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 目的:通过方药、病案分析浅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通过辨证分析和典型病例分析及名医经验。结果:中风后遗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明显。
【关键字】 中风;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心理治疗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意识丧失、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的病证。本病起病急骤,临床见症多变而速急,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等特征类似,因此古代医家称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之突然,亦称之为“卒中”。
1 中风病因病理
1.1现代医学认为,[1]中风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是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使深穿支动脉血管壁结构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急剧升高,微动脉瘤或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性节段破裂。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或各种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脑血管腔闭塞而产生的相应的脑供血区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功能障碍。
1.2中医认为,[2]中风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火、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中风患者,经积极治疗,病人虽脱离危险,神智亦渐趋清醒,但肝肾亏虚,元气耗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淤滞经络,致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等后遗症,恢复困难。[3]基于“百病生于气”的发病与病理观,补益气量的耗损与调整失调之气机,使之恢复正常,为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为典型的补阳还五汤证。
2 方药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组成“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g5,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强调“药不可断”、“三五日”或“七八日”服1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证,用大量黄芪补气行血通络,配以活血化瘀之品。现代医学表明,[4]黄芪具有扩张冠脉及毛细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抗衰老、降压等作用,所以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3 临床应用
李教授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候表现,加减应用补阳还五汤,效果颇佳。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活血通络药可酌情加量;若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g,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当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苏木等药。据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适当加大活血祛瘀药量可提高临床疗效。在急性期或患者血压波动时,川芎用量一般以9~15g为宜,因为川芎辛温香燥,用量过大容易助热耗血动风,引发变证,加重病情。由于补阳还五汤证气虚的程度较重,其恢复和痊愈是一个渐进性过程,若症状稍有改善或消失就立即停药,易致气虚无力行血,清窍失养。但是大剂量长期服用此方,则易伤阴或气机壅滞,所以当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元气亏损的程度逐渐减轻时应“三五日”或“七八日”1剂。
4 典型病案
商某,男,55岁,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黄芪3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经上药加減进治30剂,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下肢功能基本恢复,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
5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虚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血行,瘀去而络通;配以当归尾活血和血,且有化瘀不伤血之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行,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配合西医的治疗控制症状,同时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的治疗,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朱榆红.神经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
[2]周永学.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75~276.
[3]李联社.《内经》“百病生于气”的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08,49,10.
[4]田时雨,吴宣富.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
【摘要】 目的:通过方药、病案分析浅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通过辨证分析和典型病例分析及名医经验。结果:中风后遗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明显。
【关键字】 中风;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心理治疗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意识丧失、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的病证。本病起病急骤,临床见症多变而速急,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等特征类似,因此古代医家称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之突然,亦称之为“卒中”。
1 中风病因病理
1.1现代医学认为,[1]中风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是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使深穿支动脉血管壁结构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急剧升高,微动脉瘤或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性节段破裂。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或各种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脑血管腔闭塞而产生的相应的脑供血区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脑功能障碍。
1.2中医认为,[2]中风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火、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衡有关。中风患者,经积极治疗,病人虽脱离危险,神智亦渐趋清醒,但肝肾亏虚,元气耗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淤滞经络,致半身不遂、口歪或不语、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等后遗症,恢复困难。[3]基于“百病生于气”的发病与病理观,补益气量的耗损与调整失调之气机,使之恢复正常,为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为典型的补阳还五汤证。
2 方药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组成“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g5,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强调“药不可断”、“三五日”或“七八日”服1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证,用大量黄芪补气行血通络,配以活血化瘀之品。现代医学表明,[4]黄芪具有扩张冠脉及毛细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抗衰老、降压等作用,所以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3 临床应用
李教授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候表现,加减应用补阳还五汤,效果颇佳。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活血通络药可酌情加量;若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g,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当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苏木等药。据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适当加大活血祛瘀药量可提高临床疗效。在急性期或患者血压波动时,川芎用量一般以9~15g为宜,因为川芎辛温香燥,用量过大容易助热耗血动风,引发变证,加重病情。由于补阳还五汤证气虚的程度较重,其恢复和痊愈是一个渐进性过程,若症状稍有改善或消失就立即停药,易致气虚无力行血,清窍失养。但是大剂量长期服用此方,则易伤阴或气机壅滞,所以当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元气亏损的程度逐渐减轻时应“三五日”或“七八日”1剂。
4 典型病案
商某,男,55岁,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黄芪3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经上药加減进治30剂,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下肢功能基本恢复,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
5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虚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则血行,瘀去而络通;配以当归尾活血和血,且有化瘀不伤血之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行,周行全身,以行药力。配合西医的治疗控制症状,同时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的治疗,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朱榆红.神经内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
[2]周永学.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75~276.
[3]李联社.《内经》“百病生于气”的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2008,49,10.
[4]田时雨,吴宣富.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