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乐动,打造小学器乐教学新天地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加强实践与创造,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美国著名音乐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的那样: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器乐教学呢?
  一、结合精选曲目,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愿意学习乐器并不断前进的源泉。小学生只有对器乐产生兴趣并保持这种热情,才能具备好好学习的欲望,进而认真听讲、主动探究,配合教师完成器乐教学,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始终是音乐课程的基本宗旨。器乐教学是通过乐曲的练习来进行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精选合适的曲目,帮助学生进行器乐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选取适合学生器乐练习、符合美感要求、学生喜爱的曲目
  练习曲目是学生经常要接触的,要想让学生在练习中真正得到进步,就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练习曲目:首先要遵循器乐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规范,适合学生在练习时使用;其次要符合审美需求,要节奏流畅、旋律优美、易学易奏,学生在享受愉悦美感的同时增强学习器乐的信心;再次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乐曲,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曲打击学生的学习欲望。只有选择正确适合学生的曲目,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器乐练习,也才能取得练习实效。
  (二)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选择乐曲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对比较难懂的事物接受能力不强,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实际来选择乐曲。初期曲目的选择由小到大、由短到长,从三个音、五个音到七个音,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易于学生接受。比如教学“竖笛”时,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熟悉竖笛,讲解竖笛的构造、演奏姿势、运气方法等,再掌握从“7”到“1”的指法,然后从《小星星》开始练习,《粉刷匠》《卖报歌》再到《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从简单的曲目开始练习,逐渐加深难度,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掌握知识,“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获得自我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进而保持学习激情,不断努力学习,学习效率自然提升。
  二、结合视唱教学,激活创造性思维
  视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读谱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正确地唱出歌曲,这在器乐教学中,尤为重要。一般的视唱教学时,学生不熟悉旋律,很难准确把握音高、音准,而器乐则能帮助学生读谱,让学生比较准确地掌握音乐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视唱听音能力,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激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视唱曲作为节奏练习,然后用竖笛、口琴进行视奏,在掌握了音高音准概念后再进行视唱,就能水到渠成。比如,学习歌曲《对鲜花》时,曲调为 2/4 拍。
  师: 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 菱.角│开 花儿│在水│里─│
  师: 什 么 呢 │開 花儿│像 木│耳─│
  生: 凤.仙│开 花儿│像 木│耳─│
  这里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和唱准,教师可以用琴先演奏一遍,让学生对音高有所把握,然后进行视唱,唱奏结合能使学生轻松把握音准,唱准附点四分节奏 “×. ×”。结合器乐进行视唱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节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要想学好音乐,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而言,节奏训练包含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觉能力等基本内容,而器乐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准、节奏等。在器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将器乐与节奏训练结合在一起,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以节奏训练促进学生对器乐技巧的掌握,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夯实了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简谱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七个音节是七级台阶,从下而上是do、re、mi、fa、sol、la、si。假设你在按照一定的节奏上台阶,一节一节地不断上升,用琴演示出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升高,就能让学生对“音高”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既能掌握音高的概念,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矿泉水瓶子装上沙子,做成简易的小沙锤,来演奏×× ×××的节奏,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合欣赏教学,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学会”和“会学”并重,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师生都想高质量地完成欣赏教学,但是如果仅靠听觉来欣赏音乐作品的内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可能很难领会作品的真味。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结合乐器演奏完成欣赏教学,让学生情绪饱满地进行演奏,完全沉浸在音乐中。这样,学生一边演奏一边感受作品的韵味,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下,学生能够积极启动思维,发挥想象,亲身感受旋律的情感和音乐的内涵,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对于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大有助益。比如,学习《牧笛声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乐器吹奏《牧羊女》,在舒展、流畅的旋律中体会抒情、柔美的意境,学生感受到了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自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总之,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重视器乐教学,不断探索、研究器乐教学的新方法,发挥器乐教学的重要作用,用乐器触动学生的心灵,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水源泉,让孩子的心能随着器乐而动,在音乐的新天地里尽情徜徉。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摘 要】引导“学困生”写好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大难题,因此,转化“学困生”的写作态度,消除它们的“作文心理障碍”,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学困生”作文心理障碍表现为自我封闭、冷漠自卑、紧张畏难等等。“学困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诸多,主要是教师批评多,鼓励少;教师指导模式化;写作数量不足。根据原因探究,笔者提出预防“学困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几种对策:先模仿,后提高;赋予学生成就感;严要求,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极为重要,所以成语的学习应放在一贯的语文学习中。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对成语不能有一点的放松。掌握了一定的成语知识,还需要一些考试的技巧,了解考试的内容,在复习中要多思考多总结,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语的来源,要多查工具书,搞
曾几何时,社会对语文课堂倍感失望——本来可以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却一潭死水,究其原因与教师魅力有关。  下面从学术的角度,论述一个语文老师要怎样才有魅力。  一、以德示人,展人格魅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把德视为最高智慧。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以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是进行快速阅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要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准确了,由于其他内容都是为这个主旨服务的,了解并掌握一些方法即可。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
摘要:强师德,铸师魂,做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是当前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铸就教师心灵的一片净土,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对社会和教师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师德 师魂 师德建设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说:“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
新课改之下的探究式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