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书画创作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先学习各家所长,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中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才会有底气、内涵和生命力。
关键词:传承;创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人画
书画创作的传承与创新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二者之间存在著各种观点与论争。近几年,作者研究了书画家刘炳清先生的作品,对其雅致、清新的风格以及飘逸洒脱的文人画风十分感佩。文章通过对刘炳清创作路径的分析和整体风格的评述,对国画艺术特点做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探究中国书画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现今,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在谈“创新”,文化艺术领域亦是如此。在“创新”口号的指引下,各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层出不穷,往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以说,创新是好事,也只有不断创新,文化艺术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关键问题是,创新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笔者认为,中国艺术的创新必须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要在充分继承传统学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若非如此,即便有所谓的“新”,也一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外师造化”是书画创作的路径
凡作画,应该先做到“胸有成竹”。刘炳清原供职于桂林市中国旅行社。因工作缘故,终日游走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一草一木早已烂熟于胸。他平日更喜欢写生(在这方面深得岭南名家黄独峰真传),积累了不少好素材,加上具备坚实的书法功底,所以画作一出来就境界不俗。古语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正是刘炳清书画作品的创作路径,他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有神韵。但是作画如果仅止于“师造化”,充其量只能算画匠,还不是画家,要成为艺术家,还需要“师我心”。刘炳清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作品是画家心境的写照。他的小品《归来图》《漓江魂》《资江情怀》等让自然造化的奇妙、桂林山水的秀美跃然纸上,真让人“意欲游之”。长卷《漓江图卷》构图造境清幽,气势小中见大,一眼看去,山、水、树、石、船、鸟各尽其妙,将漓江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给刘炳清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是因为他的“机巧与心悟”,才能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跃然纸上。
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中国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换句话说,艺术创作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应该以自然为师,“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书画的根基在自然,“师造化”是书画创作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中国文化中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园林建筑、书法国画艺术等无不充满了自然元素,其中讴歌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是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造化”是中国书画创作的根基。
二、“中得心源”赋予书画文人气质和内在灵魂
当今的中国画创作,缺少中国书法线条的书写韵味,急于求成的浮躁之风,使中国画出现了匠气和习气,影响了中国画的艺术含量。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创作的一种通病。要解决这一顽疾,不但要“外师造化”,更要“中得心源”,写景更要写心,写出文人情怀,写出“意境”,这样的作品才有了文人气质,有了内在的美。因此,创新不仅是技法的新,更强调境界的新,追求艺术层次的升华。
看过刘炳清书画作品的人,都深为他作品的“清风拂面”所打动。这一“清”字是那样自然而深刻地浸染于作品的一笔一划,一山一石。知名艺术评论家蔡树农曾说:“刘炳清的画作,细细品来,有着强烈的文人画风范。”
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古往今来无数画家写尽千姿百态、万种风情。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正是因为“画外之境”,因为画作被赋予了中国文人的思想和情怀。刘炳清笔下的梅、兰、竹、菊用笔极其简约却不简单。《墙角数枝梅》两截枝杈,数朵梅花,写尽梅之傲骨;《绿叶弯如弓》一石一丛兰花,用书法行草的笔法写出兰花的无尽变化。他的绘画技巧好像与寻常画家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或是“个性”,但作品的“味道”给人感觉就是不凡。归根结底,能够写出“画外之意”,这取决于画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生活积淀。
三、“博采诸家”才能自成一格
刘炳清从来没有自我标榜属于何门何派,但他善于学习,博采诸家所长,为我所用。书法深得“二王”法度和宋、元、明艺术精髓,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清而不弱,秀而不媚,险而不失,奇而不怪”的创作理念。国画创作多学宋、元,加上岭南名家黄独峰和海派大师刘昌潮的悉心指导,能逐步做到融会贯通,写生与叙胸中气相结合,画作整体风格清新雅致,格调高远,洗尽铅华,简淡闲逸,寥寥数笔,就构成一个极为丰富的艺术世界。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诗、书、画、印共同形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刘炳清以书法成就为人所重,但多年以来,他是诗、书、画、印兼修,齐头并进。如他的题画诗《孤而不独》曰:“孤舟独自行,独树孤鸟鸣。孤人独耕作,独山孤伴亭。”诗与画作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从刘炳清的创作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博采诸家”,才能自成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画创作需要“新”,也只有“新”,才有可能“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让人们满意的精神文明成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坚守传统领地,扎根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这样的创新才是有厚重文化内涵的创新,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创新,才具有真正的中国文化气魄。
