳节游戏——“曲水流觞”。一班文人墨客,选择一处风雅静僻的所在,各自安坐于潺潺流淌的曲水岸边,然后有人把盛有美酒的杯子放入上游水中,让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并赋诗一首。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一游戏的产物。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有一次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三月三日流行‘曲水流觞’,有什么含义吗?”挚虞回答说:“汉章帝的时候,有个叫徐肇的人,生了三个女儿,结果在三月三日这天全死了,大家都认为这是怪事,于是相约到河畔盥洗,并且把酒杯放入河中,任水载去。曲水流觞就是这么来的。”晋武帝有点扫兴:“这么说来,曲水流觞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另一个叫束皙的尚书郎接过话来说道:“挚虞小生,根本不了解这个习俗的含义。请让我来给陛下说一说:早在周公建成洛邑的时候,就曾让河水载着酒杯顺水漂流,有一首逸诗中就有‘羽觞随波流’这样的句子。另外,秦昭王在三月上巳这天,把酒杯放在河流拐道的地方,结果有一个金人从河里面出来,捧着一把水心剑,说:‘您一定能够统治西戎。’后来秦国果然称霸诸侯,于是金人出水的地方遂被立为曲水流觞之地。汉代一直沿袭这一习俗,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盛大的集会。”晋武帝听了很高兴,下令赐金五十斤,而把挚虞贬为阳城县令。
现在,让我们做点“知识考古”,看看挚虞和束皙到底谁说得更有道理。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初年,据《韩诗外传》所载:早在《诗经》时代,在溱水与洧水流域,三月水中泛着桃花的时候,众士女手执兰草,举行祓除仪式。在郑国的习俗里,三月上巳这天,人们在这两条河上招魂,以祓除不祥。所谓“祓除”,是古人一种驱灾求福的仪式,就是把那些被认为是陈旧污秽的东西从自己身边带走,使自己变得清新吉祥。祓除仪式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大扫除”,人们一般会选择在季节变化的时间,举行一些象征性的清洗仪式,把自己身上的秽气驱逐干净。
再看《周礼》是怎么说的:“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孔子的弟子郑玄说:“岁时祓除仪式,就像现在三月上巳到河边一样。衅浴,指的是用香熏草药沐浴。”由此可见,祓除是与女巫有关的。还有许多文献说明,至迟到汉代的时候,上巳祓除的习俗已经漫出郑国,广为流行。所以,上巳、女人、河水三者之间有一种深深相关的联系。由此可见,挚虞的解释也许更接近祓除仪式的本质:上巳祓除的主角是女性,而不是什么周公或秦昭王。
再说说上巳节选日的问题。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什么选巳日而不选子丑寅卯日,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上巳”通“除巳”“上除”,即破除之意,化凶为吉的破除之法即是祓禊;有说“巳”与“子”原为一字之异体,又通“嗣”,上巳的本意即在求子……可惜的是,谁也拿不出确凿的文献依据,所有说法都只能是猜测。
有人说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是不是这样的呢?上巳节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与中国古代的历法系统有关。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而中国最早使用的夏历,则是以月亮历为基础的。上巳节的名字来源于“巳日”,这是干支纪时的结果,因此,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在夏历中是个不固定的日子。自魏晋以后,大部分地区为了方便才把上巳的日期固定在三月三日,但也没有完全统一,在元代杂剧《墙头马上》就提到:“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由此可见,上巳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日子,由于它的源头古远,反而更加增添了它传承的复杂性。
