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几年来喀左县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之路,并把“工业强县”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产业发展困境;产业发展思考;发展战略优势;
【分类号】:P618.41
一、当前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目前县内主要的有色金属企业主要有朝阳利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朝阳日隆钒钛有限公司、朝阳金旭锰业有限公司、朝阳德利锰业有限公司等。虽然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当前,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困难突出表现在:
1、经济总量小,核心企业少
投资过亿元的企业不多,只有3家,已建成投产的企业产值过亿元的有3家。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研发能力严重不足,难以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技术落后、研发能力薄弱,又无法拥有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的优势与差异化的优势都不具备,企业就难以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协作配套不紧密
龙头企业少且围绕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还未形成,原材料供应、外协配套件等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制造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
3、产品结构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
多数企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比例低,产品大多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及手段,制约着企业市场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企业发展资金短缺,且融资能力低
由于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度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域外资金介入的规模偏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的缺乏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5、受资源限制,企业发展难度加大。
目前县内企业的原材料仍然以外引为主,例如朝阳利鑫原材料从印尼、菲律宾进口,金旭锰业以建昌矿山为主要原材料。这就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的挑战
1.有色金属大量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及各类电子仪表的电子线路中。这类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购买对象集中在高端客户群体,市场份额不大,市场增长的潜力也比较有限。
2.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低、能力差、投入不足等成为企业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受技术、人才、资金等因素限制的情况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市场门槛也变的较高,这就造成了有色金属产业链中的竞争相对集中,在有色金属采选和初级加工产品环节中,以及初级产品激烈竞争中,逐步积累资本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十分艰难。
三、调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一)把握利用好优越的发展环境。
1、优越的政策环境。
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若干意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将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喀左县实际情况,制订多项优惠政策,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优质的服务环境
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坐落于喀左广成工业园区,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最优质、贴心的服务。对入园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协助企业办理一切手續,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3.劳动力优势
据调查显示,喀左县每年劳务输出九万多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利用,另外,喀左县的劳动力工资整体水平比较偏低,与发达地区人均月工资低的工资水平低200-300元/月左右,喀左县工业园区现居住人口2300多人,工业区形成良好的工业发展局面,
(二)充分利用基础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喀左矿产资源丰富,有“地下博物馆”称誉。喀左县有色金属矿产在朝阳市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全省第二位,朝阳市第一位,肖家营子钼矿是朝阳市唯一大型有色金属矿床,滴答水铜矿石朝阳市唯一探明储量并开采的铜矿。锰矿床与矿点7处,探明储量2400万吨,远景储量1.75亿吨。
2、充分利用平台优势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喀左广成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经过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投入近亿元,目前达到“三通一平”,增强了承载大项目、承接大企业的能力,为喀左今后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闊的空间和有效载体。
3、充分利用区位及交通优势
喀左县位于京津唐经济区、沈阳工业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金三角地带,同时北依内蒙,是内蒙东部出海的必由之路,区位优势正在显现。喀左县境内交通便捷,全境有骨干公路40条,总里程752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4、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喀左县域内水资源丰富,能够满企业项目开发建设用水。
喀左县域内有66千伏安变电所13座,主变压器23台,总容量32.4兆伏安,有配电变压器2711台,总容量为150兆伏安。
(三)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省支持辽西北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抓住产业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人才向外流动的机遇。一是打好集群牌,以规模招商;二是打好配套牌,以产业链招商;三是打好园区牌,以“惠”招商;四是打好存量牌,以“廉”招商;五是打好服务牌,以商招商。围绕产业链招商,发动全员招商、重点组织专业招商,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结合企业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同时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全面提高企业制度、管理、经营创新能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和研究院所合作,围绕产业发展目标组织技术联盟、产业协作,联合各方力量,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在企业内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成立专门的产品推广及销售结构,保证新产品生产和上市的时间性,及时占领有利市场。2012年——2013年,朝阳利鑫有色金属公司共完成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小改小革共45项,用于理顺生产关系,解决生产工序中的难点、重点,年增收节支产生的紧急效益在10000万元以上。
(五)强化品牌意识。
强化喀左工业的整体形象推广,塑造地区发展的品牌形象,提升地区的知名度,拓展地区在产业发展、创业投资、人才吸引以及融资等方面的多元化渠道。
(六)加强环境保护
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入驻,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重点项目。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聚在喀左广成工业园区,因此园区不仅要通过优良的投资环境,还要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善来吸引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高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提升发展能力和潜力,为喀左县有色金属行业增加独特的亮点。
在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咬定“工业强县”发展思路不动摇,按照“以调结构增总量,以增总量调结构”原则,立足现有企业,依托基础资源,积极引进域外资金、高新产业技术、知名企业,嫁接改造、重组现有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包装上市,加快县域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驱动,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 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峰《信息披露:实话实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产业发展困境;产业发展思考;发展战略优势;
