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将翻译列入考试范围,但翻译教学仍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时间,教材与教师。有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翻译知之甚少。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大学英语翻译教育的现状,国外的汉语学习热潮,重点阐述当前英语翻译教育的使命,以此引起大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全面重视。
【关键词】英语 翻译教学 汉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10-03
翻译是是阅读与接受的中介,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桥梁。尤其是文学翻译,人们赋予其更高的审美要求和语言技巧。傅雷、朱生豪、叶君健、李霁野等大家的翻译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阅读。其汉语炉火纯青,英语游刃有余,两种语言在能工巧匠的手下结合成人类文学的经典。可见,翻译教学会直接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1 英语翻译教育的现状
著名翻译家、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学者王振国说:“一边是全民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一边是中国翻译人才高达95%以上的缺口,快速发展的外语教育难以满足翻译人才的需要。”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中国无人问津诺贝尔奖,关键原因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一语道出了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的尴尬事实。中国外文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欣已见怪不怪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往往抛开了语言这门学问中真正的东西,变成了纯粹应付考试了。”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文,但接受的教学方法却始终不变。大学英语设置近年才有了翻译这个科目,然而翻译中的细分科目却根本没有,学生没有受到正规的翻译训练,翻译出的东西不知所云。
中国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戈宝权翻译奖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办的CASIO杯翻译竞赛并称为我国三大翻译竞赛。然而这三大主要面向青年翻译人才的比赛却译文粗糙,缺乏艺术性与文学性。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CASIO杯翻译竞赛评委黄源指出,“中文表达实在难以令人恭维”。首届CASIO杯翻译竞赛的最高奖被新加坡人姚登南获得,他的胜出不在翻译的准确度上,而在自然、清新的中文表达。而我国很多参赛者的答卷则充斥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平台”等等僵死的、新八股式的语言,原作特有的美感与艺术气息在这样的语言冲击下荡然无存。
2005年2月28日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在“央视论坛”就四、六级考试改革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四级考试成绩能否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人作过实验。一个班的学生,做四级考试时,可得70-80分,拿同一篇阅读文章,划出几句让学生译成汉语,才得30-40分。四级考绩是猜对的还是读懂的,不就一目了然了吗?由此可见,我们的英语学习热并没有使学生的翻译水平有所提高,反而出现不尽人意,不可思议的状况。相对于全球的汉语热,我们应该有所反思。
2 全球汉语热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价。2007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内罗毕孔子学院叫菇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汉语回答胡主席的提问,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时下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世界通用的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人数连年创记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大多攻读汉言。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中文。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台湾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3 翻译的使命
现实的严峻与尴尬已经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一方面我们在狂热地学英语,却没有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没有培养出能将英语熟练应用于实践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汉语教育却被无情地冷落了,以至于我们大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有的到了汗颜的程度。如果要给出一味良药的话,确立翻译的重要地位,普及翻译理论及实践教学应该是当务之急。
3.1 保护文化多样性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快,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势头,关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将“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提高到事关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和世界和平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而要维护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个首要条件。翻译便是承担这项历史使命的重要媒介。就英汉翻译来说,我们要研究英语言与文化,同时要对汉语有很深的造诣,通过翻译这座桥梁,把两种语言分别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这样既保留了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底蕴,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3.2 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翻译界及教育界对翻译理论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翻译理论教学的作用、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确立翻译的重要地位可以逐渐解决大家在教学方面的分歧。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理论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培养其将翻译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异同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对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语言深层内涵,从而在学习时能够充分注意到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英汉语言对比的基本认识、英汉语言模式的线性序列——语序特色的区别、英汉汉句子扩展机制对比、英汉篇章结构对比、英汉转换生成机制及实际转换过程、翻译写作技巧等等。在翻译实践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要翻译准确,就要对翻译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风俗人情、等有所了解,这一学习过程无疑会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语言是国家文化依存的命脉。英语重要,汉语同样重要。要完成英汉互译,没有扎实的汉语功底是不可想象的。这会迫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汉语修养,同时重视母语语言文化学习和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相结合。只有提高学生双语的驾驭能力才能使学生翻译出符合英语文法的英语以及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汉语。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与汉语的比较学习,以达到正确理解和精确表达的目的,无形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探索汉语的本质、结构、内涵及风韵。久而久之,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汉语言及文学修养已有了骄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范武邱、张琦:《本固方能枝荣》, 《中国翻译》2004 年第1 期。
2 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 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2000 年第1 期。
3 穆雷: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年第3 期。
4 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5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6 尤洪芸:《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初探》,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Vol.18No.3
