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复习备考指要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u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考试命题由单纯地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的方向转变。语言实际运用的考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期“名校学案”将告诉你:不论语用题怎样“善变”,我们也能总结出规律,有的放矢地攻破难关。
  
  语言运用题,因其具有的“创新”和“综合”两大特点,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试验田”。所谓“创新”,指的是考查内容的新颖。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语用这块新内容、新形式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如写开场白、串词、电影脚本等。所谓“综合”,指的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多样性和综合性。但在对语用这一板块的复习中,教师和同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语用题的涵盖面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觉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总是担心挂一漏万;另一方面,由于语用题的创新性,同学答题时,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新内容、新形式。从而导致失分严重。
  但是,我们认为,只要认真研究语用题的基本规律和命题趋势,掌握语用题考查重点,了解语用题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复习备考就会提高效率。
  
  [考点阐释]
  
  语言运用是一种综合性语言行为,因此对它的考查往往不是孤立的,语用题的考查与考纲上的众多考点相关联。我们这里谈的语用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②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③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④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能力层级集中在D。下面对这四个方面的考点和能力要求进行简要阐释: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形式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或一段话);根据按提供的语境。按要求写一段话等。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形式有: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根据要求写广告词、主题词、短信等。
  “选用句式”主要考查形式有:长句短句的选择,整句散句的选择,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肯定句和否定句的选择,陈述句和疑问句的选择,常式句与变式句的选择。口语句与书面旬的选择等。
  “仿用句式”主要考查形式有:续写式仿写,即根据例句写出新的句子,彼此构成完整的一段话;话题式仿写,即根据例句,另起话题对给定对象写出新的句子,所写句子与例句内容无关;句式仿写,即根据给定句式,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内容;自由仿写。即根据提供的材料,另写一段话,仿写对象和内容不确定。
  “变换句式”主要考查形式有:长句短句互换,整句散句互换。主动句与被动句互换,肯定句和否定句互换,陈述句和疑问句互换,常式句与变式句互换,口语句与书面句互换等。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主要考查形式有:近义词、虚词、成语的辨析,图文转换,列标题,写结语,辨析和修改病句,根据语境辨析语言风格,扩写、仿写和续写,选句填空和给句子排序等。其中仿写题经常涉及到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重在考查“生动”,排序题涉及语言的衔接通畅,重在考查“连贯”,大多题型考查的是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作了明确的界定。所谓“常见的修辞手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它的考查常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其考查方式主要有: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如写一段话等。今后的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同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将是一大趋势。
  
  [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
  
  高考试卷中的语用题,既是大杂烩,也是试验田。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绝大部分都以各种形式对此进行了考查。分析这些语用题,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内容庞杂
  语用题的考查主要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的方式又比较自由灵活,因而在试卷中其它部分不便考查的,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往往集中在这里。这就使得这块内容显得庞杂且无规律可行,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2008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绝大部分试卷都有语用题的考查。从考点分布来看,内容涉及以上论及的各个考点,其中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句式,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为主。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开场白、修辞手法、漫画、对联、新闻、成语、标语、电影脚本、专刊标题、栏目话题等。
  另外,语用题的考查,也常常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如2008年全国卷I第18题修改“求职信”中的使用不当的成语,全国卷Ⅱ中第18题修改“开场白”中不得体的词语。
  因此,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有大语文观,要处处留心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综合考查
  在语用题中,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不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如2007年辽宁卷第24题: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另写一句话。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从提供的例句看,它运用了暗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此外,还必须注意所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结构相同或相似,这又涉及到对偶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该对每一考点的知识要点和要求全面了解。
  
  三、回归课本
  回归课本,是近两年高考试卷中语用题的考查呈现出的一个新趋势。这一趋势是对学生不重视课本的一个矫正,给大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应该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一变化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强化了课本这一重要知识媒介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引起我们必要的重视。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慢头。
  试题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与“修辞手法”(比喻)结合起来考查,既考查了对课本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一举三得。
  因此,复习备考中,课本知识的复习不能放松,尤其是一些名家名篇。
  
  四、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是近几年语用题所呈现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这些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同时,试题也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贴近生活,使得语用题更具时代感,更具生活气息。这里的生活,主要指的是:①生活中常见 现象和事件;②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和现象。生活的背后蕴含的语文知识,是起点也是终点,对它的考查更能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功能。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18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试题将北京奥运这一重大事件以消息稿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考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压缩语段的相关知识,用一句话来概括消息内容。
  所以,复习备考中,大家应该更多地关注生活,尤其是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并对此进行思考。
  
  五、尝试创新
  近两年的高考语用题,在题型及内容方面越来越强调创新。各种文学样式和实用文体都可能成为语用题的考查内容。比如广告词、开场白、画外音、便条、电影脚本等。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就要求学生根据诗句写电影脚本,实际考查的是鉴赏能力、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本试题第一次将电影脚本这种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文学样式引入语用题的考查,十分新颖,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因此,复习备考中,对一些不常见的文学样式和实用文体,也要进行适当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
  
  六、重视运用
  语用题的考查,强调实际运用能力,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注重语文能力的灵活运用。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第19题: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是2008年新增加的考点,目的是让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联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高中学生应该掌握它的基本特点,并且学会在生活运用。所以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大家也不应忽视。
  
  [答题指要]
  
