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的人生

来源 :优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桃姐》是一部有“使命感”的电影,讨论的是香港的老年人问题。2011 年9月,该剧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最佳女主角,而后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包揽多项大奖,同时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大热电影。
  
  木箱子里的人生记忆
  “我从婴儿开始,就由桃姐照顾,后来换我照顾她,就像人生循环。”李恩霖是嘉禾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在电影《桃姐》里,作为编剧和制片人,他讲的是自己的故事。
  桃姐原是李恩霖母亲家的女佣,自小家贫,父母把她送人抚养,养父又不幸被杀,养母在她13 岁时把她托付给李恩霖的外祖母。在李恩霖母亲结婚时,她也一起从澳门到了香港的李家。
  桃姐和李恩霖母亲同岁,两人感情深厚。半个世纪里,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李家当成自己家,从来没有离开过。
  李恩霖和妹妹出生后,桃姐又承担起照顾他们兄妹的责任。20 世纪80 年代,父母和妹妹移民去了美国,家里就剩下李恩霖和桃姐。除了他赴美求学、工作的十几年外,桃姐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2003 年,桃姐突然中风,导致半身不遂,无法继续做家务。从医院回来后,她向李恩霖提出,要搬到老人院去住。考虑到自己因为拍电影经常不在香港,无法照顾桃姐,李恩霖同意了。
  去老人院前一天,李恩霖和桃姐挑选要带去的衣物。桃姐的房间是由阳台改成的,一张狭小的单人床铺,房间靠墙的上方挂着一排大木柜,里面放着缝纫机、保温饭盒和不再使用的器具,下面镶嵌着一台洗衣机,床铺对面的窗下放着两个大樟木箱,占了房间1/3 的空间。
  箱子是李恩霖母亲当年的嫁妆。在打开的木箱里,他惊讶地发现了他和妹妹童年时的手工玩具、衣服、尿布,桃姐背他上街闲逛时的背带,给他和妹妹缝制的红色棉袄,他在幼稚园时穿的老鼠戏服,小学时的保温饭盒……
  “我父母移民到美国后,箱子一直摆在桃姐的房间,我一直不知道桃姐箱子里装了什么东西,这时候我才发现她珍藏着我的人生记忆和成长片段……”李恩霖说。
  在老人院的3 年里,桃姐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经过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结果不久后再度中风,不仅行动不便,言语表达也出现障碍。
  不管工作多忙,李恩霖只要在香港,每周都会去老人院探望桃姐。每次他一进老人院的大门,老人们就会叫:“你干儿子来看你了。”去老人院的次数多了,他也从护工那里学会了照顾桃姐,经常推着轮椅陪她上街,或者喂她吃饭。
  照顾了一辈子别人,桃姐很不习惯李恩霖给她喂饭。在李家几十年,她从不上桌吃饭,总是一个人躲在厨房吃。偶尔和李恩霖外出用餐,她既尴尬又紧张,直到中风后,桃姐才肯接受李恩霖喂她。
  2006 年,桃姐去世了。桃姐去世后,李恩霖仍保留了她房间的原貌。柜子、箱子里的一件件物品,让他想起过去的人生记忆,他把那些曾经遗忘掉的记忆写在了笔记本上,后来又写成了电影剧本,找到了许鞍华。
  
  桃姐身上有忠义
  看完《桃姐》的剧本,许鞍华想哭。答应接拍《桃姐》,原因在于她的生活中也有一个桃姐。
  许鞍华七八岁时,家里来了一个佣人。她梳着辫子、穿白衣黑裤,来自广东顺德,跟她在李恩霖家相册上看到的年轻时的桃姐打扮很相似。“她在我家做了15 年,从我弟弟出生一直到读中学,她一直带我弟弟。”
  和桃姐不同的是,许鞍华家的佣人烧菜手艺一般,干活也有些马虎,但人特别好,重感情。许鞍华上大学时,许鞍华母亲辞掉了女佣。她后来去了别人家打工,但每年春节,她都到许鞍华家拜年,还带一些贵重的礼物,并给许鞍华弟弟买名牌钢笔。许鞍华父亲去世时,她还来帮忙料理后事。因为怕许鞍华的母亲孤单,她常来许家,陪许鞍华母亲去寺庙烧香。
  许鞍华现在家里的女佣,基本上是几年一换。佣人都是从中介所找的,先签完备的法律合同,谈好工资待遇,每周休假一天,加班支付双薪。有时候,双方发生了冲突,往往按照合同到法院解决。“今天的香港越来越繁华,桃姐时代的道德伦理观却在逐渐消失。桃姐虽然不识字,但她身上有忠义。”
  《桃姐》给了许鞍华一个机会,她把看到的老年人问题放在了电影里。拍《桃姐》的养老院,属于中档标准,里面住着许多像桃姐一样的社会底层的老人。