不过,历史所记载的上巳节,大多还是和“三月三”有关的。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三月三日而不是三月四日或五日,可能与古人偏向于使用奇数的“重数”有关,如一月一日元旦,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
到南北朝时,曲水流觞已经成为“三月三”最重要的春戏之一。《荆楚岁时记》说:“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此外,踏百草、斗百草、荡秋千、蹴鞠之戏也日益兴盛起来。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人们总是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认真地享受大自然的惠予。人若不通此理,无异暴殄天物。
要谈上巳节的传承演化,我们还不能忽视这个节日的一个有趣片段,那就是会男女活动。《周礼》中曾有一段被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征引过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阳春三月,万物萌生,这样的时节应该顺应天时,让青年男女自由约会,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郑玄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可见,即使是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万恶的卫道士”们也敌不住春天对于人性的召唤。当世间万物逐渐苏醒的时候,人的春情也禁不住被大自然的春风催动起来。陶渊明《续搜神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三月三日这天,一个叫卢充的小伙子到郊外打猎,射中了一只獐,于是追着跑出很远,来到一处府舍,据说是崔少府的院宅。崔少府对卢充说:“是你过世的父亲委托我把女儿嫁给你,因此我想了个办法把你接到这里来。”卢充在崔家享受了三天鱼水之欢,崔家才派人把他送回去。四年之后,又一个三月三日,卢充正临水嬉戏,远远看见水边有一牛车,卢充走过去打开车门,见里面坐着崔家小姐和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卢崔两人欢好如初。
这是一个异类爱情故事,但是,故事中出现的三月三日、得子、临水嬉戏等细节,处处都以当时的上巳风俗为背景。“三月三”是个特殊的日子,青年男女正应该主动制造机会或积极接纳爱情。至今许多少数民族还时兴过“三月三”,青年男女游春、对歌、打情骂俏,正是这个节日的本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春”字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欲萌动。当春发之时,青年男女来到河边,洗手濯足,曲水流觞,成为春嬉中的一大要事。《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邰氏的女儿,帝喾的妃子。三个人一起去洗浴,见到一只黑色的鸟从天上飞过,并掉下一枚鸟蛋,简狄把它吞下去了,结果怀孕生下了契。古人以“三”表示“多”,三个人一起去洗浴,大概是说大家一起去洗浴。男男女女把身子洗干净了,把酒喝下去了,大家一起晒了晒太阳,姑娘们回去之后,就怀孕了。 另据晋代《拾遗记》的记载,简狄并不是在洗浴后怀孕的,而是“游于桑野,见黑鸟遗卵于地”,之后怀孕生契。正因如此,“三月三”就成为一个可以求得子嗣的春事佳节。
三月三日,除了曲水流觞之外,游于桑林也是一种典型的春嬉方式。晋陆翙的《石虎邺中记》中记载:“桑梓苑中,尽种桑。三月三日及蚕时,石虎、皇后将宫人数千,出采桑,游戏其下。”这里说他们在桑林中游戏。石虎是十六国后赵皇帝,在三月三日这天,或者临水会,或者出采桑,水边和桑林的节日功能应该是一样的:求子。
据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曰:“每岁三月三日,蚕市之辰,远近之人,祈乞嗣息,必于井中,探得石者为男,瓦砾为女,古今之所效验焉。”可见三月三日在制度化道教中也被赋予了明确的求子功能,甚至说,“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今天提到春天的节日,立即会想起清明来,而上巳节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甚至很多人从来都不知道中国曾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巳节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呢?
