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实现国家的救亡图存,为了民族振兴发展,在五四运动前后,董必武等人借创办武汉中学的名义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培养革命骨干,创建党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信仰,与成千上万优秀的同志一起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在办学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创办私立中学,使武汉地区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阵地之一。使马克思主义在鄂东地区的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关键词:董必武;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08-03
武汉私立中学是董必武同志和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一起创办的,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在革命时期所输送的人才也是十分惊人的。在办学期间,他不仅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更支持学生积极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是在宣传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更是启迪群众去勇敢地争取自己的权利,有组织、有纪律地去斗争,对于共产党日后在鄂东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办武汉中学,培养革命骨干
1919年前后,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又目睹了五四运动,董必武深深意识到国民党的革命方法对于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应该改为一种可以“唤醒群众,接近群众” [1](P.504)的方法。“他逐渐领悟到中国革命必须效仿俄国革命的方法,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2](P.12),只有依靠群众力量,学习苏联革命模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想要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依照当时的情况和他们现有的力量,董必武和其他革命同志认为目前可以做的有办报纸和办学校两件事。而由于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办报纸最终不了了之,在众多人的支持下,经过众人筹款等努力,其间董必武同志甚至卖掉皮袄来筹款,最终在“一九二零年三月,武汉中学正式开学。该校以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为目的” 。[3]
1.运用教材来启迪革命思想
董必武在职期间教授的是国文课。在教学期间,董必武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将马克思的先进思想寓于教学中,这也是武汉私立中学所不同于当时其他中学的特点,也是董必武同志的独到创新之处。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马克思思想于教学之中,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董必武还十分注重课文的选择,他曾经亲自选编过教材,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离骚》,批判封建王朝暴政的《苛政猛于虎》《西门豹治邺》《金田起义》,还有反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论衡》等,这一篇篇精心选择的文章不仅启发了学生们的革命精神,而且在教授过程中,董必武还将马克思主义的精妙观点融入于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文章,并且定期给学生布置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文章,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2.通过交流来激发革命热情
董必武在课外也十分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运用身边小事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进学生的思想。董必武尤其注重鄂东籍学生的思想情感,经常与鄂东籍学生董贤珏、雷绍全、王鉴、杨仆、王文凤等同学交流,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其革命信仰。
董必武也经常会向同学们推荐先进的革命书籍和杂志,让学生们及时掌握国家动态,了解先进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例如《新青年》《共产党》《湘江评论》《觉悟》《向导》等杂志书刊,也会让同学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如《共产党宣言》等,他同时还指导学生自己办杂志《武汉中学周刊》,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不断对现实问题进行发问和解答。这些杂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具有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董必武还积极吸取当时民办中学的优良作风,组织学生成立学生会,对学校的一些活动和改革等提出意见。他还在各个班级召开班会时组织老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民主道德意识,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实践来提高革命方法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要在实际行动中来进行检验的。学生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革命热情也必须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学习之余,董必武会带学生们参加各类党团组织,并且让学生们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思想。虽然私立武汉中学仅仅开办了8年时间,但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优秀同志的带领下,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为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一番壮志豪情献给了中国革命。据统计,来自黄安——董必武的家乡的学生共有40多人,而其中大部分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例如黄安籍的王秀松,虽然他出身是地主阶级,但在董必武的教导下,毅然决然的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在他加入共产党以后,组织派遣他回家乡黄安开展运动。白天他与农民一起劳作,晚上教农民认字读报,学习先进思想,他带领农民抗租,抗捐,与地主封建势力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建立武装部队,发展党团基层组织。在斗争期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王秀松同志甚至大义灭亲,将自己反动的父亲亲自镇压,这种可歌可泣的行为让人心生敬佩。而且在这8年中,不仅有许多学生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还有许多老师也纷纷选择加入共产党。例如陈潭秋的胞弟陈荫林,原本只是打算过“太平日子”,混口饭吃,可是当他不断受到陈潭秋,董必武等人的感染,看到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他终于醒悟了,最终加入共产党,投入于革命运动。
二、创建党团组织,扩大革命阵营
