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还乡到水畈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岳西县城到水畈,我们走的是一条山路。
  县道尚在修,车子绕道潜山县,经水吼、响肠二镇,山道狭窄逼仄,一路少见行人,好不容易遇着一辆车子,赶紧停下来避让。山间杂树蒿草莲蓬勃勃,大自然好像一只巨大的绿怪兽,把毛茸茸的魔爪一直伸到路面上来。
  周遭岑寂,我故乡的大地仿佛在沉睡。
  这是农历八月的乡村,时令已然是轻秋,栾树头顶红果,远望形似巨大的花冠,在一片葱茏绿海中很是炫目。,山脚下的稻田,插的是单季晚稻,已泛出成熟的杏黄色。我的心情,也因为这抹杏黄色而敞亮了些。
  天仙河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有时,并不能看见白亮的河水,却能听到流水声,我们知道又绕回到了河边。水吼,一定是这世上最好听的地名,没有之一。
  这是我回乡途中最寻常的景色。离开二十多年,每一次,总是在无限接近故乡时,怅然若失,我甚至有那么一丝伤感。
  时日推移,尘世混沌,中年的面目逐渐模糊,而故乡,却一直是内心深处一个清晰的存在。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说话行事,你的气息,都在指向你的故乡。你开口说话,只一句,人家就能听出来:“你是安庆人吗?”“是的,”我总是一笑,“我是桐城人。”安庆市所辖桐城、怀宁、岳西、潜山、枞阳、望江、太湖,宿松八县,桐城为首县。我要去的地方,是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我要去那里寻找关于美好和幸福的真义。
  车窗外仍然是绿色猛兽疾驰的世界。你知道的,这大别山腹地绿意苍莽的掩体里,是无边的寂静和荒凉,死亡一般永恒。偶尔经过一座村镇,可见村落一二,大多关门闭户,有的房屋已坍塌、废弃,湮没在荒烟蔓草中,粉紫色的打碗碗花爬上屋顶,开得很是招摇。
  车子拐弯,冲下一个陡坡,驶过一座桥,前面就是水畈了。
  站在村口的土坡上,我愣怔了一会。,这是在高山之巅,村子却在低处。怎么说呢?我仿佛已经失去了描写和抒情的能力,如果能够酸一点,我想效仿史蒂文森,写一首诗献给水畈,题目叫《观察水畈的十三种方式》。其实,大自然本身即是最好的喻体,水畈呈现给我的第一个词是:襁褓。山是怀抱,围成妥妥的一个圆,将村子揽在胸口。而人家的房子,是江淮分水岭地区最常见的形制,红瓦白墙坡顶,沿着山自自然然地散落着,不经意间连成一盘精巧的珊瑚串珠,点缀在青山如黛的大背景中,于是我收获了关于水畈的第二个关键词:珊瑚串珠。
  山与房子围拢的,是一片宽阔的平畴大畈,这就是水畈村的千亩茶园。
  茶园的前身是水稻田,水畈原先叫水车畈。村支部书记王卫东介绍说,因为地处高山盆地,水畈虽带一个水字,却很缺水,过去种水稻需要从天仙河或山塘引水灌溉,耗费巨大人力物力。
  大山大河,于外人是美景,于世代而居的水畈人却是破不了的困境。
  村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丢掉水车,起先他们尝试种植芍药和芦荟,但这些药材在水畈根本长不起来;后来又种起了瓜蒌和茭白,也因种种不适应而夭折;到了2003年,他们想到了茶。
  茶,这种叶子可以泡制饮品的常绿灌木,就随意地生长在山林沟壑之间,氤氲在乡人的餐前饭后,好像有了祖先就有了茶似的,睁眼闭眼茶皆是永不凋零的存在,谁也没把这份青葱当回事,茶与人就一直共生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村民们决定在口粮田里种上这种他们熟知的古老灌木。2013年冬天,121.5亩的耕地种上茶树,那时候,“岳西翠兰”还没有形成地理标志。,
  到2014年冬天,茶叶的种植面积达到2180亩,人均超过一亩,目前,水畈茶叶采取无性繁殖高标准种植,每亩的产值从四千元到一万五千元不等。这里海拔低、温度适宜,每年正月十六便可采摘第一批茶叶,、
  因为生活贫困,水畈村成为岳西县最早规模化种植茶叶的地区。
  因为地理困境,水畈村成为岳西县最早采摘茶叶的地区。
