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不认命,就死磕”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无不称赞“惊艳”,该片成为了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导演饺子一夜成名。该片之所以会“爆”,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幕后饺子的死磕精神,成就了该片。
  一个剧本66稿
  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早年爱绘画,大学学医,半路改行,2015年决定做——哪吒。他想做一部全新的片子,不想重复1979版《哪吒闹海》,希望打破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成见——国产动画不是只给小孩子看个热闹的,同样能够用深刻的主题,能有所思有所得。他设定与原来的哪吒是灵珠转世相悖,改成魔丸投胎。他笔下的哪吒,调皮捣蛋,四处作妖,是一个人见人嫌的魔童。故事还完全摒弃1979版反抗父权、自刎而死的设定,父母也变成有着现代育儿观念的操心爹妈,这些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开始故事比较虚,不断地丰富,那中间故事被不断重构,他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我们如今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故事是第66稿,和第一稿比改动超过了50%。
  一个形象100版
  在人物设计上,饺子和团队前后综合了各种人物形象,或可爱或搞怪的哪吒形象,饺子认为“既然哪吒是魔丸转世,那魔丸长得阳光可爱、人见人爱,算什么魔丸呢?”于是形象美艳艳、萌哒哒,不符合剧本剧情,枪毙;形象符合要求,却没有个性的,枪毙;有自己的特点,却没有“坏坏的感觉”,枪毙……经过近乎疯狂的创作,毙掉100多个方案后,整个团队到后期,工作制996都是奢侈,基本全是007,春节也只有三天假。在团队濒临崩溃时,一个黑眼圈、塌鼻子、雀斑脸还长着一口令牙醫头疼的鲨鱼牙的哪吒让饺子眼前一亮:“就是他!”饺子认为,“这样的哪吒恰恰最符合电影的中心思想,‘打破成见,扭转命运’。”最终选择了这个哪吒,颠覆了此前哪吒所有的荧幕形象。为了让观众喜欢上这个妖魔化的哪吒,于是又加上1000 的面部细节控制点,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哪吒。
  一个镜头六个月
  在饺子对画面近乎偏执的追求下,片中每一个镜头平均要经过几十遍的打磨才通过。哪吒“又痞又坏”的双手插裤腰动作,第一版,本是手插口袋,但饺子总觉得哪不对,查找文献后,发现古人的裤子很少有口袋,于是选择了手插裤腰代替。对于剧中非主角的其他人物,饺子也都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单单那幅《山河社稷图》,光是画草图,就画了两个多月,想象力突破天际。这是个长镜头,也做了四个多月才做完。放映时许多观众直呼过瘾:“这哪里是什么《山河社稷图》,这是搬了一座‘东方版迪士尼’直接放你家里。”配音也是如此,一遍不行,那就来十遍,一句话配上一百遍那是常事。电影里有一句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台词。天劫前,哪吒告诉父母:“今天是我生辰,都不许哭哦。”配音演员叫吕艳婷,她是一位有着十年执教经历的专业配音老师。就这一句,配了五十多次,最后是抓住了“丑丑的声音”这个关键词,才达到饺子心中的效果。
  一个特效逼疯人
  很多成品做出来饺子不满意,就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换。因为饺子本身就是技术出身,什么特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他心里门儿清。负责制作申公豹的特效师,为了这一个镜头,磨了两个月也死活没有把那几秒钟做到让饺子满意,眼看就要“吐血”了,只好辞职走人。很多特效师,感觉饺子特啰嗦,事特多,要求极为苛刻。很多特效公司,自从接了《哪吒》的活,离职率陡然上升。饺子只好再找外包,结果发到新的一个公司,正好就是那个特效师跳槽去的那个公司,然后那个特效公司的老板说:“申公豹咱们还是交给你吧!”那人大叫:“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没辙了,只好坚持把那个镜头给磨出来了。哪吒和敖丙牵手那段几十秒的特效镜头,打磨5个月的时间,换了多家特效公司。《哪吒》起初一共制作了五千多个镜头,是同类动画的3倍多,饺子狠心删到只剩两千多个,他优中选优,留下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饺子敢于碰硬、较真,死磕到底,终于出类拔萃,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也迎来了自己的动漫片时代。
