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实践探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74751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上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上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5.2%和86.8%,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得到更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体征等,缩短病程,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肺气肿有关的普遍性气道阻塞,特别是小气道阻塞,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该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且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2]。本文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患者的对比治疗,以及疗效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有男性41例,女性28例,年龄59-78岁,平均67.4岁;观察组有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58-80岁,平均6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肺功能指标等临床治疗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具体根据临床经验或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选取抗生素抗感染,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解痉平喘,10天为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进行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3g加入5%葡萄糖或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注射,10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1999年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指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判定标准为:①显效,7天内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胸部X片影像明显改善;②有效,7至10天内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胸部X片影像明显改善;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15.0作为统计学处理软件,技术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2 结果
  2.1 总体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5.22%和86.96%,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和FVC等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肺胀、喘证、咳嗽范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咳痰、胸闷等,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4]。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不愈会导致患者肺气虚耗,时间久了还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会出现气血不顺,气滞血瘀,使患者易生痰,痰瘀滞于气道,进一步阻遏气机,使气上下不顺,肺气胀满[5]。
  临床上传统采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确实在短时间内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若长期使用则会使患者出现耐受性[6]。而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痰瘀阻碍肺气引起的,治疗的关键应该在于化痰祛瘀。本研究中使用的血栓通是一种中成药针剂,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有明显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期肺血管多会出现微血栓,导致肺的血液循环障碍,使肺功能下降[7],而血栓通不仅能有效改善肺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还能改善肺功能,可有效缓解病症,降低病症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总体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内分泌功能,具有标本兼顾的功效[8]。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同时注射血栓通的观察组在总体有效率、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具有临床上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志楠,喻清和,潘俊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14(3):22-23..
  [2]李志英,阮威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2009,21(5):1040-1042.
  [3]冯玉麟,王岚.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难题[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4):315-318.
  [4]张农,周红卫.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72.
  [5]徐春生,严小凤,吴绪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34(8):20-21.
  [6]郭祝宽,于治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121-122.
  [7]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
  [8]范发才,赵凤达.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63-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惊厥患者,按其住院时间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同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其地西泮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儿治疗30min、1h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30min时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中药芍蓓注射术治疗痔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采用中药芍蓓注射术的68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内痔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看护34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仅能达到79.4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佳,总有效率可达97.06%。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采用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2例CCCI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组服用由中草药煎熬成的中药方剂,西药组服用尼莫地平和肠溶型阿司匹林,疗程均为 6周。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可达到96.0%。西药组总有效率是73.3%,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12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各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以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
期刊
摘要:目的 利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主要选取 2013年 1—12月到本院骨伤科进行骨伤疾病治疗的106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试验组病患采取中医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对病惠进行治疗,而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总有效率、骨伤科疼痛指标分数、药物有效时间、病患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对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性的应用常规剂量通便药物预防便秘。  观察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5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汤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0.6%),贫血、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23.5%),p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中风患者106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综合能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泰漱口液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泰漱口液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