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展示昆曲600年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和卓越的艺术魅力,全剧共七集——《昆曲的前世今生》、《逶迤之声起江南》、《昆曲的不朽传奇(上)、(下)》、《昆曲的璀璨折子戏》、《昆曲是百戏之母》、《昆曲的一脉相传》——全景式地展现了昆曲的古今全貌,力求以影像的记录与呈现去探寻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恢复中国人“对于传统美学的自信”。
本剧除了在节目形式上运用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等多种方式,力求对画面与内容予以丰富并有所突破,同时在影片的音乐音响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魅力,本文将以全剧第一集《昆曲的前世今生》为例,浅谈其在音乐音响语言上的艺术特点。
主题音乐——同曲异功的渲染造势
影片的开头,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利用动画技术电脑合成的中国传统水墨画,随着那山水花鸟,亭台楼榭的画面层层递进,点缀其中的昆剧人物一一闪回,定音鼓,铜铃,弦乐等乐器也加入其中,这既显示了昆曲作为中国古典民间艺术那浓浓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同时利用混响技术,也赋予背景音乐一定的厚重感与磅礴气势,配合着这音乐的高潮,“昆曲六百年”的篆刻画面随之展现,片头的画面与音乐音响,给了观众初看全片的一种惊艳之感。
2006年,导演陈丽请来了作曲人马洪波来编曲,在第二集中有其根据公尺谱进行配乐,制作音乐的画面。这段音乐后来便成了《昆曲六百年》的主题音乐,仅在第一集中,便出现了三次,在影片后面的某些重点部分与连接处也反复出现。据说这段音乐的原型亦是来自几百年前昆曲中的段子,音乐整体基调婉转悠扬,表现出了昆曲抒情性强的特点。
作为一部纪录片的主题音乐,马洪波还在编曲与配乐方面对这支曲子做了一定的修改和突破,利用独奏、合奏的转变,民乐、西乐的融合,力求在使音乐创新化,多样化,避免听觉上的重复与腻味。这种对音乐的技术处理,不由得使笔者想起《天使艾米丽》中的《艾米丽圆舞曲》,影片中对这一主题音乐用钢琴,风琴与管弦三种不同方式变奏的演奏,与《昆曲六百年》一样,在推进剧情发展,渲染背景环境,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都起着锦上添花甚至关键性的作用。
写意音响——音响细节的古今对比
除了写实的旋律音乐之外,本片還大量运用了音响特效使声音具备了写意的功能。同时将它运用在解说词后,配合画面的古今对比,在听觉上给人以很强的时代感,在音画效果上也造成了很强的张力。
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的钟声与鼓声,便运用了混响特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将观众带入到古典昆曲那充满希望和诗意的诞生、赞满辉煌和磅礴的盛年,陶醉在演员那一裾水袖的飘逸,一弯明眸的低首,更有那一卷流光溢彩,一枝风花雪月,一园姹紫嫣红,在这依依呀呀的唱词与逶迤婉转的乐声中使得观众仿佛恍如隔世。在剧情转换,配合情境,制造留白,激发联想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又如影片中描述现代社会时那快速鼓点,降调琴弦的拨弄,以及配合陈丹青解说时大上海十里洋场爵士乐的响起,这混乱,繁杂,别扭的音响效果,配合着画面内容时代转换的需要,同时给人一种内心无名的压抑与烦躁,表明了昆曲在时代的动荡里奄奄一息,沉浮彷徨的现状。
解说词、同期声以及画外音
一部好的纪录片,尤其是文艺性纪录片,有一份好的解说词是关键,央视在这方面算得上国内的佼佼者。“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伴随着在《牡丹亭》中扮演杜丽娘的翁育贤轻抚折扇,低吟浅唱的画面,影片在解说员杨大林深沉醇郁的娓娓道来中拉开了帷幕。这份解说词语言通俗生动,过渡通顺流畅,内涵寓意深刻,使得全剧始终贯穿着一份浓浓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情怀。
此外,影片中对于几段剧场表演的解说,声道中还保留了彩排音响,舞台音乐,现场观众的掌声等“杂音”,这种保留,在技术上不仅体现了音画的紧密融合,增强了影片现场感,扩大了画面空间,让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同时在内容上,也从侧面反映了昆曲的舞台之美,演员与工作人员的辛苦劳作以及观众的热烈反响。体现了昆曲一种穿越时空,百转千回后不曾磨灭的非凡魅力,一种陶醉人心的“不可思议的优雅和美丽”。