  此后,水车畈村的水车一架也寻不着了,水畈村水灵灵地跳脱出来,成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王卫东书记一边走一边说,领着我们一行,沿着洁净整齐的村道,顺时针围着茶园转圈。位于村里最好位置的120多亩乌牛早品种茶园是水畈茶代表作。这片茶园,每年一亩茶叶收入七八千元,高出全县茶园平均产出近一倍。“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这是明代诗人王毗翁书写皖西茶乡的句子,而今的岳西,当以“村村茶厂机声唱,年年春来一县香”来形容了。
  茶园使人安静。
  我注视着这块清代岳西高腔著名剧目《采茶记》的产生地,感应着植物的律动和呼吸,那一垄垄,一排排,似钢琴的琴键,在青山碧水、蓝天白云之间弹奏着春风大雅、秋水文章,这一片茶园,不仅带给水畈人殷实富足的生活,也带给水畈人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藉此,水畈赐予了我第三个词:音律。
  茶園周围套种着桂花和香樟,王书记告诉我,这是建设标准化茶园的标配,一方面可以减少病虫害,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改变茶园小气候,提升茶叶香气。我们站在茶园边,深深地呼吸吐纳。我知道,我这是在采气。我在城里厮混久了,气色不好,心神不宁,我要把我的肺好好地洗一洗。这里的空气真好啊,全年的PM2.5数值都在10以下,水畈茶叶采取生态种植,施沼液,使用黄板治虫,形成良性循环。正写作此文,岳西的朋友发来微信,称村子里两千多棵“土豪金”桂花开始飘香迎客,水畈成为大别山区最吸引人的美丽“香”村。我仿佛闻到了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赶紧喝一口案头水畈“岳西翠兰”,从那一丝回甘中咂摸经久的桂花香。
  我在水畈得到的第四个词是:气息。
  在村道上行走,房屋在左,茶园在右。荷塘莲叶阴翳,遮挡着不见流水。随行的朋友大惊小怪,一会儿拍冬瓜,一会儿拍扁豆花,一会儿追蝴蝶。村头几棵巨型板栗树,已经很有年头了,遮天蔽日,刺果成球,已到了丰收的季节。不时能遇见一两个荷锄的农人,脸上均带着笑意。一幢二层小楼前,两个老太太在门口闲坐,一边剥豆子,见我们一行人,用岳西话大声地打招呼,王书记跟着翻译说:“老奶奶说这里头有两个认识的,是村干部。”我们都哈哈大笑。   水畈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全村五百多户人家,两千多村民,其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百多个,九十岁以上的三十多个,百岁老人三个。老寿星王丙定已经103岁了,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细看,老人脸上连老年斑也没有。问起长寿秘诀,老人的女儿回答说:“老人主要是保持劳动和吃素。”这么大年纪还能劳动?见我们惊讶,老人的孙媳妇忍住笑,一边把老人的劳动工具拿出来,是一把秃锄头,上面铁的部分只有锅铲的一小半大。尽管这样,老人每天午睡起来后,都要去门前的空地上“锄草”,舒展舒展筋骨。“孝顺孝顺,最主要是顺呗。”干练的孙媳妇一边说,一边捂着嘴笑。
  和百岁老人握手问候后,我们又信步走进另一位吴姓老人家,吴老爷子七十多岁了,虽然腿脚有些不灵便,但他确确实实是个乡村能人。他会理发,会扎纸扎,还会吹拉弹唱,是村里岳西高腔的积极推动者。“乐器都放在村部的活动中心,我们几个老伙计得闲时都要去操弄一下,唱几句。如今生活好了,更要唱着过了。”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像门口小花园里的金盏菊一样,打着幸福的褶子,很能感染人。他的儿子出去打工了,小孙子在村小上学,儿媳妇留守陪读,兼带管理茶园。“一到晚,儿媳妇就到村部广场健身,跳《小苹果》。”循着老人的手指方向看,小广场上赫然几个大字:乡村大舞台。
