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龙应台

来源 :优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649666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野火集》曾一个月内再版 24次,风靡华语文坛,她在这本书出版时写道:“写这本书要付出的代价是,以后不会有人学而优则仕请我做官了。”可在 1999年,她的预言第一次被打破,她做了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2012年,她不但再次“出仕”,而且官越做越大。她是自认“杂文写得比鲁迅好”的龙应台。2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推出的新一任行政班子名单中,龙应台赫然在列,出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建会”)主委,被称为“预料中的黑马”。由于台“文建会”将于 5月 20日之后转制为“文化部”,她若在此之前不被撤换或辞职,便有望成为台湾首位“文化部长”。这位曾经在华人世界卷起漫天烽火的著名“纵火者”,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启蒙之火
  
  或许是因为龙应台这个名字太过中性,台湾某图书馆曾经闹过一个笑话:想当然地将龙应台曾经使用的笔名胡美丽认作本名,把龙应台当成笔名。
  这样的错误当然只会发生在龙应台成名之初。后来,在她高产的文字和铺天盖地的专访中,关于她的一切已让人如数家珍。
  父亲龙氏,来自湖南,职业军人;母亲姓应,来自浙江;孩子生于台湾,取名“龙应台”。1952年出生的龙应台,辗转成长于台湾中南部的农村、渔村。和其他在台湾各领域叱咤风云的“外省第二代”一样,“因为没有田产遗产可以依靠,没有家族网络可以救难,没有祖荫和社会地位可以壮胆”,所以父母孤注一掷地投资了下一代的教育。正如龙应台所描述:“他们知道,只有教育,能让人突围,突围阶级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政治的种种封锁和捆绑。”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知道让她背《古文观止》。
  在化名胡美丽写的《龙应台这个人》一文中,她曾这样描述自己:读台南女中的时候,她就是个思想型的人。对功课不怎么在意,老是在前十名左右,却很用心地看罗素、尼采的哲学书,半懂不懂地看,“就怕别人不知道我深刻”。
  中学毕业后,龙应台考入有“北台大、南成功”之名的成功大学外文系。填志愿的时候,她本想报新闻系,但父亲不允许,说女孩子做记者,要抛头露面,那还不如去当妓女呢——这是当时台湾社会对女记者普遍的看法。
  龙应台的大学生活似乎很惬意。同样是借胡美丽之口,她透露出自己那时追求者甚多的情形,因为“长相并不吓人,跟其他女孩子比起来,又是一副有点儿‘深度’的样子”。在成大榕园,龙应台拍摄过一幅至今看来仍很时髦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她留着蓬松短发,身着圆领衫,骑着脚踏车,带着灿烂笑容。40年
  后,成功大学 80年校庆邀龙应台回校演讲,她再次骑着脚踏车在校园中绕行并在同一地点留影。她说:“我知道这对自己很残酷。”朋友则说:“没有女人会做这种事。”
  1974年,龙应台赴美留学,8年苦读,她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83年回到台湾,在大学任教,很快靠一支健笔在台湾文坛乃至华语文坛刮起了一股“龙卷风”。
  龙应台的第一部作品是 1984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用一种非常不婉转、不客气的方式谈小说,一上市就售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以“龙卷风”喻之。后来,“龙卷风”一说被移植到龙应台 1985年出版的作品《野火集》上。虽是以讹传讹,但用来形容《野火集》引起的轰动倒也贴切。因为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再版 24次,号称每 5个台湾人中就有两个人在读。
  《野火集》中最著名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言辞犀利、火气很大。“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接着,龙应台历数占道经营的摊贩、往淡水河里倒垃圾的住户、地下水及空气的污染、横冲直撞的计程车司机、老外不敢喝的台湾饮料,以及那些身处恶劣环境也不生气或认为生气也没有用的中国人。
  在 20世纪 80年代的台湾,龙应台为了“切中时弊且又能为当局的最后底线所容忍”,选择留在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这让她颇费了些心思。“我清楚我要留在主流中做最大的‘颠覆’,做最红的苹果核心里的一条蛀虫。”她做到了,依靠大众媒体无孔不入的特性,龙应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理念的社会化和普
  及化。
  
  毁誉之争
  文名最盛时,龙应台结婚并随德国外交官丈夫移居德国。“秋天是带着篮子采苹果的,夏天是带着孩子到草园里采花的。给孩子把屎把尿的日子,下雪的半夜里起来给孩子哺乳的日子,孩子发烧彻夜为他用毛巾抹身的日子……我透彻地过过,而且喜欢那过程里的每一分钟。”
  当然,带孩子的她也没放下手中的笔,并且尽情展现其作为女性温情、细腻的一面。从《孩子你慢慢来》到《目送》等一系列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文集里,龙应台让读者领略了她怒发冲冠和壮怀激烈之外的柔情。不过,她的丈夫——两个儿子的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在她的文字中。任凭别人怎么问,龙应台只答“这是我的私生活”。2003年,她在作品《银色仙人掌》中透露了自己已经离婚的消息。
  严肃的时候,龙应台疏淡的眉眼显得冷峻刚硬;笑起来时,则颇具中年妇女的平和、温暖。就像她的写作,可以犀利地批判,也可以温情地催泪。不过,批判始终是她的最爱,有人说她“走到哪里,就要把火点到哪里。有问题要批判,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批判”。
  1994年,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上发表《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一文,经新加坡媒体转载后引起当地众口一词的批判,几乎使她成为新加坡的“人民公敌”。新加坡人写道:“我们厌恶不负责任的批评。”“从龙应台的行文中得知她对新加坡只有片面了解,但却提出不客观的议论。”
  1997年,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啊,上海男人》一文,也引起轩然大波。“上海男人”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大骂作者是侮辱、污蔑。不少文化人也由此自省,一位报社编辑写道:“少年时读龙应台,如饮狂泉,如今重读龙应台,对那种俯拾即是的偏激、张狂、武断、自以为是,却觉得触目得很,感慨地想:年轻时真是幼稚,竟看不出来!”
