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旅行”是现代教育新提出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研学旅行是以旅行的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地域的景观与文化,依托集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将研学旅行与高中语文教育相结合,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围绕研学旅行的内涵与理念展开研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重点探讨研学旅行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研学旅行;高中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4
最新的国家课程方案倡导学校在课程中充分借助社会教育资源,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这也给研学旅行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学旅行”是集体旅行的一种尝试,是加深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的社会体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要求,“研学旅行”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能推动教学的深度发展,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将语文教材中描写的相似的地域文化及习俗进行“研学旅行”,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在体验中深化学生的研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生活及社会的认知能力。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研学旅行”又可以称作“研学旅游”“教育旅游”,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对这一词没有统一的表述,其具体概念至今还存在争议。大众普遍将“研学旅行”定义为在教育部门及学校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计划与安排,以班级或学校集体组织学习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园外进行体验式学习。通常意义上,我们将“研学旅行”看作一种出游活动,让学生通过外出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活动中一边求知,一边玩耍,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游中有学,行中有思”,把课堂搬出学校,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将丰富的人文知识融入语文教学
“研学旅行”这一词是在我国古代游学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出来的,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化内容,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古人的人文情怀。研学旅行能够将学生带入实践环境中亲身感受,让学生体会先贤人格魅力,品读其中的丰富文化知识。学校根据区域地方特色、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学科的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博物馆、教育基地、历史遗存、民族村落等。在与平时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民族和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参与感,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和经历。
(二)将语文课程与体验式研究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文化体验
“研学旅行”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性教学名词,2014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首先提出这一词的定义: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内外学习:课内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开展参观体验式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眼界,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多种不同方面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中通过“体验式研究学习”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触摸真实的历史与文化,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促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观念引入现代教育。它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将生活与书本知识连接起来,在教学中不能造成只会学习,不会运用的现象。高中语文知识要走出课堂,不断探索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将课本所学内容在实践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目的。
(三)开展语文课程与生活相结合的研学内容
研学旅行在高中教育中被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弥补当前高中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同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实现語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语文教学不再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让学生走进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中,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这对高中生而言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学习体验。有言论认为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理论层面教学,生活素质教育得不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部分薄弱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的关键性因素。研学旅行之所以在提出后不久就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刚好可以弥补当今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使较弱的实践教学得到提高,进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学不再停留在课堂的理论层面。因此,在研学旅行中,教师要注重“研学”与“旅行”并重,学生在旅行中通过一次次生活体验、感知和反思来建构知识。研学旅行有活跃气氛、资源多元的特点,加深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更易于明确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四)研学旅行内涵与语文教材相结合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不能脱离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根据高中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与能力制定的,所以,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将研学旅行作为辅助,能提升研学旅行的效果。只有先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然后再走出课堂,学生才能拥有学习的能力,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课堂外的文化知识。研学旅行涉及内容较多,要将教师与学生纳入其中,使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状态,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研学旅行中渗透语文学科,能使语文教学更具生活化和人情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材料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在研学旅行还没有完善并贯彻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现更直观的事物,进而实现课程目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但都不如研学旅行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和深刻的感知和体验,而且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感知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但是研学旅行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有人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教学效果且会影响学生正常语文教学的进程,面对社会上的这种舆论,相关教育部门需采取一定措施,比如在语文教材中强调研学旅行的重要性,让研学旅行活动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联,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促进和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以此证明这一教学活动并不是无用的举措。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研学活动的质量。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可以体会生活的艰辛,有利于其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同时需要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比如,在进行民族区域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各类“民族风情园”开展研学旅行,实地考察各民族的生活情况,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等特点,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依照新课程标准,研学旅行之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活动并高度重视学生探索与研发过程。积极推行研学旅行可以强化学生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
(五)研学旅行内涵与语文写作相结合
当学生完成研学旅行活动后,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体验、总结等形式的写作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比如写游记、总结、报告及日志等。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不断丰富写作形式。因为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在整个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语文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有相同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将研学旅行活动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实际上研学旅行就是将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从教室搬到室外和大自然中,让学生发现和感知自然变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学习的写作形式进行学习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实践探索的能力也能得到巩固和提升。现在的学生缺乏写作的元素和源泉,写作没有真实经历的基础,因此写作能力无法提升,更有甚者将别人写作的经历生搬硬抄为自己的经历进行写作,文字空洞体现不出作者的真实情感,而研学旅行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深入大自然,亲自体验、发现自己情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将所思、所感写进文字,避免胡编乱造,改变空洞没有情感的文字写作现状。在研学旅行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文字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研学经历,将所见、所思、所感都记录下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要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簡单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引导学生认知世界,研学旅行可以完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梳理和总结教材中的内容,将教材与研学旅行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形式连接起来,将表面的文字教学内容通过旅行传授给学生,将教室搬进大自然,将教材内容变换为学生的旅行经历及学生对自然的所见和所感,在研学旅行中,可采用书画比赛、朗诵比赛、调查研究、文思创作等形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在社会自然中发现和探索问题,积极思考和研究,感受人文历史文化、自然规律变化等。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虹燕.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7(9).