(作者身份证号码:370302197204071754)
关键词:传承;创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人画
书画创作的传承与创新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二者之间存在著各种观点与论争。近几年,作者研究了书画家刘炳清先生的作品,对其雅致、清新的风格以及飘逸洒脱的文人画风十分感佩。文章通过对刘炳清创作路径的分析和整体风格的评述,对国画艺术特点做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探究中国书画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现今,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在谈“创新”,文化艺术领域亦是如此。在“创新”口号的指引下,各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层出不穷,往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以说,创新是好事,也只有不断创新,文化艺术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关键问题是,创新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笔者认为,中国艺术的创新必须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要在充分继承传统学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若非如此,即便有所谓的“新”,也一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外师造化”是书画创作的路径
凡作画,应该先做到“胸有成竹”。刘炳清原供职于桂林市中国旅行社。因工作缘故,终日游走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一草一木早已烂熟于胸。他平日更喜欢写生(在这方面深得岭南名家黄独峰真传),积累了不少好素材,加上具备坚实的书法功底,所以画作一出来就境界不俗。古语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正是刘炳清书画作品的创作路径,他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有神韵。但是作画如果仅止于“师造化”,充其量只能算画匠,还不是画家,要成为艺术家,还需要“师我心”。刘炳清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作品是画家心境的写照。他的小品《归来图》《漓江魂》《资江情怀》等让自然造化的奇妙、桂林山水的秀美跃然纸上,真让人“意欲游之”。长卷《漓江图卷》构图造境清幽,气势小中见大,一眼看去,山、水、树、石、船、鸟各尽其妙,将漓江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给刘炳清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是因为他的“机巧与心悟”,才能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跃然纸上。
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中国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换句话说,艺术创作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应该以自然为师,“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书画的根基在自然,“师造化”是书画创作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中国文化中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园林建筑、书法国画艺术等无不充满了自然元素,其中讴歌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是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造化”是中国书画创作的根基。
二、“中得心源”赋予书画文人气质和内在灵魂
当今的中国画创作,缺少中国书法线条的书写韵味,急于求成的浮躁之风,使中国画出现了匠气和习气,影响了中国画的艺术含量。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创作的一种通病。要解决这一顽疾,不但要“外师造化”,更要“中得心源”,写景更要写心,写出文人情怀,写出“意境”,这样的作品才有了文人气质,有了内在的美。因此,创新不仅是技法的新,更强调境界的新,追求艺术层次的升华。
看过刘炳清书画作品的人,都深为他作品的“清风拂面”所打动。这一“清”字是那样自然而深刻地浸染于作品的一笔一划,一山一石。知名艺术评论家蔡树农曾说:“刘炳清的画作,细细品来,有着强烈的文人画风范。”
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古往今来无数画家写尽千姿百态、万种风情。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正是因为“画外之境”,因为画作被赋予了中国文人的思想和情怀。刘炳清笔下的梅、兰、竹、菊用笔极其简约却不简单。《墙角数枝梅》两截枝杈,数朵梅花,写尽梅之傲骨;《绿叶弯如弓》一石一丛兰花,用书法行草的笔法写出兰花的无尽变化。他的绘画技巧好像与寻常画家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或是“个性”,但作品的“味道”给人感觉就是不凡。归根结底,能够写出“画外之意”,这取决于画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生活积淀。
三、“博采诸家”才能自成一格
刘炳清从来没有自我标榜属于何门何派,但他善于学习,博采诸家所长,为我所用。书法深得“二王”法度和宋、元、明艺术精髓,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清而不弱,秀而不媚,险而不失,奇而不怪”的创作理念。国画创作多学宋、元,加上岭南名家黄独峰和海派大师刘昌潮的悉心指导,能逐步做到融会贯通,写生与叙胸中气相结合,画作整体风格清新雅致,格调高远,洗尽铅华,简淡闲逸,寥寥数笔,就构成一个极为丰富的艺术世界。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诗、书、画、印共同形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刘炳清以书法成就为人所重,但多年以来,他是诗、书、画、印兼修,齐头并进。如他的题画诗《孤而不独》曰:“孤舟独自行,独树孤鸟鸣。孤人独耕作,独山孤伴亭。”诗与画作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从刘炳清的创作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博采诸家”,才能自成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画创作需要“新”,也只有“新”,才有可能“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让人们满意的精神文明成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坚守传统领地,扎根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这样的创新才是有厚重文化内涵的创新,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创新,才具有真正的中国文化气魄。
(作者身份证号码:37030219720407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