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结合,助推学生“信腕信口”式习作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称发,小学特高级教师,赣州蓉江新区师训工作负责人,赣州市优秀教师,赣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绿叶谦韵”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江西省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研究成员。
  多次参加省市级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曾受邀在全国多地做教学风采展示,获“特别奖”与“创新奖”。4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年来应邀做教育专题讲座200余场。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愁”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在教师的启发之下想好了要写的内容,写出来也往往或假大空,或堆砌辞藻。其实,遵循法则,轻松引导,让习作成为学生具有主体性的“自我表现”,是可以打破习作教学的尴尬的。鼓励学生“信腕信口”式写作,可以矫正作文教学中的不自然的主题先行、点明意义、堆砌辞藻(所谓“好词好句”)等毛病。不过,让学生“信腕信口”,并不代表放任不“导”。讲究策略的“导”,恰恰可以助推学生更好地“信腕信口”。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心愿”习作指导为例——聊、读、写、评: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次习作,请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心愿”是一个宽泛的习作范围,可以选择的材料很多。那么,如何让学生“信腕信口”式表达,笔者设计了四个梯度,多维结合,有序推进。
  一、聊“愿”,链接生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习作教学应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宜过分强调价值取向。习作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无论内容的选择,还是主题的升华,都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抒发他们的真实情感。为此,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一个链接生活聊“愿”的环节,让学生回归生活并找回初心,打开话匣,轻轻松松随意聊。
  教师抛出话题: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在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各种各样的愿望。如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沙漠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白衣天使、太空飞人;爸爸能有更多的時间陪伴自己;残疾人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爱;给流浪狗安个温暖的家……在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选择一个埋藏已久或最想实现的心愿与同桌交流。初聊过后,激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强烈的愿望?聊得兴起时,教师再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你准备怎样实现这个愿望或这个愿望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围绕话题“心愿”,由同桌到小组,由小组到全班,让学生沉浸在“心愿”的生活世界里,兴致勃勃地聊,无拘无束地聊。此聊,是链接生活的倾吐,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有话题,有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聊“愿”这一环节,看似无心插柳,实则是在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遵循习作教学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的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欲望,为学生的“信腕信口”式创作(写“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读“愿”,搭设写“愿”的支架
  从阅读的角度理解习作教学,有人这样形容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系:“阅读是藤,习作是瓜。”的确,阅读和习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读和写从来就不分家。读中悟写,读中道写,读中学写,读中积累,对小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习作起步训练的最扎实有效的方式。莫先武教授认为,典型范文阅读是前提,写作技能解读是核心,模仿写作与反复训练是保障。他认为,学生习作前阅读典型范文,一方面可以进行写作技能的讲解,让训练有法可依、有本可循,降低学生学习与实践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的阅读技能与文本解读能力。
  因此,读“愿”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选择同龄人的范文,在教师的引领下,小组合作自主阅读,再逐步引向技能阅读,通过技能阅读牵引,让学生习得“信腕信口”表达心愿的方法,搭设支架,助力写“愿”。
  教学中,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4人小组,把课前搜集的写心愿的优秀文章发给各小组,由各小组长领着阅读。之后,共同完成阅读构思表。(此表实为写“愿”的内容支架)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相机为学生搭设写“愿”的技巧支架,如下图。
  读“愿”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借助范文的“示范”功能教学,达到欣赏、模仿、分析、启发等作用,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把事件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上述四篇同龄人“信腕信口”式的典型范作,无论是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还是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示范作用。习作教学,阅读是根——劳于读书,逸于习作。读“愿”环节,教师宏观把握读“愿”与写“愿”之间的“产业链”,顺藤摸瓜——解码习作技能,先读后写、以读导写、读中学写。为学生后一个环节——写“愿”搭起了支架。
  三、写“愿”,“信腕信口”式表达
  “信腕信口”式表达就是要鼓励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寻常事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只要“有所感,有所悟”都可以收于笔下。没有了束缚,学生的习作热情方能被激发。
  教师出示习作要求:
  教师播放歌曲《种太阳》。这首歌是不是引起了你很多美好的回忆呀?小姑娘的愿望是种太阳,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在第一环节聊“愿”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呈现“心愿”构思图表:
  学生确定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以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写‘愿’思路聊吧”。依据学生的信口“碰撞”,教师加以梳理。   教师出示聊吧贴士:
  ★写心愿,立意要新颖。一定要写属于自己的真实愿望。真事才能写出真情,真事才能有独特的感受,真事才能打动人心。
  ★记叙故事的话。要重点叙述让你有所触动的情节,通过刻画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加以渲染,从而表达真情实感。
  ★这次习作,我们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你要写的内容适合哪种表达方式,你就选择哪种表达方式。
  此刻,学生的写“愿”思路已打开,写什么、怎样写,顺着读“愿”环节解读的习作技能,以及搭设的习作支架,全由学生信笔驰骋,无须干扰。
  四、评“愿”,交流自己的感受
  习作评价,不能只限定于教师与习作之间,把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往往会忽视习作者(学生)的情感與需要。新理念下的习作评价,在淡化统一、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应体现多元评价,把评价定位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创造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充满生命活力的评价环境。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要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学会较为宏观地评价自己的习作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设计评“愿”这一环节,旨在以评促写,评写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评“愿”步骤:自评—他评—师评。