为了扩大革命阵营,董必武在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创建各类党团组织,扩大群众基础,不断发展基层组织,扩大革命阵营。相比其他中学开办的学习类和深化民主思想类的组织,董必武创建的小组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增强党的新生活力,更加注重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应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要求,1920年秋,董必武,张国恩等人成立了武汉地区最早的党组织——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有了正式的组织后,董必武等人更加明确而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将先进思想传播给大众。例如后来成立的武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党作为半公开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除了会有一部分党员参加外,也会吸纳党外其他优秀同志参加,由于当时翻译过的马克思著作不多,所以经常由李汉俊来做报告、分析,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人才,不断增进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为了发展党组织后备军,吸收青年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11月7日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学生以团体形式紧密联合在一起,共同进步,一起接近工人群众,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为共产党提供新生力量。在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其中参会人员有18人,包惠僧为团第一书记。会议确定了团的简章,并且确定了团的主要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杨仆,王文凤同学被选为劳工运动委员会和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各个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吸纳优秀青年才俊加入共产党,一起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董必武和陈潭秋同志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应中央的要求,于7月在武汉地区成立中国共产党武汉地区执行委员会,以此作为党的领导机构。董必武在日后的时间里,一方面继续在私立武汉中学从事国文教课工作,一方面到武汉各个中学,如省立一师、省立女师、启黄中学等学校授课,还与陈潭秋一起去共进中学、武昌高师等中学活动,为其他学校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励学生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在董必武等一批革命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据相关数据统计,从 1921 年至 1923 年,仅黄安在武汉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或工作的人员中, 就有董贤珏、王鉴、雷绍全、程亚主、余泽涵、张培鑫、戴季伦、王文焕、徐希烈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仆、王文凤、王度等人先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 1924 年至 1925 年,启黄中学的张之乐、王焱南、王文魁等,省立第一师范的刘崇毅、戴季伦、戴克敏等,原中华大学附中的曹学楷等人,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郑位三等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优秀人才前仆后继的走向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为中国革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是牺牲自己。
同时在1921年,为了扩大群众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董必武还成立了妇女读书会,青年读书会,为广大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团结各阶层进步分子和知识青年,吸引优秀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三、结合工农运动,打牢群众基础
董必武还经常组织党员和学生深入广大乡村宣传马克思主义,了解农民疾苦,开展农民运动,帮助农民组织农民协会。董必武还积极传授学生和党员们接近农民群众的方法:“一是注意看房子,青砖房一般比较富,而泥瓦房的农民相对来说比较贫困,联系农民要先联系穷苦农民,取得他们的信任。二是先不做空乏的宣传,要闲谈,与农民搞拢,取得农民的信任,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开展。三是帮农民办好事,写信记账,多帮忙不要让农民吃亏。四是领导农民斗争,首先要选择容易取得胜利的事情来做,先小后大,注意农民的思想状况,团结好农民。”[4](P.45)大家按这种方法实行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除了在黄安和麻城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外, 还有的学生会在自己的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如张书田同学于1922年在汪洋店,麻知府一带秘密宣传,吝积堂,李树珍也回到夏店区,借教书的名义来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谢甫生也曾到谢家湾、泡桐树店举行报告会,向众多青年宣传马克思理论,宣传劳动价值理论,鼓励大家勇敢举起反抗的旗帜,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勇敢说不。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声势浩大的黄麻起义爆发了。其中参加起义的有许多人是董必武的学生和同乡,就连总指挥部的 10 位领导人中,就有潘忠汝、王奠川、王志仁、王秀松、刘文蔚5 位毕业于私立武汉中学。而且董必武积极发展自己家乡农民群众加入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当年在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每三个人就有一个黄安人,每四名革命先烈中,就有一名黄安籍的英雄。由此可见,董必武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耗费了众多的心血。在董必武的带领下,1927年湖北省的工农运动发展尤其迅速,全省产业、行业工会和地区工会组织达到376个,工会会员有52万余人;有54个县建立了农协组织,全省拥有农协会员近三百万,占全湖北省农民的1/10。
四、武汉中学与同期私学的比较
由于当时政府的补贴,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许多名流商人也为其提供资助,各地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如湖南地区的明德、周南、楚怡、修业、广益等学堂,这类学堂各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明德中学以融合中西文化为教学方针;周南中学以三心“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为校训,改革创新,经常采用一些新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楚怡则重视英语的教学;与其相比,武汉中学则侧重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更着重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汉中学与其他私立中学相比,以下特点:“学生报考费和学费低都比当时私立武汉中学低,报考费比别校低六分之一,学费比别校低三分之一” [1](P.506);教职工普遍低薪甚至有的不拿薪;“武汉中学学生没有对学校闹过风潮,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校中很少有的现象,学校也没有开除过学生” [1](P.507)。
私立中学相比公立中学而言,更具有本土特色,而且在教学措施可以及时调整,更具有灵活性。且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大部分私立学校在教学的同时,也在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投身革命。与此同时,武汉中学虽然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但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还略显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武汉中学本身经费有限,教师资源少,在教学方面,即教授知识方面略显薄弱;另一方面武汉中学的生源质量相较其他学校较低。在当时,凭借董必武和陈潭秋等人的努力创办一所中学已实属不易,最终还培养了这么多革命人才更是令人钦佩。
与同时期的其他教育者相比,董必武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将知识运用于救国安邦之中。董必武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主义者,始终致力于宣传维护马克思主义,他利于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董必武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三 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陈绍康,田子渝.关于李汉俊答董必武的一封信 [J]. 近代史研究,1984,(3).
