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上创业人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结合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当年,红军从这里经过,将艰苦卓绝的革命足迹镌刻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如今,在大凉山上,驻守着这样一群军人。他们演绎着新的红色经典故事,像燃烧的火把一样,满腔热情地为这片热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是四川省凉山军分区及所属人武部的官兵。
  
  不等不靠搞建设
  
  说起大凉山,人们自然把它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在记者印象中,大凉山无非是一片蛮荒之地。
  2004年11月10日,当记者走进凉山军分区大院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崭新明亮的营房,平整光洁的道路,翠绿如茵的草坪。营院内,办公楼、饭堂、住宿楼、招待所等各种设施流光溢彩。记者夜宿军分区招待所,恍若住进星级宾馆。说实话,这样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就连内地一些条件好的军分区也未必能达到。难怪陪同采访的干事说:“在军分区工作,真是一种福气啊!”
  一个地处艰苦地区的军分区,究竟靠啥能耐把自身建设搞得这样好?军分区司令员沙正华、政委杨奇松一语道破“天机”:“不等不靠搞建设,与时俱进谋发展。”
  军分区的干部不会忘记,昔日军分区大院那令人不堪回首的景象:四处破破烂烂,院内道路泥泞,一些来访的地方领导常常走到门口就折转了身。置身这样的环境,干部人心思走,精神萎靡不振,守摊子,混日子思想悄然滋长。
  军分区的面貌何时改变?怎样才能创建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
  新世纪初年,上任不久的彝族司令员沙正华到省军区机关参加一个会议。步入省军区机关大院,目睹一幢幢崭新营房,一道道壮美景观,沙司令员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回想军分区大院的寒酸景象,他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透过省军区机关大院的变化,沙司令员悟出一个道理:当领导,要有开创新局面的气魄。作为军分区,不创业,就难以改变面貌:不谋发展,就没有出路。
  回到军分区,沙司令员与当时的段政委反复谋划后,立即召集在家的领导研究制订军分区大院全面改造方案。有人说,凉山条件艰苦,又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营院建设落后一点也无可厚非,我们前面的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再说,咱一没财力,二没精力,搞这么大动作,岂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面对异议,沙司令员态度坚决:“军分区条件固然艰苦,但不改变面貌就永远艰苦。破破烂烂不是艰苦奋斗,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过讨论,“一班人”很快统一思想,定下创业决心。由此,军分区揭开了新世纪创业的新篇章。
  搞营区建设,最大的难题是缺乏资金。为此,党委“一班人”转变观念,盘活资源,挖掘潜力。
  在邛海边,军分区有一个日久失修的武器仓库,由于离军分区较远,安全问题一直令人担忧。军分区领导经过论证,并报上级批准,决定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与地方进行土地置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置换工作很快顺利完成,军分区赢得资金数百万元。
  有了启动资金,军分区立即组织力量投入兴建武器仓库、机关招待所两项工程。同时,通过开源节流,压缩机关各种开支,清查家底等办法,抠出经费300余万元,用于改造办公大楼、营区道路、营区绿化带等,还筹集资金对军分区独立连、警备纠察排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 . 短短一年多时间,军分区大院面貌焕然一新:布局合理、安全性能可靠的武器库建起来了,达到三星级标准的机关招待所建起来了,办公大楼明亮了,营区道路平坦了,营区四周变绿了……一座充满了现代气息和人文氛围的营院如出水芙蓉,崛起在西昌市北面。
  