  2003年龙应台定居香港后,对香港的政治制度改革、文化保护和国际交流等公众议题都有评论,并出版了《龙应台的香港笔记》一书。对此,香港本地文人调侃:“其实根据龙应台在台湾、新加坡和上海的‘纵火业绩’,若说她会在香港安静沉默地度过两年,谁都不会相信。”
  对待批评,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只管什么东西触动我,让我生气或让我流泪。我负责的只是透过最好的汉字,把我的思想表达出来。至于文章从我的书桌出去以后,它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至于我被如何定位,都不是我关心的事情。”
  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她,赞同或不赞同她,不能否认,龙应台的每一次出手,都弹无虚发、回响无数。大陆网友说得好:“恰恰觉得她的成功,在于她的感性。感性,所以好读,观点鲜明,虽然主观,但比四平八稳的文章有人气。”
  为官之道
  1999年,在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三顾茅庐的诚邀下,龙应台从德国回台,担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
  这一过程被龙应台生动地记录在《孟子和小科员》一文中。当工作人员表达了马市长对她的看重,希望她寄履历过去时,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又不跟你们求职,干吗要寄履历给你们?需要认识我的话,去书店买我的书啊!”
  当工作人员希望她能到法兰克福马市长下榻的酒店一谈时,她告诉人家:“哪有‘士’去见‘王’的道理?欢迎市长来我家一谈。”于是,马英九长途跋涉来到她德国乡下的家。
  如今,经历了公务体制洗礼的龙应台反思自己当时“知识分子的傲慢”,自嘲“多么不食人间烟火,多么自视清高”。
  文化局长任内,龙应台最得意的,是树立了“文化局能独立行使职权,不是市长的化妆师,只对市民负责”的观念。而最让龙应台心力交瘁的,是为了预算与议员们斗智斗勇。“每天坐在议会里四五个小时接受议员轮番问政。议员发言多半是怒吼咆哮,透过麦克风扩大音量,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我总是在半眩晕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批公文到半夜。”
  很多人认为,以龙应台的个性,干不了几天就得下台。龙应台也挣扎过,因为做官太“苦”了。“基本上你早上醒来,眼睛睁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会不会被媒体批判。”“但是我很清楚为何为官——为台北市的文化远景打基础。如果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必须弯腰,我当然会弯腰。我可不是为了表现个性而去当官的。要表现个性我就该留在作家的位子上,不当官了。”
  3年为官,龙应台的体会是:“在这里做事的复杂度和难度,超出我原来的想象……要达成一件事情,80%是在与人的协调上。这个基本道理,我到 50岁才认识到。”
  转身之惑
  2003年,龙应台挂冠而去,定居香港,任教著书。她也经常回台湾,2005年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龙应台基金会,致力于台湾公民社会的培育。正当人们认为她不太可能再回到公务体制中时,龙应台的名字又出现在了新班子名单中。
  对于她的再次“华丽转身”,公众倒也并不惊奇。传说2008年大选时,她就是马英九文化政策白皮书的操刀人,并多次被传为“文建会”主委人选。而此次连任后的马英九政府,需要一个众望所归的“文建会”主委和“文化部”部长,她显然是合适人选。
  对此次龙应台的转身,舆论普遍持认可态度。文化界也多表示肯定,只是指出台湾文化事务庞杂,龙应台要多听各界的声音,不可一意孤行。
  作家陈文芬对于龙应台此番重出非常感慨:“这份期待非常复杂,4年过去,人事全非。龙仍然是龙,马却已非马。60岁的龙应台要有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精神,气贯丹田,声震议场……我盼望她有面对马英九团队的能力与勇气,最大的敌人是执政团队胜选而对体制的怠惰,对正义的口是心非。”
  不论外界如何评说,龙应台始终没有露面,仅通过基金会发表声明:“咬牙下决定之后,已严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着头盔要去当兵,或者是高空跳水。深感责任艰巨,满心忐忑,需要社会的‘加持’,希望文化有机会和财经或防务一样,成为社会、媒体、政治所关注的主流。”据说,拥有香港居留权的她,为了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纷扰,已经申请放弃香港居留权。
  2012年 2月 6日,台湾新一任行政班子走马上任,集体亮相拍全家福。她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将烧到哪里?各界都在议论。(摘自《环球人物》)
其他文献
2007年 9月,年仅 9岁的香港少年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破格录取,一夜之间,他成为闻名全港的“神童”。4年后,他再次创造“神话”——4年内修完本科和硕士课程,提前毕业,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世界名校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继续深造。消息传出,整个香港为之沸腾。13岁的名校硕士是怎样教育出来的?他的成才之路能复制吗?  辞去工作,潜心陪读  祖籍福建的沈振雄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两岁时跟随家人来到香港。中学毕业后