  吴家堂屋里贴满奖状,这是典型的江淮人家的做法,村干部告诉我,水畈乡风好,村民勤劳淳朴,不讲究吃穿,只爱比两件事:房子和孩子。“谁家起了好房子,我羡慕;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我羡慕。”王卫东书记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自古以来,安庆地区有崇文重教传统,信奉耕读传家,遵循“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古训,乡贤诗文里有“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的描摹,有人甚至形容说,户户翰墨馨香,家家灯火书斋。水畈的村道也是一条文化长廊,山边石壁上有石刻壁画,都是关于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
  村里盖得最好的房子是学校,那是一幢带有关式风格的小洋楼,鹤立鸡群于一片红屋顶当中。
  “水畈小学是建在原来的‘何氏三高’报恩观旧址上。水畈村是华夏何氏的发祥地,何氏的祖坟山就在这里。何老师,您来得正好,可以寻根问祖呢。”王书记说。
  也许是处在高海拔山区,我的耳朵有些闭气,脑袋嗡嗡的。王书记这一说,我顿时清明一片。没想到,与水畈的缘分竟这样深。老祖宗的家庙在此,我对着巍巍青山,深深作揖。
  正是薄暮时分,橘黄色的天光安静地笼罩着大山,山间的岚气起来了,和着人家屋顶的炊烟袅袅飞升。我突然有点想流眼泪。水畈呀,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了。
  可我们还回得去吗?
  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中国、熟人社会,在水畈是成立的。
  可即便这样,在水畈我也没有看到一个青壮年劳力。王书记告诉我,种茶不辛苦,老人妇孺即可胜任,外出打工仍然是主流。
  “房子建得再漂亮,没有人住,也不叫美好乡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我们觉得要把旅游当作一个事业来做,等旅游产业兴旺起来,让村民都能回来。”王书记说。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路上,王卫东的梦想很大,除了现有的村办水电站和茶厂,还打算开启天然氧吧“候鸟式”度假休闲旅游模式,沿天仙河建一个大型游客中心,致力发展有“华东第一漂”美誉的天仙河漂流,创办水畈特色美食农家乐和风情民宿,把山上的白云寨和“红军洞”等资源都利用起来,让村民不出门,在家门口也能赚大钱。
  田园将芜胡不归?
  还乡是宿命,也是悖论。现实的苦痛在于,我们和故乡两两相望,两相隔膜。城里的人想回去,乡下的人得出来。
  一位已故的中国诗人曾这样说过: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当乡村文明以加速度坍塌和倾圮时,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又能做点什么呢?试想等我们老了,是否能够归园田居,为故园故土幸福生活奉献最后的光和热?
  回望大山深处的水畈村,峰巒如聚,山水入画,静默成谜。
  晚风中有钟声轻送,木叶沙沙作响,一片沁凉。
  啊,是夜露下来了。
  责任编辑  夏群
其他文献
没有艺术的真实,真实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真实的艺术,艺术或可叫伪科学。《术与道》想努力捏好这只“饺子”  现代性和本土性是一对文化领域中的相反相成的概念。“加速社会”显然是现代性的成果。但从现代到当代,中国文学忠贞如一地传达着以民俗内容为主体的本土性冲动。田振华博士通过对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中的民俗内容的梳理,清理出一条路径清晰的乡土文学本土话语的建构进程。而对于当下文学,他则通过对乡土民俗话语的三个
期刊
一天,好友唐元明君给我信息:邵燕祥先生走了,享年87岁。这世上有的人活着,长寿,人们不厌且喜,邵先生就属于这种人。青年时读邵先生诗,后又喜读其杂文,先生的诗文中有一种吸引人的精神力量。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心,但碍于生活的层面、地域的限阻等诸多因素,一直难有拜谒先生之机。  机会来了,2006年6月13日,“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裳
