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本课选自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中的第三课。本课重点介绍宗教思想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影响,以及大众通过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来触动自我心灵,从而达到内心的安慰。学生对宗教美术作品了解不深,教学中如果单从画面的形式、造型来分析,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教学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只有将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艺术享受。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宗教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怎样有效地通过宗教作品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了解宗教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这类题材作品内涵的理解,掌握带有情感走进宗教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美术作品的深度解读,达到与艺术家的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美术作品,但是更注重把具体的作品与该作品所属宗教的特有的美术样式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这种宗教的整个美术样式有个相对完整的印象。
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宗教遗迹,就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母题的延续性。其次是它们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探讨变化的原因。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尽量以启发式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把一些宗教本生故事拿到课堂与学生分享,但教师一定要把故事或资料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
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讨论,引出课题
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师提问:“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请你说说世界上有哪些宗教呢?”大家很快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课堂气氛逐渐调动起来。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组图片当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教师出示圖片,见图(1-2)。学生看了以后马上说出图中的人物都在拜佛,课堂气氛开始高涨。紧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请你说说他们拜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教室里开始“吵闹”起来,有人说保佑,有人说祈祷,有人说安慰等等,把课题一下子引了出来。教师板书:心灵的慰藉。教师进一步阐述本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佛教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感化大众的心灵。大家一边聆听佛教音乐,一边浏览课文,让学生对佛教美术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效方式的提问,不断激发学生对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美术的兴趣。通过图片欣赏目的是让学生逐渐了解大众对佛教的崇拜从而达到内心精神世界的寄托。
二、感知作品,触动心灵
本课重点阐述佛教艺术通过壁画和雕塑作品来感化大众的心灵。首先要让学生对佛教的起源有所了解。如教师提问:“佛教起源于中国吗?”学生回答:“印度”。教师接着问:“请同学们说说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学生开始讨论,气氛又开始热闹起来,有人说唐代,有人说汉代,教师加以总结。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佛教在当时为什么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呢?”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所以很难表达清楚。于是教师多媒体呈现四个关键词如科技、思想、社会、统治阶级供学生参考,在教师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
佛教的艺术存在形式有很多,成就最高的要数中国的石窟艺术,要让学生熟知中国有名的四大石窟艺术。如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中国有哪四大石窟艺术呢?”学生回答:“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在这里四个石窟艺术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课例重点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敦煌的地理位置。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在敦煌开凿如此浩大的石窟艺术,与其说当时的工匠、画家创造出规模宏大的石窟艺术,不如说是大众对佛教艺术心灵抚慰的一种表达方式。
师生一同走进敦煌莫高窟,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见图(3-4),让学生感受敦煌莫高窟灿烂辉煌的佛教艺术,这些艺术可谓中国美术的经典宝库。在欣赏壁画艺术和雕塑作品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风格样式及色彩运用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为什么要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作品来取代文字表达呢?”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这与当时老百姓的识字水平有关,为了感化更多的佛教大众,通过壁画艺术和雕塑作品更加直观明了,同时通过图像视觉语言的广泛传播更能激发民众对佛的崇拜,更加坚定大众的意志,以达到佛教的传播目的。
教师出示图片《尸毗王割肉贸鸽》、《九色鹿》这两幅壁画作品,见图(5-6),师生一起交流分析。这里教师重点讲述《尸毗王割肉贸鸽》这幅壁画作品,因为学生对这幅作品了解甚少,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鉴赏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肯定会被壁画作品所呈现的佛教精神所折服,更何况当时的大众在欣赏这些壁画作品时内心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壁画艺术的风格演变,尤其到隋唐更加引人入胜。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壁画作品,见图(7-9)。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壁画作品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讨论,课堂气氛再次活跃。教师加以引导,逐渐引入到壁画艺术的不断本土化,与印度早期传入的壁画已经有着很大的区别。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唐代壁画人物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更多的菩萨形象,在风格样式、色彩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如唐代的“画圣”吴道子创造了“吴带当风”的风格样式。同时菩萨形象也有早期的男性贵族化形象过渡到唐代那种婀娜多姿的美女形象,壁画艺术不断本土化。可见当时的统治阶级用自身的形象来塑造佛、菩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大众崇拜佛,达到统治的目的。
雕塑艺术的本土化,用比较式鉴赏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出示印度笈多佛头和卢舍那大佛,见图片(10-11)。叫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示印度弥勒佛与中国弥勒佛的区别,见图片(11),重点交流雕塑艺术也同样本土化,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人观赏的样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壁画和雕塑作品在风格样式,色彩运用上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佛教艺术给大众带来的重要影响,同时穿插故事情景的描述,让学生更能理解大众通过佛教艺术达到内心的慰藉,折射出佛教艺术在中国的精神蔓延。
三、课后拓展,有效提升
请你研究余姚的宗教雕塑有哪些?以及它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结束语:佛教美术用视觉语言传达了佛教的精神要义,犹如释迦牟尼拯救苍生的双手,抚慰着亿万信众虔诚的心灵。
(余姚市第二中学 浙江宁波)
