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报道杀童案件?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5月出版的第10期的《财经》杂志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发表了题为《新闻的傲慢与谦卑》的文章,就校园杀童案中,媒体掌握事实和报道权利的审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业界引来了很多的关注。现将文章其中的观点摘要如下:
  
  1.系列杀童惨案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其中包括对新闻界的质疑。限于作者的专业视野,本文不讨论案情,而试图以“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来研究新闻界的报道理念。
  
  2.对杀童案件应该报道吗?是的。恐慌起于封锁,流言止于公开(此观点参见SARS初期我的同题谈话录,载《南方周末》2003年2月14日)。人们有权利知道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政府有义务提供这样的信息,同时,不能提供凶案报道的新闻界,就不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3.如何报道杀童案件?判别指针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必须符合社会的核心利益。“社会需要”并非仅仅为“社会阅读的需要”,而更侧重于“社会利益的需要”。新闻传播的唯一旨趣,只在于社会公众的福祉;社会利益的需要是新闻业的起点,也是它唯一的终点。(或许有必要引申两句:新闻媒体本身并无先验的权力,必须用来维护社会利益的信息权力才是唯一实在的新闻权。)
  
  4.在此案中,什么是“社会利益的需要”?如何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要务在于厘清有关“犯罪模仿”的可能。如果存在“犯罪模仿”,那么,不适当的报道就会在满足大多数人的知情权的同时,形成对少数儿童和家庭的新的威胁,进而产生对社会心理的更大危害。
  
  5.存在“犯罪模仿”吗?据目前所知,自杀模仿是被证明的,“犯罪模仿”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鉴于犯罪学者塔尔德、萨瑟兰的警告,我们也感到有义务提醒新闻界:A、我们不能排除存在这种可能。B、即使这种可能性非常小,社会和媒介本身也难以承受其后果和责任。
  
  6.因而,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在“必须报道”和“杜绝模仿”中求得平衡。换言之:如果报道可能促成犯罪模仿,那么,即使在中国的新闻环境中能自由报道,新闻界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节制,如此才能符合社会的最高利益。
  
  7.什么是没有节制的报道?那种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的傲慢自大或许来自许多我们不经意的新闻行为:例如以客观报道之名渲染犯罪现场,以讲述背景故事自诩而弱化对罪行的谴责。
  
  8.什么是符合社会利益的报道?A、从深度报道理论视角来看,新闻不仅仅是事实,它还包括意见和趋势(顺便说一句:在杀童案中,我不认为记者嫉恶如仇立场分明地谴责反人类反社会行为,就是对新闻精神的违背;恰恰相反,我认为躲在新闻客观性背后大讲其新闻故事的做法,无法令人肃然起敬)。B、我们需要富有责任感的、科学审慎的、有言说的报道。C、其议题大致可以参考郑杰的意见:中国社会在信仰树立、心理疏导、道德建设、社会保障、民间互助等方面存在缺陷。
  
  9.什么是此案中的关键报道?在危机状态下,公众关注的三个焦点议题是:局面是否得到了控制?危机为何发生?如何防止下一次危机?显然,在此案中,媒介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来衡量政府公权力的作为与走向。
  
  10.什么是新闻的傲慢与谦卑?我们也要通过以上这三个问题,质询经历了信任危机的媒介本身。我们要以专业主义的名义质询:新闻业是否能时刻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会引起伤害和不适”?
  
  11.《哈钦斯报告》认为:媒介自律的价值在于它优于来自国家的他律,但它也指出:“大型大众传播机构……必须控制自己,否则就要受政府控制。”就新闻业而言,我们希望是哪一个结果?
  