期刊
“迟早有一日,阿的驳壳枪要抵到你脑壳,杨疤面,阿死,也不要你收尸。”歪头重重地甩了大门,跳过水坑,往旧公路走。歪头今年二十二岁,头发卷得像鸡窝一样,头圆脸瘦,汗衫往上卷,露出干瘪的肚脐眼。公路上有车等歪头。  “阿个屌多事,你最好死在外面,世上少了一个害人精。”杨疤面对着走路转圈的背影,呸呸呸,吐唾沫,又说:“这辈子,阿造了什么孽啊。”歪头是杨疤面的儿子,半年难得回家两次,至于他在外面干什么,杨疤
期刊
雪,一种反生的物质它有形状、温度。易消失它打破日常,不断地创造人的新理解你所想到的,包括自然界隐秘的部分一些尘光的影子在指针的影子里睡眠那是雪投射在世界上没有形状的影子我们不需做任何事情雪,替我们思考了它静静地触摸着我们无法触摸的虚和實雪,一种反生的物质它在人间行走它把我们染色为它的同类落雪  万里江河即将失陷最后的将军在城头上游弋、排兵布阵就在今晚,一群亡国的子民从远古的高原,或更遥远的海上迁徙
期刊
如分開众水在争分夺秒的尽头端坐一无所系依有所依手指持定于唯一正见任斗柄入怀不再耗磨另外的运数和完整月光中无遮的贝叶如新生的净土有着无限的自在和奥义伤口永久地活着绝不吐露时间的行藏苦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贞洁我们是否该服从镜子中的那个人  只是在它面前一切都会以左右相反的逻辑呈现我担心我用尽浑身解数或许它还是会把我对世界的满怀信心放置在满腹狐疑的部位我确定这是它给予的我与世界的另一层关系我不知道该怎样去
期刊
圩乡,每逢春节,家家都会贴红彤彤的对联。诸如“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当然也少不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小时候不解是哪六畜,后读《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便知在悠远的农业社会,成千上万的动物中,唯六畜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而在金宝圩六畜之首当为牛,因圩乡水网纵横,沟渠就是道路,马踏圩乡无用武之地。牛却是万万不可少,肥沃的土地就等着牛去耕。所谓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
期刊
田间的玉米一株紧挨着一株直到老了,還在坚守自己的家园就像我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丈量着炊烟守望着村庄的冷暖这让我流浪的脚步突然停下来并在季节里伏下身子反复播种,收割。收割,播种
期刊
很少的河流成为故事更少的河流成为传说而更多的传说在漩涡和激流中回旋留在岸上的乌,心事与河流一样深不可测。更多的鸟,只是过客河流慢下來心胸变得辽阔调整一下姿势,可以看见身后的炊烟像鸟慢下来,让人看到它的脚步诗歌叙述  我努力跨过一段疼痛的章节看见原版的老屋像一张曝光的底片我的嘴巴失言,我的眼泪储水关闸一些记忆被诗歌叙述石头做的水缸守望在原地半躺堂屋的凉椅在往事里打盹墙角的石磨细数褶皱村庄的石磨  一
期刊
把酒里的骨头嚼烂嚼出粮食和火焰幸福与美感把快乐斟满 一品是花瓣再品是梦幻多少甘甜 多少蔚蓝江山在杯里沉浮了五千年醉倒 湿漉漉的永远看惊涛骇浪定格在瞬间 月亮的嘴边生活  帶我去春天小住和阳光对话跳舞唱一曲五颜六色的山歌如果 梦想能够开花 幸福能够结果美好只剩下打磨你就是我生命的焰火有雨就有成长有泪 就有蹉跎除了余香该忘记的就忘记而我真的经过看花开  与春天无关与粮食无关与鸡鸣犬吠无关看花开看芬芳怎
期刊
一个字喂养了千年,而它收留了孤独。孤独是无痛的。就像這风,穿透你身躯而不知疼痛。风,吹干了大漠的胡杨,硕大的荒原,只剩下石头和不朽的传说。风,孤独地喂养了不朽的诗篇。一个字支撑其骨骼,行走千年。我把一阵风嵌入阳光,一个文字照亮黑暗,一首诗在一张纸上构筑攻势,不再怀疑想象的奔波,每一片叶子都有文字的风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