本课选自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中的第三课。本课重点介绍宗教思想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影响,以及大众通过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来触动自我心灵,从而达到内心的安慰。学生对宗教美术作品了解不深,教学中如果单从画面的形式、造型来分析,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教学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只有将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艺术享受。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宗教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怎样有效地通过宗教作品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在宗教流行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了解宗教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这类题材作品内涵的理解,掌握带有情感走进宗教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美术作品的深度解读,达到与艺术家的共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中国宗教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现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美术作品,但是更注重把具体的作品与该作品所属宗教的特有的美术样式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这种宗教的整个美术样式有个相对完整的印象。
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宗教遗迹,就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母题的延续性。其次是它们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探讨变化的原因。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尽量以启发式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把一些宗教本生故事拿到课堂与学生分享,但教师一定要把故事或资料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
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讨论,引出课题
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师提问:“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请你说说世界上有哪些宗教呢?”大家很快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课堂气氛逐渐调动起来。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组图片当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教师出示圖片,见图(1-2)。学生看了以后马上说出图中的人物都在拜佛,课堂气氛开始高涨。紧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请你说说他们拜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教室里开始“吵闹”起来,有人说保佑,有人说祈祷,有人说安慰等等,把课题一下子引了出来。教师板书:心灵的慰藉。教师进一步阐述本堂课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佛教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感化大众的心灵。大家一边聆听佛教音乐,一边浏览课文,让学生对佛教美术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效方式的提问,不断激发学生对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美术的兴趣。通过图片欣赏目的是让学生逐渐了解大众对佛教的崇拜从而达到内心精神世界的寄托。
二、感知作品,触动心灵
本课重点阐述佛教艺术通过壁画和雕塑作品来感化大众的心灵。首先要让学生对佛教的起源有所了解。如教师提问:“佛教起源于中国吗?”学生回答:“印度”。教师接着问:“请同学们说说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学生开始讨论,气氛又开始热闹起来,有人说唐代,有人说汉代,教师加以总结。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佛教在当时为什么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呢?”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所以很难表达清楚。于是教师多媒体呈现四个关键词如科技、思想、社会、统治阶级供学生参考,在教师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
佛教的艺术存在形式有很多,成就最高的要数中国的石窟艺术,要让学生熟知中国有名的四大石窟艺术。如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中国有哪四大石窟艺术呢?”学生回答:“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在这里四个石窟艺术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课例重点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教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敦煌的地理位置。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在敦煌开凿如此浩大的石窟艺术,与其说当时的工匠、画家创造出规模宏大的石窟艺术,不如说是大众对佛教艺术心灵抚慰的一种表达方式。
师生一同走进敦煌莫高窟,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见图(3-4),让学生感受敦煌莫高窟灿烂辉煌的佛教艺术,这些艺术可谓中国美术的经典宝库。在欣赏壁画艺术和雕塑作品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风格样式及色彩运用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为什么要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作品来取代文字表达呢?”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这与当时老百姓的识字水平有关,为了感化更多的佛教大众,通过壁画艺术和雕塑作品更加直观明了,同时通过图像视觉语言的广泛传播更能激发民众对佛的崇拜,更加坚定大众的意志,以达到佛教的传播目的。
教师出示图片《尸毗王割肉贸鸽》、《九色鹿》这两幅壁画作品,见图(5-6),师生一起交流分析。这里教师重点讲述《尸毗王割肉贸鸽》这幅壁画作品,因为学生对这幅作品了解甚少,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鉴赏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肯定会被壁画作品所呈现的佛教精神所折服,更何况当时的大众在欣赏这些壁画作品时内心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壁画艺术的风格演变,尤其到隋唐更加引人入胜。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壁画作品,见图(7-9)。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壁画作品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讨论,课堂气氛再次活跃。教师加以引导,逐渐引入到壁画艺术的不断本土化,与印度早期传入的壁画已经有着很大的区别。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唐代壁画人物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更多的菩萨形象,在风格样式、色彩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如唐代的“画圣”吴道子创造了“吴带当风”的风格样式。同时菩萨形象也有早期的男性贵族化形象过渡到唐代那种婀娜多姿的美女形象,壁画艺术不断本土化。可见当时的统治阶级用自身的形象来塑造佛、菩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大众崇拜佛,达到统治的目的。
雕塑艺术的本土化,用比较式鉴赏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出示印度笈多佛头和卢舍那大佛,见图片(10-11)。叫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示印度弥勒佛与中国弥勒佛的区别,见图片(11),重点交流雕塑艺术也同样本土化,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人观赏的样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壁画和雕塑作品在风格样式,色彩运用上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佛教艺术给大众带来的重要影响,同时穿插故事情景的描述,让学生更能理解大众通过佛教艺术达到内心的慰藉,折射出佛教艺术在中国的精神蔓延。
三、课后拓展,有效提升
请你研究余姚的宗教雕塑有哪些?以及它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结束语:佛教美术用视觉语言传达了佛教的精神要义,犹如释迦牟尼拯救苍生的双手,抚慰着亿万信众虔诚的心灵。
(余姚市第二中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