[4]吴炳权,吴时壮.董必武与武汉中学 [M].武汉:武汉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董必武;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08-03
武汉私立中学是董必武同志和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一起创办的,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在革命时期所输送的人才也是十分惊人的。在办学期间,他不仅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更支持学生积极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是在宣传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更是启迪群众去勇敢地争取自己的权利,有组织、有纪律地去斗争,对于共产党日后在鄂东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办武汉中学,培养革命骨干
1919年前后,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又目睹了五四运动,董必武深深意识到国民党的革命方法对于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应该改为一种可以“唤醒群众,接近群众” [1](P.504)的方法。“他逐渐领悟到中国革命必须效仿俄国革命的方法,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2](P.12),只有依靠群众力量,学习苏联革命模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想要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依照当时的情况和他们现有的力量,董必武和其他革命同志认为目前可以做的有办报纸和办学校两件事。而由于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办报纸最终不了了之,在众多人的支持下,经过众人筹款等努力,其间董必武同志甚至卖掉皮袄来筹款,最终在“一九二零年三月,武汉中学正式开学。该校以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为目的” 。[3]
1.运用教材来启迪革命思想
董必武在职期间教授的是国文课。在教学期间,董必武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将马克思的先进思想寓于教学中,这也是武汉私立中学所不同于当时其他中学的特点,也是董必武同志的独到创新之处。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马克思思想于教学之中,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董必武还十分注重课文的选择,他曾经亲自选编过教材,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离骚》,批判封建王朝暴政的《苛政猛于虎》《西门豹治邺》《金田起义》,还有反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论衡》等,这一篇篇精心选择的文章不仅启发了学生们的革命精神,而且在教授过程中,董必武还将马克思主义的精妙观点融入于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文章,并且定期给学生布置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文章,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2.通过交流来激发革命热情
董必武在课外也十分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运用身边小事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进学生的思想。董必武尤其注重鄂东籍学生的思想情感,经常与鄂东籍学生董贤珏、雷绍全、王鉴、杨仆、王文凤等同学交流,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其革命信仰。
董必武也经常会向同学们推荐先进的革命书籍和杂志,让学生们及时掌握国家动态,了解先进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例如《新青年》《共产党》《湘江评论》《觉悟》《向导》等杂志书刊,也会让同学们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如《共产党宣言》等,他同时还指导学生自己办杂志《武汉中学周刊》,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不断对现实问题进行发问和解答。这些杂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具有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董必武还积极吸取当时民办中学的优良作风,组织学生成立学生会,对学校的一些活动和改革等提出意见。他还在各个班级召开班会时组织老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民主道德意识,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实践来提高革命方法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要在实际行动中来进行检验的。学生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革命热情也必须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学习之余,董必武会带学生们参加各类党团组织,并且让学生们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思想。虽然私立武汉中学仅仅开办了8年时间,但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优秀同志的带领下,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为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一番壮志豪情献给了中国革命。据统计,来自黄安——董必武的家乡的学生共有40多人,而其中大部分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例如黄安籍的王秀松,虽然他出身是地主阶级,但在董必武的教导下,毅然决然的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在他加入共产党以后,组织派遣他回家乡黄安开展运动。白天他与农民一起劳作,晚上教农民认字读报,学习先进思想,他带领农民抗租,抗捐,与地主封建势力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建立武装部队,发展党团基层组织。在斗争期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王秀松同志甚至大义灭亲,将自己反动的父亲亲自镇压,这种可歌可泣的行为让人心生敬佩。而且在这8年中,不仅有许多学生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还有许多老师也纷纷选择加入共产党。例如陈潭秋的胞弟陈荫林,原本只是打算过“太平日子”,混口饭吃,可是当他不断受到陈潭秋,董必武等人的感染,看到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他终于醒悟了,最终加入共产党,投入于革命运动。
二、创建党团组织,扩大革命阵营
为了扩大革命阵营,董必武在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创建各类党团组织,扩大群众基础,不断发展基层组织,扩大革命阵营。相比其他中学开办的学习类和深化民主思想类的组织,董必武创建的小组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增强党的新生活力,更加注重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应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要求,1920年秋,董必武,张国恩等人成立了武汉地区最早的党组织——武汉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有了正式的组织后,董必武等人更加明确而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将先进思想传播给大众。例如后来成立的武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党作为半公开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除了会有一部分党员参加外,也会吸纳党外其他优秀同志参加,由于当时翻译过的马克思著作不多,所以经常由李汉俊来做报告、分析,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吸收优秀人才,不断增进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为了发展党组织后备军,吸收青年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11月7日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学生以团体形式紧密联合在一起,共同进步,一起接近工人群众,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为共产党提供新生力量。