  (编辑
其他文献
盲目地跟從
期刊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黄叶萧萧,西风疏窗,那一句淡淡的“当时只道是寻常”饱含多少幽怨惆怅,足令落花无语,流水难言。时光如水,逝去的不光是韶华,还有韶华中的人、事、物。  1912年冬天,刚刚中学毕业的周瘦鹃和年轻美丽的务本女校的学生周吟萍相识了。多年后,当两人都已至白发暮年,恐怕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相识,最终涅成那句“当
黄叶风中纷飞  苍凉地歌舞  小草在路边干枯  蜷缩着身子,打量着  散漫的脚步  田野一派沉静  红红火火的光景  要等待明年了啊  那村庄,那小河  笼着薄暮  仿佛一幅安详的画图  停步——放眼  寥廓的天地间  小路静默地绵延  向着那岁月的深处  夜来听雨  夜来听雨  说不清什么样的心绪  曾经的相遇别离  追寻和进取  回首恍如一场梦  一出戏剧  ——默默无语  人生行旅  几多酸
苍山,听起来很美,是我故乡的名字。那里不产酒,更不藏酒,但家家必有两口窖。一口是祖传的井窖,用来贮藏红薯;一口是临时搭的棚窖,用来贮藏白菜。有了这两口窖,便如同藏了至宝,过冬才有底气,日子才算殷实。  记事起,老房后山就有一口井窖,张开大口在山野静寂着。母亲天天嘱咐年幼的我别靠近,说窖里住着长虫。我最怕长虫,便躲得远远的,避开了被窖吞下的危险。不知祖上哪辈开掘了这窖,年年秋季经父亲清理干净后,就被
黄土地像被千军万马踩踏过,铁板一般,又经风刮日晒,简直要赶跑最后一滴希望。这就是我们的庄稼地,我们就在这里活。  轭和绳索在耕牛的脖子上“嘎吱嘎吱”响,耕牛脖子上的皮褶子朝后压了一层又一层。耕牛左右两侧的长绳,自木轭至铁犁,紧绷得简直要冒出火花,不时地吱吱尖叫,弹出一小股一小股的尘土。我曾经害怕这两股长绳会被挣断,伸手摸了摸它们,抚慰它们的紧张和艰辛,手指头却被烫了一下,慌忙缩手——这样的一根长绳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去商场购物的人,却很喜欢看人家的橱窗,尤其是在那种并不繁华的林荫道上。在徐徐的微风吹拂中,悠闲地沿着街道走,一家家慢慢品味路边橱窗里的展示,想象这样的布置,出于店主什么样的心情,或有着怎样的故事,就好比一幕幕人生的小电影,瞬然定格。  它们是导演,也是舞台;而我,既是观众又是编剧。  名牌服饰店的橱窗里永远有美丽精致的模特,她们一律有着冷艳的眼神与高傲的姿态,睥睨天下看破红尘般,有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无事生非的人和事。而无事生非所导致的悲剧,常常令人唏嘘不已。  莎士比亚写过一部名为《无事生非》的话剧,其中讲述了十五世纪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克劳狄奥和希罗互生爱慕,终于走向婚姻殿堂。可在婚礼上,心生嫉妒的王族约翰无事生非、捏造谗言,致使克劳狄奥上当受骗,以为希罗是不贞洁女子而当场侮辱她,差点置希罗于死地。无事生非之害,由此可见一斑。  无事为何会生非?关键就在于无事
一直以来,人们都被蓝色的神秘和美丽所吸引,尤其那被誉为理想之蓝、绝对之蓝的“克莱因蓝”更是几乎主宰了整个艺术世界,成了一道孤绝而闪亮的风景。人们沉浸和迷失在蓝色的明净和空旷之中,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缔造“蓝色狂想曲”的男神——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  1928年4月28日,伊夫·克莱因出生在法国尼斯的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喜欢具象艺术,母亲喜欢抽象艺术。但他偏偏从小就没有表现出对艺术特别的兴趣,他
西班牙马克里小镇,远离闹市,没有几家饭馆,因为这儿居住的大多是土著人,他们喜欢待在家里吃饭。  因此,小镇上的生意门可罗雀,仅开的几家饭馆也是惨淡经营。  有一家叫“开心快乐”的餐馆,老板叫可特,是从巴塞罗那过来的生意人。他小时候来过这个地方,觉得这儿的旅游资源丰富,开家饭馆一定可以生意红火,可是事与愿违,他也面临关门的危险。  2015年3月,可特重新整顿后的餐馆开业了,他打的旗号竟然是:不用金
在《浮生六记》里,沈三白和芸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闲情雅趣,把平淡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夏夜,三白留蚊子在帐内,慢慢地向它们喷烟,使其在烟雾中飞鸣冲撞,看上去像鹤唳云端,使人欣然称快。  荷花初开时,晚含苞而晓开放。芸娘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雨水之类)泡之,香韵尤绝。  七夕节,夫妇俩在“我取轩”赏月: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