7 陈昌勇、 高蕾: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年 04期
【关键词】英语 翻译教学 汉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10-03
翻译是是阅读与接受的中介,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桥梁。尤其是文学翻译,人们赋予其更高的审美要求和语言技巧。傅雷、朱生豪、叶君健、李霁野等大家的翻译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阅读。其汉语炉火纯青,英语游刃有余,两种语言在能工巧匠的手下结合成人类文学的经典。可见,翻译教学会直接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1 英语翻译教育的现状
著名翻译家、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学者王振国说:“一边是全民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一边是中国翻译人才高达95%以上的缺口,快速发展的外语教育难以满足翻译人才的需要。”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中国无人问津诺贝尔奖,关键原因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一语道出了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的尴尬事实。中国外文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欣已见怪不怪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往往抛开了语言这门学问中真正的东西,变成了纯粹应付考试了。”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文,但接受的教学方法却始终不变。大学英语设置近年才有了翻译这个科目,然而翻译中的细分科目却根本没有,学生没有受到正规的翻译训练,翻译出的东西不知所云。
中国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戈宝权翻译奖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办的CASIO杯翻译竞赛并称为我国三大翻译竞赛。然而这三大主要面向青年翻译人才的比赛却译文粗糙,缺乏艺术性与文学性。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CASIO杯翻译竞赛评委黄源指出,“中文表达实在难以令人恭维”。首届CASIO杯翻译竞赛的最高奖被新加坡人姚登南获得,他的胜出不在翻译的准确度上,而在自然、清新的中文表达。而我国很多参赛者的答卷则充斥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平台”等等僵死的、新八股式的语言,原作特有的美感与艺术气息在这样的语言冲击下荡然无存。
2005年2月28日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在“央视论坛”就四、六级考试改革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四级考试成绩能否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人作过实验。一个班的学生,做四级考试时,可得70-80分,拿同一篇阅读文章,划出几句让学生译成汉语,才得30-40分。四级考绩是猜对的还是读懂的,不就一目了然了吗?由此可见,我们的英语学习热并没有使学生的翻译水平有所提高,反而出现不尽人意,不可思议的状况。相对于全球的汉语热,我们应该有所反思。
2 全球汉语热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价。2007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内罗毕孔子学院叫菇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汉语回答胡主席的提问,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时下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世界通用的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人数连年创记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大多攻读汉言。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中文。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台湾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3 翻译的使命
现实的严峻与尴尬已经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一方面我们在狂热地学英语,却没有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没有培养出能将英语熟练应用于实践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汉语教育却被无情地冷落了,以至于我们大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有的到了汗颜的程度。如果要给出一味良药的话,确立翻译的重要地位,普及翻译理论及实践教学应该是当务之急。
3.1 保护文化多样性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加快,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势头,关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将“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提高到事关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和世界和平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而要维护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是个首要条件。翻译便是承担这项历史使命的重要媒介。就英汉翻译来说,我们要研究英语言与文化,同时要对汉语有很深的造诣,通过翻译这座桥梁,把两种语言分别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这样既保留了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底蕴,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3.2 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翻译界及教育界对翻译理论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翻译理论教学的作用、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因此,确立翻译的重要地位可以逐渐解决大家在教学方面的分歧。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理论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培养其将翻译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异同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对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语言深层内涵,从而在学习时能够充分注意到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英汉语言对比的基本认识、英汉语言模式的线性序列——语序特色的区别、英汉汉句子扩展机制对比、英汉篇章结构对比、英汉转换生成机制及实际转换过程、翻译写作技巧等等。在翻译实践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要翻译准确,就要对翻译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风俗人情、等有所了解,这一学习过程无疑会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语言是国家文化依存的命脉。英语重要,汉语同样重要。要完成英汉互译,没有扎实的汉语功底是不可想象的。这会迫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汉语修养,同时重视母语语言文化学习和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相结合。只有提高学生双语的驾驭能力才能使学生翻译出符合英语文法的英语以及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汉语。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与汉语的比较学习,以达到正确理解和精确表达的目的,无形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探索汉语的本质、结构、内涵及风韵。久而久之,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汉语言及文学修养已有了骄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范武邱、张琦:《本固方能枝荣》, 《中国翻译》2004 年第1 期。
2 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 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2000 年第1 期。
3 穆雷: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年第3 期。
4 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5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6 尤洪芸:《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初探》,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Vol.18No.3
7 陈昌勇、 高蕾: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年 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