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引思,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学生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有助于他们合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数学内容。反之,若学生对数学概念把握不准确,则会带来认知上的误区,更会对后续学习产生负迁移。在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较少,概念形成自然成为他们学习概念的主要途径,这是一个形成、内化、建构的完整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学生的头脑中发生了什么,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思考的问题。概念教学不是“我说你听”式的告知,而是要学生一起实践、一起思考、一起分享,把“不可见”的思维用“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共同经历思维不断深化、达成一致的过程。下面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在观察操作中学会画角、做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于生活,抽象角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吗?
  生:因为红领巾有3个角。
  师:角是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谁能指一指红领巾的角在哪里?
  (学生尝试指角,指出3个角上尖尖的地方)
  师:他指的是角吗?
  生:是。
  师(隐去红领巾,留下3个点):这是角吗?
  生:这分明是3个点,到底应该怎样指角呢?
  (教师教学生指角的方法,学生再指一指红领巾的另外两个角)
  师:红领巾上有3个角,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
  生:数学书、三角尺、桌面、黑板。
  师:大家像刚才指的那样指一个角给同桌看一看。
  【思考】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指角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自发的诉求:到底应该怎样指角呢?此时,学生的眼睛里是充满期待的,教师再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娓娓道来,既简明易懂、生动形象,又将角的三要素(顶点、边、小弧线表示的区域)做了准确细致的描述,角的“样子”就在学生脑子里初步形成了,为接下来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做好铺垫。
  二、且行且思,认识角
  师:刚才我们指的都是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把三角板上的一个角描下来看一看。
  (教师把三角板教具固定在黑板上,开始画角,先画一条边,画一小段停下来)
  师:能一直画下去吗?
  生:不能,再画就过了。
  师:如果这个三角板和黑板都足够大,能一直画下去吗?
  生(迟疑):好像能。
  师:的确是可以的,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只画一部分来表示。
  (教师画好角后,三角板留在黑板上)
  师:如果老师把三角板拿下來,黑板上留下的这个角的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把你想象的图形画下来。
  (学生画好角,教师取下三角板)
  师:能拿下来了吗?老师画的角和你们画的角,哪儿像?
  生:我们画的和老师画的都有一个尖尖的点。
  师:这个点在角的图形里有它自己的名字,叫“顶点”。
  (教师板书:顶点)
  师:还有哪儿像?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它们也有名字,叫“边”。
  (教师板书:边,然后指着黑板上的角告诉学生:两条边夹住的这一部分就是角。通常在这里画一个小弧线做个标记,以后指角的时候就是指这条小弧线)
  【思考】从生活中的角到数学上的角,通过“说”“描”“想”“画”“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上的角”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眼前一步步显现、明朗起来的,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两个精准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边”“角”“弧线”的思考,也让学生的思维由“隐”到“显”,聚焦角的本质。“能一直画下去吗?”这个问题给学生种下了“无限长”概念的种子,为后面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做了铺垫;“老师画的角和你们画的角,哪儿像?”这个问题让学生的目光从1个角看到2个角、多个角,在自发地、不断地比较中认识角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特点。
  三、动手操作,再现角
  师:现在你知道角是什么样子了吗?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
  教师出示材料:小棒、吸管、绳子、钉子板和橡皮筋、圆纸片。出示操作要求:
  1.做一做: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单独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做一个角。
  2.指一指:和同桌指一指所做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比一比:哪组的方法最多?
  (学生做角,教师巡视,拍视频,同步展示)
  生:我用吸管一折,就得到了一个角。
  生:我用两根小棒做一个角。
  生:我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三角形,它有3个角。
  师:有没有围出更多角的?