  (摘自《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4期)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的报刊历史如何?有哪些存刊?这一些问题,对于寻找资料研究这一领域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诞生于21年前的、作为我区独有的一部关于内蒙古地区旧报刊的工具书和资料书的《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不知默默无闻地帮助过多少学人,这本书的编著者就是忒莫勒先生。  2006年秋,远方出版社又要重出此书,忒莫勒先生又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和梳理资料,并两次赴京补缺失,可以说这次不是一般意义上
期刊
一位摄影师拍照时,要选择好取景的远近位置、拍摄的角度。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一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选择报道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会一样。  例如同一事件,《交通报》消息:一市民在一胡同里被狼狗咬伤,并因此造成交通堵塞,这则报道反映了该地区在交通秩序管理的混乱。《医药报》消息:一女士在上班路上被狗咬伤,随后被送到一家正规医院治疗。该女士的病情很快有所好转。从侧面告
期刊
眼下是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无论你在办公室、在家中、在路上、在电梯里,都可以受到传媒的影响。公众传媒的发达程度、多样性、渗透力,已经大大影响了公众对社会的认知度。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高度发达的传媒也带来了媒体内部的激烈竞争,各媒体在强化硬件的同时,也在传播内容上作足文章,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传媒事件,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也发人深省。笔者认为,公众传媒,做
期刊
内蒙古电台蒙古语广播作为内蒙古地区和全国八省区蒙古语广播新闻宣传的主要平台,多年来,始终坚持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三贴近”原则,努力杜绝虚假报道,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同时不断加强教育引导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由于历史与客观的种种原因,内蒙古电台蒙古语广播整体现
期刊
如果你把一汤匙的酒倒进一桶污水里,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的污水倒进一桶酒里,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就是“酒·污水效应”。  “酒·污水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假新闻虽然是极个别,但就是这“极个别的污水”,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它会坏了整个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花费精力处理这类“污水”,坚决杜绝假新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宣传是党报的生存之本。事实告诉我们,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有几篇关于范长江研究的文章,有代表性的是《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为什么不是范长江》和《关于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之余论》等3篇,其中发表在2002年7月《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腳点研究》还获得了第13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但是,拜读尹先生这3篇大作后,笔者产生了困惑,因为笔者搞不清楚尹先生到底是在谈学术还是在讲政治
期刊
【摘要】美国作为西方实行民主法治的典型国家,通过实行宪法第一修正案等多部法律法规,力图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然而从多重角度分析,美国的新闻自由受到政府新闻管制、商业和政党利益、政治正确等美国社会价值观的约束,面临艰难的困境。美国媒体的舆论监督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轻松。本文从制约美国新闻和言论自由的要素入手,探讨美国新闻自由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闻自由 新闻管制 倾向性 政治正确    我们都知道,
期刊
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展示昆曲600年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和卓越的艺术魅力,全剧共七集——《昆曲的前世今生》、《逶迤之声起江南》、《昆曲的不朽传奇(上)、(下)》、《昆曲的璀璨折子戏》、《昆曲是百戏之母》、《昆曲的一脉相传》——全景式地展现了昆曲的古今全貌,力求以影像的记录与呈现去探寻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恢复中国人“对于传统美学的自信”。  本剧除了在节目形式上运用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
期刊
很荣幸由我采写的《我区平均每天诞生325位小老板》这篇消息,能够获得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欣喜之余,体会更深的是:勤于思考,“会海”中依然会淘得真金。    牵动读者注意力    能不能在会议中抓到好新闻,首先应有新闻敏感性。这个新闻敏感性来源于记者的政治敏锐力、洞察力。在参加会议时,除了完成报社确立的“规定动作”选题外,记者在新闻角度“自选动作”上要勤于思考,善动脑筋。以发散思维的方式留意会议中的
期刊
说起崔振山,当时对这位老人采访过程中的点滴以及源于点滴中的感动像是一种特殊的情愫,时常让我惦记,老人的一生谈不上轰轰烈烈,更谈不上惊天动地,相反,他就像是黄土地里的庄稼一样,普通、结实、坚韧。  从小就失去父亲的他跟随母亲改嫁,在继父那里他得到了温暖以及上学的机会,后来他当上了工程兵,在这期间,每天带领他升国旗的老班长唐广常,在危难来临的刹那,舍身挽救他自己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也从此让国旗在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