(作者单位:扎兰屯市电视台)
本剧除了在节目形式上运用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等多种方式,力求对画面与内容予以丰富并有所突破,同时在影片的音乐音响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魅力,本文将以全剧第一集《昆曲的前世今生》为例,浅谈其在音乐音响语言上的艺术特点。
主题音乐——同曲异功的渲染造势
影片的开头,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利用动画技术电脑合成的中国传统水墨画,随着那山水花鸟,亭台楼榭的画面层层递进,点缀其中的昆剧人物一一闪回,定音鼓,铜铃,弦乐等乐器也加入其中,这既显示了昆曲作为中国古典民间艺术那浓浓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同时利用混响技术,也赋予背景音乐一定的厚重感与磅礴气势,配合着这音乐的高潮,“昆曲六百年”的篆刻画面随之展现,片头的画面与音乐音响,给了观众初看全片的一种惊艳之感。
2006年,导演陈丽请来了作曲人马洪波来编曲,在第二集中有其根据公尺谱进行配乐,制作音乐的画面。这段音乐后来便成了《昆曲六百年》的主题音乐,仅在第一集中,便出现了三次,在影片后面的某些重点部分与连接处也反复出现。据说这段音乐的原型亦是来自几百年前昆曲中的段子,音乐整体基调婉转悠扬,表现出了昆曲抒情性强的特点。
作为一部纪录片的主题音乐,马洪波还在编曲与配乐方面对这支曲子做了一定的修改和突破,利用独奏、合奏的转变,民乐、西乐的融合,力求在使音乐创新化,多样化,避免听觉上的重复与腻味。这种对音乐的技术处理,不由得使笔者想起《天使艾米丽》中的《艾米丽圆舞曲》,影片中对这一主题音乐用钢琴,风琴与管弦三种不同方式变奏的演奏,与《昆曲六百年》一样,在推进剧情发展,渲染背景环境,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都起着锦上添花甚至关键性的作用。
写意音响——音响细节的古今对比
除了写实的旋律音乐之外,本片還大量运用了音响特效使声音具备了写意的功能。同时将它运用在解说词后,配合画面的古今对比,在听觉上给人以很强的时代感,在音画效果上也造成了很强的张力。
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的钟声与鼓声,便运用了混响特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将观众带入到古典昆曲那充满希望和诗意的诞生、赞满辉煌和磅礴的盛年,陶醉在演员那一裾水袖的飘逸,一弯明眸的低首,更有那一卷流光溢彩,一枝风花雪月,一园姹紫嫣红,在这依依呀呀的唱词与逶迤婉转的乐声中使得观众仿佛恍如隔世。在剧情转换,配合情境,制造留白,激发联想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又如影片中描述现代社会时那快速鼓点,降调琴弦的拨弄,以及配合陈丹青解说时大上海十里洋场爵士乐的响起,这混乱,繁杂,别扭的音响效果,配合着画面内容时代转换的需要,同时给人一种内心无名的压抑与烦躁,表明了昆曲在时代的动荡里奄奄一息,沉浮彷徨的现状。
解说词、同期声以及画外音
一部好的纪录片,尤其是文艺性纪录片,有一份好的解说词是关键,央视在这方面算得上国内的佼佼者。“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伴随着在《牡丹亭》中扮演杜丽娘的翁育贤轻抚折扇,低吟浅唱的画面,影片在解说员杨大林深沉醇郁的娓娓道来中拉开了帷幕。这份解说词语言通俗生动,过渡通顺流畅,内涵寓意深刻,使得全剧始终贯穿着一份浓浓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情怀。
此外,影片中对于几段剧场表演的解说,声道中还保留了彩排音响,舞台音乐,现场观众的掌声等“杂音”,这种保留,在技术上不仅体现了音画的紧密融合,增强了影片现场感,扩大了画面空间,让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同时在内容上,也从侧面反映了昆曲的舞台之美,演员与工作人员的辛苦劳作以及观众的热烈反响。体现了昆曲一种穿越时空,百转千回后不曾磨灭的非凡魅力,一种陶醉人心的“不可思议的优雅和美丽”。
(作者单位:扎兰屯市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