  生:我围的四边形,它有4个角。
  生:我俩用棉线拉出了一个角。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松手,你俩会松吗?   生:不会,一松手线就弯了,就不是角了。
  【思考】经过前面的学习,角的“样子”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影像,此时做角既是提取角的表象过程,也是内化的知识外显的过程。在亲自动手“重现”角的过程中,学生再次加深了对角的组成及各部分元素特点的理解。同时,在小组合作中材料各异,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做成了角,学生感受到做角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而抓住知识的本质。采取比赛的方式,也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步步深入,内化角
  1.辨角
  师:小兔子听说同学们今天认识了角,它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
  (PPT出示)你们好!我想请角到家里做客,你能帮我判断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
  教师逐一呈现:
  师:为什么它们都是角呢?
  生:因为它们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
  师:这几个角听说可以去小兔家玩,可开心了,连蹦带跳的,还翻起了跟头(PPT演示这3个角转一转、跳一跳)。现在,它们还是角吗?
  生:是,因为还是有1个顶点和2条边。
  师:方向和位置都变了,没关系吗?
  生:没有。
  教师继续呈现下列图形:
  学生逐一辨析:弯的,没有顶点;有一条边是弯的;没有顶点。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帮小兔找到了角,还让这几个图形知道了它们为什么不是角。
  2.感受角有大有小
  师:3个角终于来到小兔家做客了。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下图这3个角,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有的张开得大,有的张开得小。
  师:像不像3张小嘴巴?谁最大?谁最小?你们比的是哪里?
  生:比的是它们张口的地方。
  师:也就是这3条小弧线画的地方,对吗?原来这3条小弧线不仅是角的标记,还在提醒我们要关注角张口的大小呢!张口大的,角就大;张口小的,角就小。
  (教师板书:大、小)
  【思考】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帮小兔找角”的问题情境。同样是练习,此时不是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有了明确的内需。然而,教师又不局限于解决问题。找角环节的“辨角”,让学生意识到“角”之所以为角,和其位置、方向没有关系,而只看其是否有1个顶点、2条边。如果说前面找角、数角都是依据其共同点,那么找完“同”再找“异”,就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的视角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将学生视角转移到“比大小”上,而“比的是哪里”“原来小弧线在提醒我们要关注角张口的大小”更进一步将角的本质巧妙地揭示出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饱含深意,也为下面进一步“比角”埋下伏笔。
  五、深入本质,理解角
  师:这是刚才这个同学用小棒做的角,它可以活动,也叫活动角。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2根小棒,拿出来,请你用它做一个活动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吗?你是怎么做的?
  生:让它的张口小小的。
  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吗?看哪里?
  生:角的张口。
  师:你能做一个和老师这个角一样大的角吗?
  师:能直接用眼睛判断吗?把你想到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提出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将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用这样的方法和同桌比一比谁做的角大)
  师:老师这里也有2个角,红角和蓝角,能看出谁大吗?
  (教师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屏幕上的2个角,发现一样大)
  师:可是蓝角不服气,它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得比你大!(课件演示角的边变长)它这样一长,就能比红角大吗?
  生1:的确大了,边变长了。
  生2:没有,它只是边变长了,张口还是原来那么大。
  師(问生2):你打算怎样说服生1?
  生2: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
  (教师演示,发现角没有变大)
  师:红角也很调皮,它喜欢唱反调,它说,你要长大,我要变小!(课件演示角的边缩短)红角真的变小了吗?
  生:没有,它的张口没有变。
  师:如果蓝角的边再拉长一点,红角的边再缩短一点,蓝角会不会就比红角大了?
  生:还是不会。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和张口的大小有关系。
  师:小兔还编了一首儿歌,你能帮它补全了吗?
  小小角,不简单,
  一个( )两条( )。
  想知我的大与小,
  只看( )不看( )。
  【思考】在比角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活动角这个媒介,让学生的感知由表象逐步深化,由操作中的所见所得,逐步过渡到屏幕上的所见所想,再进一步深化到头脑中的所思所悟,且行且思,学思结合,学生在层层递进中感受到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最后,教师巧妙地用儿歌收尾,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通过补儿歌练习对角的知识进行了精准提炼。
  六、拓展延伸,发现角
  师:数字0到9你们一定不陌生吧?大家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生:印度人,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师:可是你们一定猜不到,阿拉伯数字一开始创造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想看看它们最初的模样吗?