和上巳节日期相近的节日有两个,一个是清明,另一个是寒食。也许是因为它们的日期挨得实在太近了,在西晋的时候,诗人就常常把这三个节日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张华的《三月三日后园会诗》:“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诗中“三月三”(上巳)已与清明并举;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也描述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题告诉我们,这是寒食节,可是,诗中却说,节日的种种活动,分明与清明、上巳无异。
学者们现在也普遍认为,清明节俗是由清明吞并寒食、上巳两节的风俗而来,主要因为这两个节日都是古代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而它们又很不幸地忽前忽后刚好处在清明节气的附近。我们知道,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大概在唐之后,汉族地区的上巳节(三月三)和寒食节基本上都被清明节给兼并了,上巳节渐渐成了一个有名无实但异常美丽的文化记忆,尽管许多文人仍然喜欢以“上巳”之名入诗,抒发春日的喜悦或惆怅,但也仅仅是一种风雅的追忆。上巳节作为一种全民狂欢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明日黄花。南宋范成大《观禊帖有感三绝》曾叹道:“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上巳节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渐淡出了主流话语。
(选自《国学》)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有一次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三月三日流行‘曲水流觞’,有什么含义吗?”挚虞回答说:“汉章帝的时候,有个叫徐肇的人,生了三个女儿,结果在三月三日这天全死了,大家都认为这是怪事,于是相约到河畔盥洗,并且把酒杯放入河中,任水载去。曲水流觞就是这么来的。”晋武帝有点扫兴:“这么说来,曲水流觞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另一个叫束皙的尚书郎接过话来说道:“挚虞小生,根本不了解这个习俗的含义。请让我来给陛下说一说:早在周公建成洛邑的时候,就曾让河水载着酒杯顺水漂流,有一首逸诗中就有‘羽觞随波流’这样的句子。另外,秦昭王在三月上巳这天,把酒杯放在河流拐道的地方,结果有一个金人从河里面出来,捧着一把水心剑,说:‘您一定能够统治西戎。’后来秦国果然称霸诸侯,于是金人出水的地方遂被立为曲水流觞之地。汉代一直沿袭这一习俗,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盛大的集会。”晋武帝听了很高兴,下令赐金五十斤,而把挚虞贬为阳城县令。
现在,让我们做点“知识考古”,看看挚虞和束皙到底谁说得更有道理。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初年,据《韩诗外传》所载:早在《诗经》时代,在溱水与洧水流域,三月水中泛着桃花的时候,众士女手执兰草,举行祓除仪式。在郑国的习俗里,三月上巳这天,人们在这两条河上招魂,以祓除不祥。所谓“祓除”,是古人一种驱灾求福的仪式,就是把那些被认为是陈旧污秽的东西从自己身边带走,使自己变得清新吉祥。祓除仪式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大扫除”,人们一般会选择在季节变化的时间,举行一些象征性的清洗仪式,把自己身上的秽气驱逐干净。
再看《周礼》是怎么说的:“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孔子的弟子郑玄说:“岁时祓除仪式,就像现在三月上巳到河边一样。衅浴,指的是用香熏草药沐浴。”由此可见,祓除是与女巫有关的。还有许多文献说明,至迟到汉代的时候,上巳祓除的习俗已经漫出郑国,广为流行。所以,上巳、女人、河水三者之间有一种深深相关的联系。由此可见,挚虞的解释也许更接近祓除仪式的本质:上巳祓除的主角是女性,而不是什么周公或秦昭王。
再说说上巳节选日的问题。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什么选巳日而不选子丑寅卯日,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上巳”通“除巳”“上除”,即破除之意,化凶为吉的破除之法即是祓禊;有说“巳”与“子”原为一字之异体,又通“嗣”,上巳的本意即在求子……可惜的是,谁也拿不出确凿的文献依据,所有说法都只能是猜测。
有人说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是不是这样的呢?上巳节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与中国古代的历法系统有关。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而中国最早使用的夏历,则是以月亮历为基础的。上巳节的名字来源于“巳日”,这是干支纪时的结果,因此,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在夏历中是个不固定的日子。自魏晋以后,大部分地区为了方便才把上巳的日期固定在三月三日,但也没有完全统一,在元代杂剧《墙头马上》就提到:“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由此可见,上巳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日子,由于它的源头古远,反而更加增添了它传承的复杂性。
不过,历史所记载的上巳节,大多还是和“三月三”有关的。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三月三日而不是三月四日或五日,可能与古人偏向于使用奇数的“重数”有关,如一月一日元旦,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
