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渗透。为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数学习惯,进行习惯渗透;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渗透;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进行内涵渗透;开展多彩活动,进行活动渗透;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渗透。通过数学知识教学与德育两者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改把德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给我们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想当然认为,德育只是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的任务,数学是自然学科,没必要进行德育,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教学必不可少,它是感化学生心灵,唤起学生自信的良药。那么怎样在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以下是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培养数学良好习惯,进行习惯渗透
习惯很重要。良好的习惯一生受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数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是理性且逻辑严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数学特点,对学生加强德育。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我结合学校教室的实际情况,运用勾股定理,设计了“如何用卷尺检验教室的窗户是不是直角”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并抓住这一例子教育学生,数学定理看上去比较抽象,但都和实际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此外,数学题做起来比较难,很多数学问题有时还要靠辅助线来帮助解决问题。在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题面前,粗心大意、不肯用功者就不会成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解题的过程中,也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不怕失败、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心细如发、细微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渗透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些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会起到很好的德育作用。
比如我们平时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習等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很难发挥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行动起来,针对发现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讨论总结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法为例,这个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学生组织在一起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一起学习,互相合作,共同受益。学生在双赢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学习,会意识到个人与集体是一种相互依赖、共同进步的关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这种学习方法中,我们在培养初中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别人的学习成绩,从而养成合作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抓住数学教学中的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
三、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进行内涵渗透
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依据教材内容,深入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分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
在某些定理公式教学中,可适当补充发明者及发明过程等数学史。例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时,就搜集了很多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西周的商高在发现这个“定理”时,要比欧美各国家早近五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同样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和科技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外,在初中教学中遇到一些时间问题时,我就结合《今日歌》《明日歌》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很多德育的素材。
不仅在教材上,在我们平时练习的题目中,也可以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进行德育渗透。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进行活动渗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我们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让学生受到教育。
如在学习有理数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安排学生分别扮成正数、负数和零,分别上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演算,学生不仅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又如在讲《同类项》这节课前,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
(1)让几位学生拿着纸板站在讲台上(纸板上写着xy,-y,-3.5等单项式),然后将另一些写有单项式的纸板发给其他学生,让他们上讲台根据单项式的特征来找朋友。
(2)让学生思考:你找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在讲明多项式的定义找好朋友之后,我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还对定义进行延伸,让学生明白朋友在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要学会团结。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家故事比赛、数学趣味问答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五、联系现实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渗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初中数学中的德育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更应立足生活实践,充分把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是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的和小明说的一样。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为何算得这么快,小明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里。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小明之所以算得如此快,并不是他比你们聪明多少,而是他善于学习,用一种数学方法来算的,如果你们学会了,也会算得这么快。这时,学生就会对这堂课的数学知识产生很大兴趣,听讲也很认真。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到了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起来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很重要。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改理念,充分把握好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初中数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改把德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给我们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想当然认为,德育只是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的任务,数学是自然学科,没必要进行德育,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教学必不可少,它是感化学生心灵,唤起学生自信的良药。那么怎样在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以下是本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培养数学良好习惯,进行习惯渗透
习惯很重要。良好的习惯一生受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数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是理性且逻辑严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数学特点,对学生加强德育。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我结合学校教室的实际情况,运用勾股定理,设计了“如何用卷尺检验教室的窗户是不是直角”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并抓住这一例子教育学生,数学定理看上去比较抽象,但都和实际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此外,数学题做起来比较难,很多数学问题有时还要靠辅助线来帮助解决问题。在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题面前,粗心大意、不肯用功者就不会成功。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解题的过程中,也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不怕失败、迎难而上的信心和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心细如发、细微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渗透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些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会起到很好的德育作用。
比如我们平时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習等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很难发挥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行动起来,针对发现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讨论总结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法为例,这个学习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学生组织在一起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一起学习,互相合作,共同受益。学生在双赢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学习,会意识到个人与集体是一种相互依赖、共同进步的关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这种学习方法中,我们在培养初中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别人的学习成绩,从而养成合作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知识点,抓住数学教学中的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
三、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进行内涵渗透
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依据教材内容,深入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分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品德教育。
在某些定理公式教学中,可适当补充发明者及发明过程等数学史。例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节时,就搜集了很多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西周的商高在发现这个“定理”时,要比欧美各国家早近五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同样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和科技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外,在初中教学中遇到一些时间问题时,我就结合《今日歌》《明日歌》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很多德育的素材。
不仅在教材上,在我们平时练习的题目中,也可以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进行德育渗透。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进行活动渗透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我们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让学生受到教育。
如在学习有理数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安排学生分别扮成正数、负数和零,分别上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演算,学生不仅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又如在讲《同类项》这节课前,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
(1)让几位学生拿着纸板站在讲台上(纸板上写着xy,-y,-3.5等单项式),然后将另一些写有单项式的纸板发给其他学生,让他们上讲台根据单项式的特征来找朋友。
(2)让学生思考:你找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在讲明多项式的定义找好朋友之后,我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还对定义进行延伸,让学生明白朋友在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要学会团结。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家故事比赛、数学趣味问答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五、联系现实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渗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初中数学中的德育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更应立足生活实践,充分把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是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的和小明说的一样。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为何算得这么快,小明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里。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小明之所以算得如此快,并不是他比你们聪明多少,而是他善于学习,用一种数学方法来算的,如果你们学会了,也会算得这么快。这时,学生就会对这堂课的数学知识产生很大兴趣,听讲也很认真。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到了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起来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很重要。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改理念,充分把握好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初中数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