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体育教育,它属于一种精神文化,具有创新性和直观性,它使得师生之间的接触变得广泛,学生参与活动也更加积极踊跃,成为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因此,该文将会对体育教育做具体介绍,包括内容和形式,还会涉及校园文化的组成结构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解释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地位 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a)-0103-02
  1 体育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1.1 体育课
  体育教学的基础就是体育课程教学的设置,是以锻炼大学生身体为目的,通过教师给学生传授的动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来增强体魄,借助科学合理的锻炼,完成有组织,有纪律的体育教育任务。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之后,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有利于下一步项目的井然有序进行。
  1.2 体育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在反复的练习和斟酌中完成的,体育习惯也可以说是体育教育在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学习规定的早操、运动会以及其他体育比赛或是体育社团等的组织形式。体育习惯的内容是丰富的,体育自身的魅力吸引着不少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体育习惯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选择空间也很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资质的人群学习和挑选,起到了体育教学的因材施教特点。体育教学对塑造学生个性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体育竞赛
  学校联赛、运动会、学校马拉松比赛等活动都是学校常见的体育教育活动的延伸。学生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参加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越挫越勇的精神,在克服体育运动的各个困难后,形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运动中的成就感和乐趣都能对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体育精神。
  1.4 体育节
  体育节作为一种极受广大师生热爱的体育文化活动,凭借着自身独特的时代特征和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了。体育节,就是在与意义的日子举行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活动面向全校师生,旨在培养体育素质提高文化素养,也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2 校园文化的组成结构
  校园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校园这个大环境,将师生集合起来到一起形成的校园活动基本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校精神文化,是课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过硬,思维方式也自成一体,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都让校园文化变得有内涵,有看点,实际上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自发形成并自觉创造的,受到社会生活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双重影响,在现代意识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也是能够反映大学生心态的精神现象。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负责传承文化,发展学术。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治学态度,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环境、校规校纪、师生行为。第一,物质环境就是学生直接感触到的校园环境,直观性很强。第二,校规校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办学体系。第三,师生行为。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最直接体现校园文化的莫过于师生行为。师生行为能具体反映校园风貌,包含师生言谈、教学成果、班风、校风、学风等。
  3 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3.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完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一大战略。体育教育不只是体育课这么简单,他还涉及早操、课间操、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内容。有人说,通过体育教育可以看出一所学校的风气,从这个风气不但能够反映体育本身,还能反映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师生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说,体育活动是一种可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
  3.2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端
  体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开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满足其他条件所必须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其他文化活动的进行,更不要说什么顺利开展了,即便是活动已经开展,也很难取得成就。
  3.3 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渠道
  体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魄,促进他们体育精神的养成、体育竞争意识的提高,不但可以发展校园文化,还能推动其他校园文化的顺利进行。比如:学校开展运动会,学生不但能够提高体育实力,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组织纪律也将得到彰显,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4 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这一学科包容性极强,蕴含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容,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实施体育教学是通过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体育教育这一课程为校园文化建设开拓了另一方天地。
  4.1 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
  时代给学生朝气,青春给了学生魅力,学生对生活是充满着憧憬和好奇。学生的精神、情感、生活以及学习都将得到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凭借体育活动的有趣和娱乐,不但可以充实校园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倡各种健康行为,文明习惯,促进人们养成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优秀校园精神,推动校风建设,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发展。
  4.2 提高校园文化的社会性
  首先,校园活动可以和社会交往相互交融,攫取社会文化中的精华,进而发展校园文化。其次,校园体育活动社会性比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向社会学习,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不但能够了解社会,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4.3 传承校园文化
  随着社会大发展,深化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新兴的校园环境。良好校园环境也能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斗志,热情昂扬的兴致。校园体育活动为提高学生的才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园体育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信息、社会信息、实践信息,这些信息都凭借着独特的连续性和时代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校园文化能够传承和发扬。
  5 结语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体育教育,有利于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增强体魄,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以后,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育和校园文化互相融合,运用新研究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教育中去,保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4):159-160.
  [2] 白宽宽,韩露.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资讯,2011(16):200.
  [3] 杨宇辰.体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413.
  [4] 魏培雨.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4(8):309,311.
其他文献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文化之一,人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播继承。中学体育课的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武术修为,也影响武术运动在中学的普及和发展,因此提高武术课教学效果,对于武术运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论述影响中学武术课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发展中学武术教学提供新思路,提高武术课教学水平,推动武术运动在中学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交通控制和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的组成部分,而交通流预测特别是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城市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系统的基础。由于缺乏交通量
为了解决路由器报文转发中路由查找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在分析了路由器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典型IP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枝trie树的改进路由查找算法。在多分枝trie树中
为了实现仪器仪表数字信息快速识别,提高科研与生产效率,系统采用了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具体先将信息预处理,进行噪点消除,进行字符阈值分割将图像细化,对信息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利用形态学与"定位取值"相结合方法对信息进一步细化分类,从而完成信息识别。通过利用VHDL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信息识别"定位取值"法准确度较高,研究对象阈值分割较好,且算法容易实现,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提高整个系统信息识
摘 要: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的场景和活动内容,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接受不同的体验,从而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拓展训练课程,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达到了训练心理素质的目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拓展训练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分析其开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 拓展课程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针对视频监控领域的需求,采用TI公司C6000系列DSP芯片TMS320DM642作为核心处理芯片,搭建了一套基于B/S网络结构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包括多路视频采集、多路视频本地显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对南宁市边坡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