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应让学生多参与主动思考。课堂上,教师不能急于解决问题,也不要急于推进教学进度,要等待学生的思考,等待学生的感悟,等待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细心揣摩,主动发现,适时点拨。教师还可以试试少讲一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的着力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
关键词:职校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着力点;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4-0031-02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简介:刘景忠,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8)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一、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
应让学生多参与主动思考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但为什么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却处于封闭状态,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呢?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出在教师身上。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在想些什么,也不考虑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些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下去,遇到需要学生参与的环节,便自作主张地预设好了所有问题,然后动员学生回答。可惜的是,这样的环节往往收不到任何效果。因为“问题”不是来自学生的“疑问”,而是来自教师的预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解惑”而不是“设惑”。由于问题不是来自于学生,学生当然也就没有回答的积极性了。
有的教师或许会说,这些问题不是我预设的,是教学大纲或教材上规定好的。这里需要澄清两点:(1)预设问题一般都会考虑到学生需要。公正地说,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多数教师,他们在预设问题时并非全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时候他们预设的问题甚至与学生的思维高度一致。但是,同一个问题是由教师预设好还是由学生提出来,其效果大不一样。(2)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很大。当教师教教材的时候,无论是讲授、提问还是讨论、探究,都没有跳出教材这个“圈”,学生也就很难被这样“低效率”、“小儿科”的教学所吸引。当教师是用教材教的时候,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不能急于解决问题,
也不要急于推进教学进度
在听课时,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闪光点。如一位教师在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民族魂”,这位作家是谁?学生中无人回答。教师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同学们看到这两句诗,会想到哪一位作家?”还是没有学生回答。教师自己说出了答案:“他就是鲁迅”。然后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新课的导入就这么结束了?这个问题就这么过去了?笔者想与这位教师交流一下:第一,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作为教学导入也非常贴切,为什么不展开呢?第二,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笔者不相信全班同学都答不上来。有的可能等教师提问,有的可能有些腼腆不愿意主动回答,有的也许觉得问题太简单不值得主动回答。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既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等学生回答呢?第三,为什么不就“民族魂”这个话题,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鲁迅文章,师生之间展开议论和讨论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议论透了,这篇课文也就学好了一半。类似现象不胜枚举。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因为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反观我们职业学校的课堂,没有高峰,只有坦途,即使课程本身有高峰,教师也都会避开高峰走坦途。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不可追求“立竿见影”。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等待学生的感悟,等待学生的顿悟,等待学生的自我教育。等待的过程不是被动的,不是无所事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细心揣摩,主动发现,适时点拨。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大部分的奥秘和乐趣都蕴藏在“等待”的过程中。
三、教师可以试试少讲一点会是什么效果
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课堂上教师的话太多。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即使到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师还是说个不停。对此,笔者持怀疑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此观点从大的方面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5—7分钟”的限定似乎也过于刻板了。
教师少讲了,学生发言、讨论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一位职业学校教师有过一次真实的教学体会。她说:“学校让我上演讲课,我没上过,心里没底。我就跟学生实话实说,我没上过演讲课,也不擅长演讲,我需要你们的配合,我们共同来学习掌握演讲技巧。结果这堂课的效果出奇地好,比我过去上过的、非常熟悉的课还要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真灵验,教师后退了,学生自然就前进了。教师不代替学生预设问题、预设答案了,学生只好自己寻找问题,寻找答案了。学生经过克服困难而掌握的知识,自然比教师灌输的要牢固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度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们的手不放直到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上述这些难题。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的着力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富有教书的本领、教学的机智和教育的智慧。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吧。
(责任编辑:张志刚)
A Discussion on Stimulat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LIU Jing-zhong
(Jiangsu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
关键词:职校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着力点;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4-0031-02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简介:刘景忠,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8)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一、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
应让学生多参与主动思考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但为什么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却处于封闭状态,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呢?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出在教师身上。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在想些什么,也不考虑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些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下去,遇到需要学生参与的环节,便自作主张地预设好了所有问题,然后动员学生回答。可惜的是,这样的环节往往收不到任何效果。因为“问题”不是来自学生的“疑问”,而是来自教师的预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解惑”而不是“设惑”。由于问题不是来自于学生,学生当然也就没有回答的积极性了。
有的教师或许会说,这些问题不是我预设的,是教学大纲或教材上规定好的。这里需要澄清两点:(1)预设问题一般都会考虑到学生需要。公正地说,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多数教师,他们在预设问题时并非全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时候他们预设的问题甚至与学生的思维高度一致。但是,同一个问题是由教师预设好还是由学生提出来,其效果大不一样。(2)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很大。当教师教教材的时候,无论是讲授、提问还是讨论、探究,都没有跳出教材这个“圈”,学生也就很难被这样“低效率”、“小儿科”的教学所吸引。当教师是用教材教的时候,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不能急于解决问题,
也不要急于推进教学进度
在听课时,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闪光点。如一位教师在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民族魂”,这位作家是谁?学生中无人回答。教师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同学们看到这两句诗,会想到哪一位作家?”还是没有学生回答。教师自己说出了答案:“他就是鲁迅”。然后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新课的导入就这么结束了?这个问题就这么过去了?笔者想与这位教师交流一下:第一,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作为教学导入也非常贴切,为什么不展开呢?第二,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笔者不相信全班同学都答不上来。有的可能等教师提问,有的可能有些腼腆不愿意主动回答,有的也许觉得问题太简单不值得主动回答。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既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等学生回答呢?第三,为什么不就“民族魂”这个话题,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鲁迅文章,师生之间展开议论和讨论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议论透了,这篇课文也就学好了一半。类似现象不胜枚举。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因为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反观我们职业学校的课堂,没有高峰,只有坦途,即使课程本身有高峰,教师也都会避开高峰走坦途。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不可追求“立竿见影”。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等待学生的感悟,等待学生的顿悟,等待学生的自我教育。等待的过程不是被动的,不是无所事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细心揣摩,主动发现,适时点拨。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大部分的奥秘和乐趣都蕴藏在“等待”的过程中。
三、教师可以试试少讲一点会是什么效果
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课堂上教师的话太多。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即使到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师还是说个不停。对此,笔者持怀疑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此观点从大的方面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5—7分钟”的限定似乎也过于刻板了。
教师少讲了,学生发言、讨论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一位职业学校教师有过一次真实的教学体会。她说:“学校让我上演讲课,我没上过,心里没底。我就跟学生实话实说,我没上过演讲课,也不擅长演讲,我需要你们的配合,我们共同来学习掌握演讲技巧。结果这堂课的效果出奇地好,比我过去上过的、非常熟悉的课还要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真灵验,教师后退了,学生自然就前进了。教师不代替学生预设问题、预设答案了,学生只好自己寻找问题,寻找答案了。学生经过克服困难而掌握的知识,自然比教师灌输的要牢固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度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们的手不放直到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上述这些难题。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的着力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富有教书的本领、教学的机智和教育的智慧。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吧。
(责任编辑:张志刚)
A Discussion on Stimulat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LIU Jing-zhong
(Jiangsu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