  自评(第一评“愿”主体):学生反复自读习作,对照“心愿”习作评价星级图表,从读中增强语感,梳理思路,发现不当之处,从书写、标点、遣词造句到文意,让学生拿起红笔一一评改,并要求学生自我评星级。对自认为满意的,可以画上一张笑脸,在精彩的地方画上一个“!”,这一环节属于个体活动,不过多地受时间限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评改习惯。
  生评(第二评“愿”主体):由习作者与三名成员组成四人小组,小组成员优劣搭配,让一人当小组长,由本人读自己的习作,其他三人用心倾听。小组长结合“心愿”习作评价星级指标,组织小组成员依次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提出评改意见。习作者与小组成员多向互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评改习作的能力。(由于是课堂,此处不提家长评“愿”)
  师评(第三评“愿”主体):课中,直面评“愿”。自荐、小组推荐与教师选荐的作品,由小作者上台朗读,教师面评面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习作。
  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们倡导人性化的绿色评价。即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尊重学生的“心愿”——“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做到“作文”与“做人”并育,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表达,学会做人。<E:\杂志\江西教育B版\2020年\2020江教版12B\多维结合-3.tif>
  习作来源于生活。本次习作,让学生“信腕信口”,倾诉心愿。教师通过聊“愿”、读“愿”、写“愿”、评“愿”四个环节(如上图),多维结合,指导学生感知、品悟、提炼、分享生活。聊、读、写、评,先聊后写,以读促写,评写相融,皆成律度。自己的心愿当属真实,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放飞心灵,驰骋想象,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在教师的记忆深处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磨课历程,磨课磨的是思考力,是教育智慧。当一堂课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取得日臻完美的效果时,当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学习状态空前高涨时,我们的一切困难都将烟消云散,化作甜美的记忆。  “分数的意义”是一堂经典课,很多成功的案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将这堂经典课上得有数学味呢?我们要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层次一,分数是一个数吗?它从哪里来?层次二,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期刊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的任务,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天地人》的识字教学为例,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改进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感受识字的乐趣,增进对汉字文化的了解,提高识字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听“仓颉造字”的故事,了解汉字起源的浪漫神话  上课伊始,笔者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有汉字
期刊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信息差理论,教师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语篇教学,从解锁信息差、架构信息差、挑战信息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期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差;语篇教学;语言能力;真实语境  践行语篇教学已成为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更高的追求,教育也备受人们关注。而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更需要全面发展、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是基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
期刊
围棋也称为“弈”,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兴国县第六幼儿园将围棋课程作为学校园本课程进行研究与开发。学校结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将围棋教学定位于“游戏化教学”,认真梳理、制定了围棋特色课程的目标,梳理出“游戏化学围棋”的教学模式:故事激趣—围棋认知—操作实践—儿歌梳理—游戏巩固。幼儿园将围棋课程与幼儿五大领域“语言、艺术、健康、科学、社会”课程有效融合。  乐在“棋”中,“棋”
期刊
在風光旖旎的星江河畔,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巍然矗立,那就是婺源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条件和卓越的办学业绩,使之成为婺源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现有教学班62个,师生30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上饶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德育为首、行为规范、质量为本、全面发展”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識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知识,使他们将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下面结合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案例  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在复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出示问题:一辆汽车[25]小时行18千米,平均1
期刊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小学生怎样学习小说?按照小学生的习惯,一般是关注生动的情节内容,很少有学生关注作品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很少有学生去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这样学习小说,收获往往有限。学习一篇小说,要想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除了必须找出小说中相应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还要通过对
期刊
进入三年级,从写话到习作,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与跨越。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配合。三年级的习作让许多学生心生畏惧,感到无所适从。《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何带领学生顺利起步,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写作自信心,完成从写话到习作的跨越,是一线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写作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叶圣陶
期刊
【设计理念】  《在柏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第3篇课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来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学习这篇课文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含蓄深刻,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过阅读《在柏林》认识微型小说的文本特点并掌握阅读微型小说的策略,是编者的意图,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