  (教师出示下图)
  师:有没有找到我们今天认识的角?分别有几个角?
  师:猜猜看,数字4会有几个角?
  生:4个。
  师:数字是几竟然就有几个角,好玩吗?
  师:5、6、7、8、9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老师留给你们课后自己去数一数,好不好?
  师:同学们,数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数学世界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要想知道更多,老师送你们一个法宝——阅读!
  【思考】这节课学习的是角,和数字本来是沾不上半点关系的。然而令学生没有想到的是,数字中竟然也是藏着角的。教师挖掘出的数学文化带给学生的触动也是最大的,从而给学生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阅读。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已经在学生心里播下了数学阅读的种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进入三年级,从写话到习作,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与跨越。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配合。三年级的习作让许多学生心生畏惧,感到无所适从。《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何带领学生顺利起步,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写作自信心,完成从写话到习作的跨越,是一线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写作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叶圣陶
期刊
【设计理念】  《在柏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第3篇课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来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学习这篇课文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含蓄深刻,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过阅读《在柏林》认识微型小说的文本特点并掌握阅读微型小说的策略,是编者的意图,也
期刊
谢称发,小学特高级教师,赣州蓉江新区师训工作负责人,赣州市优秀教师,赣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绿叶谦韵”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江西省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研究成员。  多次参加省市级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曾受邀在全国多地做教学风采展示,获“特别奖”与“创新奖”。4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年来应邀做教育专题讲座200余场。  
期刊
一、远去的童心  依稀记得童年時  那段朦胧的记忆  广阔田野里无拘无束追逐嬉戏  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  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  儿时的想法是多么古怪稀奇  时时处处都有自己的小欢喜  ——忆童年  不知在什么时候,童年已经远去,童心也已销声匿迹。整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摸爬滚打的我已经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心底的皱纹比眼角的还深。在成人世界里,一切都是理性的、有规有矩的,用《小王子》中的一段
期刊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能助推我们快速成长。  近期我就遇到了一本这样的好书,它是李志欣校长的最新力作《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我工作的第六个年头,迷茫与困惑不断,只怕要进入职业倦怠期了,李校长这本书如期而至,阅读它让我收获颇多。  一、阅读,成为一个会
期刊
“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想去寻死!”  “生活和学习压力太大,想去寻死!”志翔在他第一本日记里发泄他内心压抑已久的痛苦。  刚教毕业班,我心里想: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又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萌芽阶段,内心世界复杂多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和疏导,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会影响一生。那么,我怎样才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呢?我想到让学生写日记,写日记既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又能助我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以便取
期刊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8701273600  电话:010-58022100-62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100191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址:http://www.ywztxx.com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在每个年级的上册安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
期刊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棵大树常年造福人类,最终却被人类“杀戮”的故事,表达出了作者对大树的惋惜,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层思考和判断。这篇文章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长于叙述和描写,少有议论,形象生动,读来意味深长。自然而然,笔者就选择了情境教学的方式切入文本。  一、赏读诗歌,激趣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原创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学生热烈鼓掌) 
期刊
时光流逝,沧桑巨变。她紧跟着新中国的脚步,笃定前行,七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由胜利走向胜利,由辉煌走向辉煌!  她就是江西教育传媒集团!  江西教育传媒集团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前身为江西教育期刊社,创办于1950年。自创办之日起,她立足于红土地,宣传党的教育思想,为赣鄱师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七十年,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集团由原先仅有的《江西教育》,不断开枝散叶,到如今拥有《江西教育》《
期刊
一、现象  “可能性”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这节课时,很多教师都会做抛硬币实验,让学生体验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说明概率的大小。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如下的教学过程:学生分小组抛硬币,以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一个抛,一个记录,当抛了10次后,各小组汇总,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得到结论:每抛一次硬币,正面和反面都有可能出现。从每一个小组统计的结果来看,正面和反面的次数相差可能会比较大,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