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已经搭建起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在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战略、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风险管理能力也获得明显的提升。但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风险管机制建设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还不能充分满足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公司治理架构和体系,主要问题
一、基础不稳固,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和体系,但治理实效有待提高,風险管理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一是公司治理“形似而神非”。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难以在董事、监事等人员选任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等事项中发挥作用。董事、监事在履职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类似情况。二是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不足。董事会履职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信息披露事项,局限于审议报告和总体风险数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缺乏实质性了解和前瞻性判断,难以结合本行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战略。三是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够。监事会在履行职工作中普遍存在履职时间少、专业能力不足、独立性较差等问题,难以有效履行对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监督职能,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四是激励机制出现偏差。股东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短中期净利润和经营绩效,忽视风险管理和长期利润,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出现一定的异化。
二、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并呈现出自上而下逐级弱化的趋势。一是对风险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存贷款利率管制的状态,商业银行有较为稳定的利差,虽然近年来存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但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在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中,规模因素对利润的贡献较大,导致商业银行扩大规模经营的冲动较为强烈,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忽视风险管理反而成为商业银行的理性行为。一方面对风险的隐蔽性、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忽视集中度、流动性等基本的风险管理要求,难以有效贯彻落实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对风险管理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到位,片面的将风险管理工作视为经营成本,将风险管理作为被动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尚未真正树立主动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意识。二是过分追求当期利润指标,忽视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在业绩考核的引导下,当期利润成为商业银行各级经营机构的主要任务目标。银行内部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自上而下呈现逐级弱化趋势,尤其是部分基层营业机构,将经营和风险管理对立起来,片面认为风险管理阻碍了业务发展的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对风险管理不重视、不配合,不能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三是对合规管理要求认识不到位。合规要求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底线要求,是对商业银行长期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但部分商业银行对合规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其是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的限制,对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持抵制或消极应对态度。
三、知行不一致,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偏好难以有效实施
一是目标不明确。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偏重于定性描述,仅是一种口号式的表述,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定量控制目标,难以有效指导具体的经营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缺乏一致性。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与自身的业务战略定位、市场地位等相脱节,缺乏一致性。如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偏好基本与大行一致,与其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明显不符。三是同质化突出。多数银行的实际控制人为各级政府,高管人员选配主要由政府部门决定,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强烈。股东和高管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趋同且趋于激进,同质化问题突出。四是稳定性较差。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变化较为随意,易受董事长、行长等主要高管人员变动的影响,难以持久稳定。五是落实不到位。风险偏好描述与实际管理情况明显不一致。如多数中小银行在风险偏好陈述中明确为“审慎”,但在经营指标制定上仍较为激进,无法将风险偏好目标通过分解、传导,内化为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行为目标。此外,在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战略出台后,配套措施也较为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和支撑目标的落地实施;而且,多数银行缺乏评估反馈机制,对风险偏好和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测跟踪不到位,导致风险偏好和战略对基层经营机构的约束有限,难以有效评估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四、引导功能弱,风险管理文化有待培育
一是部分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尚未成型。风险管理文化主题不突出,对基层营业机构和员工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明显,难以与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形成有效结合。二是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了解有限,尚未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风险管理文化的考核导向作用缺失,对员工的约束效果有限。部分银行对违规违纪行为处理不严格,难以发挥惩戒作用。四是合规文化相对弱化。部分商业银行对合规要求重视不够,存在主观上“踩红线”,合规要求让位于阶段性业务发展诉求的情况。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国外主要银行的经验,建立以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要素,提升各要素的整体协同能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81-88。
[2]徐秀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杨军,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十八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公司治理架构和体系,主要问题
一、基础不稳固,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和体系,但治理实效有待提高,風险管理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一是公司治理“形似而神非”。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难以在董事、监事等人员选任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等事项中发挥作用。董事、监事在履职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类似情况。二是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不足。董事会履职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信息披露事项,局限于审议报告和总体风险数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缺乏实质性了解和前瞻性判断,难以结合本行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战略。三是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够。监事会在履行职工作中普遍存在履职时间少、专业能力不足、独立性较差等问题,难以有效履行对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监督职能,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四是激励机制出现偏差。股东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短中期净利润和经营绩效,忽视风险管理和长期利润,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出现一定的异化。
二、认识不到位,风险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并呈现出自上而下逐级弱化的趋势。一是对风险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存贷款利率管制的状态,商业银行有较为稳定的利差,虽然近年来存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但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在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中,规模因素对利润的贡献较大,导致商业银行扩大规模经营的冲动较为强烈,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忽视风险管理反而成为商业银行的理性行为。一方面对风险的隐蔽性、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忽视集中度、流动性等基本的风险管理要求,难以有效贯彻落实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对风险管理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到位,片面的将风险管理工作视为经营成本,将风险管理作为被动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尚未真正树立主动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意识。二是过分追求当期利润指标,忽视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在业绩考核的引导下,当期利润成为商业银行各级经营机构的主要任务目标。银行内部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自上而下呈现逐级弱化趋势,尤其是部分基层营业机构,将经营和风险管理对立起来,片面认为风险管理阻碍了业务发展的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对风险管理不重视、不配合,不能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三是对合规管理要求认识不到位。合规要求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底线要求,是对商业银行长期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但部分商业银行对合规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其是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的限制,对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持抵制或消极应对态度。
三、知行不一致,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偏好难以有效实施
一是目标不明确。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偏重于定性描述,仅是一种口号式的表述,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定量控制目标,难以有效指导具体的经营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缺乏一致性。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与自身的业务战略定位、市场地位等相脱节,缺乏一致性。如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偏好基本与大行一致,与其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明显不符。三是同质化突出。多数银行的实际控制人为各级政府,高管人员选配主要由政府部门决定,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强烈。股东和高管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趋同且趋于激进,同质化问题突出。四是稳定性较差。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变化较为随意,易受董事长、行长等主要高管人员变动的影响,难以持久稳定。五是落实不到位。风险偏好描述与实际管理情况明显不一致。如多数中小银行在风险偏好陈述中明确为“审慎”,但在经营指标制定上仍较为激进,无法将风险偏好目标通过分解、传导,内化为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行为目标。此外,在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战略出台后,配套措施也较为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和支撑目标的落地实施;而且,多数银行缺乏评估反馈机制,对风险偏好和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测跟踪不到位,导致风险偏好和战略对基层经营机构的约束有限,难以有效评估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四、引导功能弱,风险管理文化有待培育
一是部分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尚未成型。风险管理文化主题不突出,对基层营业机构和员工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明显,难以与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形成有效结合。二是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了解有限,尚未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风险管理文化的考核导向作用缺失,对员工的约束效果有限。部分银行对违规违纪行为处理不严格,难以发挥惩戒作用。四是合规文化相对弱化。部分商业银行对合规要求重视不够,存在主观上“踩红线”,合规要求让位于阶段性业务发展诉求的情况。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国外主要银行的经验,建立以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要素,提升各要素的整体协同能力,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81-88。
[2]徐秀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杨军,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十八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