  一、熟练掌握考点知识,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如上所述,语用题考查的内容十分庞杂。只有对它所涉及的各个考点的知识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才能为答题提供必须的知识储备,从而增强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下面仅以学生对“2008年武汉市高三新起点考试”第21题的答题为例,来说明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
  下面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几个画面,请看了以后写几句含有排比句的议论抒情的文字,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孩子们举着纸板站在路边,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叔叔,谢谢你们!”
  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个同学,有人问他:“你背得动吗?”他骄傲地说:“我能背50斤玉米。”
  在地震中被压伤截肢的中学生薛枭刚从废墟被挖出时,跟救援者开着玩笑:“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3岁的小郎静,躺在担架上,向救他出来的解放军叔叔微笑着,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错误答案]在地震中受苦难的人们,有着一颗坚信明天会更好的心;他们充满希望的话语鼓舞着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不退缩。
  很显然,考生并不了解排比的基本特点,尽管答案的内容是评述性的,但仍然不能得分。
  
  二、认真审查题意,是准确答题的保证
  认真审查题意,明确答题要求,是准确答题的保证。但是,很多同学忽视这一环节,导致答题不全或者答非所问。
  下面以“2008年武汉市高三新起点考试”第20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审题。
  下面是孙犁小说《荷花淀》中几个女人商量去探望参军丈夫的对话描写。请以设问方式,简明准确地设计出一个能切中这段文字的内容并让人思考的问题。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①审题目内容。命题者可能围绕文字材料的重点内容或主要特点出题,所以审题,首先应审查材料的内容或特点。本题选自孙犁小说《荷花淀》,是小说中著名的片断之一。这段文字运用人物对话,刻划了水生嫂等妇女不同的性格特点,语言生动形象,个性突出。
  ②审答题指向。答题指向主要是指根据材料重点和题目中的提示性语言(或例句),确定答题的方向。本题中“切中这段文字的内容”,指的就是文段中“运用人物对话刻划不同人物性格特点”这一内容;“引人思考”,意为答题内容必须要给人一定的启发性,简言之,就是所提的问题要深一些,不能为问而问。如有的同学答为:“她们到底去了没有呢?”明显缺乏应有的深度。
  ③审具体要求。语用题在答题上一般都有具体的要求,如句式上的,修辞上的,字数上的等。本题中“没问方式”表明答案必须是一个问句;“简明准确”表明答题语言要简短,所拟问题要明确。如有的同学答为:“请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看看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答案不是问句形式,不能得分。
  
  三、明确行文格式,是规范答题的要求
  行文格式的正确,表述语言的准确和简明,在答题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程度,考点要求具备的能力等,都必须通过语言的表述和规范的行文表现出来。
  在行文格式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实用文体的格式;在答题语言的表述中,要注意“句式的要求”,“语言表达方式”的要求,字数的要求以及其他具体的要求。只有按要求规范答题,才能确保答案万无一失。
其他文献
扩展语句这种题型经过几年发展,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题目约束条件的设置日益巧妙,让人难以觉察。研究2008年高考试题中的语用题题干,发现其约束条件的设置有以下特点:    一、情景限制    [例1](2008年高考安徽卷)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
期刊
美文欣赏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母亲赋予我生命。她只有我一个儿子,不可谓不疼,也不可谓不娇。然而好多年,母亲对我总是淡淡的。起初我不甚了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地对慈母之心有了一些理解。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开天辟地第一个。左邻右舍的道贺声中,一片“啧啧”,“啧啧”里还含着惊诧!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
期刊
[考点阐释]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近年来,修辞手法的考查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或者与仿写、补写等题型相结合,重点考查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理解
期刊
句子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主语的性质可分为主动句、被动句;根据结构的繁简可分为长句、短句;根据判断的性质可分为肯定句、否定句;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可分为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根据语体风格可分为口语句、书面句;根据句式整齐与否可分为整句、散句;根据句子数量可分为单句、复句。高考常用语意连贯衔接题的形式来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你好!在语言表达与运用题中,常会遇到一些句式转换的题目。其中会涉及到单句、复句之间的转换。可是,我至今连单句、复句都不会判断,更不用说做这类句式转换的题目了。照理说,有关联词的应该是复句,可是有时我看到一个句子明明用了关联词,老师却说它是单句。单句和复句到底如何判断?请您帮我解答一下这方面的疑问谢谢!    教师解惑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日常教学中,
期刊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反映个人命运的贬逐诗和国家命运的衰亡诗作为阅读材料,频频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鉴赏这类诗歌有别于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等,特别要关注以下两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正在备考的高三学生。我非常有信心将考点各个击破,可是当我复习到语言运用题时,我发现有一个已经在语文课堂上学了很多年的知识点,我始终都没有弄明白,这就是比喻句的辨别和运用。而且我发现在各种考试试卷中有很多题都是对比喻句的考查。那我们究竟该怎样又简易又准确地辨别和运用比喻句呢?    教师解惑    贾明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而且你的观察和发现也很准确
期刊
“学以致用”,学习好的语言,并灵活加以运用,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我们的思想,这是语文学习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体现。在高考试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这块,题型变化大,题目内容广泛,要求多样化。在复习过程中将题型进行归纳,并总结一些答题的经验是很有益的。  语言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方面。下面我对扩展语句与压
期刊
[考点诠释]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较之于“鲜明、生动”,“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它要求组句根据语法、逻辑,做到句子结构完整,词语搭配稳妥,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适当,正确使用谦词、敬词和关联词语,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切合语境和对象等。    [命题特点及方
期刊
“语言得体”指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辨析、主观表述及病句修改,多和语言表达的其它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考查。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主要包括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表达方式等。“内部语境”指题目提供的上下文。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即文章语体,主要有科学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等。科学语体的特点是用词准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