  《桃姐》的大部分镜头,采取的都是实景拍摄,除了主要演员是职业演员外,其余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养老院里的老人。这种纪录片式的拍摄,加上摄影师余力为大量采用远景和长镜头,让电影有很强的真实感。
  记得电影刚拍摄时,扮演桃姐的叶德娴去养老院,许鞍华没喊开拍,余力为就开机了。叶德娴坐的车停在养老院门口,秦海璐搀扶着她进门,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以为来了新院友,都站起来围观,一个老人还跑上前来,冲到了摄影机前面站着看叶德娴。
  “当时,我们一个工作人员想叫他走开,旁边的摄影师马上把他的嘴捂上了,接下来没用我喊开始,几个职业演员自己就决定开演了,这种感觉很真实。”许鞍华回忆说。
  
  叶德娴:“桃姐跟我很像。”
  叶德娴没料到自己能当影后。
  电影筹备时,李恩霖给许鞍华推荐叶德娴。当时许鞍华有点儿担心:叶德娴那时62 岁,和桃姐相差十几岁,已经近10 年没演过电影。
  “我一定要演好这个角色。”叶德娴为这部片子做了许多功课,跑到李恩霖家看桃姐的房间,甚至把桃姐去过的茶餐厅、公园都摸得一清二楚。后来,李恩霖的家也成了《桃姐》里刘德华的家,桃姐的小屋除了减掉一个樟木箱,其他物品都原样保留。
  桃姐的形象渐渐生动起来:“桃姐跟我很像,她买蒜头会一个个挑来挑去,她买鱼不会只买便宜的,一定要买最新鲜的,她买最好的酱油烧菜给主人吃……”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去了养老院,还是让叶德娴触目惊心:“大部分养老院都是群居,一间房住了6个人,每人只有一张床,衣服都堆在床上;就是单间,也只多一个桌子和椅子,洗刷和上厕所,都是公共的,没有阳光不说,空气流通也不畅。而且大家生活习惯不同,你想开窗户通风,有人说太冷;你想听收音机,有人要睡觉。”
  离叶德娴家不远,住着一位老女佣,头发花白,穿的衣服、梳的辫子,跟李恩霖家的桃姐很像。“自从接了这部戏,我就仔细观察她,她穿的衣服袖子、裤子都不是很长,因为要干家务活;
  她出去买菜,一只手拎着菜篮,倾斜着腰,慢慢地走路,我也跟着模仿。”
  片中桃姐是做了60 多年的佣人,很多生活习惯已经融入骨髓,对刘德华饰演的主人的服侍几乎是下意识的,叶德娴的表演毫不做作,完全是那种做惯家务的阿婆的样子。而桃姐中风之后动作僵硬的状况也被叶德娴演得很有说服力,一些颤巍巍的困难动作让观众们看得潸然泪下。
  在香港,许多看完《桃姐》的观众,回家后立即去找自己的长辈谈心,他们开始理解那些在日常生活里被他们忽视的老人,这令叶德娴很欣慰。“观众经历了大量的商业片的疲劳观影后,需要一部感人的电影去沉淀,《桃姐》的出现,我认为正是时候。”她说。(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职场团队中总有些有意思的分工:权威的老大,埋头苦干的执行者,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有一个爱讲冷笑话的宅男。当然,默默无闻的人未必一直都不会被注意到,特别是有些看起来很靠谱的家伙,别忽视他们的存在,在上司眼里,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第二”人。  优秀的员工免不了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说不定还不等风声传开就被挖了墙角。在大家交头接耳谁要跳槽的同时,接替“第一”的人选大概也渐渐浮出水面了。是的,就是那个总能顶事
期刊
怎样和陌生人搭讪?讨喜别人的秘诀你知道多少?解决这一切的方法尽在15 分钟聊天术。  聊天术一:打破谈话坚冰的撒手锏  谈话开始的前 5分钟是交流的坚冰期,如何打破?  开始的前5分钟,先用心聆听对方的讲话,六七分钟后,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眼看 10分钟过去了,接下来,你只要一边询问他的看法和观点,一边拓展话题就 OK了。15分钟,小 Case,半小时、一小时也可以聊得下来,而且会极其顺畅。
期刊
职场如战场,身处其中的铿锵玫瑰自然也像战士一样,用尖刺将柔软的花瓣全副武装。但长时间的紧绷会令人不堪重负,你需要一种更轻松的相处方式。    做员工:“老板,我真的扛不住了!”  工作才 1年,23岁的溜溜深感传说中的职场冷酷:“没人教你,也没人帮你,他们只是要准时看到工作成果。”而她的领导小娟却说:“她娇气得像个小孩子,工作不到位,还觉得我应该像妈妈一样安慰她、呵护她。这可能吗?我需要她像成年人
期刊
如果给你 3秒钟,你会用来做什么?倒杯水、伸个懒腰、打开一个网页,抑或只是静静地坐着……你也许会想,3秒钟实在太短暂了,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有一位大学生,他和他的团队走进甘肃贫困农村,用短短3秒钟按下相机快门,将瞬间化为永恒,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011年 10月 2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  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镜头前的李芬连穿上了自己
