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在柏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第3篇课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来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学习这篇课文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含蓄深刻,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过阅读《在柏林》认识微型小说的文本特点并掌握阅读微型小说的策略,是编者的意图,也是紧扣“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掌握小说阅读策略的途径。
【教学目标】
1.借助情节和环境了解小说为了表现战争主题,在选择材料、设置结局上的方法与作用,感受小说构思的巧妙。
2.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车厢内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意思,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过程】
板塊一:温故知新,走近战争
1.通过对《桥》《穷人》两篇小说的学习,同学们觉得在读小说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教师指名回答,相机出示:
2.今天我们学习的微型小说《在柏林》(教师出示课题)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与战争有关。说到战争,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哪些画面?(师生互动)
3.你们刚才说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与画面,文中有没有出现?(生:没有)那,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主题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借助已学的方法学习文章。说到战争,学生头脑中就会想到很多血腥的画面,通过与文中内容对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二:阅读故事,厘清事件
研学任务一: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
思考途径:请同学们参考《桥》的情节,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和《桥》一样,都是微型小说,不到400字,但构思精巧,内容上有蓄势和铺垫,情节上有意想不到之处。用小标题概括,旨在让学生厘清小说的情节,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三:品读故事,感受战争
研学任务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来战争是场灾难。
思考途径: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
1.神态描写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从两个小姑娘的“嗤笑”和“傻笑”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提示:这两个小姑娘很幼稚,不谙世事、懵懂无知,缺乏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
2.语言描写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细读这两句,你在“一、二、三”的背后读出了什么?
要点提示:老妇人失去儿子的痛苦以及对战争的控诉。
②联系课文,体会小说两处写老妇人数数的原因和目的。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①指导朗读,体会老人说话的语气:越是平常,越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②补充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3.环境描写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是一处环境描写,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也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人们不禁要问:车上怎么都是妇女和儿童,健壮的男人到哪里去了?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①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静”,这两次“静”有什么不同?
要点提示:第一次“静”是外在的,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第二处“静”是内在的,老人的话触动了现场每个人的心灵,具有震慑人心的作用。
②你怎么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静得可怕”,到底怕什么?
要点提示:人们陷入了对战争的反思,反思这场战争的残酷、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
③读读这句话,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伤痛。
【设计意图】在阅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感受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懵懂无知的小姑娘们与神志不清的老妇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感受人物形象。
板块四:阅读链接,比较异同
1.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火印》中也有一段描写战争的文字,大家读读看,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①课件出示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2.总结:与《火印》相比,《在柏林》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描写了一节普通的车厢、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生活事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一个家庭的家破人亡反映出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把战争对每个普通人、每个普通家庭造成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火印》是用语言把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场面直接呈现在大家面前,惨烈的景象与文中的生活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让大家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同样是表现战争的残酷,《火印》是直接描写,《在柏林》是侧面描写,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到,遭受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普通家庭。
板块五:交流分享,总结提升
1.这篇小说短小精悍,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从侧面反衬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与心灵的伤害,在表现战争这一主题上,含蓄深刻,发人深思。特别是事情的结局,令人震撼,出人意料。说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欧·亨利”式的结尾,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总结:战争中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人都要承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平的生活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啊!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习时抓住这种急转直下的独特效果,引导学生感悟其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柏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第3篇课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来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学习这篇课文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含蓄深刻,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过阅读《在柏林》认识微型小说的文本特点并掌握阅读微型小说的策略,是编者的意图,也是紧扣“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掌握小说阅读策略的途径。
【教学目标】
1.借助情节和环境了解小说为了表现战争主题,在选择材料、设置结局上的方法与作用,感受小说构思的巧妙。
2.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车厢内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意思,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教学过程】
板塊一:温故知新,走近战争
1.通过对《桥》《穷人》两篇小说的学习,同学们觉得在读小说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教师指名回答,相机出示:
2.今天我们学习的微型小说《在柏林》(教师出示课题)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与战争有关。说到战争,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哪些画面?(师生互动)
3.你们刚才说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与画面,文中有没有出现?(生:没有)那,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主题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借助已学的方法学习文章。说到战争,学生头脑中就会想到很多血腥的画面,通过与文中内容对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块二:阅读故事,厘清事件
研学任务一: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
思考途径:请同学们参考《桥》的情节,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和《桥》一样,都是微型小说,不到400字,但构思精巧,内容上有蓄势和铺垫,情节上有意想不到之处。用小标题概括,旨在让学生厘清小说的情节,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板块三:品读故事,感受战争
研学任务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来战争是场灾难。
思考途径: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
1.神态描写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从两个小姑娘的“嗤笑”和“傻笑”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提示:这两个小姑娘很幼稚,不谙世事、懵懂无知,缺乏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
2.语言描写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细读这两句,你在“一、二、三”的背后读出了什么?
要点提示:老妇人失去儿子的痛苦以及对战争的控诉。
②联系课文,体会小说两处写老妇人数数的原因和目的。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①指导朗读,体会老人说话的语气:越是平常,越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②补充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3.环境描写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是一处环境描写,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也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人们不禁要问:车上怎么都是妇女和儿童,健壮的男人到哪里去了?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①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静”,这两次“静”有什么不同?
要点提示:第一次“静”是外在的,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第二处“静”是内在的,老人的话触动了现场每个人的心灵,具有震慑人心的作用。
②你怎么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静得可怕”,到底怕什么?
要点提示:人们陷入了对战争的反思,反思这场战争的残酷、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
③读读这句话,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伤痛。
【设计意图】在阅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感受人物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懵懂无知的小姑娘们与神志不清的老妇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感受人物形象。
板块四:阅读链接,比较异同
1.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火印》中也有一段描写战争的文字,大家读读看,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①课件出示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2.总结:与《火印》相比,《在柏林》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描写了一节普通的车厢、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生活事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一个家庭的家破人亡反映出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把战争对每个普通人、每个普通家庭造成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火印》是用语言把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场面直接呈现在大家面前,惨烈的景象与文中的生活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让大家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同样是表现战争的残酷,《火印》是直接描写,《在柏林》是侧面描写,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到,遭受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普通家庭。
板块五:交流分享,总结提升
1.这篇小说短小精悍,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从侧面反衬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与心灵的伤害,在表现战争这一主题上,含蓄深刻,发人深思。特别是事情的结局,令人震撼,出人意料。说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欧·亨利”式的结尾,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总结:战争中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人都要承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平的生活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啊!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习时抓住这种急转直下的独特效果,引导学生感悟其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