期刊
一个来自河南乡村的家庭如何打造出一个外国顾客扎堆儿付款的超市品牌,误打误撞地闯出中国精品超市的开端?    近日,经常去的顾客发现,北京东四环外的 6家“Jenny Lou”(婕妮璐)超市变成了“Jenny Wang”,虽然还延续着从前黄色和绿色的装修风格,但标志已经更换了——从黄绿相间的 3个椭圆变成了一辆金色的手推车,这样一来就有别于四环内的 9家婕妮璐超市。  婕妮璐是北京友谊商店之外最早的
期刊
职场团队中总有些有意思的分工:权威的老大,埋头苦干的执行者,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有一个爱讲冷笑话的宅男。当然,默默无闻的人未必一直都不会被注意到,特别是有些看起来很靠谱的家伙,别忽视他们的存在,在上司眼里,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第二”人。  优秀的员工免不了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说不定还不等风声传开就被挖了墙角。在大家交头接耳谁要跳槽的同时,接替“第一”的人选大概也渐渐浮出水面了。是的,就是那个总能顶事
期刊
怎样和陌生人搭讪?讨喜别人的秘诀你知道多少?解决这一切的方法尽在15 分钟聊天术。  聊天术一:打破谈话坚冰的撒手锏  谈话开始的前 5分钟是交流的坚冰期,如何打破?  开始的前5分钟,先用心聆听对方的讲话,六七分钟后,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眼看 10分钟过去了,接下来,你只要一边询问他的看法和观点,一边拓展话题就 OK了。15分钟,小 Case,半小时、一小时也可以聊得下来,而且会极其顺畅。
期刊
职场如战场,身处其中的铿锵玫瑰自然也像战士一样,用尖刺将柔软的花瓣全副武装。但长时间的紧绷会令人不堪重负,你需要一种更轻松的相处方式。    做员工:“老板,我真的扛不住了!”  工作才 1年,23岁的溜溜深感传说中的职场冷酷:“没人教你,也没人帮你,他们只是要准时看到工作成果。”而她的领导小娟却说:“她娇气得像个小孩子,工作不到位,还觉得我应该像妈妈一样安慰她、呵护她。这可能吗?我需要她像成年人
期刊
如果给你 3秒钟,你会用来做什么?倒杯水、伸个懒腰、打开一个网页,抑或只是静静地坐着……你也许会想,3秒钟实在太短暂了,似乎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有一位大学生,他和他的团队走进甘肃贫困农村,用短短3秒钟按下相机快门,将瞬间化为永恒,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011年 10月 2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  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照相。镜头前的李芬连穿上了自己
期刊
前不久,英国媒体评出 30件幸福的事。其中,“在旧牛仔裤的口袋里发现 10英镑”成为最让英国人感到幸福的事。另外,“躺在刚刚洗干净的被窝里”和“看到一对老人手挽手一起散步”也成为让人幸福的事。还有,“坐着晒太阳”“在乡间随便走走”等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事。  看过之后我不禁笑了。这些幸福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为什么忽略了它的存在?原来,一直以来,我们把幸福的标杆定得太高:住上宽敞的大房子,买到一辆可
期刊
2011 年,著名影人张国立在一则广告中扮演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让人湿了眼眶。2012 年春节一过,张国立又在现实生活里扮演了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他与前妻的独子张默因为吸食大麻而被顺义警方拘捕。  随后,张国立发表的道歉声明算是为此事画上了一个极速的结束符,在恳请媒体给迷途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的同时,有一句话让天下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本人已心力  交瘁。”  细想想张默这几年
期刊
在我开始显示出一切“剩女”经典病征时,有人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啊?我说:我想找一个跟我一起长大的人。  这话当然没错,只是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 30岁了。  我想找一个对新鲜的知识、品格的改进、情感的扩张有胃口的人。我有这样的胃口,所以也想找到一个在这方面野心勃勃的人。  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当我 3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
期刊
她的生命是个罕见的存在,出生仅半年就被发现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被医学界称为“半心女孩儿”,也被判定生命的长度不可能超过1年。但她偏不听从命运的摆布。“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扩展生命的面积。”这是她留给世界的宣言。  有限生命的无限选择  2007年,张荥鑫18岁,心的“疼痛”已伴随她18年了。在知道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后,她向泰安市爱心联盟申请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奔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