【分类号】:P618.41
一、当前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目前县内主要的有色金属企业主要有朝阳利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朝阳日隆钒钛有限公司、朝阳金旭锰业有限公司、朝阳德利锰业有限公司等。虽然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当前,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困难突出表现在:
1、经济总量小,核心企业少
投资过亿元的企业不多,只有3家,已建成投产的企业产值过亿元的有3家。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研发能力严重不足,难以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技术落后、研发能力薄弱,又无法拥有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低成本的优势与差异化的优势都不具备,企业就难以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协作配套不紧密
龙头企业少且围绕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还未形成,原材料供应、外协配套件等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制造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
3、产品结构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
多数企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比例低,产品大多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及手段,制约着企业市场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企业发展资金短缺,且融资能力低
由于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度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域外资金介入的规模偏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的缺乏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5、受资源限制,企业发展难度加大。
目前县内企业的原材料仍然以外引为主,例如朝阳利鑫原材料从印尼、菲律宾进口,金旭锰业以建昌矿山为主要原材料。这就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的挑战
1.有色金属大量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及各类电子仪表的电子线路中。这类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购买对象集中在高端客户群体,市场份额不大,市场增长的潜力也比较有限。
2.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低、能力差、投入不足等成为企业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受技术、人才、资金等因素限制的情况下,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市场门槛也变的较高,这就造成了有色金属产业链中的竞争相对集中,在有色金属采选和初级加工产品环节中,以及初级产品激烈竞争中,逐步积累资本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十分艰难。
三、调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一)把握利用好优越的发展环境。
1、优越的政策环境。
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若干意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将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喀左县实际情况,制订多项优惠政策,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优质的服务环境
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坐落于喀左广成工业园区,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最优质、贴心的服务。对入园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协助企业办理一切手續,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3.劳动力优势
据调查显示,喀左县每年劳务输出九万多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利用,另外,喀左县的劳动力工资整体水平比较偏低,与发达地区人均月工资低的工资水平低200-300元/月左右,喀左县工业园区现居住人口2300多人,工业区形成良好的工业发展局面,
(二)充分利用基础优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喀左矿产资源丰富,有“地下博物馆”称誉。喀左县有色金属矿产在朝阳市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全省第二位,朝阳市第一位,肖家营子钼矿是朝阳市唯一大型有色金属矿床,滴答水铜矿石朝阳市唯一探明储量并开采的铜矿。锰矿床与矿点7处,探明储量2400万吨,远景储量1.75亿吨。
2、充分利用平台优势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喀左广成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经过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投入近亿元,目前达到“三通一平”,增强了承载大项目、承接大企业的能力,为喀左今后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闊的空间和有效载体。
3、充分利用区位及交通优势
喀左县位于京津唐经济区、沈阳工业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金三角地带,同时北依内蒙,是内蒙东部出海的必由之路,区位优势正在显现。喀左县境内交通便捷,全境有骨干公路40条,总里程752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4、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喀左县域内水资源丰富,能够满企业项目开发建设用水。
喀左县域内有66千伏安变电所13座,主变压器23台,总容量32.4兆伏安,有配电变压器2711台,总容量为150兆伏安。
(三)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省支持辽西北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抓住产业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人才向外流动的机遇。一是打好集群牌,以规模招商;二是打好配套牌,以产业链招商;三是打好园区牌,以“惠”招商;四是打好存量牌,以“廉”招商;五是打好服务牌,以商招商。围绕产业链招商,发动全员招商、重点组织专业招商,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结合企业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同时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全面提高企业制度、管理、经营创新能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和研究院所合作,围绕产业发展目标组织技术联盟、产业协作,联合各方力量,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在企业内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成立专门的产品推广及销售结构,保证新产品生产和上市的时间性,及时占领有利市场。2012年——2013年,朝阳利鑫有色金属公司共完成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小改小革共45项,用于理顺生产关系,解决生产工序中的难点、重点,年增收节支产生的紧急效益在10000万元以上。
(五)强化品牌意识。
强化喀左工业的整体形象推广,塑造地区发展的品牌形象,提升地区的知名度,拓展地区在产业发展、创业投资、人才吸引以及融资等方面的多元化渠道。
(六)加强环境保护
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入驻,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重点项目。喀左县有色金属产业主要集聚在喀左广成工业园区,因此园区不仅要通过优良的投资环境,还要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善来吸引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高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提升发展能力和潜力,为喀左县有色金属行业增加独特的亮点。
在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咬定“工业强县”发展思路不动摇,按照“以调结构增总量,以增总量调结构”原则,立足现有企业,依托基础资源,积极引进域外资金、高新产业技术、知名企业,嫁接改造、重组现有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包装上市,加快县域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驱动,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 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峰《信息披露:实话实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