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泰漱口液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黏膜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相对较多,临床上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含漱液;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
口腔黏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疾病类型也相对较多,常见的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扁平苔癣、疱疹性口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治疗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容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近年来,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1-62岁,平均年龄为39.3±1.2,病程在1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4.5±2.4年;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10-66岁,平均年龄为36.7±0.8岁,病程在1.2个月-6.5年,平均病程为4.2±3.1年。患者中,29例口腔扁平苔藓糜烂,16例慢性舌炎,31例复发性口腔溃疡,4例其他。研究中,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泰漱口液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每次使用1-2min口泰漱口液(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21104,20031201),患者漱口后不再使用其他药物,患者每天使用4-6次。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大青叶,10g黄芩,将这些药物水煎煮两次,并进行过滤、浓缩,然后向其中加入5g硼砂,之后将10g细辛,12g厚朴,10g佩兰等药物磨成粗粉,并加入乙醇进行浸泡,取出滤液放入5g薄荷、3g冰片,然后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并蒸馏,滤过、灌封、灭菌[2]。
1.3疗效标准
根据我国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相关疗效标准进行评定[3],具体如下:显效:患者疼痛、炎症等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糜烂、溃疡等得到缓解;有效:患者疼痛、炎症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糜烂、溃疡面积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患者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口腔黏膜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舌溃烂,声音嘶哑,舌体干裂,口干、口苦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从中医角度来说,口腔黏膜病属于“口疮”、“口糜”等范畴,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脾积热、外感邪热,从而导致患者虚火过旺,这种疾病多和患者的精神、免疫、感染等关系密切。近年来,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该洗漱液主要有: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厚朴、砂仁、冰片等药物组成。药物中金银花能够帮助患者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黄芩则能够帮助患者祛除肝火,对于脏腑火热所致之痈肿疔疮效果理想;而大青叶则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咽喉肿痛等患者效果理想;蒲公英则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口腔黏膜病等均有理想效果;细辛则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等疾病,能够调节人体精神和免疫;厚朴、佩兰、砂仁等药物则能够帮助患者行气、疏通血管等作用;硼砂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诸药共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状,避免患者反复。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4]结果类似。而根据现代药理有关研究结果显示[5]: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等多种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病菌,能够有效的抵抗病原生物,能够有效地减少炎性渗出,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将其运用于口腔黏膜病中效果极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根据本人经验:口腔黏膜病类型较多,且传统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上治疗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药物局部外用的作用。由于黏膜病病程相对较差,且很多患者损伤部位在外表,通过局部用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损伤部位,使得药物浓度迅速提高,从而缓解患者局部症状,促进患者溃疡等愈合。此外,患者使用中药含漱液药物还具备消肿、止痛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清洁患者口腔创面,避免患者反复发作。当前,我院及其他基层医院对于这点认识并不深刻,对于药物的使用时机、使用剂量等并不完全知晓,这种都需要我们医护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从患者临床症状等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中西医结合使用,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相对较多,临床上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22(2):9-12.
[2]王建凯,谷群英,王守儒.口康欣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5(4):93.
[3]王德飞,刘小伟,杨转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7例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8):497.
[4]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扁平苔藓(萎缩型,糜烂型)疗效评价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92.
[5]王建滨,戴青,葛化,等.西吡氯铵含漱液辅助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07,13(2):115.
关键词:中药含漱液;口腔黏膜病;临床效果
口腔黏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疾病类型也相对较多,常见的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扁平苔癣、疱疹性口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治疗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容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近年来,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1-62岁,平均年龄为39.3±1.2,病程在1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4.5±2.4年;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10-66岁,平均年龄为36.7±0.8岁,病程在1.2个月-6.5年,平均病程为4.2±3.1年。患者中,29例口腔扁平苔藓糜烂,16例慢性舌炎,31例复发性口腔溃疡,4例其他。研究中,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泰漱口液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每次使用1-2min口泰漱口液(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21104,20031201),患者漱口后不再使用其他药物,患者每天使用4-6次。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大青叶,10g黄芩,将这些药物水煎煮两次,并进行过滤、浓缩,然后向其中加入5g硼砂,之后将10g细辛,12g厚朴,10g佩兰等药物磨成粗粉,并加入乙醇进行浸泡,取出滤液放入5g薄荷、3g冰片,然后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并蒸馏,滤过、灌封、灭菌[2]。
1.3疗效标准
根据我国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相关疗效标准进行评定[3],具体如下:显效:患者疼痛、炎症等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糜烂、溃疡等得到缓解;有效:患者疼痛、炎症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糜烂、溃疡面积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患者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口腔黏膜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舌溃烂,声音嘶哑,舌体干裂,口干、口苦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从中医角度来说,口腔黏膜病属于“口疮”、“口糜”等范畴,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脾积热、外感邪热,从而导致患者虚火过旺,这种疾病多和患者的精神、免疫、感染等关系密切。近年来,中药含漱液在口腔黏膜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该洗漱液主要有: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厚朴、砂仁、冰片等药物组成。药物中金银花能够帮助患者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黄芩则能够帮助患者祛除肝火,对于脏腑火热所致之痈肿疔疮效果理想;而大青叶则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咽喉肿痛等患者效果理想;蒲公英则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口腔黏膜病等均有理想效果;细辛则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等疾病,能够调节人体精神和免疫;厚朴、佩兰、砂仁等药物则能够帮助患者行气、疏通血管等作用;硼砂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诸药共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状,避免患者反复。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4]结果类似。而根据现代药理有关研究结果显示[5]: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等多种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病菌,能够有效的抵抗病原生物,能够有效地减少炎性渗出,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将其运用于口腔黏膜病中效果极好,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根据本人经验:口腔黏膜病类型较多,且传统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上治疗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药物局部外用的作用。由于黏膜病病程相对较差,且很多患者损伤部位在外表,通过局部用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损伤部位,使得药物浓度迅速提高,从而缓解患者局部症状,促进患者溃疡等愈合。此外,患者使用中药含漱液药物还具备消肿、止痛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清洁患者口腔创面,避免患者反复发作。当前,我院及其他基层医院对于这点认识并不深刻,对于药物的使用时机、使用剂量等并不完全知晓,这种都需要我们医护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从患者临床症状等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中西医结合使用,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相对较多,临床上采用中药含漱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22(2):9-12.
[2]王建凯,谷群英,王守儒.口康欣含漱液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5(4):93.
[3]王德飞,刘小伟,杨转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7例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8):497.
[4]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扁平苔藓(萎缩型,糜烂型)疗效评价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92.
[5]王建滨,戴青,葛化,等.西吡氯铵含漱液辅助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07,1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