  凉山模式·昭觉速度
  
  在凉山军分区的创业新篇中,人武部营房设施建设堪称是大手笔。对此,军区、省军区领导均赞赏有加。
  采访人武部之前,沙司令员、杨政委反复叮嘱记者;“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武部建设怎么样,你最好是去亲眼看一眼。”
  11月10日到13日,记者由南到北,一口气参观了8个人武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各个人武部营房建设全是现代化水平,办公楼、饭堂、干部周转房、武器库、民兵训练基地,各种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凉山各地,最亮丽的风景当数人武部。
  然而,凡到过凉山的人都知道,几年前的凉山人武部却不是这样。
  在人武部的橱窗里,存列着一幅幅老照片:房屋破损,墙体倾斜,营院杂乱无章……
  有这样一串数字:2001年以前,全州17个人武部70%住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干打垒”,其中有45%是危房。不分区每年仅花在房屋维修上的经费就达上百万元。
  改变人武部面貌,成为人武部官兵最强烈的愿望。
  2002年9月,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军区召开“三州”人武部营房建设工作会议,决定按照“集中整治,整体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建设思想,全面改善甘、阿、凉三州人武部营房设施建设。同时,拨出专款投向各人武部。
  喜讯传到大凉山,军分区官兵无不欢欣鼓舞。党委“一班人”决心抓住这次历史机遇,按照省军区人武部三年建设规划,全面改善人武部营区建设面貌。
  然而,创业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营建工程还没完全启动,困难便接踵而来。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短缺。怎么办?危难之际,沙司令员和党委“一班人”想到了地方党委政府。
  人武部的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官兵的疾苦,牵动了凉山州领导的心。州委、州政府领导感到,凉山虽然贫困,但苦不能苦了人武部,穷不能穷丁子弟兵。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州政府率先拨出120万元引导资金。同时,州委、州政府要求各县市按照上级补助的经费标准,以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3年内将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很快,总额近五千万元的配套资金陆续拨到各人武部。
  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军分区官兵的创业动力。为了办好这仆暖军心、顺民意的大事,军分区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设施配套,适度超前”的总体思路,认真搞好科学规划,严格招标,严格工程监督管理。随后,军分区领导兵分五路,深入各人武部现场指导营建工作。
  昭觉县地处凉山州腹心地带,是国家级贫困县,人武部在改造营房设施中遇到的困难大、问题多。工程启动后,沙司令员先后多次爬山涉水,深人人武部排忧解难。其问,他没休过一次假,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双休口,妻子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卧病在床,他也很少在家照看。在他的关心指导下,人武部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营区整治任务,创造了凉山工程建设的第一速度。
  通过3年艰苦奋战,人武部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进步,跨越式发展。3个人武部实现整体搬迁,14个人武部进行改建和新建,新建和改建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
  2004年6月,四川省“三州”人武部营房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凉山军分区召开。当会议代表带着挑剔的目光参观完西昌、德吕、昭觉三个县市的人武部营房建设后,无不发山喷喷赞叹:“想不到,我们的条件比凉山好,但建设水平落在了凉山后面。”
  竹军区领导将他们的建设经验树;为“凉山模式”、“昭觉速度”,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让信息化走上大凉山
  
