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可以改变数学枯燥乏味的局面,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有力地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言说权,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实质性的东西,要做到双方的精神在平等的对话,即在数学课堂中发生对话双方精神的相遇和交流,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在双方精神的相遇中,闪现灵感,生成知识. 理性地审视对话教学现状,发现在具体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仅流于形式,那么数学对话在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应用呢?
一、知识的应用
课堂教学效果要得到较高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效,它们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大都采用“师问生答”式的对话,语言无非是“这道习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语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长此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通过平等对话,变知识传授为知识创生.
例如在学生复习单位名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阅读题——放学的铃声响了,身高155米的小明兴冲冲地背起2克重的书包,花3小时排着长3分米的队,走了20秒的路程回家;到家后,小明打开自己大约15平方厘米的房间,把书包放在1厘米长的书桌上,立即开始做起作业来,花了30小时写好作业后,小明整理好书包,拿出一根长2厘米的跳绳,找小伙伴们一起跳绳去了. 这道题非常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且渗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由于题中有多处脱离现实的显得诙谐可笑而又有趣的错误说法,因而同学们读完题后都捧腹大笑,笑完之后又都很高兴而且准确地把错误之处一一地纠正过来,此时无声的“对话”胜过有声“问答”.
二、生成的应用
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让学生尽情对话,让“生成”成为启动心灵的钥匙,让生命的个体在“心灵对话”中焕发灵性.
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写出加法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5 + 5和2 + 2 + 2 + 2 + 2后,再改成乘法算式,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今年在教学时,由于受个别学生的影响,学生兴趣极高,思维异常活跃,几乎把所有得数等于10的加法算式都写出来了. 如4 + 6,0 + 10,3 + 3 + 3 + 1,…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还是尊重这些学生,让他们真实、自由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把“4 + 6”等算式写出来,并当机立断,很快调整了教学方案,抓住本节课重点进行提问:“你觉得哪些可以改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用乘法算?为什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其中一名学生回答:“0 10 = 10 × 1,表示只有1个10.”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思想!这节课正是由于正视了学生的自然流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3 + 3 + 3 + 1”这个教学难点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也得以解决.
面对学生出人意料的“另类之音”,我没有当头棒喝、一语否决,也没有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而是捕捉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时机. 显然,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体验过程,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
三、质疑的应用
质疑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有效教学的核心.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有了活跃的思维,对话才能有深度.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科书质疑,使学生有了质疑问题的习惯、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让学生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记得牢,而且能培养他们分析实践的能力.“学贵有疑”,学生的质疑也是教师实现了一次教学相长. 质疑既可对教学内容质疑,也可对教学形式(过程)质疑,当然内容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不同的内容决定不同的质疑形式. 如课题质疑、问题质疑、解答质疑等. 有了质疑,课堂教学的对话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当然,数学教学“对话”应用的方面还有很多,如语言的应用、情感的应用、审美的应用、品性的应用等,但不管应用什么,“对话”都要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又好似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健全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知识的应用
课堂教学效果要得到较高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效,它们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大都采用“师问生答”式的对话,语言无非是“这道习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语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长此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通过平等对话,变知识传授为知识创生.
例如在学生复习单位名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阅读题——放学的铃声响了,身高155米的小明兴冲冲地背起2克重的书包,花3小时排着长3分米的队,走了20秒的路程回家;到家后,小明打开自己大约15平方厘米的房间,把书包放在1厘米长的书桌上,立即开始做起作业来,花了30小时写好作业后,小明整理好书包,拿出一根长2厘米的跳绳,找小伙伴们一起跳绳去了. 这道题非常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且渗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由于题中有多处脱离现实的显得诙谐可笑而又有趣的错误说法,因而同学们读完题后都捧腹大笑,笑完之后又都很高兴而且准确地把错误之处一一地纠正过来,此时无声的“对话”胜过有声“问答”.
二、生成的应用
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让学生尽情对话,让“生成”成为启动心灵的钥匙,让生命的个体在“心灵对话”中焕发灵性.
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写出加法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5 + 5和2 + 2 + 2 + 2 + 2后,再改成乘法算式,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今年在教学时,由于受个别学生的影响,学生兴趣极高,思维异常活跃,几乎把所有得数等于10的加法算式都写出来了. 如4 + 6,0 + 10,3 + 3 + 3 + 1,…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还是尊重这些学生,让他们真实、自由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把“4 + 6”等算式写出来,并当机立断,很快调整了教学方案,抓住本节课重点进行提问:“你觉得哪些可以改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用乘法算?为什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其中一名学生回答:“0 10 = 10 × 1,表示只有1个10.”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思想!这节课正是由于正视了学生的自然流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3 + 3 + 3 + 1”这个教学难点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也得以解决.
面对学生出人意料的“另类之音”,我没有当头棒喝、一语否决,也没有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而是捕捉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时机. 显然,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的体验过程,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
三、质疑的应用
质疑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有效教学的核心.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有了活跃的思维,对话才能有深度.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科书质疑,使学生有了质疑问题的习惯、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让学生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记得牢,而且能培养他们分析实践的能力.“学贵有疑”,学生的质疑也是教师实现了一次教学相长. 质疑既可对教学内容质疑,也可对教学形式(过程)质疑,当然内容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不同的内容决定不同的质疑形式. 如课题质疑、问题质疑、解答质疑等. 有了质疑,课堂教学的对话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当然,数学教学“对话”应用的方面还有很多,如语言的应用、情感的应用、审美的应用、品性的应用等,但不管应用什么,“对话”都要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又好似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健全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构建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