[2]李树民,刘丽平.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7(9).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侯永海(1971.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材教法研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高中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4
最新的国家课程方案倡导学校在课程中充分借助社会教育资源,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这也给研学旅行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学旅行”是集体旅行的一种尝试,是加深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的社会体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要求,“研学旅行”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能推动教学的深度发展,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将语文教材中描写的相似的地域文化及习俗进行“研学旅行”,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在体验中深化学生的研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生活及社会的认知能力。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研学旅行”又可以称作“研学旅游”“教育旅游”,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对这一词没有统一的表述,其具体概念至今还存在争议。大众普遍将“研学旅行”定义为在教育部门及学校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计划与安排,以班级或学校集体组织学习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园外进行体验式学习。通常意义上,我们将“研学旅行”看作一种出游活动,让学生通过外出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活动中一边求知,一边玩耍,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游中有学,行中有思”,把课堂搬出学校,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将丰富的人文知识融入语文教学
“研学旅行”这一词是在我国古代游学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出来的,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化内容,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古人的人文情怀。研学旅行能够将学生带入实践环境中亲身感受,让学生体会先贤人格魅力,品读其中的丰富文化知识。学校根据区域地方特色、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学科的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博物馆、教育基地、历史遗存、民族村落等。在与平时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民族和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参与感,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和经历。
(二)将语文课程与体验式研究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文化体验
“研学旅行”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性教学名词,2014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首先提出这一词的定义: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内外学习:课内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开展参观体验式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眼界,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多种不同方面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中通过“体验式研究学习”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触摸真实的历史与文化,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促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观念引入现代教育。它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将生活与书本知识连接起来,在教学中不能造成只会学习,不会运用的现象。高中语文知识要走出课堂,不断探索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将课本所学内容在实践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目的。
(三)开展语文课程与生活相结合的研学内容
研学旅行在高中教育中被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弥补当前高中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同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实现語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语文教学不再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让学生走进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中,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这对高中生而言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学习体验。有言论认为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理论层面教学,生活素质教育得不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部分薄弱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的关键性因素。研学旅行之所以在提出后不久就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刚好可以弥补当今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使较弱的实践教学得到提高,进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学不再停留在课堂的理论层面。因此,在研学旅行中,教师要注重“研学”与“旅行”并重,学生在旅行中通过一次次生活体验、感知和反思来建构知识。研学旅行有活跃气氛、资源多元的特点,加深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更易于明确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四)研学旅行内涵与语文教材相结合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不能脱离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根据高中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与能力制定的,所以,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将研学旅行作为辅助,能提升研学旅行的效果。只有先立足于语文课堂学习,然后再走出课堂,学生才能拥有学习的能力,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课堂外的文化知识。研学旅行涉及内容较多,要将教师与学生纳入其中,使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状态,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研学旅行中渗透语文学科,能使语文教学更具生活化和人情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材料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在研学旅行还没有完善并贯彻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现更直观的事物,进而实现课程目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但都不如研学旅行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和深刻的感知和体验,而且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感知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但是研学旅行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有人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教学效果且会影响学生正常语文教学的进程,面对社会上的这种舆论,相关教育部门需采取一定措施,比如在语文教材中强调研学旅行的重要性,让研学旅行活动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联,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促进和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以此证明这一教学活动并不是无用的举措。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研学活动的质量。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可以体会生活的艰辛,有利于其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同时需要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比如,在进行民族区域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各类“民族风情园”开展研学旅行,实地考察各民族的生活情况,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等特点,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依照新课程标准,研学旅行之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活动并高度重视学生探索与研发过程。积极推行研学旅行可以强化学生语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
(五)研学旅行内涵与语文写作相结合
当学生完成研学旅行活动后,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体验、总结等形式的写作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比如写游记、总结、报告及日志等。教师可以通过研学旅行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不断丰富写作形式。因为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在整个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语文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有相同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将研学旅行活动与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实际上研学旅行就是将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从教室搬到室外和大自然中,让学生发现和感知自然变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学习的写作形式进行学习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实践探索的能力也能得到巩固和提升。现在的学生缺乏写作的元素和源泉,写作没有真实经历的基础,因此写作能力无法提升,更有甚者将别人写作的经历生搬硬抄为自己的经历进行写作,文字空洞体现不出作者的真实情感,而研学旅行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深入大自然,亲自体验、发现自己情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将所思、所感写进文字,避免胡编乱造,改变空洞没有情感的文字写作现状。在研学旅行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文字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研学经历,将所见、所思、所感都记录下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要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簡单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引导学生认知世界,研学旅行可以完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梳理和总结教材中的内容,将教材与研学旅行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形式连接起来,将表面的文字教学内容通过旅行传授给学生,将教室搬进大自然,将教材内容变换为学生的旅行经历及学生对自然的所见和所感,在研学旅行中,可采用书画比赛、朗诵比赛、调查研究、文思创作等形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在社会自然中发现和探索问题,积极思考和研究,感受人文历史文化、自然规律变化等。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虹燕.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7(9).
[2]李树民,刘丽平.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7(9).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侯永海(1971.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材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