  2004年11月13日,记者采访途经会理县人武部,适逢军分区正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走进入武部会议室,只见投影屏幕上正直播会议实况。随着镜头的切换,军分区主会场,17个人武部分会场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
  人武部部长龚俊敏告诉记者,网络上凉山,千里近咫尺。人武部干部不出门就能收看到军分区、军区乃至总部的电视电话会议,得益于军分区建起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在龚部长陪同下,记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他们的网络建设。作战室、办公室、值班室、档案室,一台台电脑连成一道耀眼的新景观。据值班干部介绍,目前人武部不仅实现了内部联网,而且联通了军内三期网和地方党政网。依托信息网络,他们已初步实现了网上指挥、网上办公、网上训练、网上管理,与上级进行网上文件互换。
  窥一斑见全豹。透过会理县人武部的网络建设,记者看到了凉山军分区信息引建设迈出的坚实步伐。
  然而,你也许不会相信,就在两年前大凉山还是信息化建设的处女地。小少干部别说搞信息化,就是信息化这个词也不懂。一些人武部甚连一台电脑都没有
  2002年,军区召开“铜仁会议”后军分区把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下发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一下发,基层议论声雀起。有的认为,凉山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摘信息化建设是作战部队的事,我们没有必要赶这个浪头,
  针对朴朴畏难情绪,党委“一班人”带头统一思想,树立信心。“一班人”感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当代军人的崇高使命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凉山军人驻守在高处,更应该抬高眼界,紧盯军事变革前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好这项使命性课题,让信息化日走上大凉山。
  认识统一后,军分区着眼肩负的任务和实际,以建设网络指挥控制中心为突破口,率先建设起了机关局域网,并开通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实现勺省军区和友邻里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接着,军分区利用地方现有信息资源,全面加强人武部信息网络建设。今年上半年,在经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军分区投入180万元,从中国电信凉山分公司租用18条光纤通信线路,建成了军分区与17人武部互联,集数据、语音、视频为一体的“三网合一”综合信息网,提前实现网上数据传输、网上指挥、网上办公。
  信息化在大凉山,推动战斗力不断跃升。2003年以来,军分区通过运川网络信息技术,已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善,指挥高攻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抢险救灾、城市防空、反恐维护、完成突击性任务,指挥员鼠标轻点,数万民兵即可召之即来。为了应对明天的信息化战争,军分区还在凉山成立了民兵信息对抗分队、数字防中分队、民兵防化分队等,并建立了民兵信息化人才数据库。
其他文献
问:我是个直脾气,遇到不顺眼的事就直言相告,却常常因此闹得双方都不愉快,您说,直率地指出别人的错误不对吗?    答:我想,您在指出别人不足的同时大概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即:受尊重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只有保存了自尊心的人才有能力要求进步,否则就会破罐破摔,任你说什么也不在意。既然咱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呢?!  我给您讲个真实的故事吧。在一所院校的
期刊
“问题不见底不罢休,症结不议透不罢休,整改不彻底不罢休。”这是南京军区装备部某防化技术大队党委,着眼解决问题开展保持基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路和决心。  要让党员素质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强化,基层支部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坚强,基层建设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推进,就要查找问题见根见底。过去一些单位和党员查找问题时,往往对单位问题不敢揭,对自身问题不想揭,对他人问题不会揭,致使许多问题没有见根见底。如何根治这一“
期刊
近年来,济南军区某海防团针对所属分队地处渤海经济开放地区、驻守海防要塞的特点,狠抓党委自身能力建设。团队已有党委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营院治理等50多项工作被军区以上表彰或评为先进。至此,团党委连续8年被山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团党委,今年又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先进团党委,两次被济南军区表彰为落实“五句话”先进团、军事训练一级团、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并被总政治部表彰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一个爱学习
期刊
一个普通士官能够走上大学讲坛给军官们授课,应当说是创造了一个士官的奇迹。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作为一名士官,能够走上神圣的讲台,给大学生上课。当他走上讲台,面对40多名大学生时,这个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的士官还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一堂课下来,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但学员热烈的掌声,给予了他最大的激励……他叫巨孝成,某炮兵学院无人机发射站班长。十年来,他培养的学员多达400多人,目前全军经过无人机专业培训的干
期刊
沈阳军区某防化技术大队党委一班人,把践行先进性的“落点”放在强化战斗精神培养、带领官兵提高保障能力上,先后40余次执行危险品鉴定和销毁任务,10余次协助地方处理化学危险品,都圆满完成了任务。  仲秋时节,记者欣喜地发现,仅去年一年大队就获得了很多荣誉:被军区评为“两成两力”建设先进单位、科技人才建设先进单位,被军区装备部评为先进党委和全面建设标兵单位。今年7月,被军区评为先进党委。    “能经受
期刊
2003年12月8日,意大利卡塔尼亚的游泳馆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砰”,发令枪一响,跳台上蓄势已久的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跃入水中,划开双臂疾速前进。霎时,不同语言的喝彩声如雷般响起,不同国家的国旗满场挥舞,这里正在进行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水上救生比赛。只剩下最后50米了!第三道的水面上一顶印有五星红旗的泳帽忽上忽下,如同水上飞鱼,撕开水波,一直领先其他选手向前冲刺。20米,10米,赢了!第三道选手兴
期刊
赣南,一块红色的土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诞生:震撼世界的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英雄的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多少年过去了,尽管于都河畔支援红军捆绑浮桥的呐喊声,运输队的匆匆脚步声早已远去,但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官兵却依然忘不了那叱咤风云的艰难岁月,他们继承红军传统,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投身于一场新的长征……    伟大的长征精神,已流淌在赣南儿女的血脉里,它书写着中央苏区革命战争年
期刊
2005年8月20日下午5点,雨如瓢泼,河北省固安县某山脚下一个废旧的水塔上,总参某野战通信团九连新战士朱洪东和他的班长李小超在30多米处架设通信天线。朱洪东忍不住地阵阵发抖,不仅仅是因为雨淋,更多的是来自心里的惶恐。  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小朱的脸上带着一缕从容,没有看得出后怕的迹象。他说,这次野外驻训,在情感、精神都是一次磨练和洗礼,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增强了。和平时期,野外驻训场就是我们的战场,
期刊
天很冷,昨晚夜很凉。我在帐篷里辗转反侧,没有睡好。黑暗中,我摸摸索索拿到了最喜欢看的《解放军生活》,爬到了帐篷外边,抚摩着心爱的杂志,借助月光又把它翻了翻。再过几天我就得走了,离开绿色的军营,离开熟悉的部队生活,摘掉上等兵的军衔,去下军装上的领花……我真不愿意想这些,不知不觉,我泪流满面。我又钻进了帐篷,战友小张问我,王大彪,怎么哭了。我笑了笑,抱着沾满泪痕的《解放军生活》进入了梦乡。  这是20
期刊
北京,二炮机关大院操场上,红旗招展,口号阵阵,一个个威武整齐的方阵步履铿锵。这是二炮驻京公勤分队正在会操,像参加盛大军事活动一样,每一位官兵清澈的眼睛里都闪烁着青春的火花。  这支公勤分队人数虽不算多,任务却相当繁重:既要担负机关班车、首长专车、业务部门用车等任务,还要经常天南地北执行机动保障任务、参与首都军民共建活动。车队外出执行任务,往往要穿梭于闹市乡村、崇山峻岭、戈壁荒漠、草原林海之间,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