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感和手感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具体表现为:看得懂,读不出;听得懂,说不出更写不出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既包括语感能力又包括手感能力。
  语言一旦成为人们的习惯,使之脱口就能说出,一眼就能看出,一听就能悟出其含义,这就形成了语感。
  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
  1、利用朗读法培养英语语流感
  我国英语界老前辈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早晨一起,学生们就在屋外,树下,千遍万遍地讀……不到半年,舌头听使唤了,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所以,英语语感和朗读是分不开的。疯狂英语的创使人李阳先生说:“如果你每天朗读英语,英语的节奏就会逐渐渗透到你的身体深处,你的语感就会越来越好。”所以,朗读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上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小学生好动、争强好胜,模仿能力强、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不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如:模仿录音跟读,开火车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接龙读、感情读等。但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还应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在课外向家长发送朗读作业,让家长监督,让孩子在早上,在晚饭后的空余时间里,进行大声朗读,快速朗读和反复朗读的练习,每天坚持20~30分钟。在朗读过程中加强英语的语调、节奏、语流、音律等反复训练,刺激学习者特有精神元。久而久之,通过多读、熟读、反复读、大声读,快速读和模仿读提高对材料所做出反应的敏锐度和习惯程度,将朗读范文的言语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语言。
  2、直呼式英语法培养语音感
  语音感是对语气、语调、节奏、语流的感觉。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的马承老师说,呼式就是淡化名称音强化音素,直接读出它在单词中的读音。如bag(书包)不读作为[bi: ei dvi:]直呼b[b] a[A] g[∧]→bag[bAg],因此培养语音感的关键是直接拼,直接读,自然地拼,出声地读,及时地将所拼语项放在言语交流中去应用,这样就使所拼语项在交流中的语流中自然而然地从音境中溢出,达到“听音能写、见词能读、一听就明、一读就懂”的状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竭力使这种教学达到最优化,使语言材料本身的语感因素与小学生在言语交流中获得的语感经验发生碰撞,从而激起新的语感经验。
  3、利用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培养语义感和语法感
  ⑴在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习者营造语境,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利用图片,情景提示,精神安排大量的有趣的听读训练,创造多听多读的机会。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有听和读的习惯养成了也就逐步培养出了英语语感
  ⑵将英语句法词法知识用于听说训练中从而提高语法感,
  教师可通过三种练习来训练:拼读练习、句型练习、情景交际练习。进行过句型、情景、句法相结合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小学生都会有一种判断句法是否规范的直觉。例:I am a student。句法规范,人们会产生一种合乎句法的语感。因此,在听说读写中训练句法也是可以培养句法感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手感也是很重要的,而且与培养语感是相辅相成的。语感和手感的培养能使人形成一种“超记忆思路”,形成深沉的记忆能力。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手感呢?
  1、“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养成勤读写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生词时,强调口到、手到,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写,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形成手感。当嘴里念出单词,手里也就自然写了出来,从而扫清学英语的第一大障碍:生词关。
  2、“本不离身,笔不离手”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
  不管是在课上是在课下,让学生随时积累有关英语方面的知识,这样沉淀得多了,积累地多了,自然英语就简单易学了。
  3、“词连成句,句连成篇”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
  教师要把在课堂上输入给学生的语言信息、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语言的书写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连成短文,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以背诵默写的方式让学生记下来,增加语言积累,使语言输出更规范,写作时会信手拈来。例如:冀教版第七册课文第17课,关于季节,语言优美,对学生今后关于景色描写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应该让学生记下来。Winter is cold.Snow lis white.Spring is warm and rainy . The flowers bloom. The Summer sun is hot. What a hot ,sunmy day!Fall is cool .The wind blows the leaves off the trees.
其他文献
新世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语文教学理念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任重道远。做为教师,我注意到下面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终日处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不愿意
现代社会对人才标准作了重新的界定,合作能力是人才重要的特征;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不仅能扩大教学的空间,节省教学的时间,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合作交流还能给学生更多的
【摘要】对于现在的教学方式,读、写相结合的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们的学习文章为载体,然后在学习过后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个关于写作的锻炼,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把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在一块,然后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学是尤其重要的。当在语文的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归纳分析进一步推进学生们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在现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这个年龄的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兴趣却能对他们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人说---兴趣是英语学习之母。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就需多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一个人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一种内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