期刊
前不久,英国媒体评出 30件幸福的事。其中,“在旧牛仔裤的口袋里发现 10英镑”成为最让英国人感到幸福的事。另外,“躺在刚刚洗干净的被窝里”和“看到一对老人手挽手一起散步”也成为让人幸福的事。还有,“坐着晒太阳”“在乡间随便走走”等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事。  看过之后我不禁笑了。这些幸福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为什么忽略了它的存在?原来,一直以来,我们把幸福的标杆定得太高:住上宽敞的大房子,买到一辆可
期刊
2011 年,著名影人张国立在一则广告中扮演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让人湿了眼眶。2012 年春节一过,张国立又在现实生活里扮演了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他与前妻的独子张默因为吸食大麻而被顺义警方拘捕。  随后,张国立发表的道歉声明算是为此事画上了一个极速的结束符,在恳请媒体给迷途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的同时,有一句话让天下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本人已心力  交瘁。”  细想想张默这几年
期刊
在我开始显示出一切“剩女”经典病征时,有人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啊?我说:我想找一个跟我一起长大的人。  这话当然没错,只是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 30岁了。  我想找一个对新鲜的知识、品格的改进、情感的扩张有胃口的人。我有这样的胃口,所以也想找到一个在这方面野心勃勃的人。  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当我 3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
期刊
她的生命是个罕见的存在,出生仅半年就被发现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被医学界称为“半心女孩儿”,也被判定生命的长度不可能超过1年。但她偏不听从命运的摆布。“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扩展生命的面积。”这是她留给世界的宣言。  有限生命的无限选择  2007年,张荥鑫18岁,心的“疼痛”已伴随她18年了。在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后,她向泰安市爱心联盟申请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奔走在
期刊
她的《野火集》曾一个月内再版 24次,风靡华语文坛,她在这本书出版时写道:“写这本书要付出的代价是,以后不会有人学而优则仕请我做官了。”可在 1999年,她的预言第一次被打破,她做了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2012年,她不但再次“出仕”,而且官越做越大。她是自认“杂文写得比鲁迅好”的龙应台。2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推出的新一任行政班子名单中,龙应台赫然在列,出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
期刊
12岁的朱莉亚来自英国东南部的肯特郡,最近3个月她一直在和一个号称 14岁的网友网上聊天。一直以来,她对自己的性取向有些疑问,还在慢慢摸索自己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和许多青少年一样,她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寻求帮助——很快,她便遇见一个自称萨曼莎的热心、善良的网友。  最终她们决定见面。在约定地点等了 1小时后,萨曼莎依然没有出现,于是朱莉亚准备离开。紧接着,一个坐在车里观察了她许久的陌生男子开车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