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将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学习体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为依据,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情境教学;微课教学;构建平台
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仍采用一味灌输式、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致被压制住,数学教学效果低下。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从而摒弃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先导,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情感根基和内在驱动力。尤其对于爱玩爱闹、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兴趣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场景和氛围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巧妙地设置生动、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重感官参与下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中,为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有五颜六色、标有不同序号的小球,小球以红、黄、蓝、绿、紫、白的順序依次排列,且标有从1到50的序号。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球的特征,观察小球的排列与它们本身颜色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出1到50之间的任一数字,并在学生说出后迅速将小球对应的颜色说出来。学生对这一举动充满了不解,纷纷询问其中的原因,我也趁机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开始了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如此一来,便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好地促进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二、运用信息技术设置微课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所在
微课是依托多媒体制作设计完成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它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灵活、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它能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将知识难点以灵活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难点的理解难度,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难点是正确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制作了相关知识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学习。在微课中,将同底等高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变过程生动地演示了出来,即以动画演示的形式展示了二者之间的切割、转化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二者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中底乘以高的含义所在,从而更好地化解了这一知识难点。如此一来,通过设置微课教学,使学生对教学中的难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高质量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便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包含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些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集知识环境、习题讲解和训练、教学资料等于一体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加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及灵活性,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活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教与学的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使数学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和完善。
例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前我就制作了相关知识的课件,并搜集了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教学资源和习题训练,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班级的邮箱中,让学生在课下自行下载并学习。同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及时进行辅导。如此一来,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数学教学课堂得以拓展和延伸。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摒弃传统框架的束缚,为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
[2]王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2016.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情境教学;微课教学;构建平台
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仍采用一味灌输式、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致被压制住,数学教学效果低下。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从而摒弃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先导,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情感根基和内在驱动力。尤其对于爱玩爱闹、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兴趣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场景和氛围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巧妙地设置生动、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重感官参与下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从而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中,为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有五颜六色、标有不同序号的小球,小球以红、黄、蓝、绿、紫、白的順序依次排列,且标有从1到50的序号。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球的特征,观察小球的排列与它们本身颜色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出1到50之间的任一数字,并在学生说出后迅速将小球对应的颜色说出来。学生对这一举动充满了不解,纷纷询问其中的原因,我也趁机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开始了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如此一来,便将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好地促进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二、运用信息技术设置微课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所在
微课是依托多媒体制作设计完成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手段。它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灵活、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它能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将知识难点以灵活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难点的理解难度,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难点是正确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制作了相关知识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学习。在微课中,将同底等高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变过程生动地演示了出来,即以动画演示的形式展示了二者之间的切割、转化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二者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中底乘以高的含义所在,从而更好地化解了这一知识难点。如此一来,通过设置微课教学,使学生对教学中的难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高质量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便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包含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些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集知识环境、习题讲解和训练、教学资料等于一体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加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及灵活性,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活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教与学的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使数学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和完善。
例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前我就制作了相关知识的课件,并搜集了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教学资源和习题训练,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班级的邮箱中,让学生在课下自行下载并学习。同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及时进行辅导。如此一来,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数学教学课堂得以拓展和延伸。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摒弃传统框架的束缚,为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2.
[2]王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