在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其中参会人员有18人,包惠僧为团第一书记。会议确定了团的简章,并且确定了团的主要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杨仆,王文凤同学被选为劳工运动委员会和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各个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吸纳优秀青年才俊加入共产党,一起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董必武和陈潭秋同志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应中央的要求,于7月在武汉地区成立中国共产党武汉地区执行委员会,以此作为党的领导机构。董必武在日后的时间里,一方面继续在私立武汉中学从事国文教课工作,一方面到武汉各个中学,如省立一师、省立女师、启黄中学等学校授课,还与陈潭秋一起去共进中学、武昌高师等中学活动,为其他学校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励学生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在董必武等一批革命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据相关数据统计,从 1921 年至 1923 年,仅黄安在武汉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或工作的人员中, 就有董贤珏、王鉴、雷绍全、程亚主、余泽涵、张培鑫、戴季伦、王文焕、徐希烈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仆、王文凤、王度等人先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 1924 年至 1925 年,启黄中学的张之乐、王焱南、王文魁等,省立第一师范的刘崇毅、戴季伦、戴克敏等,原中华大学附中的曹学楷等人,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郑位三等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优秀人才前仆后继的走向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为中国革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是牺牲自己。
同时在1921年,为了扩大群众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董必武还成立了妇女读书会,青年读书会,为广大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团结各阶层进步分子和知识青年,吸引优秀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三、结合工农运动,打牢群众基础
董必武还经常组织党员和学生深入广大乡村宣传马克思主义,了解农民疾苦,开展农民运动,帮助农民组织农民协会。董必武还积极传授学生和党员们接近农民群众的方法:“一是注意看房子,青砖房一般比较富,而泥瓦房的农民相对来说比较贫困,联系农民要先联系穷苦农民,取得他们的信任。二是先不做空乏的宣传,要闲谈,与农民搞拢,取得农民的信任,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开展。三是帮农民办好事,写信记账,多帮忙不要让农民吃亏。四是领导农民斗争,首先要选择容易取得胜利的事情来做,先小后大,注意农民的思想状况,团结好农民。”[4](P.45)大家按这种方法实行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除了在黄安和麻城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外, 还有的学生会在自己的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如张书田同学于1922年在汪洋店,麻知府一带秘密宣传,吝积堂,李树珍也回到夏店区,借教书的名义来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谢甫生也曾到谢家湾、泡桐树店举行报告会,向众多青年宣传马克思理论,宣传劳动价值理论,鼓励大家勇敢举起反抗的旗帜,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勇敢说不。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指示精神,声势浩大的黄麻起义爆发了。其中参加起义的有许多人是董必武的学生和同乡,就连总指挥部的 10 位领导人中,就有潘忠汝、王奠川、王志仁、王秀松、刘文蔚5 位毕业于私立武汉中学。而且董必武积极发展自己家乡农民群众加入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当年在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每三个人就有一个黄安人,每四名革命先烈中,就有一名黄安籍的英雄。由此可见,董必武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耗费了众多的心血。在董必武的带领下,1927年湖北省的工农运动发展尤其迅速,全省产业、行业工会和地区工会组织达到376个,工会会员有52万余人;有54个县建立了农协组织,全省拥有农协会员近三百万,占全湖北省农民的1/10。
四、武汉中学与同期私学的比较
由于当时政府的补贴,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许多名流商人也为其提供资助,各地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如湖南地区的明德、周南、楚怡、修业、广益等学堂,这类学堂各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明德中学以融合中西文化为教学方针;周南中学以三心“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为校训,改革创新,经常采用一些新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楚怡则重视英语的教学;与其相比,武汉中学则侧重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更着重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汉中学与其他私立中学相比,以下特点:“学生报考费和学费低都比当时私立武汉中学低,报考费比别校低六分之一,学费比别校低三分之一” [1](P.506);教职工普遍低薪甚至有的不拿薪;“武汉中学学生没有对学校闹过风潮,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校中很少有的现象,学校也没有开除过学生” [1](P.507)。
私立中学相比公立中学而言,更具有本土特色,而且在教学措施可以及时调整,更具有灵活性。且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大部分私立学校在教学的同时,也在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投身革命。与此同时,武汉中学虽然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但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还略显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武汉中学本身经费有限,教师资源少,在教学方面,即教授知识方面略显薄弱;另一方面武汉中学的生源质量相较其他学校较低。在当时,凭借董必武和陈潭秋等人的努力创办一所中学已实属不易,最终还培养了这么多革命人才更是令人钦佩。
与同时期的其他教育者相比,董必武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将知识运用于救国安邦之中。董必武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主义者,始终致力于宣传维护马克思主义,他利于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董必武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三 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陈绍康,田子渝.关于李汉俊答董必武的一封信 [J]. 近代史研究,1984,(3).
[4]吴炳权,吴时壮.董必武与武汉中学 [M].武汉:武汉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