到南北朝时,曲水流觞已经成为“三月三”最重要的春戏之一。《荆楚岁时记》说:“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此外,踏百草、斗百草、荡秋千、蹴鞠之戏也日益兴盛起来。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人们总是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认真地享受大自然的惠予。人若不通此理,无异暴殄天物。
要谈上巳节的传承演化,我们还不能忽视这个节日的一个有趣片段,那就是会男女活动。《周礼》中曾有一段被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征引过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阳春三月,万物萌生,这样的时节应该顺应天时,让青年男女自由约会,甚至私奔交合也不必禁止。郑玄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可见,即使是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万恶的卫道士”们也敌不住春天对于人性的召唤。当世间万物逐渐苏醒的时候,人的春情也禁不住被大自然的春风催动起来。陶渊明《续搜神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三月三日这天,一个叫卢充的小伙子到郊外打猎,射中了一只獐,于是追着跑出很远,来到一处府舍,据说是崔少府的院宅。崔少府对卢充说:“是你过世的父亲委托我把女儿嫁给你,因此我想了个办法把你接到这里来。”卢充在崔家享受了三天鱼水之欢,崔家才派人把他送回去。四年之后,又一个三月三日,卢充正临水嬉戏,远远看见水边有一牛车,卢充走过去打开车门,见里面坐着崔家小姐和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卢崔两人欢好如初。
这是一个异类爱情故事,但是,故事中出现的三月三日、得子、临水嬉戏等细节,处处都以当时的上巳风俗为背景。“三月三”是个特殊的日子,青年男女正应该主动制造机会或积极接纳爱情。至今许多少数民族还时兴过“三月三”,青年男女游春、对歌、打情骂俏,正是这个节日的本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春”字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欲萌动。当春发之时,青年男女来到河边,洗手濯足,曲水流觞,成为春嬉中的一大要事。《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邰氏的女儿,帝喾的妃子。三个人一起去洗浴,见到一只黑色的鸟从天上飞过,并掉下一枚鸟蛋,简狄把它吞下去了,结果怀孕生下了契。古人以“三”表示“多”,三个人一起去洗浴,大概是说大家一起去洗浴。男男女女把身子洗干净了,把酒喝下去了,大家一起晒了晒太阳,姑娘们回去之后,就怀孕了。 另据晋代《拾遗记》的记载,简狄并不是在洗浴后怀孕的,而是“游于桑野,见黑鸟遗卵于地”,之后怀孕生契。正因如此,“三月三”就成为一个可以求得子嗣的春事佳节。
三月三日,除了曲水流觞之外,游于桑林也是一种典型的春嬉方式。晋陆翙的《石虎邺中记》中记载:“桑梓苑中,尽种桑。三月三日及蚕时,石虎、皇后将宫人数千,出采桑,游戏其下。”这里说他们在桑林中游戏。石虎是十六国后赵皇帝,在三月三日这天,或者临水会,或者出采桑,水边和桑林的节日功能应该是一样的:求子。
据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曰:“每岁三月三日,蚕市之辰,远近之人,祈乞嗣息,必于井中,探得石者为男,瓦砾为女,古今之所效验焉。”可见三月三日在制度化道教中也被赋予了明确的求子功能,甚至说,“求子”可能是最拿得上台面的理由。
今天提到春天的节日,立即会想起清明来,而上巳节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甚至很多人从来都不知道中国曾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巳节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呢?
和上巳节日期相近的节日有两个,一个是清明,另一个是寒食。也许是因为它们的日期挨得实在太近了,在西晋的时候,诗人就常常把这三个节日不加区分地混在一起。张华的《三月三日后园会诗》:“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诗中“三月三”(上巳)已与清明并举;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也描述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题告诉我们,这是寒食节,可是,诗中却说,节日的种种活动,分明与清明、上巳无异。
学者们现在也普遍认为,清明节俗是由清明吞并寒食、上巳两节的风俗而来,主要因为这两个节日都是古代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而它们又很不幸地忽前忽后刚好处在清明节气的附近。我们知道,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大概在唐之后,汉族地区的上巳节(三月三)和寒食节基本上都被清明节给兼并了,上巳节渐渐成了一个有名无实但异常美丽的文化记忆,尽管许多文人仍然喜欢以“上巳”之名入诗,抒发春日的喜悦或惆怅,但也仅仅是一种风雅的追忆。上巳节作为一种全民狂欢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明日黄花。南宋范成大《观禊帖有感三绝》曾叹道:“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上巳节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渐淡出了主流话语。
(选自《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